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192)
2023(4773)
2022(3919)
2021(3733)
2020(3174)
2019(6946)
2018(6507)
2017(13383)
2016(7276)
2015(7809)
2014(7905)
2013(7885)
2012(7471)
2011(6718)
2010(6704)
2009(6166)
2008(6376)
2007(5889)
2006(5083)
2005(4917)
作者
(21967)
(18305)
(18042)
(17310)
(11887)
(8839)
(8397)
(6993)
(6974)
(6617)
(6316)
(6248)
(6029)
(5916)
(5880)
(5697)
(5462)
(5310)
(5286)
(5278)
(4508)
(4456)
(4405)
(4236)
(4154)
(4046)
(4011)
(3836)
(3815)
(3651)
学科
(30812)
经济(30780)
(20732)
管理(19384)
(16992)
企业(16992)
方法(15099)
数学(13346)
数学方法(13224)
(8448)
(7548)
贸易(7544)
(7485)
金融(7485)
中国(7408)
(7367)
(7340)
(6978)
(6726)
(6676)
银行(6666)
(6431)
业经(5510)
(5484)
财务(5479)
财务管理(5470)
企业财务(5316)
(4788)
市场(4723)
技术(4621)
机构
大学(110162)
学院(107092)
(48397)
经济(47488)
管理(40204)
研究(39276)
理学(34199)
理学院(33796)
管理学(33271)
管理学院(33057)
中国(30886)
(23930)
(22910)
科学(22088)
(20397)
财经(19368)
(18467)
研究所(18378)
中心(17891)
(17779)
经济学(16055)
(15491)
业大(15053)
财经大学(14926)
农业(14716)
北京(14606)
经济学院(14535)
(13765)
(12806)
师范(12617)
基金
项目(70214)
科学(55690)
基金(53431)
研究(48784)
(47698)
国家(47364)
科学基金(40199)
社会(32323)
社会科(30851)
社会科学(30841)
基金项目(27558)
自然(26671)
自然科(26145)
自然科学(26138)
自然科学基金(25723)
(24880)
资助(23123)
教育(22531)
(22241)
编号(17677)
(16880)
重点(15817)
成果(14708)
教育部(14645)
(14616)
(14602)
(14391)
国家社会(14148)
科研(13770)
创新(13728)
期刊
(51365)
经济(51365)
研究(34627)
中国(19872)
(18629)
学报(18469)
科学(16365)
(16029)
金融(16029)
(15910)
管理(15637)
大学(13894)
学学(13265)
农业(10678)
财经(10670)
经济研究(9324)
(9193)
教育(8547)
(7509)
国际(7294)
业经(7053)
问题(7025)
技术(6983)
(6300)
世界(6205)
理论(5628)
商业(5220)
技术经济(5000)
统计(4939)
实践(4853)
共检索到1640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邓翔  蒋坤宏  
我国货币政策和资本监管是相对独立的两个体系,有必要讨论二者在维护宏观经济和金融稳定上的配合问题,而这个问题在后危机时代尤为重要。本文通过一个简单的信贷模型分析了货币政策和资本监管协同作用的微观基础,并用1998—2012年我国商业银行的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发现:我国严格执行资本监管之后,对信贷的扩张确实有制约作用,而且对货币政策的传导有显著影响;资本越充足的银行信贷规模扩张越快,资本充足率低于监管要求(8%)的商业银行即使在扩张性货币政策下也放缓信贷增速。这意味着货币政策和资本监管联合操作的微观机制是存在的,在逆周期调控和控制金融风险上应充分发挥二者的协同作用。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李永胜  
随着全球性金融危机的萌动,外汇投机特别是攻击性外汇投机越来越引起人们的不安与恐惧。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估计,目前在世界各地流窜以追逐高额投机利润的国际游资达72万亿美元,全球的日平均外汇交易额已达2万亿美元,而这其中仅有2%是因为贸易和国际投资引起的...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李永胜  
提高利率几乎是每一个遭受攻击性外汇投机的国家中央银行采取的主要抵御措施,但一次次惨痛的教训敲响警钟:反狙击,提高利率并非明智之举。因为提高利率要受到国内金融体系和金融结构的制约,抵御效果则由于受种种因素的影响不尽理想,更严重的是投机者会利用央行的提高利率全方位地进行立体投机。要时攻击性外汇投机标本兼治,应在控制国际投机资本和完善游戏规则上下功夫。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谢赤  张媛媛  丁晖  
文章主要通过研究外汇市场干预操作与货币政策改变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来考察中央银行在外汇市场上进行冲销干预的效果。在央行拥有内部信息,投机者拥有基本面私有信息的条件下,文章使用GARCH时间序列模型,以期货市场上能够反映市场参与者对公开及私有信息理解的投机净头寸(变化)数据作为预期的代理变量展开分析。文章的结论不支持信号渠道,外汇市场上的可预期干预结果更可能与央行期望的干预方向相反,并且过去的投机者净头寸持有量可以促使干预发生。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陆前进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奚君羊  戎如香  
中央银行为减小汇率波动幅度往往会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但这种干预的效果取决于外汇市场是否存在冲击持续性。本文采用GPH法和HD法对人民币和美元汇率的冲击持续性分别进行了考察,发现中美两国的外汇市场均存在显著的冲击持续性,说明央行进行外汇干预的市场条件是存在的。然而如果央行进行方向不当的外汇干预,则反而会导致汇率大幅度偏离均衡水平,为此本文就我国央行的外汇干预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此外,本文的比较分析表明,对于相同样本,在检验冲击的持续性方面HD法要优于GPH法。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安兴  孙琼  林少宫  
自从1994年实现汇率并轨以来,中国外汇市场稳步发展,在1996年12月实现人民币在经常项目下可自由兑换,并向着人民币完全自由汇兑的目标迈进。比较研究中美外汇市场,对认识中国外汇市场,指导中国外汇市场的进一步改革和发展,无疑具有重要意义。同时,通过比较中美外汇市场汇率波动特征,也可以增加我们对投机与非投机价格认识。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陈国进  胥爱欢  
本文从外汇市场压力的测度、外汇市场压力与货币政策、外汇市场压力与货币危机的识别与测度以及外汇市场压力与汇率制度四个方面总结了国外研究者对此的最新研究成果,从中我们发现外汇市场压力对于一国经济有着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在当前通胀预期下,外汇市场压力与我国资产价格波动和货币政策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值得我们去进一步研究。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陈平  梅琳  鲜于波  
本文首先分析了现有主流研究理论在汇率波动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果,之后主要介绍了复杂性理论和计算经济学在汇率研究中的应用,重点对人工外汇市场模型的进化和有关成果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和评述,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人工外汇市场的研究,不仅在汇率理论的研究中引入了新的理论分析方法,而且加深了经济学对汇率决定机制以及汇率持续波动的理解和研究。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靳玉英  周兵  张志栋  
本文选取28个新兴市场国家样本,比较研究其在1990~2002年和2003~2010年两个阶段外汇市场压力的吸收问题。通过对样本国家这两个阶段外汇市场压力状态和吸收方式的统计分析发现,这些国家的外汇市场压力由第一阶段以贬值压力为主转变为第二阶段以升值压力为主:贬值压力的吸收方式由第一阶段的储备减少方式为主转换为以贬值方式为主,但在升值压力的吸收上,储备增加一直是主导吸收方式。此外,本文从压力类型、经济状态等多个视角对新兴市场国家外汇市场压力吸收方式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各影响因素的解释力因研究视角不同而存在很大差异,在外汇市场压力吸收方式选择上,存在从第一阶段官方包揽汇率风险转变为第...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冉茂盛  廖应高  莫高琪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汇率作为国家宏观经济主要的调控手段和经济杠杆对国民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越来越明显。随着2001年11月中国成功加入WTO,研究人民币汇率的波动性特征对理解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完善人民币汇率制度、实现人民币自由兑换和国际化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本文采用GARCH模型对并轨后中美外汇市场的波动性进行了比较研究,揭示了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特殊性。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刘大能  
人们在探讨东南亚金融危机的起因时,往往都要提到国际投机资本,认为正是由于它的袭击才引发了这场灾难性的危机。那么,国际投机资本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资本?它是如何寻找自己的攻击目标的?或者说,它选择目标的标准是什么?我国(香港除外)为什么没有成为它的攻击目...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陈小五  
该文以人民币自由兑换与外汇市场的内在联系为视角,比较中国外汇市场与国际外汇市场的共同点与差异之处,探究差异的形成原因,指出要充分发挥政府干预的作用,推进外汇管理体制的变迁,尽快解除国内外汇市场发展的体制约束。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焱林  何佩  
文章基于外汇市场压力理论,采取模型独立法测度外汇市场压力,利用2004年6月至2016年12月数据建立TVP-VAR模型,研究外汇市场压力与货币政策非线性动态关联性。结果表明:对冲回收的基础货币和国内信贷对人民币外汇市场压力基本无影响;中美利差对人民币外汇市场压力具有负向影响;经济增长与人民币外汇市场压力具有显著正向传递效应。现阶段,人民币外汇市场压力对中美利差、国内信贷、通货膨胀率具有较为平缓的传递效应;汇率制度改革、经济周期变化都会导致人民币外汇市场压力与货币政策相关指标关联性产生明显变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