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132)
2023(5867)
2022(4885)
2021(4269)
2020(3547)
2019(7685)
2018(7308)
2017(13451)
2016(7502)
2015(7733)
2014(7337)
2013(7103)
2012(6444)
2011(5734)
2010(5445)
2009(4903)
2008(4721)
2007(3973)
2006(3329)
2005(2648)
作者
(25215)
(21208)
(21173)
(19717)
(13333)
(10461)
(9318)
(8421)
(8085)
(7277)
(7229)
(6967)
(6790)
(6757)
(6669)
(6512)
(6489)
(6408)
(6092)
(5967)
(5615)
(5295)
(4906)
(4830)
(4813)
(4655)
(4600)
(4573)
(4460)
(4332)
学科
(26943)
经济(26911)
(19878)
管理(19755)
(14941)
企业(14941)
方法(14180)
数学(13166)
数学方法(13080)
(8123)
(7337)
(7279)
(7152)
贸易(7151)
(7003)
中国(6545)
业经(5988)
农业(5765)
技术(4989)
环境(4981)
(4620)
财务(4618)
财务管理(4614)
企业财务(4415)
(4187)
产业(4083)
地方(3951)
(3928)
(3887)
(3873)
机构
大学(106594)
学院(105683)
(41660)
经济(41068)
研究(39097)
管理(38310)
理学(34711)
理学院(34283)
管理学(33503)
管理学院(33346)
(31879)
科学(28986)
中国(26846)
农业(25967)
业大(25855)
(21969)
(21734)
研究所(20660)
农业大学(17966)
中心(17052)
(16581)
(14567)
财经(14207)
(14165)
(14050)
(13867)
实验(13476)
(13248)
经济学(13224)
(13169)
基金
项目(84274)
科学(64623)
基金(62832)
(60080)
国家(59628)
研究(49534)
科学基金(49144)
自然(35710)
自然科(34935)
自然科学(34917)
自然科学基金(34336)
基金项目(33913)
(33362)
社会(32908)
社会科(31338)
社会科学(31329)
(28715)
资助(24945)
教育(22007)
计划(19735)
重点(19637)
科技(18470)
(17932)
(17556)
科研(17537)
(17498)
(17008)
创新(16894)
编号(16363)
(15303)
期刊
(36345)
经济(36345)
学报(30948)
(27703)
科学(24208)
研究(23935)
大学(21666)
学学(21340)
农业(18571)
中国(16302)
管理(11746)
(11640)
(10324)
业大(10105)
农业大学(8310)
(7649)
林业(7580)
经济研究(7308)
科技(6941)
(6739)
金融(6739)
财经(6658)
业经(6620)
技术(5918)
中国农业(5765)
(5658)
自然(5641)
问题(5227)
商业(5148)
自然科(4819)
共检索到1370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宋佳琦  王玉祥  张博  
为了探讨外源6-苄氨基嘌呤(6-BA)对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叶片光合作用、抗氧化系统及结荚率的调控作用,以新牧4号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Xinmu No.4’)为试验材料,现蕾期叶面喷施10、20、30 mg·L~(-1)的6-BA,以喷等量清水为对照,研究外源6-BA对苜蓿盛花期叶片光合参数、荧光参数、抗氧化酶活性、渗透调节物质及结荚率的影响。结果表明,20 mg·L~(-1)的6-BA处理显著(P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代惠萍  赵桦  贾根良  冯佰利  
为了探索提高紫花苜蓿的抗锌能力,以3个紫花苜蓿品种为试材,采用土培法,研究Zn胁迫(250μg/kg)下,EDTA对不同品种紫花苜蓿叶片锌富集量、光合色素含量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在50 D时,紫花苜蓿叶片Zn的含量均显著增高,Zn+EDTA显著提高了苜蓿叶片对锌的吸收;大叶苜蓿品种叶片光合色素的含量高于对照,大叶苜蓿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显著高于其他2个品种;EDTA处理可提高大叶苜蓿初始荧光值、可变荧光、最大荧光值、最大光化学效率的水平。结果显示,EDTA促进大叶苜蓿叶片的光合色素含量的增加,减少过剩激发能的耗散,提高光合电子传递效率,有效降低锌胁迫对紫...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李丹丹  梁宗锁  杨宗岐  韩蕊莲  
以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农牧806"为试验材料,通过叶面喷施不同浓度(0、5、10、15、20、25 mg·L–1)的5–氨基乙酰丙酸(ALA),探讨外源5–氨基乙酰丙酸对紫花苜蓿抗氧化酶活性和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喷施10 mg·L–1 ALA可显著(P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骆永丽  杨东清  尹燕枰  崔正勇  李艳霞  陈金  郑孟静  王玉竹  庞党伟  李勇  王振林  
【目的】探讨外源细胞分裂素(6-BA)和不同用量氮肥对小麦花后光合特性的调控效应,为激素与氮肥配合施用提高小麦光合生产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试验选用持绿型品种汶农6号和非持绿型品种济麦20,设置N0(0)、N1(240 kg·hm-2)、N2(360 kg·hm-2)3个氮肥用量,同时,花后连续3 d叶面喷施25 mg·L-1 6-苄基腺嘌呤(6-BA)及300 mg·L-1洛伐他汀(LovAstAtiN),用量100 m L·m-2。开花后每隔7 d取旗叶,测定叶绿素含量、mdA含量、抗氧化酶活性等生理指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4种内源激素含量,利用脉冲调制式荧光仪测定不同处理下旗叶叶绿素...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春亮  杨桂霞  辛晓平  唐华俊  
分析了刈割对紫花苜蓿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刈割对生长第5年的紫花苜蓿叶片的光合速率无显著影响,而对当年生长的紫花苜蓿叶片的光合速率有显著影响。对当年生长的紫花苜蓿而言,9月份刈割处理叶片光合速率上午比不刈割处理高,而下午则比不刈割处理低,并且峰值有延迟的趋势;10月份刈割处理叶片光合速率普遍比不刈割处理高。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苗宇  张浩阳  张丽佳  刘美君  王爽  
新疆盐渍化土壤中富含多种类型盐离子,严重影响苜蓿生长,制约苜蓿产业在新疆的发展。本研究分析了不同比例混合的钠盐和钾盐对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幼苗根系生长以及光合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单盐NaCl、KCl浓度的升高,紫花苜蓿根系和幼叶电导率、丙二醛(MDA)和脯氨酸逐渐增加,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以及叶片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逐渐下降,且在相同浓度下KCl处理下降程度更大。这表明,盐胁迫破坏了苜蓿幼苗细胞膜完整性,导致膜脂过氧化严重,细胞自身的渗透调节作用不足以缓解盐胁迫对幼苗的影响,从而导致苜蓿幼苗根系活力下降,叶片光合效率受到影响,并且苜蓿幼苗在KCl胁迫下伤害更大。然而在高浓度KCl中加入少量NaCl,上述指标的变化较单独KCl处理有所下降,这表明少量Na~+减轻了K~+胁迫对细胞膜的损伤,减少了细胞的氧化伤害,增加了细胞的渗透调节作用,从而缓解了对根系活力的影响;此外,少量NaCl缓解了KCl胁迫下幼叶的氧化伤害,减少了叶绿素的降解,维持了叶片的光合活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寇建村  杨文权  贾志宽  狄升蒙  韩清芳  
【目的】掌握不同紫花苜蓿品种叶片的旱生结构,为其引种和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17个紫花苜蓿品种叶片进行解剖,选取12项抗旱指标,采用单因素分析方法对各品种进行两两多重比较,得到各指标的灵敏度,最后以叶片厚度、中脉厚度和栅栏组织厚度3个指标为主进行聚类分析。【结果】不同苜蓿品种叶片的抗旱性解剖结构之间差异极显著。各指标的灵敏度大小依次为:叶片厚度>中脉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栅栏组织/海绵组织>上表皮厚度>气孔密度>叶片组织结构紧密度>下表皮厚度>叶片组织结构疏松度>气孔长度>角质层厚度。聚类结果分析表明,17个紫花苜蓿品种可聚为3个级别:其中‘保丰苜蓿’、‘新牧1号’、‘中苜1...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杨东清  董文华  骆永丽  宋文挺  蔡铁  李勇  尹燕枰  王振林  
【目的】在盆栽和大田种植条件下,研究两种氮素水平与喷施外源细胞分裂素(6-BA)对小麦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光合参数、叶绿素荧光参数、硝酸还原酶(NR)和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和内源激素含量、产量和其构成因素的影响,为外源激素调控苗期小麦生长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用济麦22(JM22)为试验材料,盆栽种植条件下,设置低浓度氮(0.63 mmol·L(-1))、高浓度氮(3.75 mmol·L(-1))和叶面喷施清水、30 mg·L(-1)的6-苄基腺嘌呤(6-BA)及300 mg·L(-1)的洛伐他汀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立辉  王岩  胡海燕  赵天宏  郭书嫄  王伟  姚欣  
干旱是人类面临的日益频繁的气候问题,揭示干旱对紫花苜蓿光合作用的影响有助于阐明紫花苜蓿的营养品质对干旱的响应规律。以2种不同抗旱性紫花苜蓿品种金皇后(抗旱)及三得利(不抗旱)为试验材料,设正常供水(CK)、轻度干旱(LS)、中度干旱(MS)和重度干旱(SS)4个处理,研究了初花期干旱胁迫对2种紫花苜蓿主要光合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两品种的Pn、Gs、Ci及Tr均呈下降趋势,Ls呈上升趋势,WUE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Chla、Chl(a+b)及Chla/b含量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且金皇后在轻度干旱胁迫下Pn下降不显著。干旱胁迫下叶绿素初始荧光(Fo)明显升高,而φPSⅡ、ETR和F...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韩玉竹  胡鸿晴  玉永雄  张朝鹏  范紫薇  
为分析苜蓿花叶病(alfalfa mosaic virus)对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光合、生长和草品质的影响,本研究选取发生该病不同严重度的植株,对饲草各项指标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感染苜蓿花叶病后,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_n)、蒸腾速率(T_r)、气孔导度(G_s)分别降低了35.16%、93.3%、65.4%和40%,胞间CO_2浓度(C_i)比健株高42.52%;生物量、株高、叶宽和叶长呈现下降趋势,较健株分别减少了29.50%、28.74%、39.84%和26.27%,与病害严重度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5、0.95、–0.98和–0.87;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下降极显著(P <0.05)相关性;生长和品质指标与光合指标(叶绿素含量、P_n、T_r、C_i)极显著或显著相关。说明苜蓿花叶病影响光合作用,导致苜蓿生长和草品质下降。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寇江涛  师尚礼  胡桂馨  周万海  姚拓  
【目的】探索紫花苜蓿对大田蓟马危害的光合生理响应机制,揭示苜蓿对蓟马危害的补偿机制。【方法】以抗蓟马苜蓿无性系R-1和感蓟马苜蓿无性系I-1为材料,在大田蓟马持续危害条件下,于初花期测定2个无性系不同受害级别叶片的气体交换参数、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参数的变化。【结果】随着叶片受害级别的增加,R-1、I-1无性系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和水分利用效率(WUE)降低,胞间CO2浓度(Ci)、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Gs)升高,净光合速率(Pn)先升高后降低;R-1无性系的光补偿点(Lcp)、暗呼吸速率(Rd)先降低后升高,表观量子效率(AQY)、光饱和点(Lsp)、最大净光合速率(Pnmax)先升高后...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江银   徐婉宁   苏洋   张博  
通过分析不同的紫花苜蓿和黄花苜蓿材料,以期对干旱胁迫下的苜蓿叶片形态和组织解剖结构进行观察,旨在探究自然干旱胁迫下苜蓿幼苗叶片形态及解剖结构的适应性变化。以3个紫花苜蓿和2个黄花苜蓿为研究材料,分别设定4个不同的土壤相对含水量(土壤最大持水量的70%,55%,40%,25%)进行试验,处理30 d后测定叶片的形态结构和解剖结构。通过电镜观察紫花苜蓿和黄花苜蓿幼苗叶片形态和解剖结构,来探究苜蓿实生苗叶片对自然干旱胁迫的响应。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会抑制苜蓿叶片的生长,随着干旱胁迫增强土壤水分降低,紫花苜蓿和黄花苜蓿的叶长、叶宽、叶面积降低,叶片厚度、叶肉厚度、下表皮厚度降低,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下降,中脉中心厚度下降,栅海比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叶片组织结构紧密度增加,疏松度减少,叶脉突起度增加。干旱胁迫强度与叶长、叶宽、叶面积、叶片厚度、叶肉厚度、下表皮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中脉中心厚度、栅海比、叶片组织结构疏松度呈负相关;与叶片组织结构紧密度、叶脉突起度呈正相关。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孙明雪  张玉霞  丛百明  夏全超  田永雷  张庆昕  张冬梅  
[目的]探究不同水磷组合对科尔沁沙地紫花苜蓿抗寒生理特性的影响,筛选适宜的水磷组合。[方法]以紫花苜蓿品种‘骑士T’和‘公农1号’为试验材料,采用两因素裂区试验设计,以水分处理为主区:设置灌水时间间隔分别为4,8和12 d(用W_1、W_2和W_3表示),灌水方式为指针式喷灌,每次灌溉量为水分入渗到距土表30 cm处;以磷肥施用量为副区:设置P_2O_5施用量为50,100和150 kg/hm~2(用P_1、P_2、P_3表示),并设置不施磷肥为对照(CK),于封冻前期挖取紫花苜蓿根颈材料,测定丙二醛(MDA)含量,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可溶性蛋白(SP)含量,翌年测定越冬率,并对上述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在相同灌水时间间隔处理下,‘骑士T’和‘公农1号’根颈MDA含量随着磷肥施用量的增加表现为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趋势,CAT、POD、SOD活性和越冬率则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公农1号’根颈在P_3处理下的POD活性除外),‘骑士T’根颈SP白含量表现为持续增长的变化趋势,而‘公农1号’根颈SP含量则表现为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趋势;在相同磷肥施用量处理下,‘骑士T’和‘公农1号’根颈MDA含量随着灌水时间间隔的增加表现为持续增长的变化趋势,POD、SOD活性以及SP含量和越冬率则均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骑士T’根颈CAT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公农1号’根颈CAT活性呈持续增加的趋势。W_2P_2处理的总体效果最好,其‘骑士T’根颈MDA含量较CK降低51.84%,CAT、POD和SOD活性、SP含量及越冬率较CK分别增加了45.12%,58.11%,21.98%,38.18%和59.50%;‘公农1号’根颈MDA含量较CK降低51.18%,CAT、POD和SOD活性、SP含量及越冬率较CK分别增加了83.56%,59.65%,42.03%,62.06%和55.03%。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CAT、POD、SOD活性,SP含量和越冬率相互之间多为显著正相关关系,上述各指标与MDA含量多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结论]科尔沁沙地种植紫花苜蓿时适宜的水磷组合为灌水时间间隔8 d、磷肥(P_2O_5)施用量100 kg/hm~2,其降低紫花苜蓿丙二醛含量、增强抗氧化酶活性、提高可溶性蛋白含量的效果总体最优,并可明显提高紫花苜蓿的越冬率。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韩瑞宏  张亚光  田华  卢欣石  
以陇东(耐旱)、BL-02-329(不耐旱)2种抗旱性强弱差异较大的紫花苜蓿为试验材料,对干旱胁迫下2种紫花苜蓿叶片中ABA,IAA,GA3,ZR 4种内源激素的含量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下,陇东、BL-02-329两种紫花苜蓿叶片ABA,IAA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GA3和ZR的含量均呈下降趋势。干旱胁迫下4种内源激素之间的协调总趋势是向着气孔关闭、促进根系发展的方向进行。重度干旱时,苜蓿叶片中4种内源激素之间的协调趋势反映出抗旱性强的陇东苜蓿通过减缓生长速率来保证生存方面的调节能力较强,能有效地避免缺水伤害。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韩瑞宏  田华  高桂娟  卢欣石  
以陇东(耐旱)、公农1号(耐旱性中等)、BL-02-329(不耐旱)3种抗旱性强弱差异较大的紫花苜蓿为试验材料,对干旱胁迫下其叶片水分代谢与两种渗透调节物质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苜蓿叶片水势、叶片相对含水量降低,水分饱和亏缺增加,总体上3种紫花苜蓿叶片抗旱性强的材料其叶片水势降低的幅度较大,水分饱和亏缺上升幅度及叶片相对含水量下降幅度较低。干旱胁迫下,可溶性糖及脯氨酸含量上升,2种渗透物质对3种紫花苜蓿均有渗透调节作用。脯氨酸是三种紫花苜蓿主要渗透调节物质,脯氨酸含量的多少及增加的幅度能反映苜蓿的耐旱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