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864)
2023(5466)
2022(4470)
2021(3995)
2020(3257)
2019(7136)
2018(6785)
2017(12426)
2016(6996)
2015(7316)
2014(6924)
2013(6754)
2012(6074)
2011(5341)
2010(5042)
2009(4621)
2008(4498)
2007(3693)
2006(3147)
2005(2558)
作者
(23337)
(19693)
(19535)
(18287)
(12323)
(9807)
(8549)
(7870)
(7503)
(6811)
(6736)
(6420)
(6417)
(6408)
(6120)
(5950)
(5896)
(5818)
(5636)
(5578)
(5220)
(4755)
(4469)
(4460)
(4375)
(4338)
(4265)
(4227)
(4094)
(4071)
学科
(24024)
经济(23993)
(19028)
管理(18933)
(14140)
企业(14140)
方法(11922)
数学(10934)
数学方法(10853)
(8333)
(6909)
(6797)
贸易(6795)
(6652)
(6606)
中国(6011)
业经(5685)
农业(5555)
环境(4704)
技术(4654)
(4315)
财务(4314)
财务管理(4310)
企业财务(4108)
(3977)
地方(3833)
产业(3822)
(3750)
(3572)
(3534)
机构
大学(98968)
学院(98518)
(38120)
经济(37566)
管理(36268)
研究(35873)
理学(32852)
理学院(32445)
管理学(31780)
管理学院(31637)
(30570)
科学(26724)
农业(24943)
中国(24690)
业大(23778)
(20361)
(20032)
研究所(19008)
农业大学(17094)
中心(15921)
(14992)
(13529)
(12957)
(12835)
财经(12835)
(12779)
(12567)
科学院(12531)
实验(12216)
北京(11882)
基金
项目(77702)
科学(59606)
基金(57645)
(55073)
国家(54635)
研究(46455)
科学基金(44923)
自然(32478)
自然科(31759)
自然科学(31745)
基金项目(31561)
自然科学基金(31216)
(30635)
社会(30606)
社会科(29111)
社会科学(29103)
(26754)
资助(22169)
教育(20214)
计划(18261)
重点(17983)
科技(16867)
(16636)
(16319)
(16130)
(16108)
科研(15986)
编号(15968)
创新(15651)
(14870)
期刊
(33961)
经济(33961)
学报(28402)
(26965)
科学(21818)
研究(21374)
大学(19557)
学学(19107)
农业(18487)
中国(15842)
管理(10869)
(10618)
(10288)
业大(9226)
农业大学(8115)
(7190)
业经(6546)
经济研究(6505)
科技(6288)
(6159)
金融(6159)
财经(5927)
中国农业(5667)
技术(5541)
自然(5307)
林业(5257)
(5016)
商业(4986)
问题(4947)
资源(4943)
共检索到1287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春泉  宋江峰  王远  李大婧  
【目的】探讨精胺(Spermine,Spm)处理延缓菜用大豆贮藏冷害以及调节其蔗糖代谢的作用机理,为菜用大豆的采后贮藏保鲜技术提供参考。【方法】以‘新大粒1号’菜用大豆为试验材料,分别用0.5、1和2 mmol.L-1外源Spm浸泡处理20 min,以清水浸泡为对照,于1℃、相对湿度为85%—90%的环境条件下贮藏10周,每周分别测定与菜用大豆抗冷性相关的生理指标,籽粒中蔗糖、果糖和葡萄糖含量,及与蔗糖代谢相关的酶活性指标。【结果】贮藏第2周即出现冷害,随着冷藏时间延长,菜用大豆冷害发生逐渐加重。与对照相比,Spm处理使冷害症状出现时间推迟到第3周,延缓了贮藏后期冷害指数的上升;也抑制了菜用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海燕  饶景萍  郭敏  
【目的】为了给油桃抗冷害技术的研究及减轻油桃贮藏期间冷害的发生提供参考。【方法】以油桃品种"秦光二号"为试材,清水浸果为对照,研究外源腐胺(Put,10 mmoL/L)对油桃果实冷害发生率、冷害指数、内源多胺含量、乙烯释放量、呼吸速率、丙二醛(MDA)含量、相对膜透性等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在0℃贮藏条件下,Put处理的油桃冷害比对照果延迟10 d发生,冷害发生率和冷害指数均极显著下降(P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乔勇进  冯双庆  李丽萍  张绍铃  刘招龙  
采用热处理的方法,研究了黄瓜在贮藏过程中冷害发生情况和多胺含量变化。通过贮前37℃处理24h和42℃处理12h可以显著延缓黄瓜2℃贮藏条件下冷害的发生,冷害较对照推迟2d发生,贮藏6d冷害发生率和冷害指数分别比对照减少38.2%和0.17、39.3%和0.13,均显著低于对照。热处理显著提高了黄瓜内源腐胺(Put)的含量,贮藏6~8dPut的含量是对照的2倍以上,而且高峰的出现时间与黄瓜冷害的发生时间基本一致,亚精胺(Spd)和精胺(Spm)含量也有显著提高,在贮藏过程中保持较高的内源多胺水平。研究表明内源多胺水平的提高与黄瓜的耐冷性具有很大的相关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星   孟飞   郝佳奇   王聪  
为研究盐胁迫下壳聚糖促进菜用大豆结瘤机制,探讨了NaCl胁迫下外源壳聚糖对菜用大豆蔗糖代谢及其在根部积累的影响。以菜用大豆品种日本青-快生型根瘤菌HH103共生体为试验材料,采用人工气候箱培养,分析NaCl胁迫下壳聚糖对菜用大豆结瘤与叶、根蔗糖和还原糖积累及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NaCl胁迫(T2)导致菜用大豆根瘤数、根瘤鲜质量显著(P<0.05)下降,各胁迫时期的平均降幅分别达36.06%和29.91%;使叶和根的蔗糖含量显著(P<0.05)升高、还原糖含量显著(P<0.05)下降;使叶和根的蔗糖合成酶(SS)、蔗糖磷酸合成酶(SPS)活性升高,中性转化酶(NI)、酸性转化酶(AI)活性下降。壳聚糖处理(T3)后,根瘤数和根瘤鲜质量在各胁迫时期均显著(P<0.05)升高,平均增幅达T2的26.87%和25.63%;叶、根蔗糖、还原糖含量以及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均较T2显著(P<0.05)升高,其中叶、根的蔗糖和还原糖含量在各时期的平均增幅分别为11.32%,21.32%和10.22%,11.11%。壳聚糖可通过诱导NaCl胁迫下菜用大豆叶、根蔗糖代谢高水平运转,促进蔗糖向根部转移,进而促进结瘤,这可能是壳聚糖提高NaCl胁迫下菜用大豆结瘤能力的重要原因之一。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乔勇进  冯双庆  赵玉梅  
研究热处理抑制贮藏果蔬冷害的效果和机理 ,选用“新丹 4号”黄瓜为试验材料 ,采后分别用 4 2、37、33℃和对照 (2 0℃ )处理 2 4h ,然后 2℃低温下贮藏 ;测定了贮藏过程中冷害发生及与冷害相关细胞膜渗透率等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 :在 33~ 4 2℃温度范围内 ,热处理可减轻黄瓜低温贮藏冷害 ,延缓细胞膜渗透率的上升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下降 ,提高膜脂过氧化保护酶POD、SOD、CAT的活性 ,可以保护膜的稳定性 ;在低温贮藏过程中 ,乙烯的释放量没有明显的峰值出现 ,且后期逐渐降低 ,但热处理能明显减少贮藏过程中乙烯的释放。在试验热处理温度中 37℃效果最好。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苏新国  郑永华  汪峰  张兰  冯磊  
研究了菜用大豆采后在 1,6和 12℃下主要衰老和品质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 ,菜用大豆在采后前 30d豆荚叶绿素和豆粒维生素C与还原糖含量迅速下降 ,豆荚失水率、膜透性和丙二醛含量上升较快 ,30d后豆荚腐烂迅速增加。低温能抑制豆荚贮藏期间的呼吸强度和蒸腾失水 ,保持较低的膜透性、MDA含量和较高的叶绿素、维生素C及还原糖含量 ,从而延缓豆荚的衰老和品质下降 ,延长贮藏寿命。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海英  王有年  韩涛  李丽萍  许丽  
【目的】研究甜菜碱处理对黄瓜果实低温贮藏期间冷害发生发展的影响,探讨甜菜碱对黄瓜果实抗冷性的作用机理,为甜菜碱应用于果蔬保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中农8号’黄瓜为试材,用5、10、15mmol·L-1的外源甜菜碱处理,贮于4℃,观察冷害现象并测定与抗冷性相关的生理指标。【结果】甜菜碱处理可提高黄瓜果实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加强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的清除作用,有效抑制丙二醛(MDA)的产生和积累,降低细胞膜透性,增加渗透调节物质脯氨酸(Pro)含量。【结论】甜菜碱能减轻黄瓜果实贮藏期间的冷害,提高其抗冷性;处理浓度以10mmol·L-1为适宜。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高慧  饶景萍  张少颖  
以秦光2号油桃为供试材料,在不同贮藏温度(1,3,5和7℃)下,研究了油桃果实的冷害生理。结果表明,油桃对不同冷害温度的敏感性不同,以5℃时最为敏感,在该温度下贮藏10 d即表现出冷害症状;冷害发生后,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均显著降低,果实的褐变指数、相对膜透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升高;冷害使油桃果实的硬度在贮藏后期异常增加,呼吸和乙烯代谢异常(二者的最大值提前10 d出现);冷害发生后,油桃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无明显变化。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鹏  侯思宇  温宏伟  李贵全  
为研究大豆滞绿突变对叶片衰老过程中蔗糖代谢相关基因表达产生的影响,以晋大滞绿1号及其亲本晋大74号为试验材料,测定了大豆开花后至成熟期间叶片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趋势,并对比了不同基因型大豆品种叶片衰老过程中蔗糖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差异。结果表明:1)花后至成熟期间,2个供试大豆品种可溶性总糖含量均呈波动升高然后降低的变化趋势。花后14至42天,晋大滞绿1号可溶性总糖含量高于晋大74号;2)花后29至42天,晋大滞绿1号蔗糖磷酸合成酶基因SPS4,转化酶基因CInv、CWInv2以及蔗糖合酶基因SS1、SS2-2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非滞绿品种晋大74号;己糖激酶和果糖激酶基因Hxk和Frk表达量也高于非滞绿品种晋大74号;3)除SUT4-1外,其余6个蔗糖转运体基因SUTs的表达模式具有明显的品种特异性。花后29至42天,晋大滞绿1号叶片SUTs表达水平较高。综上,滞绿突变对于大豆蔗糖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产生了明显的影响,特别是在鼓粒初期和中期等大豆籽粒形成的关键时期,滞绿品种晋大滞绿1号蔗糖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更加活跃。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聪  杨恒山  董永义  马玉露  贾俊英  包金花  郑毅  
采用蛭石栽培,以菜用大豆为试材,研究外源壳聚糖对NaCl胁迫下幼苗叶片光合作用及叶绿体活性氧(ROS)代谢的影响,以期探明NaCl胁迫下壳聚糖调控菜用大豆光合作用的生理机制。结果显示:NaCl胁迫下,外源壳聚糖通过诱导非气孔因素显著缓解了菜用大豆在胁迫中期(第6~12天)净光合速率(PN)的下降;外源壳聚糖显著抑制了叶绿体O-·2的产生速率及H2O2含量的上升,显著提高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及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在胁迫中期(第6~12天)的活性。无盐条件下,外源壳聚糖在处理早期对上述各指标产生了显著影响,中、后期该作用消失。上述结果...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贾雯茹  赵紫迎  左小霞  金鹏  金文渊  郑永华  
[目的]本文旨在探索高湿贮藏对减轻黄瓜果实冷害的作用及机制,为黄瓜果实采后冷藏保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典型的冷敏性水果黄瓜为试验材料,将其果实分别置于4℃的干雾控湿高湿冷库(相对湿度为95%~98%,高湿组)和普通冷库(相对湿度为70%~75%,低湿组)中保存15 d,每隔3 d取样测定果实冷害、品质及抗氧化系统的变化。[结果]高湿贮藏显著降低黄瓜果实的冷害指数(P<0.05),能较好保持其贮藏期品质。在整个贮藏期间,高湿组黄瓜果实的冷害指数和失重率均显著低于低湿组。与低湿贮藏相比,高湿贮藏还可以显著延缓黄瓜果实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的上升,保持较高的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及过氧化物酶活性以及较高的DPPH(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和羟自由基清除力,抑制超氧阴离子和过氧化氢的积累,有效提高黄瓜果实的抗氧化能力。[结论]高湿贮藏可通过提高黄瓜果实的抗氧化能力来维持活性氧代谢平衡,从而减轻果实冷害发生,保持较好的品质。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崔娜  李天来  赵聚勇  林凤  白丽萍  
以普通栽培型番茄辽园多丽为试验材料,研究了花期施用PCPA对发育过程中的番茄果实糖含量变化、蔗糖代谢关键酶活性及可溶性酸性转化酶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番茄果实的发育,可溶性酸性转化酶的活性和酶基因的表达均增强,果糖和葡萄糖的含量也呈递增的趋势,成熟时含量最高。PCPA处理在果实发育的成熟期提高了酸性转化酶的活性,促进了可溶性酸性转化酶基因的表达,增加了果糖和葡萄糖的含量。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贵禧  王友升  梁丽松  
研究了几种不同贮藏温度模式下大久保桃果实冷害发生及其品质劣变的情况。大久保桃果实在5℃温度下贮藏15d时就表现出了冷害症状,如组织电导率、出汁率迅速上升,出库后的果实在20℃货架期3d后,果实的软化能力降低甚至丧失、可溶性固形物(SSC)不再增加、组织电导率和出汁率下降,脂氧合酶(LOX)活性上升等,果实品质明显劣变。0℃冷藏的大久保桃在30d时表现出轻微的冷害症状,但这种症状在出库回温后才比较明显。大久保桃采后在24℃下预贮3d后,再在0℃温度条件下冷藏,在这一温度模式下经60d的贮藏,桃果实没有出现冷害症状,但由于果实的软化程度较高,果实的商品性能较差。大久保桃采后先在8℃下经过9d冷锻炼...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更森  樊连梅  李淑萍  原永兵  
以中华寿桃果实为试材,研究在(1±0.5)℃、相对湿度(90±5)%冷藏条件下不同浓度水杨酸(SA)处理(1.25,2.50,5.00 mmol/L)对桃果实褐变的影响。试验分别测定了与褐变有关的果肉色泽、果实硬度、PPO和LOX活性、H2O2、·O2-、MDA和褐变指数及其值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SA能一定程度维持中华寿桃果肉色泽,减缓果实硬度下降速度,能降低果实中PPO和LOX活性。在活性氧代谢方面,SA能降低果肉组织中·O2-含量水平,提高贮藏前期果实组织中H2O2含量,维持活性氧较高代谢平衡。SA能够减轻MDA对细胞膜的伤害,维持细胞膜稳定性。与对照相比,水杨酸能显著降低果实褐变指数,...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曾成城  苏天明  秦芳  苏利荣  韦彩会  唐红琴  张野  李忠义  
【目的】探明复合肥和甘蔗糖厂滤泥有机肥不同配施比例对菜心农艺性状及产量品质的影响,为甘蔗糖厂滤泥有机肥的推广使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设置不施肥(Ⅰ)、复合肥(Ⅱ)、75%复合肥+25%有机肥(Ⅲ)、50%复合肥+50%有机肥(Ⅳ)、25%复合肥+75%有机肥(Ⅴ)共5个处理,开展大田栽培试验,测定菜心在不同施肥处理后的农艺性状、产量及品质等指标。【结果】在生长前期,菜心的各农艺性状指标值均在25%复合肥+75%有机肥处理组表现为最佳。收获前的取样分析结果表明,随有机肥配施量的增加,菜心株高、叶长及叶宽有增加的趋势,而茎粗和叶片数则相反。50%复合肥+50%有机肥处理下的菜心产量、经济效益及纯收入均为最高。随着有机肥配施量的增加,菜心的可溶性糖含量、总糖含量及维生素C含量均呈现出增加的趋势。【结论】综合产量及效益,50%复合肥+50%有机肥为种植菜的最佳配施比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