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954)
2023(5666)
2022(4791)
2021(4485)
2020(3777)
2019(8798)
2018(8142)
2017(17187)
2016(8837)
2015(10108)
2014(9815)
2013(9887)
2012(9298)
2011(8364)
2010(8334)
2009(7706)
2008(7587)
2007(6950)
2006(5991)
2005(5443)
作者
(23888)
(20071)
(19989)
(18853)
(13174)
(9569)
(9224)
(7748)
(7550)
(7134)
(7097)
(6708)
(6276)
(6258)
(6250)
(6144)
(5836)
(5827)
(5796)
(5549)
(4975)
(4861)
(4672)
(4646)
(4569)
(4480)
(4257)
(4178)
(3989)
(3814)
学科
(45711)
经济(45660)
(30810)
管理(26561)
方法(25728)
(25649)
企业(25649)
数学(24040)
数学方法(23967)
(12428)
中国(10660)
(10344)
贸易(10338)
(10330)
(10245)
(10058)
(8864)
金融(8862)
(7596)
银行(7593)
(7463)
财务(7444)
业经(7440)
财务管理(7424)
(7402)
(7291)
企业财务(7193)
体制(6531)
农业(6396)
技术(6315)
机构
大学(132830)
学院(129234)
(65185)
经济(64259)
管理(54796)
理学(47353)
理学院(46965)
管理学(46531)
管理学院(46282)
研究(41565)
中国(34874)
(31342)
(26323)
财经(25556)
(23637)
经济学(22063)
经济学院(20214)
中心(20189)
财经大学(19642)
科学(19252)
(19161)
(17979)
研究所(16810)
商学(16766)
北京(16738)
商学院(16641)
(16115)
(15542)
金融(15306)
业大(14683)
基金
项目(84429)
科学(68931)
基金(66339)
研究(63209)
(57018)
国家(56176)
科学基金(49475)
社会(44287)
社会科(42342)
社会科学(42330)
基金项目(34407)
自然(30413)
自然科(29797)
自然科学(29789)
(29465)
自然科学基金(29338)
教育(29328)
资助(28292)
(25288)
编号(23616)
(21238)
国家社会(19637)
教育部(19518)
成果(19255)
人文(18668)
重点(18192)
(17950)
大学(17297)
(17256)
(17242)
期刊
(67305)
经济(67305)
研究(42104)
(24400)
中国(22275)
管理(21104)
(19273)
金融(19273)
学报(15606)
科学(15568)
财经(14248)
(13695)
大学(13284)
学学(12524)
(12187)
经济研究(12180)
(9979)
技术(9717)
业经(9570)
国际(9226)
问题(9207)
农业(8989)
世界(8893)
教育(8565)
商业(7309)
理论(7031)
技术经济(6829)
统计(6425)
实践(6028)
(6028)
共检索到1959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李嘉杰   黄新飞   张弛  
新兴市场国家通常采用提高外汇储备规模的方法来应对国际资本流动的突然逆转或大规模投机,但是这种政策的实施效果会受到企业风险投资行为的削弱。本文基于新兴市场国家数据,分析以新兴市场国家企业为目标的跨国并购和新兴市场国家企业的对外并购对外汇储备政策变化的反应,结果表明:第一,新兴市场国家的跨国并购不仅取决于其外汇储备充足程度,也取决于该国央行对外汇储备的使用意愿。第二,当新兴市场国家的外汇储备调节政策具有逆周期性时,随着外汇储备规模的增加,跨国并购的概率、数量、交易金额亦增加;而当政策的逆周期性不足时,外汇储备规模对跨国并购的影响不再显著。第三,外汇储备充足率可通过缓解融资约束和熨平汇率波动两条渠道刺激跨国并购。上述研究结论的政策启示:我国在保持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的同时,还需对企业跨境投资带来的隐性风险进行研判并有针对性地加以防范,进一步完善“引进来”与“走出去”的企业投资风险评估机制,维护国内宏观经济安全稳定。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黄新飞   李嘉杰   张弛  
新兴市场国家通常采用提高外汇储备规模的方法来应对国际资本流动的突然逆转或大规模投机,但是这种政策的实施效果会受到企业风险投资行为的削弱。本文基于新兴市场国家数据,分析以新兴市场国家企业为目标的跨国并购和新兴市场国家企业的对外并购对外汇储备政策变化的反应,结果表明:第一,新兴市场国家的跨国并购不仅取决于新兴市场国家的外汇储备充足程度,也取决于该国央行对外汇储备的使用意愿。第二,当新兴市场国家的外汇储备调节政策具有逆周期性时,随着外汇储备规模的增加,跨国并购的概率、数量、交易金额亦增加;而当政策的逆周期性不足时,外汇储备规模对跨国并购的影响不再显著;第三,外汇储备充足率可通过缓解融资约束和熨平汇率波动两条渠道刺激跨国并购。上述研究结论的政策启示:我国在保持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的同时,还需对企业跨境投资带来的隐性风险进行研判并有针对性地加以防范,进一步完善“引进来”与“走出去”的企业投资风险评估机制,维护国内宏观经济安全稳定。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满向昱  朱曦济  郑志聪  
本文基于外汇储备的职能划分外汇储备的需求层次,建立了外汇储备适度规模测算模型,选取了中国、巴西、俄罗斯、印度、南非五个金砖国家作为新兴市场国家的典型代表,力图通过研究这五个金砖国家的外汇储备适度规模问题,从这一新角度界定新兴市场国家外汇储备适度规模区间,为新兴市场国家外汇储备管理提供有益的参考。实证研究中,通过测算金砖国家2000-2010年的外汇储备适度规模区间,我们发现以"金砖国家"中国、俄罗斯、巴西为代表的一些新兴市场国家的外汇储备逐渐偏离适度外汇规模上限;同时以南非为代表的一部分新兴市场国家,外汇储备水平一直处于不足的状态;而印度良好的外汇储备管理政策使得其外汇储备量一直保持在适度规模...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葛奇  
随着新兴市场国家外汇储备积累的迅速增长,外汇储备管理的目标也日益由平衡流动性、安全性和盈利性向注重投资回报的战略转变。如何在满足外汇储备的充足水平和最优水平的前提下,通过对外汇储备资产币种的合理配置以期达到资产收益的最大化也就成为当今新兴市场国家外汇储备管理的重要内容。本文探讨了采用风险加权计量法测算的新兴市场国家外汇储备的充足水平以及建立在成本-效益分析基础上的外汇储备的最优水平,并与中国的外汇储备实际情况进行比较;分析了货币计价单位的选择以及汇率目标的设定对外汇储备资产的币种构成及风险、收益的影响。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张文菲  金祥义  张诚  
本文通过建立一个数理模型,考察了跨国并购、市场化进程与企业创新之间的理论关系,并使用了Zephyr企业跨国并购、市场化进程和企业专利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发现跨国并购显著提高了企业的创新能力,且这一作用就企业所属地区、所有权性质存在明显差异,跨国并购对东部地区企业、非国有企业的创新提升作用分别高于中西部地区企业、国有企业;影响机制显示,跨国并购通过提高企业研发效率,进而提高企业的创新水平;此外,市场化进程对跨国并购创新效应具有一定调节作用,市场化水平越高,跨国并购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越大。本文结论意味着实施"走出去"政策是新时代背景下提高企业整体创新能力的重要利器,同时应统筹推进各地区的市场化进程,进一步强化跨国并购带来的创新促进作用,坚持发挥市场在企业创新上的积极作用。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朱孟楠  王雯  
近年来,全球尤其是新兴市场国家的外汇储备迅速膨胀,引起了理论界和政策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目前,讨论的焦点已从外汇储备适度规模问题逐渐转移到外汇储备的有效管理和投资上。中国已累积了15000多亿元的外汇储备,如何有效管理这笔如此庞大的外汇储备,合理利用超出适度规模的那部分超额储备是一大挑战,亚洲一些新兴市场国家的经验或许可供参考。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任康钰  张永栋  
本文对近来10个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外汇储备变化进行了观察,注意到多国外汇储备下降。究其原因,既有外部因素如外部需求疲软、大宗商品价格下跌,也有内部因素如各国的发展模式,还有估值效应等计算因素。当然,每个国家还有其独特性。外汇储备下降可能会通过货币层面带来经济紧缩的风险,更可能引起人们的预期变化,形成对该国的负面冲击。因此,本文提出了外汇储备规模上的"刚性"特征,并进而分析了如何在政策、管理等方面应对这样的变化。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卞金鑫  吴青  
选取2010-2015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发起的跨国并购为样本,研究并购方交叉上市是否会影响跨国并购的成败和绩效。实证结果表明:若并购方是交叉上市的企业,那么其发起的跨国并购更容易取得成功,且并购后的短期绩效更好。这一结果也进一步表明,交叉上市的绑定效应能够降低并购双方的信息不对称程度。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王文佳  魏龙  
本文利用2003—2020年CSMAR与Zephyr数据库匹配的并购数据,将中国上市企业跨国并购的企业特定优势与母国国家特定优势组合可视化分析,验证特定优势组合对跨国并购决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呈现低企业特定优势与高国家特定优势组合、国家特定优势主导的混合驱动特征。机制检验表明,企业融资约束是特定优势组合发挥作用的主渠道,融资约束下的制度逃逸冲动在针对发展中国家的并购中更为显著。异质性检验表明,中国企业对发展中国家的跨国并购以企业特定优势驱动为主,对发达国家的跨国并购以国家特定优势驱动为主,非国有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弥补了融资约束的负向影响。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叶劲松   庞仕平   钟昌标  
文章选取2012~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分析了高管海外背景对企业跨国并购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拥有海外背景高管的企业更倾向于进行跨国并购行为;机制检验显示,有海外背景的高管通过国际化视野效应、克服外来者劣势效应和投资决策效应正向影响企业跨国并购行为;调节作用分析表明,高管过度自信负向调节高管海外背景对企业跨国并购行为的影响,而双边政治关系的调节作用显著为正;异质性分析表明,有海外工作背景的高管和任期较短的高管对企业并购行为的促进作用更显著,且高管海外背景在小规模企业、非高科技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以及非制造业企业的并购行为中更能发挥优势。研究揭示了高管海外背景影响企业跨国并购行为的作用机理,丰富了对中国企业跨国并购行为的现实情境刻画,为优化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了新思路。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杜雯翠  冯科  
空气污染分为产业公害型和城市生活型两种类型,前者因产业集聚而成,但可对污染进行集中处理,被称为"生产效应",后者因人口集聚而生,被称为"生活效应"。城市化是否恶化了空气质量取决于两种效应的权衡。文章以11个新兴经济体国家在1990~2009年的面板数据为样本,利用Kaya恒等式和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城市化对空气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新兴经济体城市化与空气污染之间存在U型曲线关系。可以认为,城市化率为59%是城市化对空气污染影响由负变正的拐点,当城市化率低于59%时,城市化的"生产效应"大于"生活效应",城市化并不必然带来空气质量的恶化。因此,应该充分发挥污染集中处理的"生产效应",采取各种有...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杜雯翠  张平淡  
关键词: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刘洪铎  陈晓珊  李文宇  
既有文献以探讨国家声誉的政治效应居多,而鲜有涉足其经济效应者。本文首先利用世界民意调查报告匹配得到了一个介于2005-2013年间的国家对样本数据,据此构造了正面、中性以及负面三个国家声誉评价指标,并将来源国的出口贸易流量分解为集约边际与扩展边际两部分,在此基础上实证考察了国家声誉对出口二元边际的影响。研究表明:(1)良好的国家声誉即目的国对来源国的正面评价对来源国的出口扩展边际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反之则对来源国的出口扩展边际存在负面影响;(2)较之于出口扩展边际,国家声誉对来源国的出口集约边际的影响效应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蒋冠宏  
文章利用2004~2015年BVD(Zephyr)的并购事件研究了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和国内并购对企业市场价值影响的差异。事件研究得到以下结论:第一,在公告日窗口两类并购都获得了非负异常收益率,且国内并购的异常收益率不低于跨国并购。第二,分跨国并购目标国来看,如果并购发达国家企业,则获得了非负异常收益率,且两类并购对企业市场价值的影响无显著差异;如果并购发展中国家企业,则没有显著异常收益率,且不高于国内并购。第三,从细分行业来看,高新技术行业的跨国并购没有获得显著异常收益率,且不高于国内并购;无论是传统制造业还是非制造业,国内并购都获得了非负异常收益率,且不低于跨国并购。在此基础上文章利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和倍差法检验了跨国并购与国内并购对企业异常收益率影响的差异,研究发现国内并购创造的市场价值明显高于跨国并购。因此,市场对中国企业的国内并购做出了更加积极的评价。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薛新红  王忠诚  
文章采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中国A股上市企业跨国并购数据,研究了东道国金融自由化对跨国并购二元边际的影响。研究发现:金融自由化具有融资效应,可以提高跨国并购的概率和次数,对扩展边际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但未能显著扩大年度并购交易的平均规模和总规模,对集约边际的正向影响非常有限;另外,在扩展边际上,东道国较高的法治水平、腐败控制力度、政府效率和信贷规模均会增强金融自由化的融资效应。东道国经济开放度越高,金融自由化的融资效应越小;就集约边际而言,在腐败程度高的东道国,金融自由化只会恶化融资环境,抑制投资规模。因此,面临融资约束的中国企业应该选择金融自由化程度高,并且制度质量好的东道国进行跨国并购。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