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629)
- 2023(13814)
- 2022(11752)
- 2021(10938)
- 2020(9053)
- 2019(20537)
- 2018(20657)
- 2017(39572)
- 2016(21938)
- 2015(24246)
- 2014(24357)
- 2013(23565)
- 2012(21816)
- 2011(19891)
- 2010(20047)
- 2009(19097)
- 2008(18954)
- 2007(17014)
- 2006(15364)
- 2005(14102)
- 学科
- 济(79308)
- 经济(79182)
- 管理(66586)
- 业(60696)
- 企(49537)
- 企业(49537)
- 方法(31801)
- 数学(28055)
- 数学方法(27754)
- 财(26667)
- 中国(25391)
- 制(25323)
- 农(25069)
- 业经(19212)
- 贸(18053)
- 贸易(18044)
- 银(17756)
- 银行(17709)
- 易(17668)
- 体(17490)
- 行(16980)
- 学(15847)
- 融(15732)
- 金融(15725)
- 农业(15434)
- 务(14926)
- 财务(14883)
- 财务管理(14845)
- 策(14216)
- 企业财务(14028)
- 机构
- 学院(308938)
- 大学(308194)
- 济(129183)
- 经济(126357)
- 管理(114825)
- 研究(107815)
- 理学(97393)
- 理学院(96361)
- 管理学(94836)
- 管理学院(94273)
- 中国(85000)
- 财(67250)
- 京(65003)
- 科学(63202)
- 农(55444)
- 所(55195)
- 财经(51047)
- 研究所(49352)
- 中心(49008)
- 江(48323)
- 经(46198)
- 业大(45907)
- 农业(43583)
- 北京(41376)
- 经济学(39676)
- 院(38802)
- 范(38756)
- 师范(38250)
- 州(37832)
- 财经大学(37658)
- 基金
- 项目(197426)
- 科学(154110)
- 研究(144907)
- 基金(141933)
- 家(124625)
- 国家(123538)
- 科学基金(104176)
- 社会(92111)
- 社会科(87293)
- 社会科学(87276)
- 省(77058)
- 基金项目(74064)
- 教育(67518)
- 自然(66068)
- 划(65571)
- 自然科(64496)
- 自然科学(64474)
- 自然科学基金(63354)
- 编号(58819)
- 资助(58193)
- 成果(49873)
- 重点(44811)
- 部(44459)
- 课题(42320)
- 发(42155)
- 创(41337)
- 制(40625)
- 创新(38743)
- 教育部(38073)
- 国家社会(38001)
- 期刊
- 济(147284)
- 经济(147284)
- 研究(98264)
- 中国(66871)
- 财(52457)
- 农(50637)
- 学报(49764)
- 管理(44003)
- 科学(43903)
- 融(38287)
- 金融(38287)
- 大学(37944)
- 教育(36999)
- 学学(35820)
- 农业(33176)
- 财经(25932)
- 技术(25484)
- 业经(24585)
- 经济研究(24521)
- 经(22303)
- 问题(19617)
- 贸(17424)
- 业(16507)
- 国际(15464)
- 理论(15143)
- 版(14858)
- 商业(14304)
- 技术经济(13715)
- 科技(13650)
- 现代(13522)
共检索到4812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刘舒年 宋立松
外汇体制改革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影响及对策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刘舒年,宋立松一、国际收支调节的货币理论在封闭经济中,中央银行可以根据对社会总的货币需求量(Md)及货币乘数的测算,进而通过控制高能货币使货币供给量与需求量相适应。因此在封闭经济中,央行可以自主地...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孙明春
1994年1月1日,我国外汇管理体制进行了重大的改革,一方面实现了人民币在经常项目下的有条件可兑换,另一方面,人民币汇率由原来的官方汇率与调剂市场汇率并存的体制合并为以市场为基础的、有管理的单一汇率。这次改革意义重大,它将在我国的经济金融领域中产生深远的影响,我国宏观经济与货币管理的体制和方法也将因此发生一些转变。本文试就这些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对我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有关方面的影响作一论述。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光伟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的宏观货币政策经历了紧-松-相当松这样几个不同的阶段。1994~1996年上半年,是紧的阶段;1996年下半年至1998年上半年,是松的阶段;而自1998年下半年以来,则是相当松的阶段。 货币政策的松紧,取决于中央银行对利率、准备金率和公开市场业务这些主要货币政策工具的应用情况。对中国的货币政策进行的上述划分,是根据中国在上述各阶段中对主要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情况进行的。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丽巍
中国现行货币政策决策体制的核心问题是决策中枢系统与决策咨询系统定位不够清晰,中央银行的法定独立性较弱,决策信息系统不发达。改进中国的货币政策决策体制,应从中枢系统、咨询系统和信息系统几方面构建货币政策决策体制的整体框架,在理顺货币政策决策体制中各机构之间关系的同时,重点完善货币政策委员会制度。
关键词:
货币政策 决策体制 货币政策委员会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吴晓灵
1984年中央银行体制的确立,标志着中国开始有了相对独立的货币政策。作者认为,从8年的实践看,可以说中国的货币政策是比较成功的。作者详细分析了中国货币政策实施的特点,并就如何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加快金融体制改革步伐,完善金融宏观调控体系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贺强 魏琦
一、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货币政策调控的有效性问题简单地说,货币政策调控的有效性就是指货币当局的调控意图是否能够通过货币政策的扩张或收缩,有效地传递到相关领域,从而实现调控经济运行的目的。在此,我们可以通过1998年以来我国货币政策调控对经济运行的影响来判断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体制转换时期我国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与改造中国人民银行河南分行金融研究所课题组在我国体制转换这一特定时期,选择什么样的货币政策工具,才能既有利于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又有利于中央银行宏观调控模式由直接调控到间接调控的转换,是个严肃又复杂的问题。通过对各类...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姜再勇 钟正生
本文考察了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中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渠道效应的体制转换特征。实证结果表明:1978年第一季度至2009年第二季度期间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管制利率渠道发生了两次体制转换,转换之后贷款基准利率调整对产出和物价水平的效应都降低了。1996年1月至2009年7月期间我国货币政策传导市场利率渠道发生了一次体制转换,转换之后同业拆借利率变动平抑产出和物价波动的效果都更强劲、更持续。这意味着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也意味着我国利率调控由直接方式逐渐转向主要依靠间接方式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龚秀国
本文从金融压制角度分析了我国货币低效率问题。认为在央行设定的自身与商业银行进行的博弈过程中 ,超额储备金是货币政策直接影响的一种特殊基础货币 ,它的增长既反映了我国央行负债的增长 ,更重要的是它同时反映了银行体系货币乘数的减少。作者认为 ,要提高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央行的当务之急是 :迅速赋予商业银行根据贷款风险大小确定贷款利率的更大自主权 ,实现贷款利率市场化 ;取消金融机构在人行户头上所有储备金存款利率 ;停止发行短期央行票据回笼银行资金。
关键词:
金融压制 货币政策 低效率 超额储备金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陶卫
本文针对近段时间央行频繁采用紧缩性货币政策,而并没取得较好效果的现实,认为目前过多的外汇占款导致流动性增加,造成货币投放不均衡,是影响央行货币政策效果的主要因素。而这种不均衡仅靠中央银行目前的对冲性政策不能持久有效地缓解,应该在此基础上着重加快外汇管理的改革,合理改善引进外汇质量。
关键词:
外汇占款 货币政策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陶卫
中国人民银行从2006年4月28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并在6月宣布上调存款准备金,在随后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内分别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0.5个百分点。紧接着,8月19日再次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另一方面,从中国人民银行2季度的报告来看,我国目前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货币投放增速也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震
外汇储备的迅猛增长导致基础货币和流动性扩张,加大了央行对冲外汇占款的压力。这是近20年来我国货币政策操作的逻辑起点。本文系统研究了外汇占款问题对于国内货币政策操作效果的影响,并对货币政策走向进行了展望。结论表明,随着外汇储备下降,我国货币政策的自主性和灵活性得到增强,同时也为央行创新货币政策工具和实施更加主动的宏观调控创造了有利条件,但值得指出的是,央行的货币政策操作也将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路妍
外汇体制改革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及对策路妍一、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内容与特点为了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进一步对外开放,推动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我国外汇管理体制于1994年进行了重大改革。其改革的主要内容与特点是:1.改变官方汇率和...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庆修
体制转换时期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塑造中国人民银行河南分行张庆修一、我国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模式的设计及存在的问题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我国的货币政策工具单一,传递过程直接,基本上是按照综合信贷计划——货币发行算——货币稳定与经济增长这样一个模式运作的。因...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张文凯
本文通过对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全面分析 ,认为在实体经济发生根本性的结构变化之后 ,与原有计划经济相适应的金融体制是造成货币政策低效的主要原因。在我国货币政策由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过渡的情况下 ,只有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机构传导的各个构成部分进行改革 ,才能保证货币政策实施的效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