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810)
- 2023(5371)
- 2022(4449)
- 2021(3944)
- 2020(3291)
- 2019(7138)
- 2018(6774)
- 2017(12459)
- 2016(7056)
- 2015(7313)
- 2014(6957)
- 2013(6786)
- 2012(6118)
- 2011(5388)
- 2010(5097)
- 2009(4670)
- 2008(4550)
- 2007(3797)
- 2006(3096)
- 2005(2501)
- 学科
- 济(24859)
- 经济(24826)
- 管理(19762)
- 业(19670)
- 企(15243)
- 企业(15243)
- 方法(12791)
- 数学(11600)
- 数学方法(11528)
- 财(7594)
- 农(7546)
- 学(6748)
- 贸(6723)
- 贸易(6722)
- 易(6579)
- 中国(5929)
- 业经(5831)
- 农业(5357)
- 务(4988)
- 财务(4987)
- 财务管理(4983)
- 企业财务(4764)
- 环境(4730)
- 技术(4701)
- 制(4130)
- 产业(3853)
- 划(3851)
- 地方(3709)
- 银(3694)
- 银行(3655)
- 机构
- 大学(99365)
- 学院(98767)
- 济(38419)
- 经济(37826)
- 管理(36686)
- 研究(35029)
- 理学(33316)
- 理学院(32899)
- 管理学(32219)
- 管理学院(32073)
- 农(29141)
- 科学(26101)
- 中国(24432)
- 农业(23684)
- 业大(23133)
- 京(19974)
- 所(19272)
- 研究所(18287)
- 农业大学(16409)
- 财(15608)
- 中心(15571)
- 江(13488)
- 财经(13301)
- 室(12650)
- 院(12477)
- 经(12269)
- 省(12266)
- 业(12161)
- 实验(12117)
- 经济学(11828)
- 基金
- 项目(77611)
- 科学(59846)
- 基金(57934)
- 家(54871)
- 国家(54440)
- 研究(46382)
- 科学基金(45218)
- 自然(32625)
- 自然科(31932)
- 自然科学(31919)
- 基金项目(31698)
- 自然科学基金(31404)
- 省(30901)
- 社会(30778)
- 社会科(29290)
- 社会科学(29282)
- 划(26571)
- 资助(22397)
- 教育(20399)
- 计划(18079)
- 重点(17877)
- 创(16689)
- 科技(16628)
- 发(16122)
- 部(16107)
- 科研(16014)
- 业(15940)
- 编号(15792)
- 创新(15680)
- 农(14327)
共检索到1271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梦燕 孙军利 赵宝龙 刘连玲 罗英辉
为改善葡萄果实着色效果,探讨日光温室内ALA处理最佳浓度。在弗雷无核葡萄果实膨大期和着色期,利用50,100,150 mg/L的5-氨基乙酰丙酸(ALA)溶液喷布果实,研究外源ALA处理对葡萄果实外观色泽、内在品质及花青素合成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果实成熟过程中,外源ALA处理均能诱导果皮花青素的积累,促进果皮着色,缓解果皮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的降解速率;果实可溶性糖含量显著提高,可滴定酸含量明显下降。ALA处理后果皮花青素含量与PAL活性极显著相关,与DFR活性均无显著相关性,CHI活性仅在处理后与果皮花青素含量极显著相关,但经ALA处理后,果皮PAL、CHI、DFR活性较对照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由此推测,ALA通过上调相关调控因子的表达来诱导花青素合成积累,从而改善果实外观及内在品质。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波 孙君 魏新光 郑思宇 葛东 付诗宁
【目的】探究自动控制灌溉条件下灌水水平对葡萄生长发育与水分消耗的影响,为温室自动灌溉条件下葡萄水分管理提供决策依据。【方法】以3年生‘玫瑰香’为研究对象,利用CR1000数据采集器、土壤水分传感器和电磁阀联合自动控制灌水,设置8个不同的灌水下限(分别为田间持水率的50%、55%、60%、65%、70%、75%、80%和85%),灌水上限均为田间持水率的90%,研究不同灌水下限对温室葡萄地上部和地下部生物量、产量、水分利用等的影响。【结果】当灌水下限低于田间持水率的75%时,随着灌水下限的提高,新梢长度、新梢茎粗以及叶面积指数均显著增加,当灌水下限超过田间持水率的75%时,新梢的生长受到不同程度地抑制;葡萄根系在0—60 cm土层中均有分布,但主要分布在0—30 cm土层中,该层的根体积以及根系表面积分别占总根系的75%—89%、77%—83%。在葡萄根系分布最为集中的0—10 cm和10—20 cm土层中,各根系指标均随着灌水下限的提高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其中当灌水下限为田间持水率的75%时,各根系指标均最大。当灌水量低于6 000 m3·hm~(-2)时,各根系指标均随着灌水量的增加而增大,当灌水量达到7 000 m~3·hm~(-2)时,各根系指标均出现下降或增长缓慢的趋势;当灌水下限是田间持水率的75%时,葡萄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均为最高,分别达到32 270.31 kg·hm~(-2)、4.85 kg·m~(-3)。【结论】综合考虑葡萄新梢生长、根系分布、产量和水分利用等因素,滴灌条件下葡萄水分管理的最佳土壤水分区间为田间持水率的75%—90%,可以作为该种植模式下适宜的灌溉控制指标的推荐值。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红丽 王明林 于贤昌 王华森 高俊杰 于超
目的探讨不同嫁接组合对日光温室黄瓜果实品质的影响。方法采用黑籽南瓜和新土佐为砧木,以津优1号、山农6号和新泰密刺为接穗,研究了嫁接和自根黄瓜果实品质的差异。结果嫁接黄瓜与自根黄瓜相比,果实干物质含量差异不显著,可溶性糖、Vc、游离氨基酸及黄瓜特征风味物质(2E,6Z-壬二烯醛和2,6-壬二烯醇)含量与硝酸还原酶活性均显著降低;除新泰密刺/黑籽南瓜果实Fe和Zn含量低于自根黄瓜外,硝酸盐、单宁、可滴定酸、Ca、Mg、Fe和Zn含量均明显升高。不同砧木比较,以新土佐为砧木的嫁接黄瓜营养品质较好;春秋两季栽培相比,以秋季栽培的黄瓜果实品质较好。结论选择合适的砧木是降低嫁接的负面影响关键的因素。
关键词:
黄瓜 砧木 接穗 品质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杰 王雨 李永红 田启航 刘国俭 陈湖 常瑞丰 王召元
为探讨套袋对温室栽培桃果实品质及香气组分的影响,以温室栽培‘春雪’‘中桃红玉’桃为试材,设置外黄内黑双层袋套袋处理,以不套袋作为对照,采用常规测量方法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研究套袋处理下果实单果重、果皮色泽、可溶性糖、总糖、有机酸、总酸含量及果实中挥发性香气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对照(不套袋)相比,套袋处理显著提高了果实的单果重和挥发性香气成分总含量,显著降低了葡萄糖、蔗糖及苹果酸含量,果糖、山梨醇、酒石酸和柠檬酸含量无显著变化。在桃果实中共检测出44种主要香气物质,分别为醛类、酯类、醇类、内酯类、萜类、烃类和酮类;其中,醛类物质含量最高,酯类、醇类和内酯类次之,萜类、烃类和酮类最低。套袋后,醛类、酮类及香气含量总量显著升高;己醛、Z-3-己烯醛、E-2-己烯醛、乙酸己酯和β-紫罗兰酮是‘春雪’‘中桃红玉’桃果实的主要呈香物质。综上,套袋可增加果实果个大小、改善果面色泽、改变糖酸组分含量、提高果实的挥发性香气含量,提升果实的外观质量、使得果实风味变得更加青香。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于洋 贾晓辉 郝建军 付淑杰 李云鹏
以京亚和夕阳红葡萄为试材,用不同浓度S3307喷施果穗,研究S3307对葡萄果实着色及品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S3307显著促进葡萄果皮花色素含量增加,使可溶性糖含量增加,有机酸含量下降,提高糖酸比,维生素C含量升高。这说明S3307有促进葡萄果实着色作用,并能改善果实品质,因此在生产上有一定应用价值。进一步研究表明,花色素含量与可溶性糖含量和糖酸比呈显著正相关,与有机酸含量呈显著的负相关。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梦鸽 邓群仙 吕秀兰 刘健 程雪丽
【目的】研究避雨栽培模式下‘美人指’葡萄果实的生长发育、糖分积累以及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探讨果实发育过程中糖分积累与酶活性的关系,为避雨条件下葡萄的优质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地膜+天膜"避雨栽培下5年生‘美人指’葡萄为供试材料,于谢花后20d开始每10d取样1次,测定葡萄果实的纵径、横径、单果质量和果糖、葡萄糖、蔗糖含量以及4种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动态变化。【结果】‘美人指’葡萄果实呈双"S"形曲线生长模式,并存在2个快速生长阶段;果实糖分积累主要以葡萄糖和果糖为主,葡萄糖含量一直明显高于果糖;在果实整个发育期,酸性转化酶和蔗糖合成酶分解方向的活性一直较高,蔗糖磷酸合成酶活性很低;且蔗...
关键词:
葡萄果实 糖积累 蔗糖代谢相关酶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高兴颖 崔世茂 付崇毅 刘微 褚义红 朱山川
研究不同浓度的外源亚精胺(Spd)对日光温室砂糖橘有叶花和无叶花的花粉萌发、子房发育、坐花率及坐果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浓度的外源Spd处理后,可促进砂糖橘有叶花和无叶花的花粉萌发,促进子房发育,提高坐花率和坐果率,尤其是对无叶花的效果更明显。外源Spd浓度为50μmol·L-1时,两种砂糖橘花的花粉萌发率、坐花率和坐果率最高。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王镓钡 李文莹 葛畅 张琳 谭晓风 刘美兰
【目的】油桐是四大木本油树种之一,其桐油是当前环保涂料的重要原料。但当前油桐产量低限制了油桐产业的发展,而激素对植物的增产增收有重要作用,旨在探寻促进油桐增产增收的重要激素类型。【方法】以油桐品种‘葡萄桐’6年生树体为试材,利用田间调查法对油桐林树体资源进行分类,同时以油桐雄树为材料,采用形态学观察法对雄树花芽分化过程进行了观察。通过喷施不同质量浓度的赤霉素(GA3)、生长素(IAA)、细胞分裂素(6-BA)及乙烯利(CEPA)等4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系统研究了外源激素对油桐开花性状的影响。【结果】在油桐林中,根据雌雄花的数量和种类,可以将其划分4种类型,分别为单花纯雌花树体、多花纯雌花树体、雌雄同株树体、多花纯雄花树体。油桐雄树花芽分化过程历时约3个月,可分为叶原基分化、花序原基分化、花序轴分化、花器官分化4个阶段。外源IAA处理油桐雄树的花数量和花性别未发生显著变化。高质量浓度的CEPA对油桐开花性状没有影响且抑制油桐开花。一定质量浓度的GA3可以诱导油桐雄树少量雌花的形成,同时也减少了花的数量。6-BA质量浓度为160 mg/L时,雌花数量最多,质量浓度为640 mg/L时,油桐纯雄花序转变成纯雌花序,质量浓度到达1 280 mg/L时,油桐纯雄花芽不开花;6-BA诱导雄树形成的雌、雄花结构发育正常,果实品质与雌雄同株树果实品质一致。【结论】适当质量浓度的6-BA可显著增加油桐雌花和坐果数量,6-BA是油桐增产增收的重要激素类型。本研究为建立油桐产量提升的精准调控技术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同时也为油桐产业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关键词:
激素 油桐 雌花 开花 坐果数量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邵果园 秦国新 武宇坤 季昆
为了探明温室葡萄Vitis vinifera的最佳留叶量,以4年生无核早红葡萄Vitis vinifera‘Early Scarlet Seedless’为试材,研究结果枝不同叶片数对温室葡萄果实质量、外观品质、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和成熟期等的影响。结果显示:结果枝留叶16,18,20片时果实的穗质量和粒质量较小,果实鲜红色到深红色,着色差,可溶性固形物质量分数低(分别为137,138和154 g.kg-1),固酸比分别22.31,22.66和28.36,果实品质较差;留叶22片时,果实的穗质量和粒质量明显增加,果实呈紫红色,成熟期提前,可溶性固形物质量分数高达162 g.kg-1,固酸比为...
关键词:
园艺学 葡萄 温室 留叶量 果实品质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阿布都外力·木米尼 赵丽君 曲艳华 宗鹏鹏 朱立新 贾克功
为探索葡萄延迟栽培技术,以半地下式日光温室内2年生摩尔多瓦葡萄为试材,系统地研究推迟萌芽+延迟采收+挂树贮藏综合措施的延迟栽培效果。结果表明:在河北省阳原地区,摩尔多瓦葡萄可推迟至5月上旬萌芽,8月20日果粒开始着色,10月21日成熟,成熟后可挂树贮藏至元旦。浆果采收期比露地延迟50~120d,上市期为10月下旬至元旦。延迟采收前40d内,果粒体积和果粒重逐渐增大,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继续升高,酸含量、硬度降低,果皮变薄,颜色由蓝黑色变为黑色,口感多汁、浓甜和酸味消失;40d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继续升高,粒重开始下降,可滴定酸含量变化不大。利用春季夜间低温推迟葡萄萌芽期、秋冬季保温延迟采收和落叶后...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权桂蓉 高翔 惠竹梅
【目的】研究外源脱落酸(Abscisic acid,ABA)和24-表油菜素内酯(24-Epibrassinolide,EBR)对葡萄果实及葡萄酒香气成分的影响,为利用植物调节剂调控葡萄及葡萄酒品质提供参考。【方法】以欧亚种酿酒葡萄赤霞珠为试材,对葡萄植株全部果穗进行喷穗处理,设置坐果期喷施100 mg/L ABA、转色期喷施清水(ABA处理),坐果期喷施0.4 mg/L EBR、转色期喷施清水(EBR1处理),坐果期和转色期均喷施0.4 mg/L EBR(EBR2处理)和坐果期和转色期均喷施清水(对照处理,CK)4个处理,取成熟葡萄果实酿造葡萄酒,测定不同处理葡萄果实的穗质量、还原糖和可滴定酸含量及葡萄酒的残糖、pH值、干浸出物、酒精度和挥发酸;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成熟葡萄果实和葡萄酒的香气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ABA和EBR处理能提高葡萄果实还原糖含量,加速葡萄成熟,并提高葡萄果实及葡萄酒中酯类、醇类等香气物质的种类和含量。CK、ABA、EBR1、EBR2 4种处理葡萄果实中分别检测出28,34,31,31种香气物质,包括酯类、醇类、醛酮类、萜烯类、酸类和酚类等。与CK相比,ABA、EBR1和EBR2处理葡萄果实香气物质总量分别提高了24.50%,11.16%和17.17%。3个激素处理均不同程度地提高了果实酯类、醇类和醛酮类物质总量,且以ABA处理效果最好,其葡萄果实酯类物质总量较CK提高了27.82倍,醇类和醛酮类物质总量分别提高了22.29%和24.13%。【结论】外源激素ABA和EBR处理有助于葡萄果实品质提升及香气物质的合成。ABA处理葡萄酒中的酯类物质含量及EBR1和EBR2处理醇类物质含量均提高显著。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宗勤 孙锋 金强 刘文杰 田贝贝 王晶晶 骆强伟 高疆生 王跃进
【目的】更有效地发挥欧洲葡萄品种‘无核白’不同营养系鲜食或制干的用途,筛选‘无核白’系列大粒与白藜芦醇含量较高的鲜食品系,酚类物质浓度与多酚氧化酶活性较低而适宜绿色葡萄干制备的制干品系。【方法】以‘无核白’葡萄为对照,以其性状上有变异的10个营养系成熟果实为材料,取样测定其果粒重,用折光仪测定可溶性固形物含量,HPLC法测定果皮与全果白藜芦醇含量、酚类物质,比色法测定多酚氧化酶活性。【结果】大粒无核白和W3等营养系浆果单粒重为对照的1.3286—1.4682倍;W2、W8、长穗无核白和W7等营养系果实白藜芦醇含量为对照的110.65%—128.41%;‘无核白’葡萄营养系果实中总酚含量具有明显...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郑永菊 师俊玲 刘延琳
【目的】研究无核白葡萄多酚氧化酶(PPO)的酶学特性,为无核白葡萄干加工过程中褐变问题的解决和控制提供参考。【方法】利用McIlvaine缓冲液从无核白葡萄中提取PPO,研究了反应温度、pH、底物浓度、酶液用量对其催化活性的影响,并考察了该酶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稳定性,分析了其催化邻苯二酚的催化动力学方程及其参数。【结果】以10mmol/L的邻苯二酚McIlvaine溶液为底物时,无核白葡萄PPO的最适作用温度为25℃,最适反应pH为6.0。在最适作用条件下,米氏常数(Km)和最大反应速率(Vmax)分别为45mmol/L和500U/min。该酶在温度低于25℃时,能在60min内保持较稳定的活...
关键词:
无核白葡萄 多酚氧化酶 酶学特性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洁 李天来 徐晶 王建锋
为了研究春、秋季节日光温室内昼间亚高温对番茄(Lycopersic esculentum Mill.)生产的影响,在植株第1花序开花时,分别对其进行5,10,15,20d的35℃昼间亚高温处理,以昼温25℃为对照,探讨不同天数的35℃亚高温处理对番茄果实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5d的35℃昼间亚高温处理即可导致番茄坐果率显著降低,平均单果重下降,空洞果比例明显增加,导致每667m2总产量降低32.62%,并且亚高温处理的天数越长,果实产量越低、品质越差。35℃昼间亚高温处理5d即可对番茄果实的生长发育造成不可逆的影响,最终导致经济效益显著降低。
关键词:
番茄 亚高温 生长发育 产量 品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