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18.223.247.164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143)
2023(14968)
2022(12393)
2021(11637)
2020(10127)
2019(23407)
2018(22597)
2017(43784)
2016(23537)
2015(26604)
2014(26479)
2013(26386)
2012(24212)
2011(21259)
2010(21247)
2009(20156)
2008(19518)
2007(17321)
2006(14658)
2005(13056)
作者
(64960)
(54361)
(54158)
(51746)
(34499)
(26190)
(25055)
(21149)
(20559)
(19239)
(18272)
(18214)
(17141)
(17120)
(17014)
(16701)
(16456)
(16065)
(15635)
(15459)
(13256)
(13161)
(13088)
(12424)
(12338)
(12093)
(11973)
(11830)
(10917)
(10760)
学科
(92246)
经济(92143)
(75710)
管理(74942)
(63406)
企业(63406)
方法(48799)
数学(44043)
数学方法(43584)
(42280)
中国(30513)
(29235)
金融(29231)
(28403)
银行(28372)
(27105)
(25871)
财务(25822)
财务管理(25760)
(25447)
企业财务(24675)
(23990)
业经(19838)
地方(19221)
(17295)
贸易(17282)
(16865)
农业(15818)
(15619)
(15564)
机构
大学(326040)
学院(324935)
(138225)
经济(135347)
管理(131135)
理学(113190)
理学院(112130)
管理学(110303)
管理学院(109722)
研究(100429)
中国(86895)
(75486)
(65620)
科学(57547)
财经(56921)
(51749)
中心(50590)
(49790)
(48489)
(48092)
业大(45642)
经济学(44062)
研究所(43407)
财经大学(42638)
北京(40619)
经济学院(40204)
农业(39085)
(38267)
(36983)
师范(36577)
基金
项目(217573)
科学(172457)
基金(161046)
研究(158197)
(138293)
国家(137177)
科学基金(120289)
社会(102651)
社会科(97663)
社会科学(97636)
基金项目(85743)
(84838)
自然(78165)
自然科(76454)
自然科学(76430)
自然科学基金(75111)
教育(74012)
(70532)
资助(66816)
编号(63280)
成果(50215)
(49501)
重点(48571)
(46033)
(45099)
教育部(43448)
创新(43090)
科研(42885)
国家社会(42883)
课题(42604)
期刊
(141714)
经济(141714)
研究(97922)
(65394)
中国(63014)
(48159)
金融(48159)
学报(46329)
管理(45447)
(42871)
科学(42288)
大学(36199)
学学(34606)
财经(28766)
农业(28064)
教育(27754)
技术(27448)
(24447)
经济研究(23738)
业经(21833)
财会(18595)
问题(18328)
理论(16490)
统计(16481)
会计(16151)
技术经济(15943)
(15466)
(15355)
(15233)
(14949)
共检索到481709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赵峰  黄嵘  程悦  
本文以中国A股上市公司2007-2014年数据为样本,以自建的中国企业"外汇风险对冲交易数据库"为基础,基于财务风险的"中介效应"视角分析外汇衍生品使用与企业融资效率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就全样本而言,外汇衍生品的使用给中国上市公司带来了约8.1%融资效率的提升,公司财务风险下降约20.7%,并且使财务风险在外汇衍生品的使用与融资效率之间产生了"中介效应";国有上市公司外汇衍生品的使用对融资效率的提升作用显著高于民营上市公司;完全竞争型公司使用外汇衍生品能显著提高其融资效率,但是低垄断型和高垄断型公司外汇衍生品的使用效果不显著;东部公司外汇衍生品的使用对融资效率产生了"正效应",中部公司则产生了"负效应",西部公司"无效应"。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赵峰  黄嵘  程悦  
本文以中国A股上市公司2007-2014年数据为样本,以自建的中国企业"外汇风险对冲交易数据库"为基础,基于财务风险的"中介效应"视角分析外汇衍生品使用与企业融资效率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就全样本而言,外汇衍生品的使用给中国上市公司带来了约8.1%融资效率的提升,公司财务风险下降约20.7%,并且使财务风险在外汇衍生品的使用与融资效率之间产生了"中介效应";国有上市公司外汇衍生品的使用对融资效率的提升作用显著高于民营上市公司;完全竞争型公司使用外汇衍生品能显著提高其融资效率,但是低垄断型和高垄断型公司外汇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郑莉莉  郑建明  
本文利用2005-2010年我国上市公司使用外汇衍生品的数据,分析公司使用外汇衍生品行为的影响因素,从而对破产成本等假设进行验证。研究发现,财务状况、投资机会等指标是使用衍生品的影响因素。本文还分析了公司的股权结构、产权性质、市场化程度、政治关联度对使用衍生品的影响,使用连续变量的稳健性检验支持了本文的结论。论文拓展了外汇衍生品使用动机的研究,在规范上市公司衍生品信息披露和加强公司衍生品行为监管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曹志鹏  袁志玉  
文章以商业银行OTC金融衍生品为研究对象,利用实际市场数据对OTC产品的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与当期收益率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发现:OTC金融衍生品的市场风险与信用风险有一定的相关性。一是信用状况是场外金融衍生品当期收益率的影响因子;二是产品期限与场外金融衍生品的当期收益率显著相关;三是信用状况与基准利率共同影响场外金融衍生品的当期收益率。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曹玉珊  
现有文献较少关注企业运用衍生品的风险管理效果,以至于不能准确地解释运用衍生品的行为与功能。以沪深两市上市公司在2005~2011年间运用过衍生品的企业为样本,分析其运用衍生品的风险管理效果,研究发现中国企业运用衍生品的风险管理效果很弱。因此,可以认为中国企业运用衍生品的行为主要是套期获利,而不是名义上宣称的套期保值。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王珍  
一、金融衍生品套期保值动机(一)消除价格波动风险Keybes和Hicks认为,期货价格走势与现货价格走势基本一致,并且随着期货合约到期日的临近,期货价格趋同于现货价格,为了达到规避风险的目的,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韩依然  兰弼磊  李剑虹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国内外会计准则纷纷改革,推进了公允价值计量的发展。2014年JP摩根公司在2013年第四季度财务报表中公开使用FVA,引发学术界对FVA应用问题展开争议。本文绕开繁杂众多的FVA计算方法,引入简单的模型,以中国银行为例对FVA对财务报表的影响进行探究,发现FVA中的FCA列入报表后会减少权益,给股东带来损失。但如果不列入报表而在报告业绩时自行扣除,却可以起到美化利润的作用。复杂的衍生品交易过程使得FVA调整在不同的时间段效果不同。而关于FVA的诸多问题的解决,将会大大推进公允价值计量的发展,改善衍生品计量的混乱的记账模式。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斯文  
外汇衍生品是企业对冲汇率风险的有效工具。本文以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2007~2011年共计3 105组数据为样本,通过非平衡面板数据模型考察了运用外汇衍生品对冲汇率风险的企业价值效应。实证结果表明,对冲汇率风险能够给企业价值带来平均约19%的溢价规模,进一步的研究则显示这种溢价效应与汇率风险暴露程度正相关。据此,应该坚持外汇衍生品服务于实体经济、完善外汇衍生品的合约品种、加强企业风险管理机制建设、提升外汇衍生品市场透明度。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赵旭  
本文基于企业使用金融衍生品的发展趋势,以中国有色金属类上市公司为样本,对上市公司使用金融衍生品是否有利于提升公司价值;使用金融衍生品究竟增加了企业的风险还是降低了企业的风险?企业价值和企业风险关系如何?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公司使用金融衍生品提升了公司价值,但未必能提升经营业绩;合理运用金融衍生品在某种程度上能够降低公司的内生性风险,有利于企业价值提升,而系统性风险与企业价值之间不具有因果关系。本文研究结论对中国上市公司合理使用金融衍生品进行风险管理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贺宏  陈昱利  王可心  
文章利用2007—2019年我国A股金融业上市公司的数据,验证衍生金融工具的使用与资本市场反应之间的关系,并以"使用衍生金融工具→公司风险→资本市场反应"为分析路径,考察了金融业上市公司衍生金融工具的使用与资本市场反应之间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使用衍生金融工具会带来正向的市场反应,公司风险阿在使用衍生金融工具与市场反应之间发挥完全中介作用。进一步分析发现,与国有金融业上市公司相比,非国有金融业上市公司使用衍生金融工具更能降低公司风险,进而带来正向的市场反应。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谢海垚  常清  
为分析使用金融衍生品的商业银行的财务特点,本文选取了2011年第四季度美国总资产超过30亿美元的179家商业银行的财务数据,建立了Tobit模型,分析结果表明除了资产规模外,使用不同金融衍生品的商业银行对其财务指标要求不同,因此商业银行应该结合自身的财务特点,有选择性地利用金融衍生品以期达到预期目标。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冯帆  黄翌飘  
自2005年汇改以来,人民币汇率波动使得我国企业面临的汇率风险加大。外汇衍生品对冲是公司进行汇率风险管理的有效手段,外汇衍生品对冲汇率风险能否提高公司价值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基于我国制造业457家上市公司2008~2012年的面板数据,对外汇衍生品对冲对公司价值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结果显示:使用外汇衍生品对冲汇率风险可以为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带来正的价值效应。因此,本文作者认为我国应该发展和完善外汇衍生品市场,提高制造业企业利用外汇衍生品进行风险管理的意识,对我国上市公司外汇衍生品使用情况的信息披露加以规范。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樊鹭  
以2013~2016年中证800指数样本股公司为研究对象,探讨公司治理、外汇衍生品使用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外汇衍生品使用能够显著增加企业价值,使用外汇衍生品管理外汇风险的企业,其企业价值要比未使用的企业高出5.7%;公司治理水平越高,企业越倾向于使用外汇衍生品;而公司治理水平低的企业,外汇衍生品使用对企业价值的提升作用不明显。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斯文  
以我国沪深A股上市的制造业企业2007-2012年数据为基础,剖析了金融衍生品对企业个体风险和系统风险的影响。研究表明,无论是整体的衍生品还是不同合约类型的衍生品,对个体风险和系统风险均产生了抑制效应。进一步分析显示,衍生品对个体风险的抑制效应在显著性水平上存在着结构性差异,其中外汇衍生品的影响在统计上显著,而商品衍生品和利率衍生品则不显著。此外,还发现整体衍生品和单一衍生品对系统风险的抑制效应均不显著。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龚艳冰  
金融衍生品交易的高收益和高风险特性,决定了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重要性,需要决策者综合考虑多种因素。文章应用了一种新的方法——支持向量机方法(SVM)来处理数据,与传统的方法相比较,有较好的泛化能力,可避免传统方法的不足,能较客观地对衍生品的风险进行评价。实证结果表明本模型是有效的,能为金融机构建立金融衍生品风险评价体系提供有力的支持。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