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122)
2023(14461)
2022(12053)
2021(11111)
2020(9315)
2019(21395)
2018(20824)
2017(39599)
2016(21911)
2015(24420)
2014(24242)
2013(24027)
2012(22549)
2011(20432)
2010(20515)
2009(18909)
2008(18787)
2007(17234)
2006(15223)
2005(13252)
作者
(66501)
(56440)
(55729)
(53017)
(35252)
(27319)
(25369)
(22100)
(21228)
(19912)
(19156)
(18896)
(17963)
(17655)
(17426)
(17309)
(17138)
(16303)
(16224)
(15985)
(14341)
(13755)
(13740)
(12918)
(12877)
(12734)
(12495)
(12308)
(11487)
(11411)
学科
(92251)
经济(92151)
(62664)
管理(53046)
(51486)
(39788)
企业(39788)
方法(37169)
农业(34133)
数学(33344)
数学方法(33065)
业经(24264)
中国(23576)
地方(22987)
(21801)
(19153)
(17665)
贸易(17661)
(17541)
(17124)
(14513)
环境(13764)
(13117)
银行(13051)
技术(12950)
(12856)
金融(12852)
农业经济(12768)
(12391)
(11963)
机构
学院(314323)
大学(310266)
(126306)
经济(123591)
管理(116130)
研究(109384)
理学(100805)
理学院(99534)
管理学(97737)
管理学院(97166)
中国(82740)
(81972)
科学(72136)
(65244)
农业(63996)
业大(59038)
(57617)
(54712)
研究所(52754)
中心(52355)
(49623)
财经(43449)
(42162)
师范(41637)
农业大学(40533)
(40009)
北京(39830)
(39544)
(38767)
(37902)
基金
项目(216498)
科学(167708)
基金(154764)
研究(153007)
(138287)
国家(136752)
科学基金(114482)
社会(96668)
社会科(91079)
社会科学(91045)
(88782)
基金项目(83700)
自然(75050)
自然科(73210)
自然科学(73182)
(73159)
自然科学基金(71887)
教育(68252)
编号(61944)
资助(60946)
成果(49044)
重点(49036)
(48622)
(46634)
(44934)
(43276)
课题(42734)
科研(42100)
创新(41993)
计划(41779)
期刊
(145025)
经济(145025)
研究(85672)
(83444)
中国(63516)
学报(60608)
农业(56386)
科学(52210)
大学(44764)
学学(42765)
(41417)
管理(35278)
(30816)
金融(30816)
业经(30534)
教育(27991)
(27794)
技术(24201)
问题(20890)
经济研究(20663)
财经(20459)
(19915)
业大(17540)
(17482)
资源(17005)
科技(15895)
农村(15790)
(15790)
世界(15772)
农业经济(15485)
共检索到4651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罗芳  
本文采用Tobit模型,对湖北省武汉市外来农民工给家乡汇款的影响因素及动机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家庭收入水平、配偶是否留在家乡、退休后是否返乡、家乡的房产、失业时农村家庭的经济援助以及农民工外出打工时间等对汇款具有显著影响。由此可以看出,现阶段中国农村家庭更注重横向关系,而非传统的纵向关系。农民工汇款既有利他动机,也有利己动机,但又并非两者单纯的折衷模式。在这些现象的背后,潜藏着更隐蔽的社会因素、文化因素和历史因素,这才是影响农民工汇款行为的根源所在。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孟颖颖  邓大松  
文章基于2007年武汉市的调研数据,对样本地区农民工收入水平与城市融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实证结果显示,农民工城市融合中存在着"收入悖论"现象:收入水平在融合的初期与中期对融合程度的提高有显著的正效应,但融合后期,收入水平的继续增加并不能带来融合程度的明显增进。样本数据拟合出的融合曲线显示,收入拐点确实存在。研究还发现,受社会比较心理和收入补偿心理的共同作用,农民工收入拐点的限值水平远远高于同期城镇职工的平均工资水平,而与城镇较高收入家庭户的人均收入水平接近。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宋敏  
针对耕地资源利用集约程度提高所产生的环境代价,本文以湖北省武汉市为例,在分析和调查耕地资源利用所产生的环境影响的基础上,依据资源环境经济学的相关理论,采用有效成本法、市场价值法、人力资本法、预防性支出法和条件价值评估法等相关理论与评估技术构建了核算模型,对耕地资源利用的环境成本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在武汉市利用耕地资源进行农业生产的过程中,由于化肥、农药和塑料薄膜的使用,会产生诸如水体富营养化、生活用水污染、生物多样性及人群健康损失、环境美观程度下降等环境成本;经核算,2011年该市由于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和塑料薄膜而导致的环境成本分别为4 265.47万元、2 529.87万元和1 15...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姜锋  
一、税收助力地方供给侧改革的实践探索武汉作为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全国科技创新园区、长江经济带中游节点城市,正处在城市转型升级、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时期。"十二五"时期,武汉市经济总量跃上万亿元台阶,这主要得益于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完善。这其中,税收在地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一)全力实施增值税转型和扩围,全面减轻企业税收负担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姜锋  
一、税收助力地方供给侧改革的实践探索武汉作为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全国科技创新园区、长江经济带中游节点城市,正处在城市转型升级、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时期。"十二五"时期,武汉市经济总量跃上万亿元台阶,这主要得益于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完善。这其中,税收在地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一)全力实施增值税转型和扩围,全面减轻企业税收负担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姜锋  
一、税收助力地方供给侧改革的实践探索武汉作为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全国科技创新园区、长江经济带中游节点城市,正处在城市转型升级、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时期。"十二五"时期,武汉市经济总量跃上万亿元台阶,这主要得益于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完善。这其中,税收在地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一)全力实施增值税转型和扩围,全面减轻企业税收负担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孟颖颖  韩俊强  
分析了经典理论假设下的农民工社会保险参保行为及保险需求,并基于2007年武汉市的调研数据,通过计量模型对样本地区农民工财富积累水平与保险需求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实证结果显示,农民工城市融合过程中存在保险需求悖论:随着融合阶段的推进,农民工对保险的需求随财富水平的增加而增加。研究还发现,收入水平有限、制度认知不足、权力意识的缺乏与制度设计不合理是造成融合初期农民工保险需求不足的原因;现行城乡非均等化的公共服务体系及"社会比较"心理是导致融合后期农民工社会保险需求仍然较强的可能的解释。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徐晶  
湖北省武汉市有20多年国土规划合署办公的体制优势,在"两规合一"的基础上,近年来逐步形成了"多规合一"的规划编制管理体系,有效指导了城乡统筹发展。对这一体系进行成效评价和展望,对于进一步解决各规划之间的内容冲突、优化空间资源配置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武汉"多规合一"的实践实现市域"多规合一"规划全覆盖。一是构建"两段五层次,主干加专项"规划编制体系。"两段"指"导控型规划"和"实施型规划"。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徐晶  
湖北省武汉市有20多年国土规划合署办公的体制优势,在"两规合一"的基础上,近年来逐步形成了"多规合一"的规划编制管理体系,有效指导了城乡统筹发展。对这一体系进行成效评价和展望,对于进一步解决各规划之间的内容冲突、优化空间资源配置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武汉"多规合一"的实践实现市域"多规合一"规划全覆盖。一是构建"两段五层次,主干加专项"规划编制体系。"两段"指"导控型规划"和"实施型规划"。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王梅  乔亮亮  徐放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城乡融合发展的推进,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作为实现城乡互动的主要载体,能否科学规划和有效利用愈显重要。围绕土地要素的有效供给,以湖北省武汉市为例,从土地管理视角剖析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规划和利用问题,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武汉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现状武汉市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区位分为城市集中建设区范围内和范围外两类,其中,范围内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较大可能被整村征收转用为国有建设用地,范围外的乡村地区建设用地是城乡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彭远春  
基于时空情境变化的背景,结合对武汉市杨园社区餐饮业农民工的566份调查问卷分析,从农民工主体角度探讨他们对农民这一强制性身份的认同程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较大比例的农民工对农民身份呈模糊认同的状态。在控制其他变量后,入城前居留意愿、大众传媒接触程度、在城从事职业数、月收入满意度、家庭支持外出务工程度、务农时间等6个变量最终影响着农民工身份认同。城市体验、进城期望、乡土记忆对农民工身份认同起着独自、不可替代的作用,且由大到小影响着农民工身份认同。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李诗瑶  蔡银莺  
研究目的:以在湖北省武汉市、孝感市抽样调查的714户农户家庭土地利用及社会经济数据为基础,分析农户家庭农地依赖度及多维生存状况,为改善农户家庭生活质量、制定精准政策提供参考。研究方法:根据农地依赖度将农户家庭分为非农发展、农业自给、农业增收、农业辅助、农业经营和农业生存6类,并构建多维生存状态评价模型进行量化分析。研究结果:(1)受访农户农地收入依赖度较低,武汉市、孝感市分别有49.70%和45.50%的家庭农地经济收入贡献率低于10%;(2)食物供给功能是农户农地利用的主导功能,农地食物依赖度介于40%~50%的家庭占比最大,分别占武汉市、孝感市受访样本的35.12%和30.69%;(3)农户农地生存依赖类型分化显著、生存状态结构差异明显,武汉市农业增收类家庭生存状态相对最好,而孝感市非农发展类家庭生存状态相对最好,且武汉市农业生存类家庭占比显著低于孝感市;(4)农地依赖较低的家庭恩格尔系数较高,在医疗保障普及率方面有所欠缺,而农地依赖较高的家庭则还在受教育程度、生活现代化水平方面表现较弱。研究结论:农户农地依赖度呈现多样化分组,建议政府通过农地换保障、增加非农就业、补贴农地流转等途径引导低农地依赖度农户退出农地,鼓励高农地依赖度农户成为专职经营主体。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赵正洲  韩成英  吕建兴  
本文以河南、湖北、湖南中部3省35个市(县)615份调查问卷数据为依据,运用logistic模型对返乡农民工参与职业技能培训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相关分析。研究结果显示:返乡农民工的性别、年龄、就业身份、职业技能等级以及了解培训政策信息程度、获取培训政策信息渠道等是影响返乡农民工参与职业技能培训的6个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返乡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促进我国职业技能培训教育事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晓刚  陈浩  
基于武汉市江夏区龚家铺村失地农民的调查数据,利用概率选择模型,分析了失地农民所拥有的人力资本、社会关系网、征地补偿款和社会保险参与度等因素对其在城市劳动力市场上就业质量的影响,具体表现在月收入、工作稳定性、职业声望、职业发展与工作满意度等方面。结果发现,加强技能培训能够显著提升失地农民的就业质量,受教育程度和技能培训对就业质量五个方面的影响全部显著。因此,提升就业质量的关键在于提高他们受教育程度和增加技能培训的机会;社会保险参与度对提升失地农民就业质量的激励作用甚微,是一个保健因素而非激励因素;征地补偿款的高低与失地农民的就业质量存在负相关关系。这表明一次性货币补偿安置和土地换社保模式的弊端所...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冉耀霖  张峥维  杜向  
本文以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为例,从经济循环的多个环节辨析城市消费中心发展的问题,探讨了相应空间供给与产业治理的策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