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950)
2023(13125)
2022(11190)
2021(10143)
2020(8823)
2019(20232)
2018(19821)
2017(38571)
2016(20640)
2015(23354)
2014(23313)
2013(23218)
2012(21600)
2011(19460)
2010(19369)
2009(17929)
2008(17554)
2007(15588)
2006(13446)
2005(11991)
作者
(60672)
(51189)
(50960)
(48608)
(32516)
(24594)
(23292)
(19987)
(19242)
(18050)
(17324)
(17116)
(16147)
(16082)
(16010)
(15998)
(15295)
(15133)
(14798)
(14534)
(12598)
(12495)
(12386)
(11756)
(11645)
(11453)
(11200)
(10842)
(10354)
(10034)
学科
(105955)
经济(105856)
管理(59861)
(55175)
方法(46258)
(45739)
企业(45739)
数学(41604)
数学方法(41151)
(24553)
中国(22213)
(21994)
地方(21773)
(20770)
业经(18972)
(16164)
(15981)
财务(15930)
财务管理(15890)
(15598)
贸易(15588)
企业财务(15162)
(15082)
农业(14817)
环境(14412)
(14106)
银行(14067)
(14011)
金融(14006)
地方经济(13939)
机构
大学(302222)
学院(302188)
(135287)
经济(132786)
管理(116713)
研究(102164)
理学(100759)
理学院(99648)
管理学(97856)
管理学院(97294)
中国(79033)
科学(62485)
(61988)
(60633)
(51849)
(50149)
财经(48952)
中心(48152)
研究所(47229)
业大(45004)
(44432)
(44392)
经济学(43449)
农业(39547)
经济学院(39147)
北京(38395)
(36799)
财经大学(36492)
(36380)
师范(36378)
基金
项目(204166)
科学(161735)
基金(151408)
研究(144069)
(132583)
国家(131553)
科学基金(113614)
社会(93676)
社会科(88995)
社会科学(88972)
基金项目(80192)
(79011)
自然(74982)
自然科(73238)
自然科学(73217)
自然科学基金(71907)
(66572)
教育(66205)
资助(62502)
编号(56144)
重点(46341)
(45547)
成果(44082)
(43995)
(41960)
科研(40008)
国家社会(39631)
创新(39453)
教育部(39277)
大学(38273)
期刊
(145347)
经济(145347)
研究(86459)
中国(52337)
(49430)
学报(48262)
科学(44037)
(43593)
管理(42120)
大学(36358)
学学(34947)
(29884)
金融(29884)
农业(28981)
技术(27184)
财经(25228)
经济研究(24914)
教育(21970)
(21726)
业经(21136)
问题(18989)
统计(17058)
技术经济(16878)
(15336)
(14996)
(14852)
理论(14185)
(14177)
决策(13742)
商业(13700)
共检索到4393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聂丽  石凯  
基于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从外汇占款和国内信贷的货币供给投放渠道出发分析了外汇储备变化和货币政策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随后构建纯粹符号约束的VAR模型就外汇储备变化的宏观经济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在经济繁荣期,中国采取的从部分到完全再到紧缩的货币政策,有效消除了外汇储备增加引发的通胀压力;在经济紧缩期,外汇储备减少不会对当前持续低水平的通货膨胀产生显著的下拉趋势;此外,调控国内信贷的货币手段在外汇储备紧缩期更为有效,具体表现为外汇储备减少对国内信贷在短期内有正向显著影响;外汇储备减少对产出和汇率的影响不显著。建议完善外汇储备管理体制,强化货币政策的逆周期调节作用,促进国内信贷的合理适度增长。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刘纪鹏  
听到张维迎教授要分外汇储备"藏富于民"的主张,以为是在开玩笑。但两位与会者说:"这回真的不是开玩笑,不仅有定性还有定量,即1万亿外汇储备折合人民币7万亿,加上40%的国有股,折合人民币6万亿,合计13万亿,13亿人每人一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秦怡   陈平   徐飘洋  
疫后恢复政策组合拳,有力承托了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的积极因素,但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依然突出,部分领域发展呈现明显波动,亟须有能够“对症下药”的理论解释和宏观政策应对。构建NK-DSGE模型,探讨结构性资产负债表衰退的宏观经济效应以及相应政策协整问题。研究结果展示,典型事实蕴含中国不存在总体资产负债表衰退,但存在结构性资产负债表衰退的证据。在宏观层面,结构性资产负债表衰退冲击会导致宏观经济较长时期下滑,乃至引发债务-通缩风险,而在微观层面,减轻资产负债表衰退企业的债务厌恶和改善正常经营企业的融资约束有助于减弱上述影响。调节效应分析表明,结构性资产负债表衰退会抑制技术进步与需求扩张对产出的促进作用,但在技术进步情形下,上述抑制作用有限。为减小福利损失,财政政策应盯住衰退类企业债务,货币政策应锚定高融资约束企业债务,并提高政策反应力度,宏观审慎政策应提高对资产价格的敏感度。上述结论为理解微观层面债务厌恶所产生的宏观合力以及设计实施相应政策搭配提供参考。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谈正达  顾巧明  胡海鸥  
宏观流动性过剩已成为当前我国最为关注的经济问题之一。本文从整个银行体系的资产负债表出发,采用2002-2010年的月度数据,定量分析了广义货币M2增长的主要来源及其与M2变动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金融危机前外汇占款是广义货币增长的主要驱动力,金融危机后外汇占款为国内信贷扩张提供了支持,而国内信贷扩张最终导致广义货币的迅速增长,所以从长期来看外汇储备过多是我国流动性过剩的根本原因。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南昌中心支行会计财务处课题组  吴豪声  
金融危机期间,以美联储、日本央行、英格兰银行为代表的主要发达经济体中央银行实施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上述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对新兴经济体产生了跨境溢出效应。本文以金砖五国为研究对象,分析归纳危机以来其央行资产负债表的变化和货币政策表现,探索溢出效应的影响因素,对新兴经济体如何应对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马野驰  蒋抒博  王永胜  
本文选择40个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数据建立门限面板模型,考察两次金融危机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分析不同金融发展水平时外汇储备对出口、投资、消费和总产出的宏观经济效应。研究结果表明:金融危机对出口具有促进作用,对投资、消费和总产出具有消极影响;金融发展水平较低时,外汇储备对出口、消费和总产出具有积极影响;金融水平取得一定发展时,外汇储备对出口和投资具有消极影响,对消费具有积极影响;金融高度发展时,外汇储备对出口和消费具有积极影响,对总产出具有消极影响。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刘惠好  王永茂  
外汇储备增长对一国宏观经济运行具有较大影响,本文基于Fukuda和Kon的模型,选取1990~2009年东亚12个经济体和拉美7国的宏观经济数据,建立外汇储备与消费、投资、出口及总产出的面板数据模型,考察外汇储备增长在东亚与拉美两个地区、两次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宏观经济效应。实证结果表明,东亚和拉美地区外汇储备增长对投资、出口具有显著的"扩张效应",而对消费产生明显的"挤出效应",对经济增长的长短期效应不明确。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汪勇  李雪松  
围绕本轮经济大衰退,最有代表性的两种理论分别为"资产负债表衰退"与"金融摩擦"理论,但尚未有研究将这两种理论融入至一个统一的分析框架。本文构建了一个同时含有这两种理论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模拟了紧缩性货币政策的宏观经济效应。在政策利率上升后,本文研究发现:(1)在基准情形,相比"资产负债表衰退","金融摩擦"机制对企业投资与产出影响更大;(2)金融中介对企业贷款意愿减弱,"资产负债表衰退"和"金融摩擦"机制对企业投资和产出影响均缩小,但后一种机制影响的缩小幅度更为明显;(3)企业决策目标转换速度加快,"资产负债表衰退"机制对企业投资与产出影响大幅扩大,而"金融摩擦"机制的影响无明显变化。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宁磊   王敬博   罗扬煌  
有效需求不足是制约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症结之一,近年来出现的家庭部门资产负债表的剧烈调整则是这一症结的集中体现。针对这一新现象,当前经济学理论提供的解释与中国宏观环境并不一致,难以提供实际有效的政策指引。本文认为,在中国房产流动性较低的情形下,收入不确定性冲击是理解中国家庭资产负债表调整的关键。首先,利用我国2015年第1季度~2022年第4季度的宏观季度数据,以及新冠疫情前后各省份数据,本文的实证研究发现,不确定性冲击确实会触发家庭资产负债表调整。其次,通过将中国家庭资产负债表特征纳入不完全市场异质性代理人模型,并将收入不确定性冲击进一步区分为改变整体收入水平的失业风险升高与不改变整体收入水平的收入波动性增加;本文的定量研究发现,除降低消费、增加储蓄外,收入波动性增加还会降低家庭对房产的需求,激发家庭提前还款行为,造成房价下降、债务收缩、消费疲软与储蓄激增并存的现象。本文的研究为理解当前有效需求不足,以及恢复和扩大消费提供了参考。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王国刚  
本文通过对中、美、日和欧四国和地区的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分析,揭示了它们在负债结构、资产结构等方面的特点,分别指出了中国人民银行在负债结构和资产结构方面的缺陷,这些缺陷引致了其调控能力的不断降低。要避免资产负债关系的进一步恶化,中国人民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必须予以调整完善,具体措施包括:逐步提高"发行货币"占"储备货币"和总负债的比重,降低"金融性公司存款"和"发行债券"的比重;细化"其他负债";增加"货币资产"科目;逐步降低"外汇资产"的数量及其占总资产中的比例;细化"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和"对其他金融性公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谭燕芝  张运东  
基于1999年一季度至2008年三季度的中日两国数据,本文运用协整检验方法分析了影响两国外汇储备规模的宏观经济因素和变量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及短期波动关系。研究表明:(1)从长期来看,对外贸易规模、名义有效汇率、经济总量三个宏观经济变量都影响着中日两国外汇储备的长期均衡规模,且两国外汇管理制度的巨大不同解释了协整系数的差异。(2)从短期来看,协整方程对两国外汇储备短期波动的调整作用均较为显著,而对于中国而言,宏观经济变量的滞后影响的作用时间更长。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辛琪  
外汇储备变动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中国银行江苏省分行辛琪自浮动汇率制以来,外汇储备逐步成为国际储备的主要组成部分。国际储备问题实际上已成为外汇储备问题。我国自1977年公布国际储备以来,黄金和普通提款权及特别提款权几乎一直处于不变状态,而外汇储备则经历...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黄武俊  陈漓高  
2002年以来,人民币处于升值压力中,国际收支双顺差使得我国外汇资产迅速扩大,外汇占款成为我国基础货币投放最主要的渠道。文章基于央行资产负债表,通过定量研究方法分析了汇改前后基础货币的主要来源及其与基础货币变动的动态关系,结果发现:汇改后净国外资产增量变化成为基础货币增量变化唯一格兰杰因,国内信贷和发行票据作为对冲外汇资产增加、防止基础货币过快增长的手段均已失效,基础货币供应具有内生性,央行已不能通过控制基础货币数量来调控货币供应量。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杨雪峰  
金融危机后,中国货币政策框架处在重构过程之中,作为其中重要组成工具的央行资产负债表,其未来的变化值得关注。为了更加清楚地解读我国央行资产负债表,文章在央行资产负债表趋势与结构特征基础上,详尽阐释了央行资产负债表特征背后体现的货币政策目标,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效果,以及制约央行货币政策目标实现的一些问题。文章认为,资产负债表结构调整决定着货币政策目标的效果,其关键在于汇率政策目标与货币政策目标的权衡。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勇  
本文建立包含资本管制和央行资产负债表的新凯恩斯DSGE模型,在资本管制和需求约束条件下,系统研究热钱流入、汇率干预、外汇冲销、货币发行、外汇储备积累和供给扩张之间的关系,并识别和分析相关政策与热钱流动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及其传导机制。研究发现,资本管制是汇率干预的基础,在需求约束型发展阶段,汇率干预对我国需求扩张起到关键作用,不过也导致了热钱大量流入和外汇储备过度积累。虽然热钱流入使得人民币贬值幅度降低,从而外部需求降低,但是热钱流入引致的国内需求增加完全抵消了人民币贬值幅度降低导致的外部需求降低。最后,更强反通胀政策和正向供给冲击导致的相对低利率是我国货币发行量居高不下的主因,而热钱流入不是货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