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495)
2023(19384)
2022(16189)
2021(15127)
2020(12827)
2019(29282)
2018(28709)
2017(56412)
2016(29943)
2015(33392)
2014(32746)
2013(32415)
2012(29461)
2011(26073)
2010(26070)
2009(24606)
2008(23578)
2007(20905)
2006(18273)
2005(16378)
作者
(82619)
(68838)
(68060)
(64953)
(43903)
(32799)
(31327)
(26781)
(26225)
(24517)
(23447)
(23141)
(21731)
(21465)
(21252)
(21106)
(20562)
(20021)
(19738)
(19670)
(16745)
(16686)
(16602)
(15842)
(15346)
(15327)
(15192)
(15096)
(13575)
(13424)
学科
(122446)
经济(122312)
(110591)
管理(99797)
(97862)
企业(97862)
方法(58378)
数学(48381)
数学方法(47815)
(39338)
(35849)
业经(35747)
中国(34397)
(30414)
金融(30411)
(29303)
财务(29232)
财务管理(29189)
(29057)
银行(29024)
(27809)
企业财务(27725)
(27662)
农业(25221)
地方(22959)
理论(22812)
技术(22016)
(21423)
贸易(21408)
(20852)
机构
学院(419736)
大学(417173)
管理(174160)
(173207)
经济(169671)
理学(149840)
理学院(148398)
管理学(146052)
管理学院(145281)
研究(129117)
中国(108029)
(86474)
(84141)
科学(75376)
财经(67721)
(63176)
(62035)
中心(61751)
(61699)
(60725)
业大(58654)
研究所(55982)
北京(54139)
经济学(52507)
财经大学(50723)
(49612)
(49523)
农业(49218)
师范(49097)
经济学院(47738)
基金
项目(282146)
科学(224269)
研究(209093)
基金(207745)
(178295)
国家(176756)
科学基金(155342)
社会(134042)
社会科(127253)
社会科学(127221)
基金项目(110193)
(109240)
自然(100653)
自然科(98428)
自然科学(98409)
自然科学基金(96667)
教育(95729)
(90633)
资助(85716)
编号(85104)
成果(67395)
(62844)
重点(61975)
(60356)
(59000)
课题(56760)
创新(55829)
国家社会(55308)
教育部(54972)
人文(54404)
期刊
(188133)
经济(188133)
研究(123798)
中国(75077)
(68604)
管理(67138)
学报(58174)
(58055)
科学(55876)
(53105)
金融(53105)
大学(46182)
学学(43994)
农业(39480)
教育(38136)
技术(37650)
财经(33677)
业经(32326)
经济研究(29328)
(28876)
问题(24113)
技术经济(22082)
(21990)
财会(20811)
理论(20421)
现代(20175)
商业(19107)
(18562)
(18512)
科技(18438)
共检索到6168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赵峰  向天歌  叶子  
"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使得中国跨境投资企业面临越来越多的外汇风险,而使用外汇衍生品进行对冲则是有效管控汇率风险的重要手段。本文基于转轨国家跨境投资企业分类研究的视角,以2007~2014年中国A股公司为样本,探讨了外汇风险对冲与股权融资成本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就全体样本而言,中国跨境投资企业的外汇风险对冲能显著降低其股权融资成本;按所有制差异划分企业类型,发现国有跨境投资企业的外汇风险对冲对股权融资成本的降低效应并不明显,但在民营企业降低效应显著;将民营企业按区域差异划分,发现只有东部地区民营企业的降低效应显著;将全部企业按行业集中度划分,发现完全竞争型和高垄断型行业企业的外汇风险对冲能显著...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峰  叶子  李梦雨  
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和"一带一路"战略的逐步实施,使得中国企业跨境投资增多,外汇风险加大,很多企业尝试使用外汇衍生品来对冲风险。文章以2007—2014年中国跨境投资企业为例,基于债务税盾的视角,使用"中介效应"模型和倾向得分匹配法(PSM)研究了中国跨境投资企业外汇风险对冲的效果。研究发现:外汇风险对冲能增加企业价值,普通OLS回归结果显示外汇风险对冲可给企业带来7.5%的价值溢价,在使用PSM方法控制了内生性之后,价值溢价更是高达10.40%;外汇风险对冲能增加企业的债务税盾,带来节税收益,OLS结果显示外汇风险对冲可使企业债务税盾平均增加60.4%,即使用PSM方法控制内生性之后,发现仍可增加39.85%;高跨境投资额企业的外汇风险对冲能显著提升企业价值和债务税盾,但低跨境投资额企业的外汇风险对冲效果不显著。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峰  叶子  李梦雨  
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和"一带一路"战略的逐步实施,使得中国企业跨境投资增多,外汇风险加大,很多企业尝试使用外汇衍生品来对冲风险。文章以2007—2014年中国跨境投资企业为例,基于债务税盾的视角,使用"中介效应"模型和倾向得分匹配法(PSM)研究了中国跨境投资企业外汇风险对冲的效果。研究发现:外汇风险对冲能增加企业价值,普通OLS回归结果显示外汇风险对冲可给企业带来7.5%的价值溢价,在使用PSM方法控制了内生性之后,价值溢价更是高达10.40%;外汇风险对冲能增加企业的债务税盾,带来节税收益,OLS结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茹婷  彭方平  李维  王春丽  
本文结合债券市场和上市公司数据,应用双重机器学习方法,检验了打破刚性兑付这一事件对中国债券市场利率的影响。本文发现,打破刚性兑付不仅没有有效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反而引起市场整体融资成本上升,且对于不同企业的影响表现出显著的异质性。具体来讲,打破刚性兑付使得低信用企业,特别是高风险民营企业的融资成本显著提高;而对高信用民营企业融资成本没有显著影响。上述研究结论说明在无法有效降低风险溢价的情况下,寄希望于打破刚性兑付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是不现实的。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文雯  胡慧杰  李倩  
"国家队"持股在起到稳定资本市场作用的同时,能否对微观企业经营决策产生影响有待深入探究。本文运用2015―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研究"国家队"持股对企业风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国家队"持股能显著降低企业风险,且上述影响在代理成本较高以及信息透明度较低的上市公司中更为显著。对影响路径的分析发现,"国家队"持股主要通过改善外部信息环境、缓解融资约束、提高投资效率来降低企业风险。上述结论在使用双重差分法、工具变量法和公司固定效应模型缓解内生性问题后依然稳健。本文拓展了"国家队"持股的经济后果研究,对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具有现实意义。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江春  雷振锋  李小林  
作为优化我国金融供给结构、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和对外开放的关键环节,金融市场开放为打通国内国际双循环、充分发挥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提供了新契机。本文基于局部均衡模型诠释了金融市场开放影响企业营运风险的内在机理,并运用2007—2020年沪深A股非金融上市企业数据,实证检验了金融市场开放对企业营运风险影响的潜在作用机制及效果。研究发现,金融市场开放会显著降低企业营运风险,该效应在资本密集型、制度质量较高、行业竞争程度较高以及非成长期企业样本中尤为明显;金融市场开放会通过缓解融资约束、提高资本配置效率及提高资本配置质量降低企业营运风险。本文不仅为有序推进金融市场开放以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与经验证据,而且对于在新发展格局下加快构建中国式现代金融体系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胡国晖  寇素婕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我国已有不少企业开始使用外汇衍生工具规避汇率风险。本文以2013—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基于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上市公司运用外汇衍生工具对冲风险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研究表明:外汇风险对冲可以提高企业价值,融资约束在外汇风险对冲与企业价值之间具有中介作用。进一步分析发现:高市场化地区的企业进行外汇风险对冲对企业价值的提升作用更大。本文研究结果证实了我国加快外汇衍生品市场建设的必要性,应稳步推进外汇衍生品市场建设,引导企业合理运用外汇衍生工具,严格防范外汇衍生工具交易的风险。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徐展   盛思思  
基于2006—2019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采用机器学习技术对企业年报进行文本分析,从数字化战略、平台、人才和文化四个维度度量企业数字化转型程度,研究其对企业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数字化转型显著降低企业的权益资本成本。机制检验显示,投资效率是数字化转型影响企业权益资本成本的主要途径,表现为企业的投资效率越低,数字化转型对企业权益资本成本的抑制作用越大;而企业经营风险和信息披露效率不会对数字化转型与企业权益资本成本的关系产生显著影响。拓展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带来的权益资本成本下降能够增加企业的权益融资规模,对债务融资规模的影响不显著。建议应更全面地看待企业数字化转型行为,将数字化转型与企业的长期回报相联系。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唐雪松  李闻  廖望  郑宇新  
政府官员具备何种特质能够促进政府在破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上发挥有为作用,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议题。本文研究地方政府官员企业工作经历对公司债务融资成本的影响。首先,本文基于2008—2020年地级市政府工作报告,利用机器学习与文本分析的方法,验证了地方官员的企业工作经历能够提高官员对企业债务融资问题的认知与应对能力,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会更加强调企业债务融资问题,并且积极提出更多实际举措。接着,通过实证检验发现,官员企业经历显著降低了官员主政辖区内公司债务融资成本,并且当官员企业经历类型为管理层经历时更为显著。进一步机制分析表明,企业经历使得官员能够准确识别规模较小、融资约束程度较高、缺乏银企联系的企业所处债务融资困境,并通过增加地区信贷投放量、优化地区商业信用环境与加强地区金融数字化建设来有效降低企业债务融资成本。本文从工作经历角度探究官员对辖区内企业债务融资成本的影响,拓展了此前探讨官员经历特征的经济影响相关文献,也为精准选拔与培养各类政府官员提供了新的思路。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代飞   陈超群  
近年来,我国民营企业债务违约风险问题凸显,国有股权参股为化解相关问题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本文选取2013~2021年我国A股上市民营控股企业作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国有股权参股对民营企业债务违约风险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国有股权参股能显著降低民营企业债务违约风险,并可以通过提升企业ESG表现进而降低债务违约风险。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在国有股权参股、企业ESG表现和债务违约风险三者关系中起正向调节作用;当处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较高的环境或董监高具有金融背景时,国有股权参股降低民营企业债务违约风险的作用更为显著。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甦叶   翟淑萍   缪晴  
以2009—2020年沪深A股非ST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探讨政府采购对企业违约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政府采购可有效降低民营企业违约风险。影响机理检验证实,政府采购可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和提升企业竞争力抑制违约风险。异质性分析发现,政府采购的效应差异与政府角色、采购行为、地区发展及企业自身特征的异质性有关,政府采购对企业违约风险的治理效应在政府单位层级和治理水平较高、异地采购和自行采购、地方债务规模较小和数字金融发展欠佳、中小型规模、处于成长期和市场地位低的民营企业中更加显著。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倪筱楠  温佳瑜  张键  
本文以2008~2020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探讨企业ESG表现对债务违约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良好的ESG表现可以有效降低企业债务违约风险;影响路径的研究表明,企业ESG表现可以通过增加企业现金流和分析师关注来降低债务违约风险;进一步,当企业为非国有性质、由非“四大”审计以及处于成长期和成熟期时,其ESG表现更能显著降低债务违约风险。本文从企业ESG表现的视角探究了债务违约风险的影响因素,也丰富了企业ESG表现经济后果的研究,同时为防范企业债务违约风险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曾庆生  万华林  
建立股票市场的初衷是为国有企业改革创造条件,解决国有企业所有者缺位引起的内部人控制问题。那么,这一初衷是否实现了呢?文章以民营企业为参照,首次实证检验了上市对国有企业经营者代理问题的治理效果。研究发现,上市对国有企业股权代理成本的影响是条件依存的,上市显著降低了非竞争性环境中国有企业的代理成本,而对竞争性环境中国有企业代理成本的影响则不显著。这表明作为一种特殊的外部治理机制,上市与市场竞争对国有企业代理问题的治理效应存在替代关系。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王元芳  马连福  
抑制内部人控制的有效方式是加强监督,本文以我国国有企业特有的监事机构——企业基层党组织为研究视角,探讨其作为制约内部人控制的重要平衡力量,能否有效降低代理成本。研究以2008-2010年A股披露了党委会与公司董事会、监事会以及高管层人员重合与任职信息的国有上市公司为样本,以党委会"双向进入、交叉任职"这一领导体制为研究对象检验其对公司代理成本的影响。研究发现,党委会与董事会的"双向进入、交叉任职"会增加公司的代理成本,而与监事会、高管层的"双向进入"可以显著降低代理成本,且党委副书记兼任董事长、监事长或总经理有助于抑制代理成本的产生;党委会的"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可以通过影响代理成本进而提升公...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开田  蒋琰  高三元  
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是自愿性披露,由于管理层可以进行适当的选择性披露,从而就会对未披露企业产生较大的风险溢价。以2009—2013年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润灵环球指数评估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水平,在控制住内生性后进行研究,结果发现:(1)外部政策制度性因素不能显著影响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与权益资本成本的负向关系。(2)企业的内在特征因素能够显著影响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与权益资本成本的负向关系。(3)业绩表现弱的企业和负债率低的企业,更有意愿通过披露高水平的社会责任信息来获得社会和投资者的支持,以期带来权益资本成本的降低。研究结论表明外部政策制度因素与企业内部特征因素对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