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22)
2023(9097)
2022(7856)
2021(7477)
2020(6365)
2019(14886)
2018(14417)
2017(27609)
2016(14709)
2015(16517)
2014(15744)
2013(14958)
2012(13461)
2011(11860)
2010(11499)
2009(9895)
2008(8923)
2007(7436)
2006(6098)
2005(5015)
作者
(36220)
(30555)
(30199)
(28788)
(19585)
(14578)
(13837)
(11902)
(11886)
(10786)
(10528)
(10202)
(9540)
(9488)
(9353)
(9130)
(9071)
(8965)
(8812)
(8805)
(7361)
(7270)
(7240)
(7161)
(6894)
(6831)
(6564)
(6396)
(6098)
(5950)
学科
(54380)
经济(54325)
管理(37751)
(37672)
(29592)
企业(29592)
方法(27541)
数学(24940)
数学方法(24501)
(16613)
中国(16253)
(13776)
农业(11437)
业经(11184)
地方(10927)
理论(10495)
(10042)
贸易(10039)
(9781)
(8749)
技术(8740)
财务(8710)
财务管理(8694)
(8630)
(8459)
企业财务(8270)
教学(7681)
教育(7442)
(7309)
环境(7159)
机构
学院(184170)
大学(183141)
(74191)
管理(73940)
经济(72796)
理学(64949)
理学院(64305)
管理学(62991)
管理学院(62634)
研究(56455)
中国(41061)
(36461)
(32956)
科学(32630)
中心(28331)
(27260)
财经(27202)
(27159)
业大(26602)
(25433)
(25365)
师范(25193)
(24981)
(24250)
经济学(23461)
研究所(23231)
北京(21857)
经济学院(21350)
技术(21345)
(21254)
基金
项目(135871)
科学(108442)
研究(103131)
基金(98831)
(84890)
国家(84131)
科学基金(74115)
社会(65753)
社会科(62270)
社会科学(62254)
(54287)
基金项目(52447)
教育(50880)
自然(47287)
自然科(46291)
自然科学(46278)
自然科学基金(45434)
(45176)
编号(42668)
资助(39813)
成果(33389)
(30796)
重点(30736)
(29531)
课题(29486)
(28975)
教育部(27392)
国家社会(27390)
创新(27370)
大学(27020)
期刊
(73141)
经济(73141)
研究(50544)
中国(38529)
教育(29401)
管理(27138)
学报(26098)
(25744)
科学(24166)
(24134)
大学(21455)
技术(20233)
学学(19866)
农业(16450)
(14463)
金融(14463)
财经(12995)
业经(12571)
经济研究(11881)
(11153)
职业(9953)
问题(9763)
(8983)
图书(8750)
(8577)
统计(8566)
技术经济(8342)
理论(8044)
科技(7944)
(7852)
共检索到2627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小娟  胡跃茜  
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数量庞大的外来务工人员逐渐成为城市发展不可或缺的生力军。但由于外来务工人员学历低、技能水平低、高技能培训基础薄弱,已不能满足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对人才素质提出的新需求。本文建议将高职院校的师资、硬件和产研优势引入外来务工人员就业技能培养体系中,通过政府、高职院校与企业的三方联合提升外来务工人员就业技能,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小娟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越来越多的外来务工人员进入城市,并成为城市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但是由于这一群体存在着诸如文化程度低、技能水平差、教育意识缺乏等现实问题,已成为阻碍外来务工人员参与经济建设的一个重要因素。通过分析外来务工人员的就业技能现状和产生问题的原因,提出高职院校参与外来务工人员就业技能提升的对策建议,以期改善外来务工人员就业技能提升培训的现状。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江瀚  
在我国城市化飞速发展的今天,外来务工人员在城市中就业岗位的不断流动已成为普遍现象。文章基于广州市这个珠三角典型城市的抽样调查,通过构建probit数量模型,探求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就业决策的影响因素,重点分析个人因素、社会因素和企业因素等对外来务工人员就业偏好的具体影响。建议政府部门针对外来务工者的就业特征,制定促进就业的相应政策;而企业也应根据这种偏好,制定和完善相应的人力资源战略举措,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路征  杨宇程  赵唯奇  
基于成都市426名外来务工人员的调查数据,利用线性回归模型和有序响应Probit模型实证分析了外来务工人员公租房需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49.8%的外来务工人员通过市场租房解决住房问题,且他们对住房状况不太满意,对公租房有强烈的需求意愿;年龄、收入、申请门槛、租金、房屋结构、定居打算、情感需求等因素对公租房需求有显著影响,其中年龄、租金、申请标准、房屋结构的影响程度较大,收入水平更高的人群更倾向于通过购买住房来解决居住问题,需求意愿相对更弱。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华向东  田雅琳  李征  
本文基于一手调查数据,分析当前进城务工人员从业工作主要面临的两大困境:一是就业渠道和方式单一,主要从事一线底层体力性操作工作,职业发展上升空间有限;二是劳动合法权益普遍受侵害,工作及加班费被拖欠克扣现象时有发生,基本劳动权益难以维护。造成这种状况,说到底还是根源于多年来城市劳动力市场一直存在的二元多重体制性分割。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马海燕  姜乐军  朱震震  
技能人才培养是技能型社会构建的基础,而高技能人才培养则是其中的关键。文章以江苏省高技能人才培养实践为案例,通过分析江苏高技能人才供给能力不足、高技能人才培养结构不合理、高技能人才培养投入不够、高技能人才培养环境不友善等现实问题,在综合考虑影响江苏高技能人才培养内外部成因的基础上,提出强化政府职能,持续优化高技能人才供给;聚焦体系建设,不断调试高技能人才培养布局;着力制度改革,充分彰显职业教育类型定位;统筹政行企校,大力夯实高技能人才成长基础等多方面的政策举措进行突围和突破,为我国其他省份高技能人才培养提供借鉴与参考。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郭熙保  王原阔  周强  
通过对广东省东莞市长安镇外来务工人员就业与职业分布、工资收入与劳动时间、权益保护与自我维权意识、对工作的满意度等方面进行考察发现,东莞外来务工人员来源地主要为我国中部地区,以刚毕业的新生代农民工为主,大多从事制造业工作,工资相对较高,工作环境较好。今后,应加快外来务工人员市民化进程,加大外来务工人员的职业教育和培训,提高其就业能力,建立和健全外来务工人员权益保护和生产安全保护体系。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温志强  滑冬玲  郝雅立  
创新人才培养力度不够是社会转型时期实现"十三五"规划、推行"人才+"模式的重要瓶颈。以全国享有创新型人才称号的群体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206位人才为样本,借助创新型高端人才培养项目,通过多角度问卷调查和多层次数据分析,发现"六重六轻"的人才培养问题。在调研基础上,结合人才培养现实,指出当前阶段人才培养中缺乏创新人才培养工作整体平台、创新人才服务机构和创新人才合作平台,缺乏战略性产业链专项人才工程,境外培养渠道少等困境。为此,提出树立"大人才"观念,成立创新人才服务中心和创新人才工程评测研究院,研发设计创新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许寒梅  
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型体现了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新特点,“转型”的核心是建立起适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体制机制,改革的重中之重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社会服务能力。目前,应用型人才社会服务能力的培养仍然面临一些困境,亟需从理论和实践层面上创新应用型人才社会服务能力培养的路径。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吴翔华  虞敏敏  左龙  
本文以南京市实证调研为基础,运用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外来务工人员住房保障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性别、年龄、月收入、从事行业、居住类型、未来去向对住房保障意愿有显著影响,建议借助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新时机,完善外来务工人员住房保障体系,在城镇化发展的基础上,建立外来务工人员档案信息管理系统,采用打分法确定外来务工人员住房保障资格,重点研究新生代外来务工人员的住房保障问题。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吴易雄  
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是建设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战略选择和重点工程,是促进城乡统筹、社会和谐发展的重大制度创新。目前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尚处于起步探索阶段,城镇化进程中培养新型职业农民面临着农村劳动力"低素质化"、农村劳动力"老龄化"、政府投入"低度化"、农村劳动力观念"落后化"、农业生产"兼业化"、法制建设"低全化"等多重困境。基于此,培养新型职业农民,迫切需要政府、基地、企业和农民共同努力,建立政府推动、部门联动、政策促动、市场带动、农民主动的"五轮驱动"机制,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推进现代农业转型升级、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提供人才智力支撑。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启祥  
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涌入城市,形成一个数量庞大的城市中的特殊群体。本文调查研究了城市外来务工人员的社会网络、交往方式、工作与居住地及劳动状况,指出要改善外来务工人员的劳动、生活状况。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王成  刘凯  蒋志强  
为了解江苏外来进城务工人员在外就医的情况,更好地保证外来人员的合法权益,本研究对苏州、无锡、南京、昆山、常熟、江阴、武进、江宁等市、县(市、区)213位外来进城务工人员开展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江苏城镇就业的外来务工人员医保参保率较高,务工单位对医保宣传较为重视,多数外来务工人员能够做到及时就医,生病硬扛的现象并不多见。但对于医院的服务、医保的报销比例、报销流程以及医保卡只能在户籍地使用等方面存在较多意见。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马晓代  
文章阐述了应用型院校"工学评"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形式,如校企合作办学、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校企联合"2+1"人才培养模式、"校办工厂"人才培养模式等,分析了应用型院校"工学评"人才培养模式在政府层面、企业层面和学校层面的实施困境,进而从政府、企业、学校三个层面提出了突破现实困境的提升对策,以期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应用型院校的健康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