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694)
- 2023(3778)
- 2022(3093)
- 2021(2704)
- 2020(2250)
- 2019(5052)
- 2018(4711)
- 2017(8916)
- 2016(4783)
- 2015(5255)
- 2014(4900)
- 2013(5024)
- 2012(4765)
- 2011(4430)
- 2010(4325)
- 2009(3901)
- 2008(3765)
- 2007(3459)
- 2006(3084)
- 2005(2765)
- 学科
- 济(19646)
- 经济(19618)
- 管理(12540)
- 业(11895)
- 方法(9308)
- 企(9133)
- 企业(9133)
- 数学(8329)
- 数学方法(8233)
- 学(5986)
- 农(5458)
- 财(5283)
- 中国(5250)
- 贸(4040)
- 贸易(4038)
- 业经(4019)
- 易(3937)
- 制(3647)
- 农业(3473)
- 环境(3414)
- 地方(3190)
- 融(3121)
- 金融(3121)
- 银(2936)
- 技术(2915)
- 银行(2902)
- 行(2807)
- 划(2717)
- 体(2682)
- 务(2585)
- 机构
- 大学(74097)
- 学院(72241)
- 研究(30161)
- 济(29704)
- 经济(29161)
- 管理(23945)
- 科学(21082)
- 中国(21054)
- 理学(21020)
- 理学院(20748)
- 农(20338)
- 管理学(20243)
- 管理学院(20143)
- 所(16917)
- 农业(16645)
- 京(16097)
- 研究所(15741)
- 业大(15265)
- 财(13322)
- 中心(12907)
- 江(11257)
- 院(11201)
- 财经(10793)
- 农业大学(10788)
- 省(10578)
- 经(9994)
- 经济学(9981)
- 北京(9876)
- 室(9845)
- 科学院(9567)
- 基金
- 项目(54182)
- 科学(41504)
- 基金(40218)
- 家(38536)
- 国家(38273)
- 研究(32745)
- 科学基金(31114)
- 自然(22292)
- 自然科(21801)
- 自然科学(21790)
- 自然科学基金(21430)
- 社会(21238)
- 省(20875)
- 基金项目(20851)
- 社会科(20218)
- 社会科学(20212)
- 划(18606)
- 资助(17074)
- 教育(14711)
- 重点(13070)
- 计划(12500)
- 部(11784)
- 发(11643)
- 科技(11515)
- 创(11254)
- 科研(11137)
- 编号(10855)
- 创新(10661)
- 业(10459)
- 国家社会(9625)
共检索到1063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白吉刚 许培磊 宗成顺 王彩云
【目的】探讨乙酸钙对唐菖蒲切花的保鲜效果和生理效应,为乙酸钙在唐菖蒲切花保鲜上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唐菖蒲红色品种‘马加烈’切花为材料,瓶插在含有乙酸钙或钙离子专一性螯合剂乙二醇二乙醚二胺四乙酸(EGTA)的溶液中,分析乙酸钙对切花观赏品质的影响以及第1和第3朵小花内钙调素(CaM)、脱落酸(ABA)、赤霉素(GA)、玉米素(ZRs)、Ca2+、丙二醛(MDA)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结果】乙酸钙处理后唐菖蒲切花的小花开放率显著高于对照,2mmol·L-1乙酸钙处理的切花日观赏值、瓶插寿命以及平均观赏值均高于其它钙浓度处理和对照,所以2mmol·L-1的乙酸钙对唐菖蒲切花有较佳的保鲜效...
关键词:
唐菖蒲切花 钙 保鲜 钙调素 激素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林如 薛秋华
测定了唐菖蒲鲜切花衰老过程中花瓣抗氧化酶活性和膜脂过氧化水平的变化 .结果表明 :含水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在瓶插前期升高 ,4d后迅速下降 ;丙二醛含量、超氧自由基 (O- 2 )产生速率在瓶插期间一直呈上升趋势 ;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在瓶插前期先上升后下降 ;瓶插时间越长 ,过氧化物酶活性越高 .抗氧化酶活性下降以及 O- 2 的累积是切花衰老的主要原因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菊 丁亮 义鸣放
研究不同大小唐菖蒲子球生理生化性状的差异 ,选用栽培品种‘Traderhorn’和‘AdvancedRed’为试材 ,将新收获的子球按直径分为 4级 ,测定不同级别子球可溶性蛋白质、总糖、淀粉的含量和SOD活性。结果表明 :2品种Ⅰ级子球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各级别子球 ;不同级别子球总糖和淀粉含量变化无明显规律 ;SOD活性随子球直径的减小明显升高。
关键词:
唐菖蒲 子球 生理生化 指标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杨在琨 沈朝栋 徐晓华 张引潮
本文围绕唐菖蒲花期调节问题进行研究。研究认为,实现唐菖蒲冬季开花的主要技术环节有:种球选择;种球冷藏;营养钵过渡种植;掌握种植时间;适时保温、补充光照和加强田间管理。采取上述综合技术措施能使唐菖蒲在11月至翌年2月间开花,开花率高达90%,切花品质良好。
关键词:
唐菖蒲 开花期 调节 技术 冬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智乾 何秀丽 义鸣放
以唐菖蒲品种Advanced red的籽球、无菌根为外植体,研究了不同植物生长激素种类和浓度、硝酸银、籽球切割方式等因素对唐菖蒲离体直接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籽球切片直接再生植株的能力最强,无菌根次之。籽球切片直接诱导不定芽再生的最佳培养基为MS+2,4-D 0.6 mg/L+6-BA 1.1 mg/L+AgNO31.5mg/L,不定芽再生率为85.95%,平均再生芽数为14.10;籽球接种方式以横切为宜,正反面对不定芽再生均无影响,而纵切接种只产生不定根;最佳生根培养基为MS+IBA 0.5 mg/L,生根率达到91.81%,单苗根数为18.97。
关键词:
唐菖蒲 籽球 无菌根 组织培养 直接再生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苑智华 何秀丽 徐哲 义鸣放
以唐菖蒲品种‘RoseSupreme’为材料,研究叶片、新球、匍匐茎和籽球中蔗糖、淀粉含量及其相关酶活性变化。结果表明:唐菖蒲叶片中蔗糖含量顺序为叶片>新球、籽球>匍匐茎。叶片和匍匐茎中淀粉含量较新球和籽球低。叶片、新球和籽球中蔗糖磷酸合成酶(SPS)活性较高。唐菖蒲生长发育前期各部位蔗糖合成酶(SS)活性均较低,但后期新球中的SS活性快速升高,叶片中则快速下降。酸性转化酶(AI)活性的高低顺序是叶片>匍匐茎>籽球>新球。叶片中性转化酶(NI)活性较其他部位高,匍匐茎不断增加,新球是先增加后降低。Q酶活性除了叶片外,其他部位均不断增加;总淀粉酶活性变化趋势均是先增加后降低。在唐菖蒲生长发育过程...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晨 高明伟 刘超 何俊娜 吴健 僧珊珊 钟雄辉 吴晨雨 张凤勤 义鸣放
为进一步研究唐菖蒲杂交育种亲本选配和杂种的早期鉴定,以21个唐菖蒲品种为试材,对这些品种的表型性状特征进行聚类分析,并利用SRAP技术对其构建指纹图谱。结果表明:21个品种的表型性状表现出一定的遗传多样性,变异6.78%~147.29%。经过对SRAP-PCR反应条件的优化,从100对引物中筛选出16对引物适用于唐菖蒲PCR反应;通过对21个品种SRAP标记的试验与分析,共在468个位点上扩增出条带,多态性位点411个,平均每个引物组合扩增多态性条带25.7个;基于SRAP标记的UPGMA聚类分析显示,21个品种间JACCARdP’S相似系数0.46~0.75。将2种聚类结果进行比较发现,唐菖...
关键词:
唐菖蒲 表型性状 SRAP标记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延智 义鸣放
为制定科学、合理的唐菖蒲 DUS测试指南 ,对国内主栽的 2 1个夏花型唐菖蒲品种的 8个定性二元性状、4 7个定性多态性状和 2 4个数量性状进行了田间观测。经变异系数、t检验、系统聚类法等进行分析显示 ,各品种的定性二元性状和大部分定性多态性状的一致性表现较好 ,而数量性状因受环境影响一致性差 ;定性二元性状稳定性较好 ,数量性状最差。经分析共筛选出 4 2个表现好的性状、2 6个较差的性状和 11个很差的性状。 4 2个表现好的性状可用于品种特异性比较 ,能正确、有效地区分 DUS测试品种
关键词:
唐菖蒲 品种 特异性 一致性 稳定性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郝红云 义鸣放
研究了外植体不同生长阶段、激素种类和浓度对2个唐菖蒲品种愈伤组织诱导及不定芽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以Rose Supreme 5叶期和Advanced Red 7叶期的花茎为外植体较好,2个品种直接诱导愈伤组织及不定芽再生的最佳培养基为MS+BA 2 mg/L+IBA 0.4 mg/L,愈伤诱导率分别达到80.50%和87.78%,愈伤全部再生不定芽,平均再生芽数分别为14.2和13.0,培养周期仅为45 d左右。在生根培养基MS+IBA0.5 mg/L上生根率分别达86.67%和92.44%,单苗根数为16.1和22.1,根势好,结球率均达90%以上。
关键词:
唐菖蒲 花茎 愈伤组织 植株再生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胡小燕 陈莉 辛海波 连青龙 义鸣放
根据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CMV)和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TMV)外壳蛋白基因序列分别设计特异性引物对,运用单重RT-PCR检测到病毒并筛选出适合多重RT-PCR的引物对。以唐菖蒲18S rRNA为内参照,建立同时检测CMV和TMV的多重RT-PCR方法。此方法可从带病样品中扩增出CMV(629bp)和TMV(423bp)2条特异片段。测序结果表明:CMV扩增产物与其他植物分离物核苷酸的同源性为93%~97%,TMV扩增产物与其他分离物核苷酸的同源性可达99%。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连青龙 韩昊君 辛海波 陈莉 胡小燕 何秀丽 义鸣放
丙二烯氧合酶(AOS)是茉莉酸(JA)生物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为深入研究AOS基因在唐菖蒲茉莉酸生物合成途径中的作用及唐菖蒲球茎膨大的分子机制,以唐菖蒲品种‘Rose Supreme’的球茎为试材,采用RT-PCR和RACE技术,克隆到了一个GhAOS的cDNA序列,序列内部含有一个1533bp的开放阅读框(ORF),编码510个氨基酸,推导的蛋白质分子质量为56.53kD。组织特异性RT-PCR表达分析表明:GhAOS基因在唐菖蒲叶、花、根、匍匐茎、新球茎和籽球上都表达,而在叶和匍匐茎中表达量较高;经过不同浓度梯度的水杨酸(SA)0、0.1、0.5、1.0、2.0mmol/L处理后,在唐菖蒲...
关键词:
唐菖蒲 茉莉酸 丙二烯氧合酶 克隆 表达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娄义龙 姚佳华 曾顺兰 田应生 陈振声 高嘉麟
测定了4个唐菖蒲品种开花期植株母球茎、更新球茎、根、茎、叶、花蕾、花瓣、花药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及花瓣和花药的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谱、酯酶(EST)同工酶谱。结果表明:在唐菖蒲植株的不同器官中,新生器官及幼嫩器官的SOD活力较强,衰老器官的SOD活力较弱;适应性越强的品种,其花瓣的POD同工酶谱带越多。不同品种花药的EST同工酶谱带也有差异,但难看出与适应性的关系。
关键词:
唐菖蒲,酶,适应性,衰老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秋菊 韩英
为探索青霉素和赤霉素对香石竹切花保鲜的生理效应,研究了以不同浓度的青霉素和赤霉素为主要成分的保鲜剂对香石竹鲜切花离体衰老过程的调控作用.结果表明:含不同浓度青霉素和赤霉素的保鲜剂均能延长香石竹切花的瓶插寿命,增加切花鲜重,增大花朵开放度,提高花瓣POD酶的活性,改善切花体内水分状况,维持花瓣膜结构的相对稳定.其中,以2%蔗糖+300mg/L8-HQS+100mg/L赤霉素处理的保鲜期最长,以2%蔗糖+300mg/L8-HQS+300mg/L青霉素处理的保鲜品质最佳.
关键词:
青霉素 赤霉素 香石竹 切花 保鲜剂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钱树林 何秀丽 义鸣放
为探讨唐菖蒲籽球发育特点及其碳水化合物代谢与籽球生长发育的关系,以品种Rose Supreme和Advanced Red为试材,研究了籽球生长发育进程和蔗糖、淀粉、可溶性糖、还原糖质量比及淀粉酶活性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唐菖蒲籽球生长发育可分为籽球形态建成和籽球快速膨大期2个阶段。籽球形态建成初期,碳水化合物代谢水平较低,15周时,籽球内可溶性糖和蔗糖质量比分别达50和30 mg/g左右,还原糖质量比仅为16 mg/g,淀粉酶活性为3 mg/(g.min)左右。籽球快速膨大期,碳水化合物代谢水平较高,籽球内可溶性糖、蔗糖、还原糖含量快速上升,在种植后第22~23周达到峰值,分别为90、46和3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自由 连青龙 辛海波 钟雄辉 罗弦 义鸣放
在唐菖蒲‘Advanced Red’胚性愈伤组织受体系统的基础上,建立其遗传转化体系。采用根癌农杆菌(GV3101)介导法,研究了侵染液浓度、侵染时间、乙酰丁香酮(AS)浓度、负压和筛选方式等因子对唐菖蒲遗传转化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遗传转化过程中,不经预培养,负压处理下,农杆菌菌液OD600为0.6~0.8,侵染时间15~20min,添加100μmol/L AS,共培养3d,可获得较高的遗传转化效率。经过3~4个月选择培养,部分抗性植株经PCR和Southern杂交检测表明,目的基因gus已整合到唐菖蒲基因组中。
关键词:
唐菖蒲 gus 根癌农杆菌 遗传转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