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470)
- 2023(4402)
- 2022(3750)
- 2021(3525)
- 2020(3024)
- 2019(7075)
- 2018(6770)
- 2017(14188)
- 2016(7541)
- 2015(8412)
- 2014(8214)
- 2013(8317)
- 2012(7499)
- 2011(6777)
- 2010(6781)
- 2009(6417)
- 2008(6594)
- 2007(5873)
- 2006(5190)
- 2005(4926)
- 学科
- 业(34267)
- 济(31186)
- 经济(31150)
- 管理(27422)
- 企(26663)
- 企业(26663)
- 方法(19423)
- 数学(18026)
- 数学方法(17963)
- 财(16141)
- 贸(13624)
- 贸易(13621)
- 易(13521)
- 务(12131)
- 财务(12129)
- 财务管理(12105)
- 企业财务(11653)
- 出(11436)
- 农(11130)
- 险(10769)
- 保险(10678)
- 制(8518)
- 出口(8452)
- 出口贸易(8452)
- 口(8452)
- 中国(8250)
- 银(7416)
- 银行(7415)
- 行(6865)
- 融(6330)
- 机构
- 学院(106206)
- 大学(105869)
- 济(52646)
- 经济(51861)
- 管理(46540)
- 理学(39620)
- 理学院(39377)
- 管理学(39014)
- 管理学院(38838)
- 中国(30015)
- 研究(29057)
- 财(28129)
- 财经(22356)
- 京(20766)
- 经(20521)
- 经济学(17155)
- 财经大学(17028)
- 经济学院(15800)
- 中心(14883)
- 江(14816)
- 农(14507)
- 商学(14021)
- 融(13985)
- 商学院(13938)
- 金融(13719)
- 科学(13532)
- 所(13496)
- 经济管理(13120)
- 北京(13008)
- 业大(12963)
- 基金
- 项目(66159)
- 科学(53472)
- 基金(52170)
- 研究(48045)
- 家(43941)
- 国家(43632)
- 科学基金(39130)
- 社会(33747)
- 社会科(32299)
- 社会科学(32291)
- 基金项目(27150)
- 自然(25334)
- 自然科(24807)
- 自然科学(24803)
- 自然科学基金(24440)
- 省(23385)
- 资助(23248)
- 教育(21485)
- 划(19350)
- 编号(18096)
- 部(16561)
- 教育部(15010)
- 人文(14892)
- 国家社会(14495)
- 重点(14003)
- 成果(13639)
- 创(13606)
- 制(13447)
- 性(13257)
- 科研(13162)
共检索到1613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魏晓华
中国人民银行宣布,经国务院批准,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汇率改革后人民币汇率小幅升值约2%.对境外上市公司最直接的影响是外汇募股资金小幅缩水。随后.人民银行推出一系列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重要举措.其中8月初公布的“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扩大外汇指定银行远期结售汇业务和开办人民币与外汇掉期业务的通知”和“关于加快发展外汇市场有关问题的通知”两项配套措施.为境外上市公司提供了新的更为便利的规避外汇风险的工具和平台。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周海
随着全球经济金融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外汇汇率频繁、剧烈变动将成为常态,由此引发的汇率风险将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这就要求中国企业树立外汇风险意识,学会合理运用避险工具,有效防范汇率风险。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魏爱东
本文概述了我国人民币汇率体制改革后国内工商客户以及商业银行面临汇率波动形成的风险,介绍了目前国内比较常用的避险工具,并提出了转变观念,重视汇率变化,完善衍生工具应用政策环境的对策。
关键词:
汇率改革 汇率风险 避险工具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陈琦 顾纪生
国外研究表明,外汇衍生品是企业规避汇率风险的有效工具,而我国外汇衍生品市场还处在萌芽期,外汇衍生品供给还远远不能满足风险管理需求。对企业来说,更存在着交易成本高、受到严格限制等不利因素,一些企业宁可承担汇率风险而放弃运用衍生品避险。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张欣 孙刚
运用倾向得分匹配分析法,在控制样本选择性偏误的前提下研究外汇衍生品对出口企业盈利水平以及盈利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外汇衍生品可以提升企业的出口收入,但不能显著提升出口利润;使用外汇衍生品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企业盈利水平的波动性,但效果并不明显。因此,应推动国内外汇衍生品市场发展,完善风险监管机制,以提高外汇衍生品的使用效率。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韩立岩 刘姗 郑葵方
自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日波动范围不断扩大,在波动中快速升值,而相对其他主要国际货币则升降并存。在这样一个复杂的外汇市场环境中,对人民币外汇衍生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因此,央行在银行间外汇市场相继推出人民币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刘淑莲
在外汇风险管理中,套期保值的基本做法是:分析未来汇率变动方向与幅度;确认以外币表示的预期现金流量;明确企业面临的风险及其大小;设计避险方案,合理选择避险工具,让两种走势相反的风险相互制约,从而达到保值的目的。在实务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计不同的套期保值策略,这里仅以特定的案例说明不同策略对企业的影响。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刘志洋 孟祥璐
汇率是重要的系统风险因子,随着中国"一带一路"大战略的实施以及人民币逐渐国际化,汇率风险必将成为影响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的重要风险来源。商业银行包括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以2018年在中国上市的商业银行为研究样本,从商业银行个体经营风险和系统性风险贡献度两个角度出发,根据GARCH-MIDAS模型将汇率波动率分解为长期波动率和短期波动率,运用马尔科夫机制转换模型研究人民币兑美元、欧元和日元汇率短期波动对中国商业银行的风险溢出效应,运用面板数据回归分析法研究商业银行利率衍生产品的使用对商业银行个体经营风险和系统性风险贡献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汇率波动对商业银行风险的溢出效应具有异质性,且汇率衍生品的使用对商业银行风险的影响相对中性。从单个商业银行风险看,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对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个体经营风险的影响较大,人民币兑欧元汇率显著影响大多数城市商业银行的个体经营风险,人民币兑日元汇率并没有增加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的个体经营风险。从状态持续期看,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处在高风险状态的时间长于股份制商业银行。从系统性风险贡献度角度看,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短期波动率的上升显著增加了中国银行业的系统性风险,且城市商业银行的系统性风险贡献度受汇率波动的影响最大。而汇率衍生产品名义价值占总资产比值和衍生产品公允价值(无论是资产方还是负债方)占资产比值均不影响商业银行个体经营风险和系统性风险贡献度,说明衍生品的使用并没有增加银行业的风险。研究结果对人民币管理部门有一定启示,即应重视人民币兑美元短期波动率的影响,重视汇率波动对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的影响,进一步发展汇率衍生产品市场。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生柳荣 罗清皓
外汇衍生产品,具有风险规避和投机的双重功能,由于不少衍生产品终端用户的使用不当及部分交易员在追逐高收益的同时任意放大风险,使得人们往往只看到外汇衍生产品高投机性的一面,而忽略其风险规避的属性。尤其是2008年底爆发金融危机后,高杠杆的金融衍生产品作为诱发危机的主要因素之一,使得市场对其谈虎色变,更有甚者将其束之高阁,列为禁入产品之列。事实上,正确运用外汇衍生产品对我国众多的国际贸易企业规避风险、锁定成本和收益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如何正确认识外汇衍生产品、如何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对其进行合理运用,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需要共同研究的一个课题。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斯文
外汇衍生品是企业对冲汇率风险的有效工具。本文以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2007~2011年共计3 105组数据为样本,通过非平衡面板数据模型考察了运用外汇衍生品对冲汇率风险的企业价值效应。实证结果表明,对冲汇率风险能够给企业价值带来平均约19%的溢价规模,进一步的研究则显示这种溢价效应与汇率风险暴露程度正相关。据此,应该坚持外汇衍生品服务于实体经济、完善外汇衍生品的合约品种、加强企业风险管理机制建设、提升外汇衍生品市场透明度。
关键词:
外汇衍生品 汇率 风险对冲 企业价值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李梦 陈奉先
以218家制造业上市公司20062016年的季度数据为基础,分析上市公司汇率风险暴露程度、衍生品使用与企业价值之间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外汇风险对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影响显著,其中,技术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企业受汇率风险影响更为明显,劳动密集型企业所受汇率风险影响较低,且随着出口收入增加,企业所遭受的外汇风险减弱;2015年汇率制度改革后,企业汇率风险暴露程度降低;更多使用外汇衍生品可为制造业上市公司带来价值溢价。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应树立避险意识,综合运用外汇衍生品组合抵御汇率风险,提升企业价值。
关键词:
汇率风险暴露 企业价值 外汇衍生品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赵峰 黄嵘 程悦
本文以中国A股上市公司2007-2014年数据为样本,以自建的中国企业"外汇风险对冲交易数据库"为基础,基于财务风险的"中介效应"视角分析外汇衍生品使用与企业融资效率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就全样本而言,外汇衍生品的使用给中国上市公司带来了约8.1%融资效率的提升,公司财务风险下降约20.7%,并且使财务风险在外汇衍生品的使用与融资效率之间产生了"中介效应";国有上市公司外汇衍生品的使用对融资效率的提升作用显著高于民营上市公司;完全竞争型公司使用外汇衍生品能显著提高其融资效率,但是低垄断型和高垄断型公司外汇衍生品的使用效果不显著;东部公司外汇衍生品的使用对融资效率产生了"正效应",中部公司则产生了"负效应",西部公司"无效应"。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赵峰 黄嵘 程悦
本文以中国A股上市公司2007-2014年数据为样本,以自建的中国企业"外汇风险对冲交易数据库"为基础,基于财务风险的"中介效应"视角分析外汇衍生品使用与企业融资效率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就全样本而言,外汇衍生品的使用给中国上市公司带来了约8.1%融资效率的提升,公司财务风险下降约20.7%,并且使财务风险在外汇衍生品的使用与融资效率之间产生了"中介效应";国有上市公司外汇衍生品的使用对融资效率的提升作用显著高于民营上市公司;完全竞争型公司使用外汇衍生品能显著提高其融资效率,但是低垄断型和高垄断型公司外汇
[期刊] 会计之友(上旬刊)
[作者]
贾炜莹 兰凤云 陈宝峰
西方主流理论认为衍生金融工具的运用可以降低公司的风险,国内学术界目前在这方面的研究尚不多。为此,本文以我国1151家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2007年横截面数据为研究样本,对上市公司运用衍生金融工具进行风险管理,并对公司风险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的情况与国外不同,我国上市公司运用衍生金融工具进行风险管理对公司的系统风险和破产风险均有微弱的增加效应。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马施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和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推进,我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不断加快,衍生金融工具的需求与风险与日俱增。基于中国的制度背景,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考察内部治理要素对非金融类上市公司衍生金融工具风险效应的治理作用。研究发现作为内部治理变量的股权结构、董事会机制和管理层治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上市公司运用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其中控制人性质、股权制衡度、独立董事比例、董事长与总经理的二职分离、高管持股比例的制约作用比较显著。研究还发现,上述内部治理要素具有协同效应。
关键词:
衍生金融工具 内部治理 一带一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