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186)
- 2023(4742)
- 2022(4128)
- 2021(3831)
- 2020(3177)
- 2019(6619)
- 2018(6559)
- 2017(11652)
- 2016(6485)
- 2015(6752)
- 2014(6077)
- 2013(5569)
- 2012(4755)
- 2011(4350)
- 2010(4307)
- 2009(4151)
- 2008(3662)
- 2007(3090)
- 2006(2632)
- 2005(2217)
- 学科
- 济(16167)
- 经济(16144)
- 管理(15028)
- 业(13043)
- 企(10849)
- 企业(10849)
- 学(6287)
- 农(5933)
- 方法(5458)
- 中国(4736)
- 财(4691)
- 业经(4490)
- 数学(4413)
- 数学方法(4321)
- 贸(4263)
- 贸易(4259)
- 易(4146)
- 农业(3880)
- 环境(3501)
- 理论(3382)
- 制(3363)
- 地方(3202)
- 关系(3062)
- 技术(2940)
- 务(2933)
- 财务(2924)
- 财务管理(2920)
- 和(2866)
- 融(2781)
- 金融(2780)
- 机构
- 学院(81486)
- 大学(78458)
- 研究(30856)
- 管理(25311)
- 济(24784)
- 经济(24147)
- 科学(23377)
- 理学(22081)
- 理学院(21779)
- 农(21549)
- 管理学(21098)
- 管理学院(20984)
- 中国(20594)
- 农业(17501)
- 所(17426)
- 业大(16980)
- 京(16360)
- 研究所(16308)
- 中心(13249)
- 江(12580)
- 技术(12000)
- 院(11809)
- 省(11600)
- 农业大学(11497)
- 财(11349)
- 范(11136)
- 室(11110)
- 师范(10868)
- 实验(10289)
- 州(10147)
- 基金
- 项目(60833)
- 科学(45386)
- 基金(41506)
- 研究(39963)
- 家(39480)
- 国家(39157)
- 科学基金(31390)
- 省(26061)
- 社会(23072)
- 自然(22381)
- 划(22166)
- 基金项目(21869)
- 自然科(21866)
- 自然科学(21856)
- 社会科(21726)
- 社会科学(21721)
- 自然科学基金(21425)
- 教育(18503)
- 资助(16453)
- 编号(16312)
- 重点(14790)
- 计划(13968)
- 发(13528)
- 科技(13259)
- 创(13111)
- 成果(12717)
- 科研(12491)
- 创新(12260)
- 课题(12001)
- 部(11584)
共检索到1159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刘球 李志辉 吴际友 杨硕知 吴志华
本研究旨在探讨持续干旱胁迫下外源亚精胺对红椿幼苗生理功能的修复调节效应。以2年生红椿家系盆栽幼苗为试验对象,采取持续干旱和土壤水分测定相结合的方法,在人工遮雨棚中开展干旱胁迫及外源亚精胺调节试验,包括4个处理,即对照处理(土壤相对含水率45%50%)、轻度干旱胁迫及调节(土壤相对含水率30%38%+1 mmol/L外源Spd调节)、中度干旱胁迫及调节(土壤相对含水率25%30%+1 mmol/L外源Spd调节)和重度干旱胁迫及调节(土壤相对含水率20%25%+1 mmol/L外源Spd调节)。结果表明:(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刘球 吴际友 杨硕知 陈明皋 程勇 李志辉 杨柳
为了筛选出外源亚精胺防御红椿干旱胁迫生理损伤的最佳浓度,以2年生红椿家系盆栽苗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外源Spd多浓度预处理+干旱胁迫处理试验,并对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游离脯氨酸含量和丙二醛含量等6个生理指标的观测数据和最佳浓度进行了综合研究,得出以下结果:1)4种外源亚精胺溶液对6个生理指标在不同干旱胁迫处理下的防御效果均达到了极显著差异(P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杜红阳 程明明 杨青华 刘怀攀
为了探讨多胺提高玉米抗涝性的机制,以2个抗涝性不同的玉米品种(郑单958,抗涝性较弱;浚单22,抗涝性较强)为材料,设置正常处理、涝胁迫处理、涝胁迫+亚精胺(1 mmol/L)3个处理,分别在处理0,2,4,6 d取幼苗根测定相对电解质渗漏率、无氧呼吸酶活性(乳酸脱氢酶(LDH)、丙酮酸脱羧酶(PDC)和乙醇脱氢酶(ADH))、代谢产物(乙醇和乳酸)和亚精胺(Spd)含量,并测定幼苗相对干物质增长速率,研究了亚精胺对涝胁迫下玉米幼苗根系呼吸代谢的调控效应。结果表明:在正常生长情况下,2个玉米品种幼苗根系中无氧呼吸酶活性、代谢产物和亚精胺含量均无明显变化,且在2个品种间无明显差异;涝胁迫处理后,...
关键词:
亚精胺 涝胁迫 玉米 无氧呼吸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毅 石玉 胡晓辉
【目的】探讨外源亚精胺(Spd)对盐碱胁迫下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 l.)幼苗叶片光合特性的调控效应,以从光合调控的角度评价Spd对番茄幼苗耐盐碱性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水培法,以抗盐碱性不同的2个番茄品种‘中杂9号’(耐性较弱品种)和‘金棚朝冠’(耐性较强品种)为试验材料,每个品种随机分成4组进行不同处理(对照,1/2倍Hoagland营养液+叶面喷蒸馏水;单纯盐碱胁迫处理,75mmol/l盐碱溶液+叶面喷蒸馏水;单纯喷施亚精胺(Spd)处理,1/2倍Hoagland营养液+叶面喷0.25mmol/l Spd;盐碱+喷施Spd处理,75mmol/l盐碱溶液+叶面喷0...
关键词:
番茄 亚精胺 光合作用 盐碱胁迫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高琦 刘亚敏 刘玉民 代崇雯 李力 周凡博 张钰林
【目的】探明褪黑素(MT)、水杨酸(SA)和茉莉酸甲酯(Me JA)3种外源调节物质对干旱胁迫红椿苗木表观形态及光合生理的影响,筛选对红椿干旱损伤缓解效果最好的外源物质。【方法】以2年生红椿幼苗作为试验材料,通过盆栽控水试验,设置土壤湿度为45%,对红椿进行中度干旱胁迫(MD)处理,在此基础上分别外源施加0.1mmol/L MT(MD+MT)、0.5 mmol/L SA(MD+SA)和0.4 mmol/L Me JA(MD+MeJA)进行3个缓解试验处理,同时设土壤湿度为70%的正常供水对照(CK),比较各处理红椿幼苗生长指标、表观形态、气孔和叶肉细胞形态、叶绿素含量、气体交换参数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情况,运用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3种外源物质的干旱缓解效果。【结果】(1)中度干旱胁迫(MD)会抑制红椿幼苗地径、株高和叶长等的生长,MD+SA处理可显著缓解干旱对地径和株高的抑制,但MD+MeJA处理对地径生长有抑制作用,MD+MT处理对株高生长有抑制作用。(2)中度干旱胁迫会损害红椿叶片的表观形态、气孔及叶肉细胞形态,MD+SA处理对红椿叶片脱落、叶色、气孔开闭程度及叶肉细胞形态有明显恢复效果,MD+MeJA处理对红椿叶片萎蔫情况和气孔开闭程度的恢复具有明显缓解效果。(3)中度干旱胁迫会显著抑制红椿的光合作用,MD+SA处理对干旱胁迫下红椿叶绿素含量、气孔参数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抑制有缓解作用,MD+MeJA处理对气孔参数和叶绿素荧光参数有一定缓解作用,MD+MT处理仅对叶绿素荧光参数有缓解效果。(4)抗旱性综合评价结果显示,MD+SA、MD+Me JA和MD+MT处理抗旱性指标的隶属函数均值分别为0.55,0.52和0.45,表明MD+SA处理对红椿干旱损伤的缓解效果最好。【结论】干旱胁迫条件下,红椿表观形态受损,叶绿素含量下降,气体交换参数和PSⅡ反应中心等光合机构受损;MT、SA和MeJ A 3种外源调节物质均可以缓解干旱胁迫下红椿的受损情况,且SA的调节效果最好。
关键词:
红椿 干旱胁迫 光合特性 外源物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球 李志辉 吴际友 陈彩霞 李艳 吴志华 程勇 黄明军
【目的】探求干旱胁迫和复水条件下红椿盆栽幼苗叶片生理特性的整体相关性,为深入研究红椿的抗旱性奠定基础。【方法】在人工遮雨棚中对2年生红椿盆栽幼苗进行干旱胁迫及复水试验,测定叶片相对含水量、相对电导率、叶绿素含量、SOD活性、POD活性、MDA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及可溶性蛋白含量8个叶片生理指标,并运用典型相关法对未干旱(干旱胁迫前)、干旱胁迫及复水条件下3组指标两两之间的整体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1)干旱胁迫前与干旱胁迫条件下,红椿盆栽幼苗叶片生理特性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干旱胁迫前及干旱胁迫下红椿幼苗生理响应典型相关分析的第1对典型变量(U1,V1)的相关系数达到0.996 5,叶片相对...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顾丽嫱 李春香 乔永旭 高凤菊 卢红
为研究壳聚糖(CTS)对黄瓜幼苗抗旱性的影响,以黄瓜"秋宝1号"幼苗为试材,叶面喷施150 mg/L CTS后,用聚乙二醇(PEG 6000)模拟干旱胁迫,测定叶绿素含量,叶片相对水含量,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丙二醛(MDA)含量,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和糖的含量。结果表明:与干旱胁迫相比,CTS处理后的黄瓜幼苗叶绿素含量增加了6.7%,叶片相对水含量增加了27.9%,CAT活性提高了49.0%,MDA含量降低了53.7%,游离脯氨酸增加了144.2%,可溶性蛋白和糖含量分别增加了26.1%和17.3%。总之CTS可以通过提高黄瓜幼苗光合利用率,提高保护酶活性和增加渗透调节物质含量来减少干旱胁...
关键词:
壳聚糖 抗旱性 黄瓜幼苗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丽芳 陆巍 孙锦 郭世荣 张振兴 阳燕娟
采用营养液水培,以盐敏感黄瓜品种‘津春2号’为试材,研究外源亚精胺(Spd)对盐胁迫下黄瓜幼苗光合作用及根叶碳水化合物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50 mmol·L-1 NaCl抑制了幼苗生长和光合作用;盐胁迫提高了叶片可溶性总糖、蔗糖、淀粉含量及根系可溶性总糖和蔗糖含量,降低根系淀粉含量;盐胁迫提高了根系磷酸蔗糖合酶(SPS)、蔗糖合酶(SS)和淀粉水解酶活性及叶片SPS、SS活性,降低叶片淀粉水解酶活性。与单纯盐胁迫相比,外施Spd显著提高了幼苗生长及光合作用,降低了叶片碳水化合物含量及根系可溶性总糖、蔗糖含量,提高了根系淀粉含量,降低了叶片中SPS、SS活性和根系SPS、SS和淀粉...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彭晨 苏晓琼 杜静 庄晏榕 郭世荣
本研究以‘津春4号’黄瓜为研究材料,研究了外源亚精胺(Spd)处理对高温胁迫(42℃/32℃)下黄瓜幼苗的受害率、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特性和电解质渗漏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胁迫下,黄瓜幼苗受害率明显增加,叶片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曲线变形,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下降,而喷施亚精胺(Spd)后,黄瓜幼苗受害率减少,提高了高温胁迫下幼苗的最大荧光和F_v/F_m。高温胁迫抑制了电子传递活性、降低了光反应活性,Spd能缓解高温胁迫下ABS/RC、TRo/RC和dIo/RC上升的趋势,提高ETo/RC。外源Spd能够稳定黄瓜幼苗叶片光合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促进电子在pSII和pSI间的传递,...
关键词:
黄瓜 高温胁迫 亚精胺 叶绿素荧光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顾丽嫱
为研究壳聚糖(Chitosan,CTS)对蝴蝶兰幼苗抗旱性的影响,以蝴蝶兰幼苗为试材,叶面喷施150 mg/LCTS后,在自然干旱胁迫下,测定相对电导率,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丙二醛(MDA)、脯氨酸、可溶性糖的含量。结果表明:与干旱胁迫相比,CTS处理后的蝴蝶兰幼苗相对电导率增加了44.93%,MDA含量降低了19.86%,POD、CAT和SOD活性分别提高了49.46%、51.49%和12.06%,游离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分别增加了134.10%和17.47%。总之CTS可以通过提高蝴蝶兰幼苗保护酶活性和增加渗透调节物质含量来减少干旱胁...
关键词:
壳聚糖 抗旱性 蝴蝶兰幼苗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广恩 金卫平 李俊兰 崔淑芳 张海娜
为研究外源钙对棉花抗旱性的作用机理,利用控制溶液渗透势(含和不含0.2 kg/L PEG-6000)与不同钙量的方法研究了正常水分和干旱胁迫下钙素对棉花幼苗的生理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硝酸钙条件下,干旱胁迫下棉花幼苗叶片膜透性、超氧自由基产生速率、MDA和POD活性高于正常水分,而叶片相对含水量和根系活力低于正常供水;无论在正常水分还是干旱胁迫下,均表现出随Ca2+浓度增加,叶片膜透性、超氧自由基产生速率、MDA呈下降趋势,叶片相对含水量和根系活力及POD活性呈上升趋势,但正常供水条件下生理指标变化较小。
关键词:
干旱胁迫 外源钙 棉花幼苗 生理指标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牛欣益 马瑞
以荒漠植物红砂(Reaumuria soongorica)为研究对象,在生长季采用人工控制土壤含水量的方法,分别设置对照组(CK)、轻度干旱胁迫(D_1)、中度干旱胁迫(D_2)和重度干旱胁迫(D_3)处理,研究了干旱胁迫影响下红砂幼苗叶片的丙二醛(MDA)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及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各干旱胁迫处理下叶片MDA含量显著增加,且在D_3干旱胁迫下增幅最大;轻度和中度干旱胁迫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增加,且在生长季初期D_2干旱胁迫下增幅最大;轻度和中度干旱胁迫下可溶性糖(SS)、游离脯氨酸(Pro)和可溶性蛋白(SP)含量均显著增加,且在生长季初期D_2干旱胁迫下增幅最大,各生理指标随胁迫时间变化均表现为8月> 7月> 9月。以上研究表明,随干旱胁迫程度加剧,叶片MDA含量增加;轻度和中度干旱胁迫下其抗氧化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增加,而重度胁迫下脯氨酸含量增加,以此来清除机体多余的活性氧,维持膜系统正常功能,干旱胁迫下各指标含量在生长旺盛期最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陶天龙 商桑 朱白婢 田丽波 林师森
以辣椒幼苗作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浓度的外源NO供体硝普钠(sOdium NitrOprusside,sNp)对低温胁迫(10℃)下辣椒幼苗的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0.5~0.7 mmOl/l sNp处理的辣椒幼苗的株高、茎粗、鲜重、干重、蛋白质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叶绿素含量等明显增加,pOd活性和根系活力提高,mdA含量和脯氨酸含量明显下降。说明在低温胁迫下通过施用外源NO供体硝普钠(sNp)可以提高渗透调节物质和叶绿素含量,降低细胞膜伤害,提高防御酶活性,改善根系活力,从而降低了低温胁迫对辣椒幼苗的伤害,促进了辣椒幼苗的生长。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顾正中 周羊梅 杨子博 王安邦 冷苏凤 熊娟 刘廷武 徐建明
以淮麦33、淮麦29、淮麦20和周麦18 4个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在干旱胁迫下不同小麦品种幼苗的生理响应。结果表明,在20%PEG6000(w/v)渗透胁迫下,不同小麦品种的生理响应具有显著差异,幼苗地上部的生物量、叶片中叶绿素的含量、细胞膜脂氧化产物MDA含量、SOD活性、POD活性、可溶性糖及可溶性蛋白含量在不同品种间有显著差异。其中淮麦33明显优于其他品种,说明淮麦33小麦幼苗具有较强抗干旱的生理特性。
关键词:
小麦 干旱胁迫 淮麦33 幼苗生理响应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吴瑞香 杨建春 王利琴 郭秀娟
旨为阐明不同抗旱类型胡麻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规律,以抗旱性由强到弱4个不同抗旱类型的胡麻品种晋亚7号、晋亚10号、晋亚11号、E051-20为材料,采用盆栽控水法,研究了干旱胁迫对不同抗性胡麻生长、膜质过氧化及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及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加深及时间的延长,幼苗的株高、茎粗及植株的生物量和叶片相对含水量均显著降低;抗旱性强的品种下降幅度明显低于抗旱性弱的品种,依次为晋亚7号<晋亚10号<晋亚11号晋亚10号>晋亚11号>E051-20。抗性弱的品种MDA和质膜透性的增幅明显高于抗旱性强的品种,可溶性蛋白含量相对稳定。POD酶活性总体呈现上升的趋势,抗旱性强的品种上升幅度明显高于抗性弱的品种。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系胡麻的株高、茎粗与生物量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MDA、Pro含量间均呈极显著负相关。因此,可以用Pro、MDA和生物量作为鉴定胡麻幼苗抗旱性的生理指标。
关键词:
胡麻 干旱胁迫 膜质过氧化 渗透调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