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439)
2023(7730)
2022(6407)
2021(5726)
2020(4815)
2019(10473)
2018(9980)
2017(18089)
2016(10365)
2015(11320)
2014(10806)
2013(10538)
2012(10011)
2011(8977)
2010(8695)
2009(7861)
2008(7699)
2007(6665)
2006(5881)
2005(5028)
作者
(36969)
(31137)
(30884)
(28862)
(19719)
(15356)
(13802)
(12318)
(11808)
(10845)
(10609)
(10455)
(10305)
(10158)
(9916)
(9751)
(9517)
(9257)
(9043)
(8969)
(8397)
(7735)
(7340)
(7119)
(7040)
(7024)
(6835)
(6715)
(6578)
(6563)
学科
(35407)
经济(35355)
管理(25982)
(25499)
(19345)
企业(19345)
方法(16470)
数学(14525)
数学方法(14372)
(13588)
(11338)
(9993)
中国(9244)
(8932)
贸易(8928)
(8728)
业经(8017)
农业(7932)
环境(6719)
(6561)
技术(6053)
(5992)
财务(5989)
财务管理(5975)
地方(5963)
企业财务(5700)
(5371)
银行(5308)
(5262)
金融(5259)
机构
大学(150624)
学院(148673)
研究(60653)
(54057)
经济(52990)
管理(49901)
(49099)
科学(46075)
理学(44217)
理学院(43532)
管理学(42400)
中国(42288)
管理学院(42198)
农业(40121)
业大(36440)
(35136)
研究所(33040)
(32813)
农业大学(26447)
中心(26376)
(23189)
(22769)
(22695)
(22642)
实验(21739)
(21723)
(21689)
实验室(20966)
科学院(20893)
重点(19931)
基金
项目(113865)
科学(86969)
基金(83870)
(81096)
国家(80487)
研究(66845)
科学基金(65308)
自然(48809)
自然科(47659)
自然科学(47636)
自然科学基金(46823)
(45395)
基金项目(44983)
社会(41489)
(40151)
社会科(39265)
社会科学(39253)
资助(33340)
教育(29661)
计划(28116)
重点(26860)
科技(26056)
(24234)
(23995)
科研(23706)
(23459)
(22955)
编号(22709)
创新(22658)
(22459)
期刊
(53228)
经济(53228)
学报(45895)
(44053)
科学(35960)
研究(35435)
大学(31096)
中国(31088)
学学(30310)
农业(29559)
(16806)
(16685)
管理(16641)
业大(14710)
农业大学(12583)
(11400)
(10488)
金融(10488)
经济研究(9594)
科技(9420)
教育(9353)
中国农业(9280)
林业(9192)
业经(8870)
财经(8841)
自然(8596)
技术(8565)
(7575)
资源(7454)
问题(7323)
共检索到2113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尉春雪  苏浩天  张晓宇  何文菡  郑大柽  尹淑霞  
为了探究外源水杨酸(SA)对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抗褐斑病的诱抗效果,本研究将草地早熟禾品种午夜(Midnight)分为3组,用0.05 mmol·L~(–1) SA和立枯丝核菌进行处理,测定草坪草发病率、病情指数,计算诱抗效果,同时检测相关抗病基因PR1、NPR1表达情况。结果表明,外源SA可以显著(P <0.05)升高。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夏淑春  王学武  王志葵  况川  张茹琴  鄢洪海  
采用叶面喷施水杨酸、病原菌培养滤液、草酸等因子诱导花生植株对网斑病抗病性,并测定寄主防御酶活性变化和NPR1基因表达量,来探讨花生诱导抗病性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诱导处理可以使花生获得系统抗病性,且以2.0 mmol/L水杨酸诱导花生网斑病抗性效果最好,控制病害效果达到35.3%;寄主防御酶活性升高与诱导抗病性强度呈正相关,但几种防御酶在诱导抗病性应答反应中的变化存在显著差异;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2.0mmol/L的SA诱导处理后花生叶片中NPR1表达量明显升高,与诱导抗病性密切相关。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金月波  曲强  魏雅冬  佟德利  孙军德  
分离鉴定结果表明:草地早熟禾褐斑病病原菌为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该菌生长的最适温度为30℃,最适pH值为7.5,修剪对病情指数没有明显影响。在30℃、相对湿度大于60%时,随着湿度的增加,病情指数明显升高,最高病情指数为80.9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郑用琏  
采用Northern杂交技术,对小麦抗、感品系在接种褐斑病菌(ptr)86-124小种后8,16,24,32,40,48,56,64,72小时叶片病原相关蛋白(PR)基因在mRNA水平上的表达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小麦受到病原菌的侵染后,β-1,3-葡聚糖酶,几丁酶,苯丙氨酸解氨酶等病原相关蛋白基因在抗、感品系内均被诱导表达,表现了一种非特异性的抗性反应。并且,以上3个基因的诱导表达具有大体相似的动态规律。β-1,3-葡聚糖酶(PR-2)基因在接种病原菌ptr后16小时开始表达,48小时后表达量达高峰,64小时后表达减弱;几丁酶(PR-3)基因在接种后8小时开始表达,48小时后达最大值,7...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嘉曼  傅俊范  王燕平  周如军  严雪瑞  
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er)锈腐病是由人参锈腐病菌[Cylindrocarpon destructans(Zinns.)Scholten]引起的根部病害之一,在人参生产中造成严重的产量损失。水杨酸(SA)是一种重要的化学诱导物质,目前将其应用于植物诱导抗病性的相关研究已成为热点。在温室可控条件下进行,用浓度为200mg.L-1的SA溶液处理2年生人参移栽苗,然后接种人参锈腐菌,接种后3,6,9,12,15,20,25,30d取样。通过测定参根内丙二醛(MDA)、脯氨酸、可溶性糖含量和细胞膜电解质外渗率,探索其诱导抗性的生理基础。结果表明:经SA处理后,接种人参锈腐菌的...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姝江  朱天辉  黄艳娜  韩珊  谯天敏  
采用载玻片萌发法测定水杨酸(SA)对山茶灰斑病菌的影响。浓度为0~5mmol.L-1的SA对山茶灰斑病菌的孢子萌发没有抑制作用,其诱发抗病性可持续10~15天,诱导最佳间隔期为3天。用SA喷雾涂布叶片诱导山茶抗性,植株内丙二醛、木质素、可溶性蛋白含量等生化指标对山茶灰斑病菌诱导信号有不同响应。MDA含量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减少,膜脂的过氧化程度降低,但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这种诱导抗性的作用逐渐减弱,且在不同浓度处理间存在差异,在诱导并挑战接种的处理中,各处理表现为初期低于对照、后期缓慢上升;诱导并挑战接种的处理中,木质素含量的变化趋势与只诱导处理基本相似,高浓度诱导的木质素积累量大于低浓度;诱导并...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淑菊  马德华  庞金安  霍振荣  
黄瓜幼苗经水杨酸处理后 ,POD、PPO、PAL 3种酶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 ,与对照相比 ,POD活性在处理后 2 4h有明显提高 ,以后一直呈上升趋势 ,至 14 4h后较对提高 193 0 %。PPO活性变化相对较小 ,酶活性的明显提高在处理 4 8h以后 ,处理后 14 4h时较对照提高 6 1 7%。PAL在处理后 72h时出现一个小的酶活性峰 ,较对照提高 17 6 % ,而后下降 ,12 0h出现第 2个活性峰 ,较对照提高 30 8%。处理后 4d接种霜霉病菌 ,调查结果表明 :第 1真叶处理较对照病情指数降低 8 9% ,第 2真叶处理较对照降低 2 2 1...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魏亚蕊  赵曙良  成晓华  闫琦  刘娜  张玉星  
为了揭示水杨酸诱导鸭梨抗黑斑病的作用效果及机理,以河北农业大学实验农场梨园鸭梨叶片和果实为试验材料,通过组织分离法分离、纯化梨黑斑病病原菌并对其进行致病性检测,利用形态观察及真菌ITS、HIS、RPB2、ACT多基因综合鉴定法明确鸭梨黑斑病致病菌的类型;鸭梨离体叶片通过针刺接种黑斑病菌分生孢子悬浮液侵染0,6,12,24,48,72,96,120 h,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水杨酸信号通路中相关基因的表达量变化,通过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0 h和72 h内源水杨酸含量的变化;利用不同浓度水杨酸(0,0.002,0.02,0.2,2.0,10.0,20.0 mmol/L)测定其对黑斑病菌菌丝生长的影响;采用外源0,0.02,0.2,2.0 mmol/L水杨酸处理鸭梨果实,接种黑斑病菌并观察其抗病效果。结果表明,河北农业大学实验农场梨园中鸭梨黑斑病病原菌为链格孢属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鸭梨离体叶片接种黑斑病菌后,72 h时游离态水杨酸含量由0增至0.02 mg/g,结合态水杨酸含量由0.47增至1.55 mg/g,SA信号通路中相关基因Pbrgene12425、Pbrgene6286、Pbrgene8895接种96 h时与0 h时相比表达量分别上调5.48,4.66和7.90倍,Pbrgene43605接种120 h时表达量上调10.0倍,外源施加0.2 mmol/L水杨酸显著提高鸭梨果实对黑斑病的抗性。在鸭梨抗黑斑病过程中,鸭梨离体叶片游离态水杨酸含量显著增加,水杨酸信号通路中相关基因被诱导上调表达,外源施加0.2 mmol/L水杨酸可提高鸭梨果实对黑斑病的抗性,这为研究防治梨黑斑病的生物制剂和抗病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谢琳淼  常春丽  姚志红  王洪瑞  赵冬雪  张荣沭  敖红  
为研究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对紫羊茅(Festuca rubra)和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生长的影响和抗性的诱导作用,以不同浓度的哈茨木霉提取液对两种草进行种子萌发及盆栽试验。结果表明,哈茨木霉可以提高两种草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其中以1×10~4cfu·mL~(-1)哈茨木霉提取液的提高效果最为显著(P<0.05)。此外哈茨木霉处理后两种草幼苗的胚根、胚芽长度显著高于对照(P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侯盼盼  陈安良  费莉玢  马良进  
【目的】探究水杨酸(SA)诱导紫楠Phoebe sheareri对炭疽病的抗性。【方法】以2年生紫楠为材料,用0、50、100、200、500 mg·L~(-1)质量浓度SA对紫楠进行喷雾处理,以无菌水喷洒不接种为对照(ck)。喷雾后选择不同时间采集紫楠叶片,采用离体刺伤接种法测定对炭疽病病斑的抑制作用,并测定了紫楠叶片中可溶性蛋白质、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的变化。【结果】不同质量浓度SA处理的紫楠叶片均对炭疽病病斑有抑制作用,100 mg·L~(-1) SA处理对病斑抑制率达64.28%,在SA喷雾的同时接种炭疽病孢子悬浮液后,叶片的可溶性蛋白质、SOD、CAT和POD在1~7 d内升高,达到峰值时可溶性蛋白质为ck的2.57倍,SOD活性为ck的1.21倍,CAT活性为ck的2.04倍,POD活性为ck的1.46倍,7 d后呈下降趋势,15 d内各生理指标均显著高于ck。【结论】SA可诱导紫楠叶片可溶性蛋白质、SOD、CAT和POD升高,对炭疽病产生抗病性。图3参23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军  陈绍红  黄永芳  孙思  
应用水杨酸溶液喷洒油茶叶片可有效诱导植株产生对炭疽病的局部性和系统性抗性。浓度150 mg.L-1诱导抗性效果最好,其对嫩叶的局部诱导病斑减小率为54.15%,对老叶的病斑减小率为61.55%。该浓度的水杨酸溶液喷洒对油茶炭疽病的系统性诱导抗性可使病斑减小率达46.7%;田间试验防治效果达到45.32%。水杨酸诱导油茶产生的局部性抗性可持续20 d而抗性水平无明显下降。扫描电镜显示在诱导处理的油茶叶片上,分生孢子能够萌发,但是芽管的生长受抑制,甚至异常变形卷曲。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曾凯芳  姜微波  
绿熟芒果(MangiferaindicaL .cv .Matisu)经水杨酸(SA)处理后,用炭疽病菌(Colletotichum gloeospori oides)孢子悬浮液(1×10 4cfu/mL)对其进行损伤接种,贮存于13℃85 %~95 %相对湿度条件下。结果表明:SA处理的芒果接种后第4天果实发病率仅为对照的6 2 . 5 % ,第12和16天果实病斑直径比对照分别降低了39. 9%和35. 3% ,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冯向君  王宏宇  于静  池春玉  丁国华  
【背景】黄瓜易感多种病害,特别是枯萎病和白粉病,化学药物防治虽然有效但因残留高和不易降解而被限制使用,培育广谱、持久抗病的黄瓜品种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根本策略。病程相关基因非表达子1(nonexpressor of pathogenesisrelated genes 1,NPR1)是系统获得性抗性(systemic acquired resistance,SAR)中的关键调控因子,参与调控多种防御相关基因的表达,影响植物的抗病能力。【目的】在黄瓜中过表达AtNPR1,探究转基因黄瓜对枯萎病和白粉病的抗性,为培育抗病能力更强、更持久的黄瓜品种提供试验依据。【方法】通过克隆拟南芥AtNPR1,构建AtNPR1过表达载体,利用农杆菌介导法转化黄瓜,获得过表达AtNPR1的转基因黄瓜植株,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测定转基因植株中相关防御基因的表达量。选择T_0代转基因植株进行枯萎病的抗性鉴定,T_1代转基因植株进行白粉病的抗性鉴定,测定转基因植株接种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 sp. cucumerinum)和白粉病菌(Golovinomyces cichoracearum)后,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等抗氧化酶活性变化及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含量的变化。【结果】成功获得8株T0代转基因植株,OE#4和OE#5为AtNPR1高表达植株,OE#3为AtNPR1低表达植株;通过对转基因植株中相关防御基因的表达量分析发现,过表达AtNPR1的转基因植株中多个相关防御基因表现更强、更快的表达,并且防御基因的表达量与AtNPR1在转基因植株中的表达量呈正相关。其中,PR1、PR4和WRKY70的表达量上调极为显著。转基因植株的抗病性鉴定结果表明,在枯萎病和白粉病的胁迫下,转基因植株表现出更显著的抗性,发病缓慢、症状轻微,病斑面积显著低于野生型(WT)植株。转基因T_0代植株OE#4和OE#5在接种枯萎病菌3 d后未出现明显病斑,接种7 d后出现灰褐色病斑,但未呈现萎蔫等状态;WT植株在接种3 d时出现灰褐色病斑并且轻微萎蔫,7 d时叶片出现严重萎蔫。接种白粉病菌7 d后,T_1代植株OE#2和OE#7和WT植株均出现病斑,但OE#2和OE#7植株病斑面积显著低于WT植株;接种15 d后WT植株出现叶片黄化失绿,而转基因植株OE#2和OE#7病情较轻。与WT植株相比,接种病原菌后,转基因植株中MDA含量较低,SOD、POD、CAT活性保持较高水平,ROS含量累积较少。【结论】黄瓜中过表达AtNPR1可以提高黄瓜对枯萎病和白粉病的抗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邓雨艳  明建  张昭其  曾凯芳  
【目的】探讨壳聚糖处理对脐橙果实抗病性的诱导效果,以及对果实内源水杨酸(SA)含量和活性氧代谢的影响。【方法】以脐橙果实为试材,采收后不同时间用2%壳聚糖溶液浸泡处理1min,测定壳聚糖处理对果实青霉病抗病性、水杨酸含量和活性氧代谢的影响。【结果】壳聚糖处理显著降低脐橙果实接种发病率的升高和病斑直径的扩展(P<0.01),诱导2d时抗病效果最显著。2%壳聚糖处理果实果皮内游离态SA和过氧化氢(H2O2)含量明显高于对照果实;壳聚糖处理提高脐橙果实过氧化物酶(POD)、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抑制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延缓果实还原型抗坏血酸(AsA)含量的下...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利英  侯喜林  陈晓峰  
以不结球白菜感黑斑病品种短白梗为材料,于两叶一心期用0.5 mmol.L-1水杨酸(SA)进行叶面喷雾处理,用半定量RT-PCR技术检测叶片中Bcchi、BcPR4、BcAF基因的表达变化,并在SA处理后24 h接种甘蓝链格孢菌(Alterna-ria brassicicola),研究抗病相关物质的变化,以探讨SA诱导的抗病机制。结果表明,SA喷雾处理后显著诱导了BcAF、BcPR4、Bcchi在短白梗中的表达;接种后,经SA处理的短白梗中,48 h前SOD活性、12 h后POD活性、48 h前PPO活性和0~12 h与84 h后H2O2含量均高于未经处理的,而CAT活性在处理36 h后低于未...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