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827)
2023(9886)
2022(8910)
2021(8451)
2020(7167)
2019(16534)
2018(16610)
2017(31653)
2016(17708)
2015(20006)
2014(20002)
2013(19768)
2012(18237)
2011(16214)
2010(15955)
2009(14325)
2008(14002)
2007(11942)
2006(10202)
2005(8574)
作者
(53147)
(44072)
(43757)
(41531)
(28167)
(21210)
(19934)
(17543)
(16644)
(15781)
(15114)
(14658)
(13953)
(13789)
(13705)
(13673)
(13551)
(13104)
(12494)
(12481)
(11214)
(10608)
(10600)
(9915)
(9850)
(9847)
(9801)
(9589)
(8996)
(8941)
学科
(63628)
经济(63553)
管理(52254)
(48261)
(41409)
企业(41409)
方法(31365)
数学(26911)
数学方法(26576)
(18619)
(17372)
(16614)
中国(15280)
业经(14282)
(13294)
财务(13235)
财务管理(13211)
地方(13140)
企业财务(12566)
理论(11295)
(11287)
环境(11250)
农业(11206)
(11117)
(10886)
贸易(10877)
技术(10696)
(10548)
(10083)
(9166)
机构
大学(246475)
学院(244562)
管理(97261)
(87124)
经济(85027)
理学(85006)
理学院(84015)
管理学(82461)
管理学院(82061)
研究(81782)
中国(58673)
科学(56556)
(53060)
(46638)
业大(42727)
(42565)
(40171)
研究所(39318)
农业(37292)
中心(37069)
(34643)
北京(33031)
财经(32540)
(31548)
师范(31131)
(29694)
(29544)
(28835)
技术(27964)
(25180)
基金
项目(176632)
科学(137085)
基金(127540)
研究(123883)
(112976)
国家(112057)
科学基金(95299)
社会(73941)
(70674)
社会科(69898)
社会科学(69879)
基金项目(69087)
自然(66268)
自然科(64627)
自然科学(64606)
自然科学基金(63407)
(59634)
教育(56202)
资助(52188)
编号(50268)
成果(40559)
重点(39518)
(37580)
(36737)
(36707)
科研(34694)
计划(34684)
课题(34385)
创新(34255)
大学(32362)
期刊
(91915)
经济(91915)
研究(66964)
学报(47566)
中国(43914)
(42408)
科学(40923)
管理(34434)
大学(33958)
学学(32230)
(31100)
农业(29754)
教育(25107)
技术(19611)
(17495)
金融(17495)
(15422)
业经(15347)
财经(14884)
图书(14133)
经济研究(13849)
科技(13350)
业大(13019)
(12900)
理论(12682)
(12410)
问题(11982)
实践(11969)
(11969)
林业(11267)
共检索到3432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廖琦  刘明欢  田思齐  毛祥忠  赵宁  
【目的】薇甘菊是Ⅰ级外来入侵有害植物,依靠种子进行快速蔓延传播,造成了重大生态和经济损失。通过探明N-(2-氯-4-吡啶基)-N-苯基脲(CPPU)对薇甘菊繁殖调控的机理,为遏制薇甘菊快速扩散的趋势提供一种新的策略。【方法】本研究计数CPPU处理后薇甘菊花序和小花的数量,利用RNA-seq分析CPPU抑制薇甘菊成花的机理,并测定薇甘菊开花期保护酶的酶活性。【结果】(1)CPPU能够抑制薇甘菊成花,随着处理浓度的升高,薇甘菊花序和小花的数量均呈下降趋势,其中,5 mg/L CPPU处理后的薇甘菊花序数减少了34.50%,小花数减少了36.70%;75 mg/L CPPU处理后无花。(2)转录组分析揭示了保护酶基因的差异表达,75 mg/L的CPPU处理后,大量与POD和PAL相关的差异基因(DEGs)上调表达。(3)保护酶酶活性测试结果表明:CPPU处理降低了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酶活性,但提高了多酚氧化酶(PPO)的酶活性。【结论】75 mg/L的CPPU能通过调控薇甘菊保护酶基因的表达,造成膜脂过氧化伤害,抑制薇甘菊成花,从而有效控制薇甘菊的繁殖与传播。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黄河  牛雅静  杨可  戴思兰  
根据前期工作已获得的甘菊α-tubulin基因EST序列,使用RACE技术获得了该基因的全长序列,命名为ClTUA。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ClTUA基因全长cDNA序列为1580bp,编码432个氨基酸残基。利用MEGA4.0软件对推测的氨基酸序列进行系统关系分析发现,其为植物中Ⅰ类α-tubulin基因。RT-PCR分析发现:ClTUA基因不仅在盐、干旱、冷、热、脱落酸和水杨酸各种非生物胁迫下稳定表达,而且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样本中稳定表达;而作为对照的两个内参基因,ClActin和26SrRNA基因在不同非生物胁迫下表达稳定,但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样本中表达强度不同。这一结果表明,ClTUA...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孟想想  闫佳萍  刘晓梦  廖咏玲  常杰  许锋  
3-羟基-3-甲基戊二酰-CoA还原酶(3-hydroxy-3-methyl glutAryl Coenzyme A reduCtAse,hmgr)是植物萜类化合物甲羟戊酸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限速酶。为研究hmgr基因在洋甘菊萜类化合物合成代谢中的功能,根据前期罗马洋甘菊转录组注释hmgr的unigene序列设计引物,以罗马洋甘菊C dnA为模板,采用rt-PCr方法,从罗马洋甘菊中克隆得到一个长为1 856 bP的hmgr基因,命名为Cnhmgr(gen bAnk登录号为ku589282)。Cnhmgr基因序列包含1个1 746 bP长的开放阅读框,编码582个氨基酸,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蛋白质分...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徐高峰  张付斗  李天林  张云  张玉华  
用水作为溶剂对云南省薇甘菊发生地伴生的常见本地物种异型莎草(Cyperus difformis)、水蓼(Polygonum hydropiper)和外来物种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croides)、三叶鬼针草(Bidens pilosaL.)以及农粮作物红薯(Ipomoea batatas)地上部分进行提取,后将各提取液配制成一定质量浓度的营养液培养薇甘菊幼苗,12 d后测其对薇甘菊幼苗的生长抑制情况。结果表明,5种供试植物的水提取物均能抑制薇甘菊幼苗的生长,且彼此间存在一定的差异。5种植物化感作用的综合抑制效应总体表现为:空心莲子草>异型莎草>三叶鬼针草,水蓼和红...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周晓梅  黄炳球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大伟  泽桑梓  杨斌  赵宁  季梅  冯小飞  张煜  
从薇甘菊挥发性成分中选取15种含量较多的化合物,通过室内嗅觉测试和野外诱捕试验,验证这些化合物对薇甘菊颈盲蝽成虫行为的影响.室内嗅觉测试表明,当香叶烯含量为0.01%时,能够明显引起薇甘菊颈盲蝽的嗅觉反应,雄成虫和雌成虫的正趋向反应率分别为(63.34±4.15%)和(50.00±5.00%).野外诱捕试验结果表明,含量为0.01%的香叶稀作诱芯诱捕到的虫数为(16.33±4.04)头,显著多于其它试验组.室内嗅觉测试与诱捕试验都表明,存在于薇甘菊挥发物中的香叶烯对薇甘菊颈盲蝽具有显著的引诱作用.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郑本川  张锦芳  李浩杰  柴靓  崔成  蒋俊  蒲晓斌  牛应泽  蒋梁材  
【目的】研究开花调控转录因子CONSTANS(CO)同源基因在甘蓝型油菜中的表达特征。【方法】以早熟甘蓝型油菜品系D626-6和晚熟甘蓝型油菜品系D125-5为材料,依据甘蓝型油菜CONSTANS同源基因Bn1CON19设计特异性引物扩增CO基因全长编码区,并根据获得的cDNA序列设计实时荧光定量特异性引物,采用SYBR GreenI染料法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研究CO基因表达差异。【结果】在整个生育期内,早熟和晚熟甘蓝型油菜品系的CO基因以叶片中的表达量最高,花蕾和茎中表达量次之,且早晚表达量高于中午时分;在不同生育时期内,抽薹期表达量最大,且早熟甘蓝型油菜品系CO基因在叶片和花蕾中的表达明...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潘丹丹  毛群飞  张金顺  杨丹  赵福永  
应用同源克隆法和RT-PCR技术分别从异源四倍体油菜湘油15号和四川黄籽花序组织中克隆了Short veg-etative phase(SVP)基因的同源基因,分别命名为BnSVP-1、BnSVP-2、BnSVP-3、BnSVP-4、BnSVP-5和BjSVP-1、BjSVP-2、BjSVP-3,GenBank登录号分别为JQ906717、JQ906718、JQ906719、JQ906720、JQ316471和JQ906715、JQ906716、JQ316472。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这些SVP同源基因编码区长726 bp,编码241个氨基酸残基,具有典型的MIKC结构域,是一类MADS-box调...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阳淑金  宋爱萍  何深颖  朱晓晨  孙静  高姣姣  王银杰  陈发棣  蒋甲福  
[目的]由于CaMV 35S启动子转化菊花存在外源基因表达量低、基因沉默等问题,本研究对35S启动子、2×35S启动子在菊花中驱动GUS外源基因的表达进行了分析,以期为高效菊花转化提供理论指导。[方法]通过设计引物,利用PCR从p CAMBIA1301 Vector中克隆了35S启动子、2×35S启动子的序列并插入pORE R2载体中,分别获得了重组载体p ORE R2-35S:GUS和p ORE R2-2×35S:GUS,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将构建的遗传转化载体分别导入切花菊品种‘神马’中。[结果]试验共转化2 296个菊花叶盘,经过筛选共得到16个过量表达的转基因株系。经PCR验证,目标片段已...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柳帅  林辉  孙华  陈利  
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是一种极具危险性的外来物种,对侵入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构成了极大威胁,及时、准确掌握薇甘菊分布信息成为防控其入侵的关键技术。目前,薇甘菊的监测主要采用人工方法,耗时费力。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采用高分辨率遥感数据快速准确提取薇甘菊分布信息成为可能。以深圳市Pleiades-1影像为主要信息源,开展薇甘菊信息的快速提取研究。结果表明:(1)Pleiades-1影像分辨率较高,在开展薇甘菊识别时的最佳波段组合是R(B3)、G(B2+B4)/2、B(B1);(2)通过Brovey变换、Gram-Schmidt变换、Pansharpen变换的对比分析,Gram-Sc...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徐高峰  张付斗  李天林  张云  张玉华  
化感自毒作用是同种植物个体之间的一种化学作用,是植物经过长期适应环境和进化选择而获得的一种种内有序竞争机制。依次用正己烷、乙酸乙酯、乙醇三种有机溶剂和水分别对薇甘菊(M ikania m icranthaH.B.K)地表茎叶和地下根系进行梯度提取并配制成一定质量浓度的营养液,后采用营养液扦插法培养薇甘菊幼苗,12 d后测其生长情况。结果表明:薇甘菊不同部位的不同溶剂提取物对其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存在差异,但茎叶和根系的不同溶剂提取物对其幼苗生长的综合抑制效应对应一致,幼苗受抑制程度均为:乙酸乙酯>乙醇>水>正己烷。薇甘菊不同部位的不同溶剂提取物对其幼苗新生根长、新生株高和新增鲜质量之间的抑制率存...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胡佳  林辉  孙华  东启亮  范应龙  罗喜华  
及时、准确掌握薇甘菊分布信息成为防控其入侵的关键技术。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使得采用高分辨率遥感数据快速准确提取薇甘菊分布信息成为可能。以深圳市Worldview-2影像的9个波段为主要信息源,开展了外来入侵物种薇甘菊的信息提取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用于识别薇甘菊的最佳波段组合是347组合;(2)Worldview-2影像融合的最优方法是Gram-Schmidt变换;(3)光谱与纹理分析研究得出的辐射亮度值和NDVI值能提取出部分入侵区域,结合第7波段与PC1的反差平均值与3×3卷积核方差可提取完整的薇甘菊入侵范围;(4)信息提取的最佳分割尺度是30,且制图精度达87.6%,用户精度达88....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胡佳  林辉  孙华  东启亮  范应龙  罗喜华  
及时、准确掌握薇甘菊分布信息成为防控其入侵的关键技术。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使得采用高分辨率遥感数据快速准确提取薇甘菊分布信息成为可能。以深圳市WorldvieW-2影像的9个波段为主要信息源,开展了外来入侵物种薇甘菊的信息提取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用于识别薇甘菊的最佳波段组合是347组合;(2)WorldvieW-2影像融合的最优方法是Gram-Schmidt变换;(3)光谱与纹理分析研究得出的辐射亮度值和Ndvi值能提取出部分入侵区域,结合第7波段与Pc1的反差平均值与3×3卷积核方差可提取完整的薇甘菊入侵范围;(4)信息提取的最佳分割尺度是30,且制图精度达87.6%,用户精度达88....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胡 佳1  林 辉1  孙 华1  东启亮2  范应龙3  罗喜华4  
摘 要:及时、准确掌握薇甘菊分布信息成为防控其入侵的关键技术。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使得采用高分辨率遥感数据快速准确提取薇甘菊分布信息成为可能。以深圳市 Worldview-2 影像的 9 个波段为主要信息源,开展了外来入侵物种薇甘菊的信息提取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用于识别薇甘菊的最佳波段组合是 347 组合;(2)Worldview-2 影像融合的最优方法是 Gram-Schmidt 变换;(3)光谱与纹理分析研究得出的辐射亮度值和 NDVI值能提取出部分入侵区域,结合第7波段与PC1的反差平均值与3×3卷积核方差可提取完整的薇甘菊入侵范围;(4)信息提取的最佳分割尺度是 30,且制图精度...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申浩冉  肖栋  侯喜林  
[目的]本文旨在克隆和研究不结球白菜BcVIL1基因在春化过程中的表达情况,初步了解不结球白菜BcVIL1基因的结构及功能。[方法]以普通白菜PC-175和菜心‘CX-49’为试验材料,利用RT-PCR技术克隆BcVIL1基因全长,并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进行氨基酸序列比对和进化分析。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技术分析2种材料春化过程中BcVIL1的表达情况。构建亚细胞定位载体pEZS-NL-BcVIL1,利用亚细胞定位技术,分析BcVIL1基因在真核细胞中表达的位置。[结果]2种材料中BcVIL1基因序列基本一致,开放阅读框为1020bp,编码339个氨基酸。进化分析表明:BcVIL1基因与大白菜进化关系最近,同源性最高(99%)。在PC-175中,春化处理7d就可以诱导BcVIL1基因的表达,且在整个春化过程及春化之后都有较高的水平表达,而在‘CX-49’中,BcVIL1基因在春化过程中的表达与未春化处理相比无显著差异。亚细胞定位结果表明:BcVIL1主要在细胞核与细胞膜上表达。[结论]BcVIL1基因在春化过程中其表达具有品种特异性,且在不结球白菜中该基因主要在细胞核与细胞膜上发挥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