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82)
- 2023(9034)
- 2022(8147)
- 2021(7790)
- 2020(6537)
- 2019(15244)
- 2018(15335)
- 2017(29541)
- 2016(16247)
- 2015(18210)
- 2014(18218)
- 2013(18110)
- 2012(16412)
- 2011(14635)
- 2010(14428)
- 2009(13024)
- 2008(12391)
- 2007(10655)
- 2006(9127)
- 2005(7734)
- 学科
- 济(60905)
- 经济(60838)
- 管理(46682)
- 业(43629)
- 企(37001)
- 企业(37001)
- 方法(30207)
- 数学(26075)
- 数学方法(25777)
- 农(16167)
- 中国(14989)
- 财(14879)
- 学(13912)
- 业经(13888)
- 地方(12820)
- 理论(10960)
- 农业(10896)
- 和(10646)
- 贸(10550)
- 贸易(10546)
- 易(10227)
- 技术(10164)
- 制(9995)
- 环境(9941)
- 务(9847)
- 财务(9789)
- 财务管理(9774)
- 企业财务(9250)
- 教育(9215)
- 划(9036)
- 机构
- 大学(224913)
- 学院(222965)
- 管理(93437)
- 济(83328)
- 理学(81826)
- 经济(81333)
- 理学院(80913)
- 管理学(79515)
- 管理学院(79127)
- 研究(71977)
- 中国(51362)
- 京(48022)
- 科学(46781)
- 财(36894)
- 所(35776)
- 农(35511)
- 业大(35214)
- 研究所(33016)
- 中心(32387)
- 江(30761)
- 北京(30394)
- 财经(30289)
- 范(29815)
- 师范(29569)
- 农业(27964)
- 经(27607)
- 院(26411)
- 州(25720)
- 师范大学(24066)
- 技术(23789)
- 基金
- 项目(160300)
- 科学(125192)
- 研究(117170)
- 基金(115415)
- 家(100669)
- 国家(99828)
- 科学基金(85608)
- 社会(71354)
- 社会科(67473)
- 社会科学(67453)
- 省(62703)
- 基金项目(62596)
- 自然(57275)
- 自然科(55888)
- 自然科学(55874)
- 自然科学基金(54849)
- 教育(53449)
- 划(53249)
- 编号(48665)
- 资助(47388)
- 成果(38945)
- 重点(35463)
- 部(34862)
- 发(33563)
- 创(33304)
- 课题(32902)
- 创新(30951)
- 科研(30790)
- 项目编号(30269)
- 大学(29817)
共检索到3112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黄勋敬 孙海法
外派经理的孤独感问题已经成为影响跨国公司外派成败的关键因素,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剖析了外派经理孤独感产生的根源,并对从组织和个人层面采取哪些干预措施进行了对策思考。
关键词:
外派经理 孤独感 根源 干预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刘旺 黄克乐
长久以来,孤独感都被认为与过度使用互联网有关联,对此已有许多学者进行过大量研究。文章对近十几年来国内外有关互联网使用与孤独感关系的研究进行了总结,首先介绍了孤独感的定义,其次梳理了该领域研究中提出的两种相反假设即互联网使用引起孤独感、孤独者更倾向于使用互联网,以及双向关系的可能性;然后探讨了影响二者之间关系的因素:人格及网络服务;最后分析了现有研究的不足并指出未来研究应重视羞怯、依恋、自尊等人格变量及家庭功能、人际信任等因素对互联网与孤独感关系的影响。
关键词:
互联网 孤独感 人格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李彩娜 班兰美
采用问卷法对50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探讨大学生害羞、孤独感的特点及其相互关系。结果发现:(1)大学生害羞的生源地差异显著,农村大学生在害羞的行为、情绪层面的均分及总均分上均显著高于城市大学生。(2)大学生孤独感的总体水平较低,性别差异显著,男生孤独感高于女生。(3)大学生孤独感与害羞的三个层面相关显著,害羞的行为和认知层面是大学生孤独感的显著预测指标。
关键词:
害羞 孤独感 大学生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李超虹 叶茂林
工作场所孤独感是在工作场所中领导者或追随者的人际关系(社交关系和亲密关系)在数量和质量上无法满足个人期望,且个体缺乏弥补这种差异的能力而引起的一种消极心理感受。在结构与测量方面,目前主要采用的是基于双维观的LAWS量表。个体特征、工作特征、组织特征等显著影响工作场所孤独感,同时工作场所孤独感也会危害组织成员的工作态度、工作行为及心理与生理健康。本文建构了工作场所孤独感整合模型,对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了五点思考。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何雨珊 陈鹏宇 陶向南 彭达枫
基于情感事件理论、情感信息理论和情绪传染理论,采用问卷调查法探讨职场孤独感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展开研究。研究发现,职场孤独感抑制了员工的创新行为,而在创新意愿和领导成员交换作为中介的作用下,职场孤独感对员工创新行为影响更具说服力;研究还发现,员工传统性在领导成员交换和员工创新行为的正向关系中起到调节性作用,越是传统的员工,其感知的职场孤独感对其创新意愿的影响更大,从而明显抑制其创新行为的发生。研究提出,企业在鼓励员工创新方面应该采取措施尽量增进员工之间,尤其是员工与领导之间面对面的人际交流,从而消除员工的职场孤独感。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徐淑慧 苏春景
采用问卷法对120名男性未成年犯与120名男性高中生进行调查,探讨了未成年犯的父母教养方式和孤独感的基本状况,以及父母教养方式和孤独感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未成年犯和高中生家庭内部教养方式差异显著;(2)未成年犯与高中生在父亲教养方式的多个维度上差异显著,在母亲教养方式的少数维度上差异显著;(3)未成年犯孤独感显著高于高中生;(4)未成年犯和高中生家庭教养方式均可预测其孤独感。结论:未成年犯的家庭教养方式更为消极,并且有在严重的孤独感。
关键词:
未成年犯 家庭教养方式 孤独感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万广圣 晁钢令
论文以90后新生代为研究对象,探索孤独感对崇拜性消费行为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孤独感对90后新生代的偶像崇拜有显著影响,偶像崇拜在孤独感与崇拜性消费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偶像崇拜及崇拜性消费行为,对90后新生代的群体归属感有显著影响。研究结论提供了很好的管理启示,企业在提供产品时应充分关注90后新生代消费特征背后的心理需求。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王相英
本研究采用《手机成瘾倾向量表》、《UCLA孤独感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对287名大学生进行测量,探讨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突显行为在生源地上存在显著差异,城镇学生显著高于农村学生,心境改变在是否独生子女上存在显著差异,独生子女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2)孤独水平与戒断症状、突显行为、社交抚慰、心境改变及手机成瘾总分存在显著的正相关;(3)孤独感在手机成瘾与人格特质之间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
关键词:
手机成瘾 孤独感 人格特质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杨晶 朱晓伟
采用大学生网络与现实自我表露量表、孤独感量表对454名在校大学生进行测查,探讨了大学生在日常生活和网络上的自我表露与孤独感的内在联系。女生的线下自我表露水平显著高于男生,女生在线上自我表露的亲子关系和情绪维度显著高于男生,男生在线上自我表露的异性交往和观点态度维度显著高于女生;大学生的孤独感与线下自我表露呈显著负相关,与线上自我表露存在显著负相关,线下自我表露与线上自我表露相关不显著。该结果表明,现实生活中缺乏自我表露是大学生孤独感产生的重要影响因素,而孤独感较高的大学生更倾向于在网络世界中寻求自我表露的机会。
关键词:
线上自我表露 线下自我表露 孤独感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徐洋洋 林新奇
社会比较交换关系(LMXSC)是员工将自己拥有的领导—成员交换质量与同事比较之后的主观感知。在组织中,领导与员工之间往往会形成质量高低不同的交换关系,与领导关系质量高的员工往往能够得到更多的资源和支持,关系质量低的员工则相反。同时,员工会将自己与领导的关系质量和其他员工进行比较,并由此形成相对关系质量感知,这种相对关系质量感知对员工心理和行为的影响往往比绝对关系质量更大。正是基于这样的认知,本文考察了组织中领导与员工关系的社会比较对员工职场孤独感的影响过程和机制。研究发现,较低的比较结果会使员工产生一种应得的关系资源相对被剥夺的感觉,从而使其认为自己的组织地位和价值较低,且难以与关系质量高于自己的同事和谐相处,进而容易产生职场孤独感。当组织的竞争氛围较强时,员工对领导关系资源更重视且更敏感,此时比较结果较低的员工更容易产生相对剥夺感,进而产生更强的职场孤独感。这些发现提醒组织领导者在优化关系资源配置的同时,应该意识到差异化的领导—成员交换关系可能产生的不良影响;同时应通过适当调节组织氛围等措施改善组织内员工关系。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徐洋洋 林新奇
社会比较交换关系(LMXSC)是员工将自己拥有的领导—成员交换质量与同事比较之后的主观感知。在组织中,领导与员工之间往往会形成质量高低不同的交换关系,与领导关系质量高的员工往往能够得到更多的资源和支持,关系质量低的员工则相反。同时,员工会将自己与领导的关系质量和其他员工进行比较,并由此形成相对关系质量感知,这种相对关系质量感知对员工心理和行为的影响往往比绝对关系质量更大。正是基于这样的认知,本文考察了组织中领导与员工关系的社会比较对员工职场孤独感的影响过程和机制。研究发现,较低的比较结果会使员工产生一种应得的关系资源相对被剥夺的感觉,从而使其认为自己的组织地位和价值较低,且难以与关系质量高于自己的同事和谐相处,进而容易产生职场孤独感。当组织的竞争氛围较强时,员工对领导关系资源更重视且更敏感,此时比较结果较低的员工更容易产生相对剥夺感,进而产生更强的职场孤独感。这些发现提醒组织领导者在优化关系资源配置的同时,应该意识到差异化的领导—成员交换关系可能产生的不良影响;同时应通过适当调节组织氛围等措施改善组织内员工关系。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李光明 段师锐
本文以社会需要理论和情绪渗透模型等理论为基础,构建了人际适应性、孤独感与新市民文化消费意愿之间关系的理论模型。通过调查法获取数据,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数据拟合分析,结果发现:人际适应性越高的新市民就越少受孤独感的困扰,因而更愿意进行具有社交功能的文化消费活动。基于人格特质的微观视角研究为文化消费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研究结论对于扩大新市民文化消费、提高城镇化质量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新市民 人际适应性 孤独感 文化消费意愿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薛玲珑
本文通过对2240名高职生分别采用青少年社会生活事件问卷和孤独感问卷进行测量,研究高职生应激生活事件和孤独感的关系。发现:高职男生在人际关系和学习压力方面显著低于高职女生;高职男生在受惩罚和其他因子显著高于高职女生。高职生应激生活事件和孤独感存在显著相关,且应激生活事件对孤独感有预测作用。
关键词:
高职生 应激生活事件 孤独感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张连云
通过对264名留守儿童和213名非留守儿童进行问卷调查,探讨了不同情况下,社会支持对留守儿童孤独感的影响。结果表明:留守与非留守儿童在孤独感上没有显著差异;同学支持和母亲支持对非留守儿童的孤独感有显著负向影响,而同学支持、父亲支持和教师支持同时对留守儿童的孤独感具有显著负向影响;高自尊组留守儿童的孤独感显著低于低自尊组;只有同学支持对于低自尊组留守儿童的孤独感具有显著负向影响,而同学支持和教师支持同时对高自尊组留守儿童的孤独感也具有显著负向影响。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高彩云 孟祥燕 田晓光
本文对大学生一般孤独感、情感孤独和社交孤独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相应对策,希望可以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新的思路,为相关部门采取相应措施提供依据。
关键词:
大学生 孤独感 心理健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