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830)
- 2023(15798)
- 2022(13751)
- 2021(12864)
- 2020(10937)
- 2019(24986)
- 2018(24723)
- 2017(48790)
- 2016(26638)
- 2015(29689)
- 2014(29702)
- 2013(29363)
- 2012(27194)
- 2011(24800)
- 2010(24684)
- 2009(22835)
- 2008(22683)
- 2007(20043)
- 2006(17687)
- 2005(15566)
- 学科
- 济(103923)
- 经济(103802)
- 管理(79632)
- 业(76404)
- 企(62370)
- 企业(62370)
- 方法(50261)
- 数学(44580)
- 数学方法(44117)
- 财(30969)
- 农(29067)
- 中国(28575)
- 业经(22444)
- 贸(22294)
- 贸易(22284)
- 易(21684)
- 制(21634)
- 学(21379)
- 务(19959)
- 财务(19891)
- 财务管理(19850)
- 地方(19459)
- 农业(19201)
- 企业财务(18835)
- 银(18641)
- 银行(18577)
- 行(17612)
- 融(17034)
- 金融(17033)
- 技术(16339)
- 机构
- 大学(383217)
- 学院(381571)
- 济(154780)
- 经济(151457)
- 管理(151395)
- 理学(131017)
- 理学院(129615)
- 管理学(127495)
- 研究(127221)
- 管理学院(126824)
- 中国(98071)
- 京(81103)
- 科学(78497)
- 财(74404)
- 农(65986)
- 所(64531)
- 财经(59427)
- 业大(59362)
- 研究所(58538)
- 中心(58246)
- 江(55170)
- 经(54053)
- 农业(52261)
- 北京(51381)
- 范(47843)
- 师范(47299)
- 经济学(46629)
- 院(45712)
- 州(44986)
- 财经大学(44298)
- 基金
- 项目(258179)
- 科学(201831)
- 基金(187807)
- 研究(185356)
- 家(164776)
- 国家(163425)
- 科学基金(139375)
- 社会(116627)
- 社会科(110647)
- 社会科学(110621)
- 省(99894)
- 基金项目(99806)
- 自然(92358)
- 自然科(90165)
- 自然科学(90140)
- 自然科学基金(88538)
- 教育(84978)
- 划(84846)
- 资助(78476)
- 编号(75116)
- 成果(60936)
- 重点(57685)
- 部(57461)
- 发(54387)
- 创(53321)
- 课题(51308)
- 科研(49848)
- 创新(49730)
- 教育部(49024)
- 大学(47917)
- 期刊
- 济(165103)
- 经济(165103)
- 研究(114119)
- 中国(67230)
- 学报(63455)
- 农(58692)
- 财(55747)
- 科学(55563)
- 管理(53898)
- 大学(47411)
- 学学(44998)
- 融(41316)
- 金融(41316)
- 农业(39876)
- 教育(37148)
- 技术(30249)
- 财经(29016)
- 业经(27581)
- 经济研究(27376)
- 经(24639)
- 问题(22085)
- 业(19887)
- 理论(19403)
- 贸(18933)
- 科技(18253)
- 技术经济(18095)
- 商业(17737)
- 版(17727)
- 实践(17666)
- 践(17666)
共检索到5563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牛晓健 陶川
本文以货币政策信贷观的银行贷款渠道为理论基础,定量解析了2005年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外汇占款对其调控效果的影响。文章运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构建了一个SVAR模型并通过约束识别了其中外汇占款的结构冲击,进而定量解析了外汇占款从货币到信贷这一传导环节对央行货币政策调控的影响程度,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均表明外汇占款的增加在长期内对基础货币、广义货币和金融机构贷款有扩张效应,且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对基础货币余额的弹性有很大一部分是外汇占款引致的。这表明,由于存在三元悖论,开放条件下我国的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受到较大影响,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受到因外部经济失衡所导致的外汇占款的影响,因此,货币政策的实施应当充分关注外汇占款的扩张性效应,并采取有效措施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震
外汇储备的迅猛增长导致基础货币和流动性扩张,加大了央行对冲外汇占款的压力。这是近20年来我国货币政策操作的逻辑起点。本文系统研究了外汇占款问题对于国内货币政策操作效果的影响,并对货币政策走向进行了展望。结论表明,随着外汇储备下降,我国货币政策的自主性和灵活性得到增强,同时也为央行创新货币政策工具和实施更加主动的宏观调控创造了有利条件,但值得指出的是,央行的货币政策操作也将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陶卫
本文针对近段时间央行频繁采用紧缩性货币政策,而并没取得较好效果的现实,认为目前过多的外汇占款导致流动性增加,造成货币投放不均衡,是影响央行货币政策效果的主要因素。而这种不均衡仅靠中央银行目前的对冲性政策不能持久有效地缓解,应该在此基础上着重加快外汇管理的改革,合理改善引进外汇质量。
关键词:
外汇占款 货币政策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陶卫
中国人民银行从2006年4月28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并在6月宣布上调存款准备金,在随后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内分别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0.5个百分点。紧接着,8月19日再次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另一方面,从中国人民银行2季度的报告来看,我国目前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货币投放增速也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开宇
自2005年人民币汇改后,在人民币升值预期和国内外利差的双重影响下外汇占款规模快速增长。外汇占款规模的快速增长所导致的基础货币被动投放,对央行货币政策的施行效果造成了的影响。本文通过抛补平价说和蒙代尔—弗莱明模型从理论上对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进行了说明,并通过建立对数模型对不同时期外汇占款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外汇占款的变动对货币供应量的变动存在着明显的影响。为了降低其影响,建议央行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加大人民币汇率的浮动区间和加速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
关键词:
外汇占款 货币供应量 货币政策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陈远志 谢智勤
本文从实证的角度深入探讨2001年以来我国的外汇盈余结构与货币政策调控压力之间的相关关系,分析表明,在三类外汇盈余中,热钱流入与外汇占款和基础货币扩张的相关性最高,外贸顺差次之,外商直接投资最弱,而格兰杰因果检验的结果则显示热钱流入是我国广义货币扩张的主要成因。最后本文运用向量误差校正(vEc)模型验证了热钱流入迫使我国货币政策被动紧缩的传导机制,并提出了加强对外汇盈余结构和短期资本流入的监控、化解当前货币政策调控压力的若干政策建议。
关键词:
外汇盈余结构 货币政策 中央银行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爱俭 王璟怡 武鑫
2011年以来,我国为了控制持续高涨的物价水平,货币政策已由适度宽松调整到稳健,然而回归常态化的货币政策效果低于预期。在此背景下,定性定量地分析国际资本的流动对我国当前稳健的货币政策效果影响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利用改进的蒙代尔-弗莱明理论模型进行定性分析可以发现,我国货币政策的效果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资本流入的多少和汇率制度的浮动程度。进一步借助VAR模型分析影响程度,表明外汇占款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短期内,而且外汇占款增量对货币供应增量的影响并不十分明显。基于此,我国可以考虑适当扩大汇率浮动的空间,并加强资本流动监控与管理。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蔡旺春 李光明
文章基于2005年7月21日我国人民币汇率改革以来的连续时间序列数据和离散数据,利用多元回归模型,实证研究了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以来我国货币政策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我国货币政策的两个变量—货币供应量和利率,会对人民币汇率产生显著的影响,其中人民币货币供应量增加会引起人民币汇率贬值,银行间信用隔夜拆借利率上升可以引起人民币汇率升值。因此,中国在稳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同时,应有效监控我国货币供应量对汇率的影响,密切关注银行间同业拆解利率对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影响,从而促进我国经济内外平衡和外汇市
关键词:
货币政策 人民币汇率 货币需求 金融经济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刘旺霞
本文设定相关变量和模型,采用ADF单位根检验、Johansen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及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等方法,对2003年第1季度至2008年第3季度我国国内信贷余额CR、货币供应量等货币政策调控变量,与最终经济变量国内生产总值GDP、消费者物价指数CPI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LM1与LGDP、CPI均互为因果关系,△LM2是△LGDP的格兰杰原因,△LGDP是△LCR的格兰杰原因,从而可得出信贷和货币供给具有内生性、利率渠道无效等结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贾丽平 郭薇
我国经济的高增长对房地产业的依赖性较强,这种高依赖性很容易导致房地产业超常规投资,投资规模不断上升,以及房地产价格大幅度上升。文章采用VAR模型实证分析近年来我国货币供给量、利率货币政策对房地产价格的动态调控,进一步验证了数量型货币政策比价格型货币政策更有效。
关键词:
货币供给量 利率 VAR模型 调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胡振华 王振 文兴易
通过扩展IS-LM模型理论分析,文章采用多项经济指标建立并识别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SVAR)研究影子银行对我国货币政策调控效果的影响。基于我国2003年至2013年6月的月度数据,通过各变量的平稳性检验、协整检验、模型的稳定性检验等相关检验,指出各经济指标与影子银行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的关系。对模型各参数进行估计,并就影子银行与各经济指标之间做脉冲响应,进一步对主要变量进行方差分解,指出影子银行的发展对经济的影响具有两面性,对货币政策的调控效果会有影响,中央银行应执行更为谨慎的货币政策。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周荣喜 杨杰 单欣涛 王晓光
本文选取上海证券交易所多个交易日的国债数据,利用SV模型通过遗传算法求解模型参数得到我国国债利率期限结构。通过研究货币政策调整前后利率及其结构的变化,发现:长短期利差可以较好的反映货币政策状态;准备金率的调整对短期利率影响较大,而对中长期部分则效果不明显;货币政策信号对国债利率期限结构的变化影响不大。同时,基准利率的调整能有效配合准备金率的调整,通过改变投资者预期来吸收过多的流动性。结果验证了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有效性。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汤晓军
2006年以来我国货币当局频繁使用货币政策调控经济形势,尤其是调整存贷款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而作为基准利率之一的国债利率又是我国货币政策重要的中介指标之一,本文使用事件序列研究方法,分别分析货币政策对交易所市场和银行间市场的收益率曲线的影响。研究发现,交易所市场的期限结构对货币政策反应较为迅速,且紧缩性政策效果不明显,扩张性政策效果显著。而银行间市场反应迟钝,且期限结构的变化与预期存在较大的偏差。
关键词:
利率期限结构 货币政策 存款准备金率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周全绍
1998年《中国人民银行法》将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规定为"保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同时维护人民币汇率稳定是货币当局追求的另一个目标。因此,所谓"保持币值稳定"可以理解为:对内是保持物价的基本稳定,对外则指保持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货币政策实际上承担了内外的双重目标,要维持物价稳定,促进经济增长,需要在基础货币供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肖崎 王迪
2002年以来,外汇占款一直是我国货币供给的主渠道,但2015年我国外汇储备连续多个季度出现净额下降,导致外汇占款不断下降。文章通过对2002~2015年的月度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外汇占款下降对我国货币供给机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自2011年开始,外汇占款对我国货币供给的影响较之前有所下降,央行更多地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再贷款和创新性货币政策工具主动供应基础货币,大量增加金融机构贷款来补充流动性。未来央行应积极面对新的变化,构建新常态的货币供给机制,稳定市场的总体流动性水平。
关键词:
外汇占款 货币供给机制 货币政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