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732)
- 2023(6487)
- 2022(5430)
- 2021(4725)
- 2020(3909)
- 2019(8663)
- 2018(8159)
- 2017(15151)
- 2016(8468)
- 2015(8931)
- 2014(8472)
- 2013(8187)
- 2012(7328)
- 2011(6632)
- 2010(6482)
- 2009(5758)
- 2008(5684)
- 2007(4969)
- 2006(4232)
- 2005(3461)
- 学科
- 济(32657)
- 经济(32618)
- 管理(24949)
- 业(24387)
- 企(19165)
- 企业(19165)
- 方法(17001)
- 数学(15560)
- 数学方法(15445)
- 农(9342)
- 财(8731)
- 贸(7766)
- 贸易(7764)
- 中国(7741)
- 学(7729)
- 易(7586)
- 业经(7466)
- 农业(6657)
- 技术(6149)
- 环境(5649)
- 务(5464)
- 财务(5461)
- 财务管理(5456)
- 企业财务(5236)
- 制(5213)
- 划(5130)
- 人事(4842)
- 人事管理(4842)
- 产业(4768)
- 地方(4717)
- 机构
- 大学(122401)
- 学院(121525)
- 济(49931)
- 经济(49202)
- 管理(46023)
- 研究(42281)
- 理学(41451)
- 理学院(40972)
- 管理学(40182)
- 管理学院(39985)
- 农(31385)
- 中国(29808)
- 科学(29610)
- 业大(25801)
- 农业(25462)
- 京(24707)
- 所(22616)
- 研究所(21332)
- 财(20461)
- 中心(18693)
- 农业大学(17633)
- 财经(17432)
- 江(16828)
- 经(16114)
- 经济学(15953)
- 院(15084)
- 经济学院(14804)
- 北京(14568)
- 省(13708)
- 科学院(13585)
- 基金
- 项目(92579)
- 科学(72428)
- 基金(69454)
- 家(64730)
- 国家(64224)
- 研究(57774)
- 科学基金(54010)
- 社会(39008)
- 自然(37970)
- 基金项目(37333)
- 社会科(37195)
- 社会科学(37184)
- 自然科(37178)
- 自然科学(37163)
- 自然科学基金(36565)
- 省(36191)
- 划(31270)
- 资助(27638)
- 教育(26335)
- 重点(21222)
- 编号(20143)
- 计划(20140)
- 部(19885)
- 创(19836)
- 发(19284)
- 科研(18734)
- 创新(18635)
- 业(17999)
- 科技(17963)
- 国家社会(17113)
共检索到1602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翟勇进 白隆华 黄浩 唐美琼
【目的】研究破除青天葵球茎休眠的方法,为促进青天葵产业的发展和球茎类植物打破休眠提供技术参考。【方法】分别用赤霉素(GA)、玉米素(ZT)和激动素(KT) 3种激素对打破青天葵球茎休眠进行试验;再取其中破眠效果较好的激素进行不同激素浓度、不同浸泡时间和不同培养温度进行破眠试验,研究各处理对打破青天葵球茎休眠的效果。【结果】3种外源激素破除青天葵球茎休眠的优先顺序为KT> ZT> GA; KT浓度为5和10 mg/L时,以及浸泡10 min和1 h处理,均可在第4天破除青天葵球茎休眠;青天葵球茎浸泡清水后或10 mg/L的KT处理的第6天,均可在28和31℃的条件下破除青天葵球茎休眠。【结论】打破青天葵球茎休眠以选KT激素,浓度为10 mg/L,浸泡10 min,在28℃的条件下培养,破除球茎休眠时间最短,出芽整齐、健壮。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郑顺林 袁继超 马均 李首成 王西瑶
本研究以米拉为试验材料,探讨了不同浓度外源赤霉素(GA3)处理对小整薯休眠解除过程中内源激素的变化及物质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外源GA3对小整薯休眠解除过程中几种内源激素含量变化都具有较明显的影响,但不同浓度GA3处理所产生的作用强度和作用时间存在差异。高浓度(4×10-4mL/L)处理对内源GA3、IAA和ZT的影响作用大于低浓度(2×10-4mL/L)处理,而对ABA和JAs的影响差异不明显;②高浓度(4×10-4mL/L)GA3处理产生作用的时间均比低浓度(2×10-4mL/L)处理提前,持续时间更长;③外源GA3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小整薯休眠解除中淀粉的分解和可溶性糖的消耗,高浓度的外...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冯莹 赖钟雄
研究了外源激素和糖对石斛兰原球茎受体系统建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KC+2 mg.L-16-BA+0.5 mg.L-1NAA+20 g.L-1白糖+5.8 g.L-1琼脂培养基上可培养出浅绿色、细小且致密的石斛兰原球茎.原球茎仅小部分发生分化,褐化程度轻,生长快长势最好,繁殖倍数可达到8.02倍.6-BA和NAA浓度越高,原球茎受体生长越差;白糖培养效果优于蔗糖培养效果,白糖和蔗糖浓度越高,原球茎受体生长越差.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龙雯虹 王琼 肖关丽 沙本才 郭华春
用酶联免疫测定法研究了休眠期山药珠芽内源激素二氢玉米素(DHZR)、玉米素(ZR)、吲哚乙酸(IAA)、脱落酸(ABA)和赤霉酸(GA3)含量的变化规律,并研究了多效唑(PP333)对不同休眠程度的山药珠芽破除休眠的效果及对休眠期珠芽内源GA3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休眠期DHZR含量低变化小;ZR含量较DHZR含量高,休眠期含量升高,尤其在第80天时出现明显上升;ABA含量在休眠前期70 d缓慢下降,第80天后含量较稳定;IAA和GA3的含量都是在前70 d先降后升,第80天后,IAA含量变化小,而GA3含量下降直到珠芽发芽才升高。PP333可以促进贮藏80 d后的珠芽发芽,加快内源激素GA3...
关键词:
山药 珠芽 内源激素 多效唑 休眠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沁滨 侯喜林 王建军 邓晓辉
研究了不同浓度外源脱落酸(ABA)对洋葱鳞茎休眠的影响。结果表明:10μmol.L-1的ABA处理效果最好,其贮存100 d后的鳞茎发芽率只有2.9%,比对照低63.8%。进一步对ABA处理后洋葱不同部位的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含量和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从处理后第1天至第4天,新叶除了POD活性外其他指标处理后均高于对照;鳞茎内层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处理后均低于对照;SOD和POD在处理后前期低于对照,处理1 d后逐步高于对照。处理4 d后各部位除了POD活性外,其他指标和对照基本一致。
关键词:
洋葱 脱落酸 休眠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朱海旺 霍秀文
以2个长山药栽培品种为材料,从采收到出苗设计了5个时期,研究其块茎内部相关酶活性及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休眠期间块茎内淀粉酶和淀粉磷酸化酶活性较低,随着休眠的解除活性逐渐升高;过氧化物酶(POD)和多酚氧化酶(PPO)在块茎深度休眠时活性较高,休眠解除块茎萌动后活性迅速下降,不同品种间以上几种酶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休眠期间长山药块茎中ABA含量随着休眠的进程而降低,GA3、IAA、ZR(玉米素核苷)含量及GA3/ABA、IAA/ABA比值变化随着休眠的进程而增加,ZR含量变化比较平缓;据酶活性与内源激素含量及比值的变化分析,可推断长山药在贮藏60 d后,休眠开始解除,贮藏150 d左右...
关键词:
长山药 酶活性 内源激素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郑国生 盖树鹏 盖伟玲
以4~5年生牡丹‘胡红’为试材,研究1~7周不同低温处理时间对其开花展叶的影响。根据花芽萌动和开花情况结合激素的变化动态,将低温解除花芽休眠进程划分为:低温累积期、休眠解除启动期、休眠基本解除期、休眠彻底解除期4个时期。分别测定低温处理期内和进入温室后内源GA3,ABA,CTK,IAA及其比值的变化。结果表明:低温期内GA3,ABA,CTK质量分数的增减和GA3/ABA比值的变化可明显地反映低温解除花芽休眠的进程。其中,GA3/ABA比值的变化与休眠的进程直接对应。进入温室后牡丹花芽内各激素的变化进一步证明GA3和CTK是解除休眠的促进物,ABA是解除休眠的抑制物。低温解除牡丹休眠是通过调节休...
关键词:
牡丹 内源激素 低温 休眠解除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陶昱含 房丽莎 岳继飞 周亚飞 谢焕冬 张召增 刘亚丽 刘震
【目的】为探究外源ABA是否能促进泡桐形成休眠芽以及对泡桐顶芽生理特性和内源激素的影响,解决泡桐顶芽死亡问题实现高干材培育提供理论与技术参考。【方法】本研究以2年生白花泡桐盆栽苗为试验材料,对泡桐的顶芽和叶片分别喷施不同浓度的ABA(70、90、110 mg.L-1),外施ABA后对顶芽的外部形态变化追踪以及分析幼苗叶片内源激素[脱落酸(ABA)、吲哚乙酸(IAA)、赤霉素(GA3)、玉米素核苷(ZR)]、渗透调节物质[可溶性蛋白(SP)、可溶性糖(SS)、脯氨酸(PRO)]、膜系统[相对电导率(REC),丙二醛(MDA)]和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随处理时间的变化。比较不同处理对泡桐内源激素和内含物的影响,探讨泡桐顶芽对外源ABA的响应机制。【结果】1)泡桐顶芽和叶片喷施不同浓度ABA的效果有很大差异,其中以90 mg.L-1ABA喷施叶片的效果最佳,相比其他处理更能促进叶片的生长,延迟顶芽萎缩发褐时间,但泡桐仍未形成休眠顶芽,顶芽最终死亡。2)外施ABA后能明显提高SOD活性和POD活性,缓解活性氧积累带来的危害,其中90 mg.L-1ABA喷施叶片的效果最佳;9月5日到9月19日外源ABA提高CAT活性,而在9月26日后降低CAT活性含量;外施ABA能降低顶芽的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但在整个过程中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均呈上升趋势,只在一定程度上延缓膜脂过氧化对细胞膜的伤害;9月19日后顶芽的可溶性糖、脯氨酸含量显著提高,进一步促进枝条渗透调节物质积累从而提高抗寒性;而对可溶性蛋白含量无明显效果。3)外源ABA显著提高了顶芽内源ABA的含量,其中90 mg.L-1ABA喷施叶片的效果最显著;9月26日前外源ABA显著提高IAA含量,随后IAA含量降低;在9月19日前外源ABA显著提高ZR含量;9月12日前高浓度外源ABA降低GA3含量,低浓度则无明显影响,在9月12日后外源ABA提高GA3含量。【结论】外施ABA能明显促进小叶的生长,显著提高顶芽内源ABA、IAA、ZR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对相对电导率和MDA上升有明显的抑制效果,其中90 mg.L-1ABA喷施叶片的效果最显著;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活性氧和对细胞膜的伤害,提高抗寒能力,延迟顶芽萎缩发褐时间,但内源ABA整体呈降低趋势,最终没有形成休眠芽。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丽霞 梁宗锁 韩蕊莲
以 2a生中国沙棘为试验材料 ,研究了土壤干旱胁迫下沙棘苗木水分生理状况 ,内源GA1 3 及ABA水平与萌芽率的关系 ,结果表明 :土壤干旱胁迫导致苗体含水量、水势、自由水含量下降 ,显著提高冬季休眠与春季萌动期的内源ABA水平而降低内源GA1 3 含量 ,GA1 3 ABA降低 ,较晚达到萌动所需的调控阈值 ,萌芽延迟。重度胁迫下苗木延迟达 2 5d且萌芽后生长缓慢。长期土壤中度干旱条件下沙棘苗萌芽期亦略有延迟 ,萌芽后生长略有抑制
关键词:
土壤干旱 内源激素 休眠期 萌芽期 沙棘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覃剑峰 林杨 杨美纯 韦璐阳 金刚 施丽雅 蒙瑶 罗清
【目的】研究蔗糖、大量元素和激素等浓度因素对青天葵(Nerviliae fordii)组培球茎诱导形成的影响。【方法】以青天葵球茎诱导形成的走茎,并切取生长端长度约为3 cm带节的茎段为试验材料。分别在以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含不同蔗糖、KNO_3、NH_4NO_3、KH_2PO_4、6-BA、NAA和PP333浓度的培养基中培养,统计形成球茎的数量、直径和鲜重等指标。【结果】蔗糖浓度为4050 g/L时球茎诱导效果较好;MS培养基中的大量元素,当KNO_3、NH_4NO_3、KH_2PO_4浓度分别为
关键词:
青天葵 组织培养 球茎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廖晓虹 孔治有 覃鹏
为研究不同方法破除休眠处理对小麦新种子SOD活性的影响,将新收获的3个品系小麦种子(KQ11、KQ3和KQ27)分别用低温(2、4、6、8℃分别处理3、6、9、12 d)、H2O2(浓度为0%、0.31%、0.63%、0.95%,在18、20、22℃下分别处理8、16、24 h)、GA3(浓度为0、0.025‰、0.050‰、0.075‰、0.100‰,18、20、22℃下分别处理8、16、24 h)进行破除休眠处理,并测定分析种子SOD活性。结果表明,当以低温处理时,4℃处理SOD活性最高,2℃处理最低;以H2O2处理时SOD活性受处理时间影响较大;以GA3处理时处理浓度、处理温度、处理时间...
关键词:
小麦 SOD活性 新种子 休眠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郑莎莎 孙传范 孙红春 刘连涛 赵金峰 李存东
【目的】研究初花期(7月6日)、盛花期(7月17日)喷施不同浓度GA3(赤霉素)、BR(油菜素内酯)和6-BA(6苄基腺嘌呤)对棉花盛花期(7月17日)和盛铃期(7月31日)主茎功能叶生理特性的影响。【方法】试验设GA3、BR和6-BA3种激素处理,每种激素设2种浓度,即GA3(10和30mg·L-1)、BR(0.01和0.1mg·L-1)和6-BA(10和100mg·L-1),以喷清水为对照。测定主茎功能叶内的可溶性糖、丙二醛、叶绿素、可溶性蛋白质、内源激素含量,SOD(超氧化物歧化酶)和POD(过氧化物酶)活性。【结果】100mg·L-1的6-BA能够显著提高盛花期主茎功能叶叶绿素、可溶性...
关键词:
棉花 花铃期 主茎叶 外源激素 生理特性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高健 程淑婉 夏民洲 叶镜中
在南京林业大学下蜀实验林场杉木林采伐迹地上,对伐桩进行全光照、半遮荫、全遮荫3种处理,于1992年春季分别定期观测并从伐桩上取萌芽样品,进行内源激素含量分析。结果表明,在白天平均地表温度达到2O℃左右时,杉木休眠芽开始萌动,其萌发数量与内源激素的种类及数量有密切关系。在3种处理下,不同时期萌芽内CA3含量的变化均表现为形状相似的单峰曲线,只是达到峰值的时间不同,但却与各处理下休眠芽日均萌芽数达到高峰的时间基本相符,可见它对伐桩休眠芽破除休眠及持续萌发有重要促进作用。ZT对休眠芽的始萌发也有一定作用,而ABA和IAA含量低微,作用不大。
关键词:
杉木,伐桩萌发,内源激素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涂炳坤 丁小飞
Contents of carbohydrates and endogenous hormones from dormancy to sprouting of Toona sinensis buds were measured. Dynamic changes of GA 1/3 , iPA and ABA were detected. GA 1/3 and iPA decreased when the dormancy began, and then increased to the highest value before bud sprouting. The l...
关键词:
香椿 芽 内源激素 碳水化合物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宋猜 尹明宇 姜仲茂 李慧 乌云塔娜 宋继金
【目的】探索‘优一’杏花芽分化及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与花期的关系,解决仁用杏休眠期短、花期早的问题。【方法】以抗寒、抗旱、丰产的仁用杏优良品种‘优一’为材料,采用石蜡切片法对其花芽进行解剖观察,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休眠花芽、萌动花芽内源激素含量进行测定。【结果】‘优一’7月中旬进入花芽分化初期,7月下旬至8月中旬达到分化高峰期,9月初进入雌、雄蕊原基分化期,之后花芽内花瓣、花萼等器官仍继续增长,且雌、雄蕊原基进行进一步的组织分化。12月中下旬即进入休眠前,已形成子房、花柱和柱头以及蝶形花药。次年1月底休眠结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