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979)
2023(5606)
2022(4585)
2021(4076)
2020(3344)
2019(7339)
2018(6931)
2017(12607)
2016(7124)
2015(7384)
2014(6999)
2013(6786)
2012(6156)
2011(5447)
2010(5144)
2009(4655)
2008(4500)
2007(3729)
2006(3089)
2005(2486)
作者
(24046)
(20255)
(20235)
(18871)
(12827)
(10057)
(8816)
(8002)
(7738)
(7028)
(6898)
(6731)
(6632)
(6581)
(6408)
(6298)
(6178)
(6059)
(5857)
(5841)
(5360)
(4918)
(4729)
(4646)
(4508)
(4475)
(4420)
(4364)
(4230)
(4187)
学科
(24541)
经济(24511)
管理(19129)
(19038)
(14480)
企业(14480)
方法(12524)
数学(11502)
数学方法(11402)
(8024)
(7605)
(7038)
(6772)
贸易(6771)
(6632)
中国(5932)
业经(5634)
农业(5389)
环境(4842)
技术(4716)
(4459)
财务(4454)
财务管理(4450)
企业财务(4253)
(3998)
产业(3857)
(3730)
地方(3634)
(3606)
(3588)
机构
大学(100902)
学院(100179)
(38312)
经济(37727)
研究(37580)
管理(36467)
理学(33002)
理学院(32606)
管理学(31881)
管理学院(31740)
(30235)
科学(28398)
中国(26072)
农业(24664)
业大(24131)
(21044)
(20631)
研究所(20098)
农业大学(16786)
中心(16276)
(15271)
(14153)
(13949)
(13890)
(13484)
实验(13408)
财经(13102)
(12914)
实验室(12815)
科学院(12433)
基金
项目(80092)
科学(61263)
基金(59301)
(57221)
国家(56787)
研究(47285)
科学基金(46365)
自然(33817)
自然科(33071)
自然科学(33052)
自然科学基金(32507)
基金项目(32265)
(31490)
社会(30897)
社会科(29389)
社会科学(29381)
(27741)
资助(23154)
教育(20595)
计划(19144)
重点(18905)
科技(17901)
(17081)
(16798)
科研(16766)
(16665)
(16256)
创新(16080)
编号(15682)
(14792)
期刊
(33677)
经济(33677)
学报(29406)
(25902)
科学(23101)
研究(22254)
大学(20300)
学学(19978)
农业(17462)
中国(15610)
管理(11025)
(10792)
(9735)
业大(9237)
农业大学(7752)
(7160)
林业(7047)
科技(6777)
经济研究(6610)
业经(6294)
(6252)
金融(6252)
财经(6107)
中国农业(5460)
技术(5331)
自然(5289)
(5157)
商业(4980)
问题(4922)
资源(4866)
共检索到1296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郝倩葳  于水强  曹雨婷  邵慧妹  王维枫  
[目的]研究添加外源养分对麻栎细根生长特征、形态特征和养分特征的影响,探讨细根在不同富养斑块的觅养特征,为研究细根养分捕获策略提供理论支撑。[方法]以林龄约30年的麻栎为研究对象,采用原位根系生长袋法,设置对照(CK)、氮添加(N)、磷添加(P)、多养分添加(NPK)、凋落物添加(F)共5个处理,探究细根生长特征(细根生物量、总根长)和形态特征(平均直径、比根长、组织密度、比表面积、分枝比、分枝强度)以及细根中N、P含量对养分添加的响应规律。[结果](1)与CK相比,NPK处理麻栎1~3级细根的总根长及生物量均显著增加(P0.05)。(2)不同外源养分对麻栎细根形态特征的影响并不一致。与CK相比,P、NPK、F处理总体使麻栎细根直径减小,而N处理使3级根直径显著增加(P0.05),但N处理使2~3级细根的分枝比和分枝强度显著增加(P0.05),但NPK和P处理细根的P含量均较CK显著增加(P<0.05),其中以NPK处理最高,较CK的增幅为128.8%。[结论]同时增加土壤N、P养分时,麻栎通过增殖根长和细根生物量来获取更多的养分,而将N、P肥单独作为外源养分添加时,麻栎则通过改变细根形态特征来提高对土壤养分的吸收能力,添加凋落物对麻栎细根生长形态特征无明显影响,可知麻栎对不同类型外源养分具有不同的吸收策略。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翟彩霞  温春秀  王凯辉  张彦才  王丽英  李巧云  陈丽莉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研究了氮、磷、钾肥对丹参根系生长及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磷、钾肥能够促进丹参根系对氮、磷、钾的吸收,提高其含量,并且随着施用量的增加而提高,在N,P2O5,K2O的施用量分别为225,180,225 kg/hm2时,根的氮、磷、钾含量达到最高值;当施入N,P2O5和K2O分别为225,120,150 kg/hm2时,丹参根干质量、根长及根条数达到最高值,根的直径最适宜,此后随着磷钾肥施入量增加,根干质量及根长、根条数反而下降,根直径增加。所以氮、磷、钾合理配合施用能够提高丹参根的养分含量、根干质量、根长、根数及根直径。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雷梅  甘子莹  谭世广  宋秀玲  上官翰婷  丘清燕  
[目的]探究丛枝菌根真菌(AMF)和不同形态氮(NH_4~+-N、NO_3~--N)对杉木根际土壤氮(N)与磷(P)养分含量、相关酶活性及其化学计量比的影响,为杉木人工林的可持续经营管理提供理论依据与数据支持。[方法]本研究以1年生杉木幼苗为研究对象,采用盆栽实验,研究杉木幼苗在接种摩西球囊霉(G.mosseae,Gm)和添加不同形态N(NH_4~+-N、NO_3~--N)后根际土壤N、P养分含量及其相关酶活性与化学计量比的变化。[结果](1)AMF接种提高了土壤有效P含量,降低了土壤中硝态氮、铵态氮、可溶性有机氮以及全P含量,与NH_4~+-N处理相比,NO_3~--N处理下AMF对土壤N、P养分的调节作用更显著(p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赵文瑞  刘鑫  张金池  王玲  谢德晋  袁颖丹  王金平  王鹰翔  
【目的】探究野外林地环境下不同类型酸雨对麻栎细根的影响,为研究酸雨污染类型转变对林业生态系统的影响和林业经营管理及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随机在麻栎林中距树干1.0 m处选取120个长2 m、宽0.6 m的样方,其020 cm表层土壤的pH为4.25,交换性Al3+和H+含量为4.90和0.30 cmol·kg(-1)。按照摩尔物质量比配置5∶1、1∶1和1∶5共3种硫氮比酸溶液,均于野外用山间溪水稀释成pH为4.5、3.5和2.5共3种梯度的酸溶液,用来模拟不同类型酸雨。将南京地区2002—20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媛姣  陆秀君  曾莞棋  雷鸣雷  李东升  万项成  解昀霏  张晓林  
蒙古栎为国家珍贵用材树种,有着极高的应用价值和经济价值。为探究不同肥料、不同施肥量对蒙古栎幼林造林效果的影响,以2年生蒙古栎为研究对象,选用4种农用复合肥(A为洋丰复合肥,有效成分为:含25%N、10%P、16%K;B为鄂中复合肥料,有效成分为:含12%N、18%P、15%K;C为东北丰复合肥料,有效成分为:含13%N、10%P、20%K;D为硝基复合肥,有效成分为含16%N、16%P、16%K),分别设置3个施肥量梯度(1,3,5g·株~(-1)),以不施肥(CK)为对照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肥料种类和施肥量二者对蒙古栎幼林形态指标影响存在交互效应。仅B肥(鄂中复合肥料)对蒙古栎幼林两年的树高、地径增长量均影响显著(p<0.05),树高增长量(2018年和2019年数据)最大值均在B3处理(5g·株~(-1));总生物量最大值在B2处理,其次为B3处理。肥料种类和施肥量二者对蒙古栎幼林养分浓度影响存在交互效应。在B肥处理下,根和茎中N浓度最大值分别出现于B2和B3处理中,根和茎的K浓度最大值均B3处理,且显著高于对照。综合考虑形态和养分指标得出结论,B2和B3处理对2年生蒙古栎幼林生长的促进效果最好,即在1m×1m的密度对2年生蒙古栎幼林施肥量最佳为43.2~72kg·hm~(-2)。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秦凤园   李豆豆   文定梅   甘家霞   郭宝林   孙超  
【目的】明确长梗绞股蓝叶片、根系养分含量随海拔的变化特征,以及其变化对土壤养分、细根形态的响应规律,为长梗绞股蓝在不同生境(土壤、海拔)下的养分利用策略奠定理论基础,助力长梗绞股蓝田间规范化栽培技术的提升。【方法】采用3个种源的长梗绞股蓝(陕西八道、四川平武、甘肃康县)作为试验材料,于海拔510 m和1 150 m分别种植。在生长季末,采样测定土壤养分含量,长梗绞股蓝叶片、细根养分含量及细根形态特性(根长度密度、根表面积密度、根直径)。【结果】随海拔升高,土壤水解氮、有机质和有效磷含量显著增加,而土壤有效钾含量降低。在高海拔下,长梗绞股蓝叶片N、P含量较高,而叶片K含量较低;叶片养分含量与土壤养分的相同元素具有显著相关性,土壤有效磷对叶片多种养分影响显著。长梗绞股蓝细根C、P含量在不同海拔间无明显差异,在低海拔下不同种源细根K含量显著高于高海拔;土壤养分对细根K含量影响极显著。长梗绞股蓝的细根主要分布在10 cm土层,在0~10 cm土层长梗绞股蓝根长度密度占整个土层的82%,根表面积密度占整个土层的80%;叶片C含量、细根K含量与根长度密度、根表面积密度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而叶片P含量与根长度密度、根表面积密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在长梗绞股蓝田间管理中可重点关注栽培地土壤P、K元素的利用情况,同时保证长梗绞股蓝生长环境资源分配的最优化。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翟彩霞  温春秀  刘灵娣  王丽英  田伟  陈丽莉  李若楠  张彦才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研究了施用氮、磷、钾肥对黄芩产量、氮磷钾养分吸收及黄芩苷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N、P2O5、K2O用量分别在0~225,0~270,0~270 kg/hm2时,黄芩根产量及黄芩苷含量随着氮、磷、钾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其中,氮肥对黄芩产量的增加效应最大,磷、钾肥次之;施用氮肥黄芩产量提高幅度可达73.61%~105.10%。在本试验条件下,当N、P2O5、K2O用量分别为225,270,270 kg/hm2时,N∶P2O5∶K2O的比例为1∶1.2∶1.2时,黄芩根产量达到7 158.00~7 403.55 kg/hm2;黄芩苷为9.92%~11.24%,高于《中国药典》规定...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蕊  王艺  金国庆  周志春  
【目的】讨论不同产区木荷种源在NH4+-N或NO3--N沉降下的生长表现和响应差异,揭示不同形态氮素对木荷生长发育的影响,为在大气氮沉降环境背景下,选育营养高效利用的木荷速生优质新品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木荷北缘种源区-浙江杭州种源、中部种源区-福建建瓯种源和中部靠南边缘种源区-江西信丰种源3个有代表性的木荷种源作为试验材料,模拟不同形态氮沉降(NH4+和NO3-)增加对不同土壤磷素处理下木荷幼苗生长和叶片氮、磷元素含量的影响。盆栽试验设置土壤低磷(1.1 mg·kg-1)处理和高磷(25 mg·kg-1)对照,以人为喷施NH4Cl和Na NO3溶液进行氮沉降模拟,分别设置3个氮沉降量水平...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蔡飞  邹斌  郑景明  戴伟  
【目的】研究江西大岗山常绿阔叶次生林中11个树种的细根形态、组织化学元素含量与根序之间的关系。【方法】以大岗山次生林内6个受外生菌根侵染的树种(刨花润楠、小叶青冈、拟赤杨、丝栗栲、檵木和梓木)和5个受内生菌根侵染的树种(山乌桕、深山含笑、杉木、木荷和油桐)为研究对象,采用根序分级法对根系进行分级后,测量并比较各树种前5级根之间根长、比根长及C、N含量的差异。【结果】在细根形态方面,11个树种的根长均表现出随序级升高而增大的趋势,而比根长的表现则相反;在细根C、N含量方面,除3个树种(山乌桕、檵木和梓木)5级根C含量小于4级根、1个树种(油桐)2级根C含量小于1级根外,其余7个树种根组织的C含量...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腾飞  李贤伟  范川  魏鹏  刘运科  苏宇  杨正菊  
【目的】探讨香樟人工林土壤表层(0~20cm)细根形态特征、生物量及碳氮含量变化动态,为深入研究人工林细根的养分、水分吸收规律及碳在地下的分配特点提供基础资料。【方法】选取四川雅安市雨城区老板山31年生香樟人工林,随机设置20m×20m样地3块,于2011年的1,4,7和10月份,在各样地按"S"形选取5个采样点,采用根钻法,分0~10和10~20cm土层采集根系样品,用WinRHIZO 2005根系分析系统对细根形态进行分析,并测定细根生物量及碳氮含量。【结果】1)1~5级细根随着根序的增加,平均直径、生物量和细根C含量逐渐增大,比根长(SRL)、根长密度(RLD)和细根N含量逐渐降低。2)...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邵森  
以山西太岳山40年生油松(Pinus tabuliformis)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基于不同的森林经营措施,运用方差分析法分别探讨了油松人工林表层不同土壤厚度下的细根生物量和土壤养分含量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择伐林生长季表层细根生物量大于未择伐林,两者没有显著差异(P>0.05);择伐林平均单株表层细根生物量大于未择伐林,两者差异显著(P<0.05);择伐林表层土壤中的全氮含量、有机质含量、铵态氮含量高于未择伐林,差异显著(P0.05);而择伐林表层土壤中的全磷含量低于未择伐林,差异显著(P<0.05).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张小朋  殷有  于立忠  姚立海  英慧  张娜  
树木细根是吸收水分和养分的重要器官,它的生长、死亡、分解在森林生态系统养分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根系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密切复杂地联系在一起,土壤水分和养分有效性对细根生长与发育影响不同,但细根生长的季节动态与土壤水分的季节动态分布规律一致,增加土壤水分显著增加细根生物量;而增加土壤养分对细根生长变化的影响较复杂,多数研究结果认为随土壤养分的增加,细根生物量增加或减少,低级根的根长和直径普遍增大,比根长减小。水肥耦合处理下的细根生物量显著大于灌溉和施肥处理下的细根生物量,并具有明显的季节规律性;水肥耦合会使细根根长密度增大;细根寿命暂时性缩短或延长等。在分析了不同树种在不同立地条件下细根生长规律及...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朱艺峰  郭小强  
通过均匀设计试验研究N、P、Si含量与接种密度对三角褐指藻生长的动态关系。结果显示 ,8d藻生长率和 8d密度差不受N含量 (质量浓度 1.0~ 89.4mg/L)影响 ,但随P含量 (质量浓度 0 .1~ 2 8.6mg/L)和Si含量 (质量浓度 0 .5~ 2 0 .1mg/L)增加而增加。当P质量浓度 2 8.6mg/L、Si质量浓度 2 0 .1mg/L ,接种密度分别为 8.4× 10 4 ml- 1和 143.1× 10 4 ml- 1时 ,藻生长率和密度差可达 0 .778d- 1和 869.7× 10 4ml- 1。 11d藻生长率主要受接种密度的影响 ,N质量浓度起次要作用...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何忠俊  曾波  梁社往  
在遮荫70%塑料大棚条件下,采用盆栽试验,设0、0.5、1.0、2.0 mg/kg 4个施锌水平,研究不同水平锌对滇重楼生长、养分含量和根茎总皂甙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锌相比,施锌显著提高了滇重楼株高、总生物量,但对根茎增加不显著。随施锌水平增加,各部位氮含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施锌对地上茎中磷含量有协同效应,而对叶、新根茎和老根茎中磷含量有拮抗效应;施锌对叶和新根茎中钾含量有协同效应,而对茎中钾含量有拮抗效应;施锌显著提高了叶、地上茎、新根茎中锌的含量,而老根茎锌含量无明显的规律。随施锌水平增加,新、老根茎总皂甙含量呈下降趋势,其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琰  杨钰琪  陈培  冯俊涛  张兴  
以NT为基本培养基,以雷公藤不定根为材料,研究NT培养基中氮总量、硝态氮和铵态氮之比、磷酸盐、钾盐、钙盐、镁盐、铁盐浓度对雷公藤不定根生长及雷公藤甲素和总生物碱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合雷公藤不定根生长的培养基中氮含量为NT培养基的1.7倍,NO-3/NH+4为9∶1,PO3-4浓度、K+浓度、Ca2+浓度、Mg2+浓度为NT培养基的2倍,Fe2+浓度不变。NT培养基中原有的Mg2+浓度、总氮浓度及其比例,1.7倍的PO3-4浓度,1.3倍的K+浓度,2/3的Ca2+浓度,1/3的Fe2+浓度比较适合雷公藤甲素的积累。而对雷公藤总生物碱的积累各成分的最佳浓度为:NT培养基中原有的PO3-4,K...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