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050)
2023(15267)
2022(12707)
2021(11557)
2020(9866)
2019(21711)
2018(20789)
2017(39534)
2016(21132)
2015(22818)
2014(21800)
2013(21148)
2012(19310)
2011(17307)
2010(17430)
2009(16588)
2008(15502)
2007(13903)
2006(12074)
2005(10803)
作者
(58505)
(48531)
(48113)
(45636)
(30633)
(23174)
(21733)
(18672)
(18595)
(17022)
(16659)
(16151)
(15301)
(15155)
(15130)
(15060)
(14379)
(14140)
(13994)
(13902)
(11868)
(11815)
(11624)
(11168)
(11121)
(10747)
(10598)
(10379)
(9698)
(9528)
学科
(79307)
经济(79183)
管理(65840)
(65493)
(54199)
企业(54199)
方法(33172)
(29414)
金融(29413)
中国(29295)
数学(29095)
数学方法(28847)
(28468)
银行(28426)
(27386)
(26868)
(22915)
(20898)
地方(19667)
业经(19160)
技术(18476)
(15894)
财务(15865)
财务管理(15827)
(15311)
贸易(15297)
企业财务(15233)
(14907)
农业(14460)
(14365)
机构
大学(283592)
学院(283354)
(120534)
经济(118182)
管理(111101)
理学(95964)
理学院(94924)
研究(93607)
管理学(93507)
管理学院(92960)
中国(81392)
(61790)
(57430)
科学(55618)
财经(48162)
(47502)
中心(46094)
(45928)
(43969)
(42374)
研究所(41689)
业大(41492)
经济学(38930)
农业(37371)
财经大学(36198)
北京(35544)
经济学院(35391)
(34135)
(33869)
(33274)
基金
项目(196365)
科学(156539)
基金(145412)
研究(140771)
(128188)
国家(127124)
科学基金(109850)
社会(94118)
社会科(89478)
社会科学(89460)
基金项目(77245)
(76783)
自然(70482)
自然科(68993)
自然科学(68973)
自然科学基金(67827)
(64613)
教育(63547)
资助(57350)
编号(53901)
(46621)
重点(44691)
(43488)
创新(42839)
成果(42361)
(42018)
国家社会(40336)
(38099)
科研(37710)
教育部(37691)
期刊
(125513)
经济(125513)
研究(86412)
中国(59105)
(48004)
(46654)
金融(46654)
学报(45322)
(42018)
科学(41647)
管理(41324)
大学(34686)
学学(33323)
农业(27011)
教育(25026)
财经(24190)
经济研究(21599)
技术(21097)
(20612)
业经(19821)
问题(15929)
(14974)
科技(14808)
技术经济(13512)
理论(13424)
(13059)
(13021)
商业(12821)
(12504)
现代(12046)
共检索到4258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岭   张朝   高艳慧   刘岩  
基于2006-2021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从风险容忍强度、广度和弹性3个维度构建外源融资风险容忍度评价指标体系,系统考察外源融资风险容忍度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1)外源融资风险容忍度能够显著促进区域创新能力提升,其中,风险容忍广度对区域创新能力的作用最强,风险容忍强度次之,风险容忍弹性最弱;(2)机制分析表明,外源融资风险容忍度通过提高金融机构对高风险创新项目的投资偏好以及增强科技企业对突破式创新的创新偏好提升区域创新能力;(3)调节效应表明,政府支持正向调节外源融资风险容忍度与区域创新能力的关系,政府监管起负向调节作用。研究结论可为进一步提升外源融资风险容忍度,提高金融体系容错试错韧性,适度放松科技金融监管提供政策启示。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颜卓  陶伟东  陆全龙  
检验检疫监管业务风险管理是国际商务活动中公共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本文参考ISO相关标准中的原则和定义,结合检验检疫监管活动复杂性的特点,应用风险矩阵、主客观分析等方法,确定检验检疫监管业务风险环境范围。在考虑风险利益相关方的影响下,对风险等级与风险可容忍度的组成、划分、设立和调整,风险的组合与聚合的界定和算法等各个方面进行研究和探讨。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兰芳  于博  方云龙  吴菡虹  
CFO作为长期从事资本运作与风险管理的职业经理人,其职业特征决定了高避险偏好,在为企业创新提供资本支持时更谨慎,而创始人作为一种与企业有特殊情感连接的管理者,对创新孵化通常持有更为积极的态度。然而,有关"创始人+CFO"这一在初创企业中大量存在的联合身份特征,究竟能否影响以及如何影响企业创新的文献却较为鲜见。鉴于此,通过实证分析发现:对于兼具创始人身份的CFO,尽管受到较强避险意愿的约束,但创始人身份特征带来的风险容忍度会对创新产生正向激励效应,即具有联合身份特征的CFO比普通CFO具有更高的创新激励作用;就激励路径而言,创始人CFO既会加大自身研发投入、以协同技术部门创新的方式实现创新激励,也会通过自身资本运作(参股、控股)促进外延式创新,表现为联营、合营公司的专利水平更高。相关结论在剔除"自选择和非时变不可观测异质性"等内生性后依然成立。结论拓展了创新驱动影响因素的研究维度,可为CFO作为企业战略合作伙伴激励创新提供路径支持。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戴志敏  余志伟  
基于长三角地区41个城市2011—2019年的面板数据,综合运用固定效应模型、面板分位数模型、面板门槛模型、空间计量模型等实证方法系统探究了互联网发展对城市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表明:互联网发展对城市创新能力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表现出地区异质性;随着城市创新水平提升,互联网发展对城市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边际递增;以政府科技支持为门槛变量时,互联网发展对城市创新能力表现出递减的促进作用;互联网发展不仅能提升本城市创新能力还具有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贾玉巧  
本文以2013—2021年沪深两市A股非金融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政府审计、区域创新能力与企业融资策略选择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容易诱导所属区域内企业采取激进型融资策略;政府审计的介入,容易诱导企业采取稳健型融资策略;政府审计介入后,区域创新能力引发企业激进型融资策略的作用显著削弱。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徐光友  
本文以会计监管的背景及含义为基点,系统论述了有关政府会计监管的主体、对象、范围等基本问题,对政府会计监管所具有的优点和缺陷,从经济学角度进行了理论分析与研究,并对政府会计监管的适度性难点问题做了初步的探讨,以期为政府会计监管提供参考。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周亚荣  
一、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管理研究综述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进行的探讨,多数研究以经济学理论为基础,从财政学、金融学角度进行的分析。如巴曙松(2009)认为过度负债的地方投融资平台所形成的风险是多元化多角度的,因此应当着手对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进行规范化市场化透明化改革。谢清河(2010)在研究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下的或有负债向财政风险转移与扩散的内在机理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目前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下的或有负债潜在的风险,探讨了当前发展地方政府公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谢勇  
随着改革的推进和对风险投资认识的转变,风险投资中制度缺陷正在不同程度地得到或正在得到矫正,最主要的制度缺陷是"中国特色"太浓,我们不能否认政府在风险投资体系建立初期的作用,但我们也不能忽视,由于行政权力和行政机制的介入,资本市场行政化,"有计划"的资本市场现象的出现。弱化制度创新的行政色彩,发挥政府的引导和扶持作用,注重发挥其他创新主体参与制度创新的积极性,政府在风险投资中制度创新的角色转换,是我们面临的现实选择。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章新蓉  刘谊  陈煦江  
本文以875家高新技术上市公司2010-2016年的面板数据为样本进行研究,发现事前和事中补贴均能提升创新能力,而滞后一期和当期融资约束则会直接抑制创新能力。进一步对样本按生命周期划分并进行时序分组回归发现:引入期和衰退期企业,融资约束的负向调节作用均不显著,任一时机补贴均能提高创新能力;成长期企业融资约束对事中补贴与创新能力正相关关系的负向调节作用不显著,即为补贴最优时期;而成熟期的最优补贴时机为事前补贴,融资约束的负向调节作用较小。因此,本文提出按生命周期构建最优补贴时机管理机制并采用区块链技术实现最优补贴管理实施路径、加强企业对补贴的精细化管理等建议,为政府补贴的时机选择与政策制定提供参考建议。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邸俊鹏  王浩宇  
企业创新过程中失败在所难免,全社会形成一种容忍创新失败的良好氛围是创新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该文尝试建立理论模型,将创新的失败容忍度设定为失败的惩罚程度和持续时间的函数,研究创新的失败容忍度以及相关的激励因素对创新主体行为选择的影响。利用2008-2015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创新项目的相关数据,以企业对经理人的容忍度为视角,实证分析企业对经理人的容忍度对经理人创新积极性、创新项目时间周期选择,以及不同所有制和激励条件下的异质性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长期激励相比,短期激励对经理人的创新积极性影响更大;企业对经理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王智  
逆周期监管理论强调,经济周期的波动会加剧银行体系的风险集聚。经济上行时,商业银行大量放贷易积聚风险,助推经济过热;下行时则易引发信贷紧缩。由此,银行业的逆周期监管对于稳定金融体系和宏观经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在详细梳理近年来我国金融监管部门逆周期监管创新实践的基础上,从多个角度阐明了监管容忍度作为逆周期监管的"软工具"的重要作用,就新冠疫情下如何加强监管容忍度运用,提升逆周期调节的有效性提出了独到见解,这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王晓明  李建伟  钟辉  高磊  魏鹏飞  陆萍  
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明晰金融监管宽松政策边界关乎经济复苏、金融稳定和政策信誉,是金融监管部门亟待解决的重大挑战性课题。本文在宏观审慎政策框架下,系统研究了监管容忍度的概念内涵、作用机理、管理要素及操作空间,深入总结了疫情期间监管容忍度管理的国际实践,全面评估了我国监管容忍政策现状、具体实践和存在的问题,最后本着简明、实用、可操作的原则提出了政策建议。本文研究发现,适时调整监管容忍度是实现监管目标的重要手段;与微观审慎监管相比,宏观审慎政策框架为实施监管容忍度管理提供了更多维度、更加系统和更为灵活的政策工具;在宏观审慎政策框架下,监管容忍措施的触发与退出、尺度边界的把握、政策信誉的维护等是实施监管容忍度管理的核心问题。针对我国监管容忍度管理实际,本文从健全完善监管容忍度管理机制、综合运用多种监管容忍度实施方式、多维度把握监管容忍尺度、切实遵循监管容忍基本原则,以及提升疫情期间监管容忍度管理有效性、针对性和前瞻性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爱芬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强调了政府对教育经费的监管。文章阐述了政府对教育经费监管的现实意义,论证了政府对教育经费监管的理论依据,研究了《纲要》发布后政府对教育经费监管的新举措,如设立教育部经费监管事务中心;《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中增设了"财务监督"一章;即将出台《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等。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苏英  刘星  
现阶段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的监管依然不能摆脱基于中央政府相关部门政策导向性的"一刀切"的监管模式,而现实经济生活中各地方政府由于已有债务存量与历史负债方式等差异会表现出不同的风险偏好,因此现有监管模式显然缺乏合理性与针对性。本文提出基于风险偏好的"分类监管",运用博弈模型对不完全信息下的不同风险偏好的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行为进行了分析,获得三点结论:(1)监管绩效能否达到最优状态,跟投融资平台的类型相关;(2)现实中投融资平台偏离最优状态的方向与投融资平台的风险偏好相关;(3)基于"风险偏好"的分类监管虽不能达到最优化的监管绩效,但却明显有助于提高监管绩效。本文最后以风险为基准对我国16个省级政府...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贤云  
表外融资尤其是像资产证券化、特别目的实体等创新融资方式,既能为企业带来融资便利和低成本融资效果,也容易被用来掩盖负债和损失;正确认识表外融资的双刃剑效应,从兴利除弊角度出发,通过完善会计准则、加强披露、注重引导等措施,引导企业正确运用表外融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