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03)
- 2023(13639)
- 2022(11465)
- 2021(10780)
- 2020(8933)
- 2019(20929)
- 2018(21119)
- 2017(41456)
- 2016(22677)
- 2015(25655)
- 2014(25902)
- 2013(25291)
- 2012(22704)
- 2011(20375)
- 2010(20536)
- 2009(18582)
- 2008(17882)
- 2007(15466)
- 2006(13476)
- 2005(11998)
- 学科
- 济(91564)
- 经济(91462)
- 管理(62632)
- 业(60147)
- 企(50154)
- 企业(50154)
- 方法(45011)
- 数学(39440)
- 数学方法(38768)
- 中国(23892)
- 农(23789)
- 财(21394)
- 业经(20623)
- 学(18518)
- 地方(17419)
- 理论(16875)
- 贸(16763)
- 贸易(16754)
- 易(16307)
- 农业(15882)
- 制(15468)
- 融(14308)
- 金融(14305)
- 和(14113)
- 银(14048)
- 银行(14011)
- 务(13806)
- 财务(13722)
- 财务管理(13698)
- 技术(13682)
- 机构
- 大学(316615)
- 学院(314894)
- 管理(127287)
- 济(124868)
- 经济(122136)
- 理学(110477)
- 理学院(109328)
- 管理学(107101)
- 管理学院(106564)
- 研究(102880)
- 中国(78152)
- 京(67554)
- 科学(63683)
- 财(56158)
- 所(50900)
- 农(47660)
- 中心(46866)
- 研究所(46622)
- 业大(46260)
- 财经(45669)
- 江(44299)
- 北京(42704)
- 经(41626)
- 范(41344)
- 师范(40978)
- 院(37409)
- 经济学(37343)
- 农业(37196)
- 州(36670)
- 财经大学(34296)
- 基金
- 项目(217821)
- 科学(171349)
- 研究(159549)
- 基金(158153)
- 家(137159)
- 国家(136051)
- 科学基金(117635)
- 社会(99439)
- 社会科(94301)
- 社会科学(94275)
- 省(84354)
- 基金项目(83622)
- 自然(77223)
- 自然科(75485)
- 自然科学(75470)
- 自然科学基金(74074)
- 教育(74063)
- 划(71084)
- 资助(66644)
- 编号(65689)
- 成果(53178)
- 重点(48452)
- 部(48108)
- 发(45449)
- 课题(45014)
- 创(44891)
- 创新(41804)
- 教育部(41568)
- 科研(41531)
- 大学(40974)
- 期刊
- 济(131595)
- 经济(131595)
- 研究(92839)
- 中国(56432)
- 学报(48114)
- 管理(45961)
- 科学(44568)
- 农(43600)
- 财(40738)
- 大学(36932)
- 教育(36429)
- 学学(34593)
- 农业(30591)
- 融(30374)
- 金融(30374)
- 技术(28238)
- 经济研究(21732)
- 财经(21577)
- 业经(21431)
- 经(18298)
- 问题(17442)
- 图书(17111)
- 业(16159)
- 理论(15690)
- 技术经济(15076)
- 科技(15013)
- 实践(14480)
- 践(14480)
- 统计(14244)
- 现代(14145)
共检索到4530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白钦先 张志文
本文采用GMM估计方法,根据影响日元国际化的长期决定因素(经济实力、金融市场发展、货币汇率升值、通货膨胀和货币惯性)设定回归基准模型,对1976—2009年间日本的外汇储备规模与日元国际化程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文章发现:日本国际储备中畸高的外汇储备占比对日元国际化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在控制了日元汇率波动性、"百年一遇"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以及日本超低利率的不利影响后,以上结论仍然成立。本文对日元国际化程度较低的现象给出了一种全新的解释,对于人民币国际化问题有借鉴作用。
关键词:
外汇储备 本币国际化 日元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王立荣 刘力臻
本文采用GMM(广义矩估计)方法,以适用于发达国家的最优国际储备缓冲存货理论为基础,对1980~2010年间日本的国际储备规模与日元国际化程度、持有储备的机会成本、储备存量的波动性、进口规模等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日元国际化程度的不断下降是影响日本政策当局持续积累国际储备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的解释是对大国经济在本币国际化进程中如何管理国际储备规模的一种战略性思考。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谢四美
该文运用VAR模型,对日本1976—2013年的外汇储备规模与日元国际化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在日元国际化进程正式启动后,日本规模过大的外汇储备对日元国际化进程造成了抑制。该研究结果不仅可以较好地解释日元国际化程度较低的现象,也为中国政府如何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和有效管理中国巨额的外汇储备提供重要的参考。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国林
关于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究竟是过多还是不足,经济界一直争论不休。通过描述法定性分析,可得出我国外汇储备是充足的结论;利用比例分析法衡量适度状况时,储备与进口比率、储备与短期外债比率显示过多,而储备与广义货币比率得出适度的结论;使用定量分析法,自回归模型和多元回归模型得出的结论恰好相反。造成外汇储备适度规模差异如此之大的原因在于各个理论和方法有不同的假设前提,而现实经济生活本身又充满许多不确定性,因此最好将定性、定量方法结合起来使用;这样得到的结果应该是一组数值构成的适度区间,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可根据不同的宏观环境灵活调整。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李艳丽 曾启
一国持有较高规模的外汇储备可以增加本国货币作为世界货币的需求,但是不利于本国货币作为世界货币的供给。理论模型显示,从世界货币的供求均衡角度分析,存在一个最优的外汇储备规模。在该规模以下,外汇储备的增加会促进本币的国际化;超过该规模之后,外汇储备的增加反而会妨碍本币的国际化。运用STR方法对美元、日元等七种货币的国际化进程与货币发行国(地区)外汇储备规模关系的实证检验显示,外汇储备规模对大多数货币国际化的影响呈现先正后负的特点。基于以上分析结论,本文对人民币国际化以及中国外汇储备的管理提出了建议。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刘骏民 宛敏华
我国高额外汇储备的主要来源是欧美等发达国家,主要构成是这些国家的债券等金融资产。对我国外汇储备的利用要走出全民分配、海外抄底、企业境外投资、直接购买战略物资以及刺激中国经济等误区。我国巨大的官方外汇储备的最佳用途就是将其用来设立调控人民币汇率的平准基金,积极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增强我国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货币发言权,使我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强国。
关键词:
外汇储备 人民币国际化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见
文章对外汇储备币种结构确定的现有思路进行了梳理并对现有思路进行了分类评述,在此基础上通过解析非国际货币发行国外汇储备的基本属性,探讨了基于外汇储备属性的非国际货币发行国确定外汇储备最优币种结构的可行思路,从而为非国际货币发行国外汇储备币种结构确定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借鉴。文章认为,非国际货币发行国的外汇储备包含国际支付工具、国际风险资产和宏观政策工具三种基本属性;对应于外汇储备的每一种基本属性都可以根据一定的原则和方法找到相应的最优币种结构;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央银行依据自身偏好和宏观经济现状为外汇储备三种基本
关键词:
外汇储备 国际货币 币种结构 金融经济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晓芳 杨永健
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对于我国的经济增长和金融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外汇储备和黄金储备等因素在人民币国际化的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本文运用VAR模型就外汇储备、黄金储备等因素对于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外汇储备的较大规模和适度增加对于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对外汇储备实行一揽子的货币政策。黄金储备增加对于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在初期具有正向作用,后期由于其储备成本因素,对于人民币国际化的正向作用逐渐减弱,具有一定的负向作用,应注重减少其储备成本。国际负债对于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具有抑制作用,应维持较低的国际负债规模,谨防国际负债规模的过度扩大。汇率对于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在初期具有负向影响,后期对于人民币国际化的负向作用逐渐减弱,具有一定的正向作用,应不断完善汇率形成机制。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海霞 杨玲玲
本文运用非线性动态面板回归模型对货币国际化进程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从动态分析角度看,国际货币的惯性对主要国际货币占外汇储备比重有显著的解释力,一国经济规模是影响货币国际化的最显著因素。提出资本账户开放程度并不是一国货币国际化的决定因素,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资本账户开放应该循序渐进。
关键词:
货币国际化 外汇储备职能 人民币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祝国平 刘力臻 张伟伟
本文在货币国际化的视角下研究了大国最优国际储备规模的变化规律。理论模型结果表明,在大国货币国际化的不同阶段,国际储备的最优规模呈现出先升后降的阶段性特征。货币国际化前期,充足的国际储备为有效控制宏观风险提供支持;而货币国际化后期,本币的国际货币职能开始替代国际储备,并使之最优规模下降。利用两组不同阶段的国际货币(潜在)发行国数据,本文的实证结果支持了理论模型的结论。结论为在人民币国际化的背景下,拓展中国国际储备规模管理思路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
货币国际化 国际储备 外汇储备 开放风险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罗忠洲
本文以2003~2007年13个国家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国家本币升值对外汇储备的影响。面板数据的实证结果表明,汇率波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一国外汇储备的规模,本币升值是导致2002年以后新兴市场国家外汇储备快速增长的重要因素,本币升值幅度与外汇储备的增幅成反比。我们认为,外汇储备管理应从控制供给入手,有效控制外汇储备规模。而央行减少对汇率的干预,并逐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是有效降低过多外汇储备的重要手段。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小莉
持续的双顺差带来的外汇储备大幅增长,乍看似乎很是振奋人心。但针对我国目前的外汇储备情况,笔者却从探究其合理规模入手,“杞人忧天”式地关注我国目前的巨额外汇储备安全性问题,并对由此带来的货币政策困境及国际上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压力等问题进行了阐述,文章的最后提出了解决上述隐忧的个人之见。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王叙果
本文探讨我国外汇储备规模过大、效益较低的主要根源 ,提出了在保证外汇储备安全性下 ,如何提高外汇储备使用效益的办法。
关键词:
外汇储备 规模管理 创造效益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孙健 贾萍
自1994年外汇管理体制改革以来,我国的外汇储备随之大幅增长,由1993年的212亿美元直线攀升至1998年底的1449.6亿美元。为此,人们争议纷纷、大多数人认为目前外汇储备规模偏大,持这种看法的理由是:我国经济建设急需外汇资金;人民币实行有条件的浮动汇率制度,无需很多资金干预外汇市场;我国在国际金融市场有着较高的信誉,使我国具有较强的筹措国外资金的能力。但我们认为,当前的外汇储备规模仅为“适度”偏高,不可盲目缩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