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311)
- 2023(7899)
- 2022(6813)
- 2021(6493)
- 2020(5393)
- 2019(12362)
- 2018(12302)
- 2017(25482)
- 2016(13856)
- 2015(15475)
- 2014(15795)
- 2013(15893)
- 2012(14986)
- 2011(13888)
- 2010(14083)
- 2009(13524)
- 2008(13669)
- 2007(12493)
- 2006(11343)
- 2005(10734)
- 学科
- 济(56798)
- 经济(56733)
- 管理(42292)
- 业(41703)
- 企(33147)
- 企业(33147)
- 方法(26003)
- 数学(23512)
- 数学方法(23262)
- 中国(17477)
- 财(17068)
- 农(16581)
- 制(15273)
- 贸(14612)
- 贸易(14603)
- 易(14306)
- 银(13406)
- 银行(13397)
- 行(12943)
- 融(12349)
- 金融(12349)
- 业经(11233)
- 策(11008)
- 务(10052)
- 财务(10033)
- 财务管理(10012)
- 学(9989)
- 农业(9742)
- 企业财务(9516)
- 体(9195)
- 机构
- 大学(207558)
- 学院(207501)
- 济(93393)
- 经济(91421)
- 管理(79256)
- 研究(71076)
- 理学(66536)
- 理学院(65859)
- 管理学(64965)
- 管理学院(64563)
- 中国(59213)
- 财(48896)
- 京(43366)
- 科学(38405)
- 财经(37881)
- 所(36305)
- 经(34350)
- 中心(32429)
- 研究所(31981)
- 江(31618)
- 农(30389)
- 经济学(29691)
- 北京(28278)
- 财经大学(28235)
- 经济学院(26851)
- 州(25527)
- 业大(25428)
- 范(25409)
- 师范(25202)
- 院(24939)
- 基金
- 项目(122100)
- 科学(96666)
- 研究(91541)
- 基金(90229)
- 家(77314)
- 国家(76672)
- 科学基金(65408)
- 社会(58835)
- 社会科(55926)
- 社会科学(55913)
- 基金项目(45960)
- 省(45005)
- 教育(42670)
- 自然(41144)
- 自然科(40196)
- 自然科学(40184)
- 资助(39578)
- 自然科学基金(39533)
- 划(38985)
- 编号(37115)
- 成果(32117)
- 部(29170)
- 重点(27037)
- 性(26048)
- 课题(25958)
- 发(25820)
- 教育部(25468)
- 创(24749)
- 人文(24504)
- 国家社会(24145)
共检索到3284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林
通过VAR模型、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脉冲累积响应和非线性回归方法分析了我国外汇市场干预、汇率和货币政策之间的动态相互关系,以及我国外汇市场冲销干预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央行通过外汇市场干预试图稳定汇率,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国内货币供给增加,货币供给增加又会导致汇率升值;央行的外汇干预操作并未考虑到干预可能带来的国内货币市场失衡的影响,同时这种干预并不能有效地影响汇率;为了缓解通胀压力,央行通过提高利率回收部分货币投放。此外,在考察期内的三个阶段,央行冲销政策的有效性也是不同的。
关键词:
外汇市场干预 货币政策 冲销有效性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陈音峰 王东明
近年来,中国流动性过剩愈演愈烈。央行采取各种措施(包括再贷款、调整准备金率和公开市场操作等等)大规模冲销干预。文章采用1995年~2012年第1季度的季度数据计量检验了基于修正BGT模型推导的冲销系数模型,采用递归参数方法估计了中国的动态冲销系数,并且测算了外汇市场压力和外汇市场干预指数,综合讨论了央行冲销干预政策的有效性。研究发现,冲销干预政策冲销了绝大多数国际收支双顺差所带来的被动增加的货币供给,缓解了大部分的外汇市场压力,在一定程度保证了汇率相对稳定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EMP走势表明2003年以来,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邓斌 傅晓平
外汇市场干预是我国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而冲销干预是外汇市场干预的重要方式或主要内容。其有效性对于维持我国外汇市场稳定,抵御经济外来冲击,保持国内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实现宏观调控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该领域的研究文献不断涌现,对理论发展和实践完善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对主要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和评述,以反映外汇市场干预与冲销操作有效性研究的最新进展,把握其目前动态,为进一步研究我国的外汇稳定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外汇 冲销操作 有效性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记伟 许少强
实证分析表明,将外汇市场干预变量放入货币市场和外汇市场均衡的分析框架内是必要的。面对人民币升值压力,如果国内同时存在通货膨胀压力,则外汇市场干预与为抑制通货膨胀而采取的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就会发生冲突。特别是,利率的提高虽然在短期内可以抑制通货膨胀,但会吸引更多的资本流入,而且对经济增长的抑制作用也较为明显。美国金融危机背景之下,国内通货膨胀压力的基本消除和经济运行中出现的下行态势为在保持汇率稳定的同时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提供了契机。
关键词:
外汇市场干预 汇率政策 货币政策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姚佳
本文主要对中央银行外汇市场干预的有效性进行了分析,干预的有效性和成本因干预的类型、条件和工具的不同而不同。特别是在考虑汇率制度和资本替代因素以后,冲销干预的效果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并对我国中央银行的冲销干预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冲销干预 非冲销干预 公开市场业务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邢毓静
1994年1月1日,我国成功实现了人民币汇率并轨,建立了以外汇市场供求为基础的管理浮动汇率制。经过两年的探索,我国正式于1996年12月1日宣布实现经常项下的人民币完全可兑换,成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第八条款国。这标志着我国外汇市场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同时也自然地对中央银行提出按照市场化要求适当干预外汇市场。能否以适当方式干预外汇市场,会直接影响到外汇市场能否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平衡运行,货币政策目标能否顺利实现,这是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傅勇 李月
本文从干预主体的角度归纳分析了10个国家的外汇市场干预模式,讨论了财政主导型干预和央行主导型干预的区别及各自适用条件。分析表明,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对发展中国家,均不存在标准的外汇市场干预模式,中央银行与财政部门的分工界定不一。国际经验显示,对于汇率灵活性不够、需要频繁而大规模地干预、财政融资空间有限、财政央行政策协调成本较大的国家,中央银行主导外汇市场更具优势。本文也讨论了未来建立外汇平准基金或特别账户的可能性。
关键词:
外汇市场干预 中央银行 财政部 货币政策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盛斌 吴建涛
外汇市场的有效性程度是考察汇率形成机制是否灵活与合理的重要途径。本文运用近似熵的分析方法研究了汇率改革前后人民币外汇市场有效性的动态变化。研究发现,汇改使人民币对日元和欧元间外汇市场的有效性下降,而人民币对美元间外汇市场的有效性在增加。同时,央行对外汇市场干预的强度越大,人民币外汇市场的有效性就越低。经验表明,参考一篮子汇率制度的实施是提高人民币外汇市场有效性的一个重要途径。
关键词:
市场有效性 外汇干预 人民币汇率 近似熵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朱孟楠 刘林
1994年以来,人民币经历了四次升值或贬值阶段。货币当局在外汇市场上进行了积极的干预,同时对外汇干预进行了冲销。本文首先利用事前和事后外汇市场压力指数构建外汇市场干预有效性指数模型,然后利用LS、E-G协整、ECM和State-Space模型估计模型中的结构参数,测算出外汇市场干预的有效性指数。研究表明,我国外汇市场干预是有效的,在一些时期内存在干预超调现象,并且货币当局的冲销也是部分有效的。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李剑君
中央银行要行之有效地干预外汇市场,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各国中央银行一致行动并且选择适宜的入市时机。依传统而言,中央银行在外汇市场上扮演决定者的角色,在金本位和固定汇率制下,各国中央银行在干预行为上容易达成共识。但时至今日,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刁锋
1994年初我国实行了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以后,中国人民银行开始了持续的、相对大规模的外汇市场干预。七年多来,经济学者对此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并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但是,用计量经济学方法进行的定量研究还比较匮乏。本文利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定量地研究了我国央行外汇市场干预通过资产组合渠道的有效性。
关键词:
外汇市场干预 资产组合渠道 有效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焱林 何佩
文章基于外汇市场压力理论,采取模型独立法测度外汇市场压力,利用2004年6月至2016年12月数据建立TVP-VAR模型,研究外汇市场压力与货币政策非线性动态关联性。结果表明:对冲回收的基础货币和国内信贷对人民币外汇市场压力基本无影响;中美利差对人民币外汇市场压力具有负向影响;经济增长与人民币外汇市场压力具有显著正向传递效应。现阶段,人民币外汇市场压力对中美利差、国内信贷、通货膨胀率具有较为平缓的传递效应;汇率制度改革、经济周期变化都会导致人民币外汇市场压力与货币政策相关指标关联性产生明显变动。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何慧刚
2002年以来,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加剧,外汇储备急剧增长,货币供应量增长,通货膨胀压力凸现。为了稳定人民币汇率和抑制通货膨胀,中央银行采取了一系列外汇冲销干预措施。文章在分析外汇冲销干预有效性理论的基础上,分析外汇储备急剧增长下外汇冲销干预的效力和制约因素,认为外汇冲销干预短期内能抵消外汇占款、控制信贷增长,但效力有限;在长期内,外汇冲销干预不仅会影响货币政策独立性,还可能导致通货膨胀、利率上升、汇率升值乃至经济"滞胀",因而难以具有可持续性,最后,文章提出加强外汇储备管理,增强外汇冲销干预效力和货币政策独立性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外汇冲销式干预对中国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影响研究
外汇储备、外汇交易量与CHIBOR利率的VAR模型(2000~2004)——兼论“三元悖论”下冲销干预与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外汇储备增长的宏观经济影响及货币冲销政策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国际资本流动与货币冲销的有效性研究:1999~2010
中国外汇市场压力指数与货币政策关联性——基于TVP-VAR方法的实证分析
论央行货币政策与我国货币、资本及外汇市场的协调发展
外汇储备增加的通货膨胀效应和货币冲销政策的有效性——基于中国统计数据的实证检验
对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质疑——兼论提高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条件
人民币外汇市场压力与货币政策关系实证分析
美联储货币政策对人民币外汇市场压力的非对称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