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731)
2023(19342)
2022(16363)
2021(15174)
2020(12982)
2019(29705)
2018(29102)
2017(56125)
2016(30380)
2015(34282)
2014(33894)
2013(33866)
2012(31091)
2011(27972)
2010(28084)
2009(26585)
2008(26677)
2007(23818)
2006(21103)
2005(19475)
作者
(86784)
(72207)
(71612)
(68320)
(46228)
(34413)
(32550)
(28123)
(27443)
(25876)
(24701)
(24515)
(23176)
(22853)
(22449)
(21998)
(21519)
(20999)
(20796)
(20704)
(17837)
(17641)
(17469)
(16432)
(16122)
(16049)
(16038)
(15894)
(14415)
(14176)
学科
(129616)
经济(129433)
(111308)
管理(104659)
(98499)
企业(98499)
方法(59961)
数学(49532)
数学方法(49116)
(42492)
(36921)
业经(36016)
中国(35201)
(31354)
(29566)
财务(29498)
财务管理(29451)
企业财务(28029)
农业(25181)
(24520)
贸易(24506)
(23868)
(22427)
银行(22385)
技术(22340)
理论(22199)
(22188)
(21785)
(21337)
(21325)
机构
大学(442183)
学院(440945)
(188093)
经济(184291)
管理(178313)
理学(152816)
理学院(151275)
管理学(149124)
管理学院(148310)
研究(144593)
中国(116659)
(94120)
(92296)
科学(83480)
财经(72990)
(71571)
(67499)
(66551)
中心(65462)
(65309)
研究所(64133)
业大(60547)
北京(59964)
经济学(57988)
财经大学(54393)
(53531)
师范(53098)
农业(52548)
经济学院(52381)
(52114)
基金
项目(287609)
科学(228786)
研究(213902)
基金(212759)
(183094)
国家(181564)
科学基金(158031)
社会(138819)
社会科(131672)
社会科学(131642)
基金项目(111652)
(108982)
自然(100742)
自然科(98379)
自然科学(98357)
教育(97609)
自然科学基金(96697)
(91369)
资助(88277)
编号(85880)
成果(70039)
(65575)
重点(63492)
(60965)
(59836)
课题(58544)
国家社会(57910)
教育部(57266)
(56471)
创新(56427)
期刊
(210326)
经济(210326)
研究(137385)
中国(86844)
(74930)
管理(69544)
学报(62310)
(61956)
科学(60132)
大学(48945)
(47180)
金融(47180)
学学(46214)
教育(43379)
农业(42510)
技术(37692)
财经(37274)
经济研究(33483)
业经(33399)
(31905)
问题(26902)
(24901)
技术经济(23149)
(22896)
世界(21082)
理论(21001)
现代(20852)
财会(20457)
国际(20070)
商业(19552)
共检索到6662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斯文  
外汇衍生品是企业对冲汇率风险的有效工具。本文以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2007~2011年共计3 105组数据为样本,通过非平衡面板数据模型考察了运用外汇衍生品对冲汇率风险的企业价值效应。实证结果表明,对冲汇率风险能够给企业价值带来平均约19%的溢价规模,进一步的研究则显示这种溢价效应与汇率风险暴露程度正相关。据此,应该坚持外汇衍生品服务于实体经济、完善外汇衍生品的合约品种、加强企业风险管理机制建设、提升外汇衍生品市场透明度。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李梦  陈奉先  
以218家制造业上市公司20062016年的季度数据为基础,分析上市公司汇率风险暴露程度、衍生品使用与企业价值之间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外汇风险对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影响显著,其中,技术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企业受汇率风险影响更为明显,劳动密集型企业所受汇率风险影响较低,且随着出口收入增加,企业所遭受的外汇风险减弱;2015年汇率制度改革后,企业汇率风险暴露程度降低;更多使用外汇衍生品可为制造业上市公司带来价值溢价。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应树立避险意识,综合运用外汇衍生品组合抵御汇率风险,提升企业价值。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张欣  孙刚  
运用倾向得分匹配分析法,在控制样本选择性偏误的前提下研究外汇衍生品对出口企业盈利水平以及盈利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外汇衍生品可以提升企业的出口收入,但不能显著提升出口利润;使用外汇衍生品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企业盈利水平的波动性,但效果并不明显。因此,应推动国内外汇衍生品市场发展,完善风险监管机制,以提高外汇衍生品的使用效率。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斯文  
以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2007-2011年共计4623组观测数据为样本,通过非平衡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使用衍生品对企业价值产生了正效应,但显著性水平存在不确定性。进一步的研究显示,在不同类型的衍生品合约中,企业价值效应存在着明显的异质性,外汇衍生品带来了显著的溢价效应,商品衍生品却是显著的折价效应,利率衍生品的影响则不显著。最后,依据实证结果和我国衍生品市场发展现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冯帆  黄翌飘  
自2005年汇改以来,人民币汇率波动使得我国企业面临的汇率风险加大。外汇衍生品对冲是公司进行汇率风险管理的有效手段,外汇衍生品对冲汇率风险能否提高公司价值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基于我国制造业457家上市公司2008~2012年的面板数据,对外汇衍生品对冲对公司价值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结果显示:使用外汇衍生品对冲汇率风险可以为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带来正的价值效应。因此,本文作者认为我国应该发展和完善外汇衍生品市场,提高制造业企业利用外汇衍生品进行风险管理的意识,对我国上市公司外汇衍生品使用情况的信息披露加以规范。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斯文  
以我国沪深A股上市的制造业企业2007-2012年数据为基础,剖析了金融衍生品对企业个体风险和系统风险的影响。研究表明,无论是整体的衍生品还是不同合约类型的衍生品,对个体风险和系统风险均产生了抑制效应。进一步分析显示,衍生品对个体风险的抑制效应在显著性水平上存在着结构性差异,其中外汇衍生品的影响在统计上显著,而商品衍生品和利率衍生品则不显著。此外,还发现整体衍生品和单一衍生品对系统风险的抑制效应均不显著。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赵旭  
本文基于企业使用金融衍生品的发展趋势,以中国有色金属类上市公司为样本,对上市公司使用金融衍生品是否有利于提升公司价值;使用金融衍生品究竟增加了企业的风险还是降低了企业的风险?企业价值和企业风险关系如何?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公司使用金融衍生品提升了公司价值,但未必能提升经营业绩;合理运用金融衍生品在某种程度上能够降低公司的内生性风险,有利于企业价值提升,而系统性风险与企业价值之间不具有因果关系。本文研究结论对中国上市公司合理使用金融衍生品进行风险管理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曹玉珊  
现有文献较少关注企业运用衍生品的风险管理效果,以至于不能准确地解释运用衍生品的行为与功能。以沪深两市上市公司在2005~2011年间运用过衍生品的企业为样本,分析其运用衍生品的风险管理效果,研究发现中国企业运用衍生品的风险管理效果很弱。因此,可以认为中国企业运用衍生品的行为主要是套期获利,而不是名义上宣称的套期保值。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郭飞  马瑞  
人民币汇改以来,不少中国企业使用外汇衍生品来对冲人民币汇率波动产生的外汇风险。但企业因公司治理缺陷进行衍生品投机而发生重大损失的情况常常发生。文章对外汇衍生品使用能否增加企业价值,公司治理与企业风险管理的关系以及公司治理对外汇衍生品风险对冲效果的影响等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评析,以期为我国在完善公司治理的基础上,提高汇率风险管理水平提供借鉴。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曹玉珊  胡峰峰  谢雨晴  
以2008—2016年应用过衍生品的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检验不同管理层因素(管理层权力和认知偏差)导致的企业衍生品投机行为对管理层利益和一般股东利益的差异性影响,研究发现:总体上,管理层能通过衍生品投机行为促进自身的利益,但对一般股东的利益没有影响;作为一种主动的投机行为,管理层权力导致的衍生品投机行为能够增加管理层的利益,但对一般股东的利益的影响不明显,而管理层认知偏差导致的衍生品投机行为作为一种相对被动的投机行为,同时损害了管理层利益和一般股东的利益。此外,证据还表明我国大部分公司应用衍生品是为了进行套期保值,但若投机的话,则表现得非常显著;企业价值的增长有利于一般股东利益的实现,但相伴随的举债,则会损害一般股东利益。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曹玉珊  
以2008-2010年应用过衍生品的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企业衍生品应用中的投机行为与以管理层权力为代表的代理关系之间的相关性,检验结果表明:管理层权力会驱使管理层推动企业实施衍生品投机行为;企业增长速度越快,企业实施衍生品投机行为的可能性越大。此外,证据还表明:更多的样本公司应用衍生品是为了套期保值,但如果实施投机行为的话,则其投机行为非常显著;在管理层权力更大的情况下,企业应用衍生品的行为就会从套保转化为投机;衍生品投机行为的主要结果是实现管理层自身的利益。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曹玉珊  
以2007-2011年应用过衍生品的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机构投资者持股与企业应用衍生品及其投机行为的关系,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担心企业应用衍生品尤其是应用衍生品的投机行为会损害其自身的利益,并且这种担心超出了机构投资者通过积极的监督来保障自身利益的意愿,因此,机构投资者倾向于减少对那些应用衍生品公司的投资,大多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此外,证据还表明:在我国上市公司中,机构投资者的投资并不普遍,份量也较轻;衍生品在我国上市公司中的应用亦不普遍并且应用的程度很低,大多数应用衍生品的公司是为了套保,但一旦投机则非常严重;机构投资者较为看重应用衍生品公司的成长性,而反感其业绩与盈余管理行为。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曹玉珊  
以2007-2011年应用过衍生品的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机构投资者持股与企业应用衍生品及其投机行为的关系,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担心企业应用衍生品尤其是应用衍生品的投机行为会损害其自身的利益,并且这种担心超出了机构投资者通过积极的监督来保障自身利益的意愿,因此,机构投资者倾向于减少对那些应用衍生品公司的投资,大多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此外,证据还表明:在我国上市公司中,机构投资者的投资并不普遍,份量也较轻;衍生品在我国上市公司中的应用亦不普遍并且应用的程度很低,大多数应用衍生品的公司是为了套保,但一旦投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谢卫红   刘瑾   张茜   郭海珍  
数字化创新重塑了价值创造逻辑,为企业效率提升注入新动力。基于2011—2020年我国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在借助Python爬虫技术和文本分析方法测度企业数字化创新水平的基础上,实证检验数字化创新对制造业企业效率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结果显示:数字化创新有效促进了制造业企业效率的提升,价值共创是数字化创新提升企业效率的重要路径;基于行业和地区异质性分析发现,价值共创在数字化创新与制造业企业效率之间的中介作用集中于技术密集型企业和东部地区企业。研究结论有助于评估企业数字化创新的经济效应,为企业管理实践和政府政策制定提供经验证据。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袁晓波  
文章从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内部监督五个方面来评价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质量,利用上海交易所制造业上市公司2008年的年报数据,通过分组检验和总体检验实证了内部控制对财务风险的影响,研究表明: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对财务风险具有一定的影响。内部控制的内部环境、控制活动和内部监督与财务风险存在显著的相关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