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517)
- 2023(6406)
- 2022(5572)
- 2021(4997)
- 2020(4501)
- 2019(10139)
- 2018(9949)
- 2017(19820)
- 2016(10464)
- 2015(11622)
- 2014(11292)
- 2013(11191)
- 2012(10497)
- 2011(9459)
- 2010(9304)
- 2009(8770)
- 2008(8624)
- 2007(7653)
- 2006(6511)
- 2005(5824)
- 学科
- 济(46774)
- 经济(46725)
- 业(33977)
- 管理(32184)
- 方法(29676)
- 数学(27573)
- 数学方法(27410)
- 企(26060)
- 企业(26060)
- 财(15285)
- 中国(12777)
- 务(11048)
- 财务(11027)
- 财务管理(11003)
- 险(10891)
- 保险(10800)
- 企业财务(10661)
- 银(9750)
- 银行(9731)
- 农(9348)
- 行(9088)
- 制(9028)
- 业经(8991)
- 融(8962)
- 金融(8960)
- 贸(8034)
- 贸易(8030)
- 易(7837)
- 学(7208)
- 信息(6722)
- 机构
- 大学(151631)
- 学院(147187)
- 济(64316)
- 经济(63234)
- 管理(62237)
- 理学(53109)
- 理学院(52696)
- 管理学(51899)
- 管理学院(51632)
- 研究(44575)
- 中国(40121)
- 财(34041)
- 京(30540)
- 财经(27447)
- 科学(25406)
- 经(25244)
- 中心(23514)
- 农(23340)
- 经济学(21739)
- 所(21270)
- 江(21050)
- 财经大学(20967)
- 业大(20937)
- 经济学院(20085)
- 研究所(19203)
- 北京(18957)
- 农业(18454)
- 融(17197)
- 州(17031)
- 金融(16913)
- 基金
- 项目(102252)
- 科学(81187)
- 基金(78401)
- 研究(71767)
- 家(68677)
- 国家(68204)
- 科学基金(59385)
- 社会(48395)
- 社会科(46168)
- 社会科学(46157)
- 基金项目(40892)
- 自然(38747)
- 自然科(37977)
- 自然科学(37968)
- 自然科学基金(37342)
- 省(36982)
- 资助(33631)
- 教育(32427)
- 划(31863)
- 编号(28125)
- 部(23686)
- 成果(23489)
- 重点(22468)
- 国家社会(21675)
- 教育部(21000)
- 创(20770)
- 科研(20484)
- 人文(20268)
- 大学(19919)
- 发(19692)
共检索到2152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袁晓晖 王博
本文基于2001—2020年亚洲七国的低频数据和中国特有的高频数据,实证考察了外汇储备积累与私人部门风险承担之间的关系。与已有研究相比,本文在低频数据中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作为中介变量纳入模型以解决传导渠道问题,在高频数据中将根据外管局公告计算的外汇储备意外变化纳入模型以解决内生性问题。研究发现:(1)外汇储备积累与私人部门风险承担呈正相关关系,特别是在金融危机之后,这种关系更加显著;(2)该正相关关系是外汇储备通过降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从而提高私人部门风险承担意愿来体现;(3)为解决内生性问题,在更高频次的估计中,纳入外汇储备意外变化再次证明该正相关关系的显著。上述发现为认识外汇储备与风险承担之间的关系,特别是从预防性动机角度积累外汇储备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经验证据。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曙光 张斌
在测估2010年中国外汇储备达到和超过2万亿美元的基础上,本文考察了其对中央银行资产负债结构以及货币供应和金融市场的影响。对于其影响国内经济结构失衡加剧的可能情形和外汇储备持续积累的社会福利损益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揭示了中国经济运行和发展中投资和出口相互推动的流程和机理。
关键词:
外汇储备 货币错配 结构失衡 福利损益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梁剑 李惠芳 胡晓光
文章基于外汇储备持续积累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影响,主要分析外汇储备积累对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影响。在以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前提下,运用计量实证分析的方法对1994年外汇管理体制改革以来的数据进行单位根检验、回归分析、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外汇储备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是显著的,正向的;二者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外汇储备积累是引起货币供应量增加的Granger原因。因此,文章认为问题的关键是切断外汇储备积累与货币供应之间的联系,另外对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也值得商榷。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张向军 李梦含
对中国外汇储备成因的传统研究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市场化进程因素对中国外汇储备积累的历史性和制度化影响。而外汇储备的决定因素分为两大类:战略性因素和制度性因素。战略性因素包括预防性需求、重商主义动机和机会成本;制度性因素包括对外贸易发展和市场化程度。通过一个改进的外汇储备需求函数模型对该因素进行实证研究,发现中国的外汇储备积累主要是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和市场化改革这一历史进程的客观结果,而非货币当局基于主观动机所追求的战略目标。
关键词:
市场化 金融重商主义 外汇储备积累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朱南军 王文健
本文利用我国保险业2007-2014年公司层面的微观数据构建结构方程模型(SEM),从公司治理的角度,对我国保险公司内、外部治理机制与其风险承担的关系及具体作用机制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研究发现:(1)总体上我国保险公司治理对不同类型风险承担的影响存在差异:保险公司治理对投资风险产生正向影响,而对承保风险产生负向影响;(2)具体作用机制方面,投资风险主要受内部治理机制的正向影响,外部机制的影响力较弱;而承保风险同时受到内外部机制显著的负向影响;(3)我国保险公司内部治理机制完善性提升,但有效性可进一步提高;而
关键词:
保险公司治理 风险承担 SEM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朱南军 王文健
本文利用我国保险业2007-2014年公司层面的微观数据构建结构方程模型(SEM),从公司治理的角度,对我国保险公司内、外部治理机制与其风险承担的关系及具体作用机制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研究发现:(1)总体上我国保险公司治理对不同类型风险承担的影响存在差异:保险公司治理对投资风险产生正向影响,而对承保风险产生负向影响;(2)具体作用机制方面,投资风险主要受内部治理机制的正向影响,外部机制的影响力较弱;而承保风险同时受到内外部机制显著的负向影响;(3)我国保险公司内部治理机制完善性提升,但有效性可进一步提高;而外部治理机制完善性有待提升,但已有机制有效性较好。
关键词:
保险公司治理 风险承担 SEM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何晓伟 王妍
我国外汇储备规模过大,存在着多种风险,即使通过购买现货、期货合约等渠道转换,也是风险不小。为此,要采取多种途径,努力化解风险,化险为夷。
关键词:
外汇储备 风险 研究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杜晓蓉 黄忠强 王燕娜
一、研究现状自从2000年以来,中国开始快速积累外汇储备,目前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已经跃居全球首位。以预防动机模型、缓冲库存模型等为基础的传统储备需求理论已经无法解释中国超常规模的外汇储备积累。从本质上看,一国外汇储备增长与该国国际收支顺差有密切关系。就此看来,中国外汇储备是长期"双顺差"的结果。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小一
1.促进国际收支平衡,才是解决外汇储备问题的治本之策。在发达国家深陷主权债务危机和实行超低利率的险峻环境下,继续积累外汇储备的边际收益是维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和略微增加对中国经济的信心,边际成本却是资源和环境压力、央行对冲操作伴随的利息支出提高和银行、企业经营行为的扭曲等代价。如果边际成本大于边际收益,则进一步积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薛伟 陈奉先
基于2004~2016年金砖经济体的数据,采用横截面方差分解法,将外汇储备库因素引至方差分解模型中,考察不同外汇储备库规模下金砖经济体的风险分担程度及福利变化,实证研究发现,当前外汇储备库规模下,金砖经济体所实现的风险分担程度较低,但伴随着外汇储备库规模的扩大,其风险分担程度大幅度提升;金砖经济体已实现的福利收益甚微,仍存在较大的潜在福利上升空间。因此,金砖经济体应适时增加成员国,逐步扩大外汇储备库规模,以更好发挥外汇储备库风险分担的作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滕昕 戴志辉 赵守国
以1999年12月31日到2005年3月31日我国外汇市场的实际汇率为依据,运用现代投资组合理论来化解我国外汇储备的汇率风险。经过实证分析得出以下结论:进行不同储备货币的投资组合,可以大大降低我国外汇储备面临的汇率风险;在相同风险下,投资组合的平均收益要远远高于单一持有美元的投资收益。
关键词:
外汇储备 汇率风险 投资组合 实证研究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李嘉杰 黄新飞 张弛
新兴市场国家通常采用提高外汇储备规模的方法来应对国际资本流动的突然逆转或大规模投机,但是这种政策的实施效果会受到企业风险投资行为的削弱。本文基于新兴市场国家数据,分析以新兴市场国家企业为目标的跨国并购和新兴市场国家企业的对外并购对外汇储备政策变化的反应,结果表明:第一,新兴市场国家的跨国并购不仅取决于其外汇储备充足程度,也取决于该国央行对外汇储备的使用意愿。第二,当新兴市场国家的外汇储备调节政策具有逆周期性时,随着外汇储备规模的增加,跨国并购的概率、数量、交易金额亦增加;而当政策的逆周期性不足时,外汇储备规模对跨国并购的影响不再显著。第三,外汇储备充足率可通过缓解融资约束和熨平汇率波动两条渠道刺激跨国并购。上述研究结论的政策启示:我国在保持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的同时,还需对企业跨境投资带来的隐性风险进行研判并有针对性地加以防范,进一步完善“引进来”与“走出去”的企业投资风险评估机制,维护国内宏观经济安全稳定。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黄新飞 李嘉杰 张弛
新兴市场国家通常采用提高外汇储备规模的方法来应对国际资本流动的突然逆转或大规模投机,但是这种政策的实施效果会受到企业风险投资行为的削弱。本文基于新兴市场国家数据,分析以新兴市场国家企业为目标的跨国并购和新兴市场国家企业的对外并购对外汇储备政策变化的反应,结果表明:第一,新兴市场国家的跨国并购不仅取决于新兴市场国家的外汇储备充足程度,也取决于该国央行对外汇储备的使用意愿。第二,当新兴市场国家的外汇储备调节政策具有逆周期性时,随着外汇储备规模的增加,跨国并购的概率、数量、交易金额亦增加;而当政策的逆周期性不足时,外汇储备规模对跨国并购的影响不再显著;第三,外汇储备充足率可通过缓解融资约束和熨平汇率波动两条渠道刺激跨国并购。上述研究结论的政策启示:我国在保持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的同时,还需对企业跨境投资带来的隐性风险进行研判并有针对性地加以防范,进一步完善“引进来”与“走出去”的企业投资风险评估机制,维护国内宏观经济安全稳定。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赵华春 Jeffrey Forrest 熊华强
文章运用传统协整技术、考虑结构突变的协整技术以及多重复合协整技术,对我国外汇储备的长期均衡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运用多重复合协整技术分析中国的外汇储备长期均衡问题最为合理;对外贸易条件对我国外汇储备需求存在门限效应;在样本时间段内,我国实际外汇储备持有量确实存在长期偏高现象,偏高水平达到5.98%,如果考虑"热钱"效应,其偏离水平远高于5.98%。根据研究结论,文章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外汇储备 协整技术 结构突变 门限效应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约瑟夫·E·盖格农 杨盼盼
相比发达国家而言,发展中国家官方资本流动的净规模相对较大,并且这一流动往往发生在与发达国家的交往中。但是,学者们关于经常账户失衡的研究中,却常常忽视这一特征。根据本文对于官方资本流动的净规模与经常账户余额之间的关系研究,亚太地区、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中东和北非地区的国家的官方资本流动规模与经常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