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222)
2023(7082)
2022(5797)
2021(5727)
2020(4667)
2019(10491)
2018(9978)
2017(18067)
2016(9653)
2015(11050)
2014(10210)
2013(10308)
2012(9782)
2011(9037)
2010(8984)
2009(8324)
2008(8231)
2007(7167)
2006(6288)
2005(5706)
作者
(28198)
(23683)
(23456)
(22234)
(15081)
(11423)
(10458)
(9220)
(9008)
(8333)
(8163)
(7795)
(7774)
(7730)
(7463)
(7282)
(6948)
(6899)
(6616)
(6426)
(5834)
(5695)
(5577)
(5308)
(5250)
(5233)
(5146)
(4974)
(4815)
(4740)
学科
(42662)
经济(42629)
管理(27670)
(25638)
(20675)
企业(20675)
方法(17844)
数学(16195)
数学方法(16059)
中国(15563)
技术(11926)
(10992)
贸易(10982)
(10794)
(10257)
(9603)
技术管理(9263)
(8214)
(8119)
业经(7995)
地方(7740)
(7527)
银行(7515)
(7316)
(7176)
金融(7174)
教育(7064)
环境(6982)
农业(6505)
关系(6081)
机构
大学(142748)
学院(137961)
(67248)
经济(66141)
研究(58495)
管理(50633)
中国(43436)
理学(43268)
理学院(42724)
管理学(42076)
管理学院(41794)
科学(32668)
(31799)
(29030)
(27550)
研究所(26602)
中心(24239)
(22532)
经济学(22402)
财经(22237)
(21688)
北京(20943)
(20578)
经济学院(20123)
业大(19157)
(18902)
科学院(17952)
(17846)
师范(17718)
农业(17488)
基金
项目(95163)
科学(76310)
基金(72028)
研究(68726)
(64675)
国家(64262)
科学基金(54214)
社会(46737)
社会科(44505)
社会科学(44497)
基金项目(36919)
自然(33683)
(33388)
自然科(32936)
自然科学(32924)
自然科学基金(32356)
教育(30833)
(29665)
资助(29283)
编号(24409)
(22500)
(22334)
重点(22242)
创新(21534)
(21440)
国家社会(21411)
中国(21392)
成果(19733)
教育部(19212)
课题(18339)
期刊
(71506)
经济(71506)
研究(48324)
中国(32709)
科学(22426)
学报(21900)
管理(20332)
(20056)
(19098)
大学(17062)
教育(16073)
学学(16022)
农业(14130)
经济研究(13069)
(12703)
金融(12703)
财经(11532)
技术(10745)
(10379)
(10178)
世界(9600)
国际(9510)
(9420)
问题(9324)
业经(8604)
科技(7825)
技术经济(7589)
(6903)
统计(6763)
资源(6663)
共检索到2148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樊婷婷  高尚坤  孟凡玲  尹红增  李超  王庆华  周成刚  
【目的】刺槐突瓣细蛾是2008年在山东省烟台市新发现的重要外来入侵害虫,严重为害我国重要外来树种——刺槐。通过预测其适生区,为高效率地做好检疫、监管和及时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刺槐突瓣细蛾在全国的11个分布点数据,并利用ArcGIS10.0从WorldClim下载1970―2000年的19个环境变量中筛选出相关系数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鸿斌  张真  孔祥波  刘随存  沈佐锐  
根据发生区内的历史气象资料研究分析得出,1997年的春季干旱气候是造成1998年红脂大小蠹在山西突然暴发的原因,其中主要影响因子为春季的空气相对湿度和降水。据此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view3.2和全国305个站点的气候数据预测出该害虫在我国的气候适生区,确定目前发生区并非其最佳适生区,而是稍偏北的更加干旱地区。在这些地区如果有适宜寄主存在,一旦传入害虫将会严重发生。而目前发生区害虫种群密度则随气候转常会逐渐降低直至条件适宜再度暴发。以目前最适寄主油松为参照,对发生区及潜在区的主要针叶植物挥发物组成和比例进行相似性分析,并据此对潜在寄主进行判断,确定白皮松和云杉是除油松外较危险的侵入树种。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郭发城   马贵龙   高桂珍  
[目的]杏鬃球蚧作为新入侵新疆野果林的多食性害虫,具备繁殖速度快、繁殖量大和扩散迅猛等特征,凸显其在生态系统中具备显著的生态适应性和竞争优势。其不仅对野杏危害严重,还对野果林及当地果园的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造成重大威胁。通过建立并比较不同类型影响因素下的物种分布模型获得杏鬃球蚧更准确的适生区分布。[方法]通过R语言Biomod2包集成建立物种分布模型(SDM),分别对仅基于气候因素和基于寄主和气候因素两种模式下的杏鬃球蚧分布格局进行预测,以期为入侵害虫制定综合防控策略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添加生物变量后的生态位结果与实际分布结果相符,剔除了仅基于气候因素下杏鬃球蚧在沙漠地区的扩张范围,避免了预测结果基础生态位比实际生态位大的问题,预测结果准确率更高,因此选用添加寄主因素的预测结果用于分析。在添加寄主因素后当前总适生区面积15.06×10~5 km2,主要分布在与哈萨克斯坦交界处、天山北脉博罗科努山北麓和伊犁河谷等地;在2090s时期SSP5-85情景下总适生面积达到最大45.31×10~5 km2。在未来不同的气候情景下,杏鬃球蚧的总适生区均呈不同幅度的扩张趋势,在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昌吉回族自治州、阿勒泰地区等地适生性显著提高。[结论]本研究构建的7种单一模型的组合模型,其AUC平均值达到0.97,TSS平均值达到0.88,预测准确度高;在添加寄主因素后适生区与实际更吻合,结果较仅添加气候因子更为可靠;预测结果为杏鬃球蚧在新疆的预警、监控和防治提供科学参考。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覃振强  吴建辉  任顺祥  万方浩  
【目的】分析外来入侵害虫新菠萝灰粉蚧(Dysmicoccus neobrevipes Beardsley)在中国的风险性。【方法】根据国际植物检疫措施标准(ISPM)规定的有害生物风险性分析(PRA)程序,本文从新菠萝灰粉蚧国内分布状况、潜在危害性、受害栽培寄主的经济重要性、传播扩散的可能性及危险性管理难度等5个方面对其在中国的风险性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结果】新菠萝灰粉蚧在中国的综合风险值R为2.12。【结论】表明新菠萝灰粉蚧在中国是高度危险的检疫性有害生物。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杜予州  顾杰  郭建波  戴霖  鞠瑞亭  胡学难  
【目的】对红火蚁在中国大陆地区可能适生分布的地区进行分析和预测。【方法】运用CLIMEX气候模型的气候相似系数法和地点比较法以及地理信息系统(ArcGIS8.3)对该虫在中国的适生区进行分析和预测。【结果与结论】CLIMEX预测入侵红火蚁可以在中国大陆19省区的47个市、县(地区)生存,其中在温湿度较高、降雨量较多的华南地区最适宜生存;结合GIS的预测,该虫在中国的适生范围为16.32°N~41.33°N,91.46°E~122.01°E。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范靖宇  吴哿  朱耿平  蔡波  
【目的】中对长小蠹是一种已在我国海南建立种群的外来有害生物,预测其在中国的潜在入侵分布区,可为阻断其传播和早期监测提供参考。【方法】基于我国动植物检验检疫信息资源平台,对中对长小蠹在我国入境口岸的截获记录进行检索和统计。根据中对长小蠹现有分布记录,选取2组(5个环境变量和9个环境变量)相关性的气候变量,将中对长小蠹的本土生态空间与中国的生态空间进行对比,测试其在我国入侵过程中生态位保守性,然后基于2组环境变量在本土中美洲地区分别构建生态位模型,将其转移至我国和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来检测模型,并预测其在我国的适宜生态空间和潜在分布区。【结果】我国中对长小蠹的截获主要在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口岸,从木制品进口中截获。生态空间比对发现中对长小蠹在我国与其本土所占有的生态空间具有较大的重叠,其在我国的入侵过程中的生态位是保守的,然而与本土空间相比,我国所占有的生态空间存在较大的生态位空缺,表明中对长小蠹在我国的潜在入侵风险较大。在生态位模型预测中,与基于9个环境变量模型的预测相比较,基于5个环境变量的模型预测较为保守,基于2组变量的模型结果均显示中对长小蠹的适生区主要分布于中美洲、南美洲中部、非洲中部、澳洲北部和亚洲中部以及东南亚地区。中对长小蠹在我国的适生区主要在海南、台湾、广东等地,此外云南和广西南部等地的适生性亦较高。【结论】中对长小蠹在我国海南、台湾、广东等大部分地区存在入侵风险。本次预测结果与当前分布范围一致,这些潜在分布区多聚集在沿海地区,贸易活动频繁,有利于该害虫在入侵地建立种群并扩散;这些高风险地区应开展预警与监测,防止其从海南向大陆扩张或二次入侵。综合潜在分布分析和截获记录统计,我国广东珠江三角地区入侵风险最高,需要密切监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苹果蠹蛾(Cydia pomonella L.)属鳞翅目卷蛾科,具有极强的适应性和抗逆能力,是仁果类果树的毁灭性害虫。1953年首次在我国新疆库尔勒发现,并迅速扩散危害,1987年随旅客携带物传入甘肃敦煌,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是我国重点防控的检疫对象。近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南京农业大学等科研单位联合启动了苹果蠹蛾的基因组测序工作。研究团队对苹果蠹蛾进行了10余代的纯化,建立了纯化品系。利用流式细胞分析和小片段文库前期测序等方法,对苹果蠹蛾基因组进行了初步的基因组前期分析。结果显示,苹果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彭蓉  孙晓燕  王一凡  方艺瑄  姜子琪  刘思捷  蔡林汝  刘凯于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是鳞翅目夜蛾科灰翅夜蛾属的一种蛾,是联合国粮农组织预警的世界性重大农业害虫.其幼虫可危害水稻、甘蔗和玉米等多种农作物,导致严重的经济损失.自2018年年末大举入侵中国以来,对我国农业造成了巨大的危害.该文分别从理化诱控、化学防治、生物防控、农业防治和综合治理五个方面,对目前国内外现行的草地贪夜蛾防治方法进行了综述和比较,并分析了各种防治方法的利弊.该文还指出今后应加快生物防治新方法的设计与筛选,做到研究与防治并行,进一步构建和完善综合防治体系,并结合农业种植模式的调整优化,争取早日实现草地贪夜蛾的绿色高效可持续治理目标,促进农业与生态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沈文君  王雅男  万方浩  
【目的】依据气候相似理论,采用相似离度法预测红火蚁在中国的适生区域及其入侵概率。【方法】收集红火蚁在世界范围的分布数据和国内外气候站点的气候数据,建立红火蚁原产地和严重发生地气候站点集合,采用相似离度法找到与气候站点集合最相似的地区。在气候因素影响下,相似程度相对百分比认为是红火蚁入侵中国政区和气候区的概率值,并且建立了预警级别。【结果】预测结果表明,香港、澳门、广东、广西的入侵概率均大于80%,处于红色警报区;安徽、江苏、上海、江西、浙江、福建、台湾、贵州、云南、海南的入侵概率在50%~80%,处于橙色警报区,其它地区均处于黄色警戒区和绿色小风险区。【结论】红、橙警报区需要采取适当的防控措施...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赵力  李慧琪  朱耿平  蔡波  李敏  刘强  
【目的】椰子木蛾是椰子等棕榈科植物上的重要食叶类害虫,2013年8月该虫已在我国海南省9个市县、广东省中山市和顺德市及广西防城港等地发现,局部地区已形成种群,其入侵范围有不断扩大的趋势,国家林业局于2014年将其增补为林业危险性有害生物。对该新发现入侵害虫进行潜在分布区的预测,可为实施监测和控制其扩散蔓延提供参考。【方法】首先根据椰子木蛾已有的分布记录对其本土种群和我国入侵种群所占有的气候空间进行对比,分析其入侵过程中生态位的保守性,然后结合其主要寄主植物椰子在我国的种植区域,运用Maxent和GARP 2种相关性方案的生态位模型对椰子木蛾在我国的潜在分布进行分析。【结果】椰子木蛾本土种群和我...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运生  谢丙炎  万方浩  肖启明  戴良英  
【目的】相似穿孔线虫(Radopholus similis)是中国一类检疫对象,随着国际贸易日益加剧,该线虫传入中国的风险也日益加大,急需对其适生性进行分析。【方法】利用已广泛用于物种潜在分布预测的GARP与MAXENT两种生态位模型预测相似穿孔线虫在中国的适生区,并对预测结果进行了阈值依赖和非阈值依赖比较。【结果】两个模型均能较好地预测相似穿孔线虫的潜在地理分布;预测在中国适生区主要分布在南方各省,包括海南、广东、福建、云南、台湾等省区;经检验MAXENT预测结果较GARP好。【结论】相似穿孔线虫可随花卉苗木的国际运输传入中国,并可在中国南方沿海地区及花卉进出口大省云南省等地区发生;上述地区...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洪晓月  徐海根  李红梅  谢霖  
江苏省是中国的经济发达地区 ,也是外来入侵物种发生范围较广、危害程度较重的地区之一。目前有一些外来入侵害虫与病原生物通过不同途径侵入了江苏省 ,造成了较大的直接经济损失 ;有些具有潜在危险性的外来入侵害虫与病原生物 ,由于具有较长的潜伏期 ,其危险性还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 ,其造成的损失将难以估量。加入WTO后 ,江苏省与世界各国和各地区的经济交往将更加密切 ,旅游业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物种交换和引进的需求也会增加 ,因而有意、无意引入外来入侵物种的风险随之增加。为此综合分析了目前江苏省外来入侵害虫与病原生物的现状和对农林生产、生态环境和经济的影响 ,提出了存在的问题 ,并建议采取措施以控制外...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聪  蔡普默  仪传冬  陈家骅  
为综合客观反映近10年入侵害虫风险评估的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为制定行之有效的防控策略提供依据,基于2007—2017年中英文科学文献数据库,对外来入侵害虫的风险评估方面的研究进行了文献计量分析,去重后共有885篇文献。分析发现:2014年国内外关于入侵害虫风险分析的发文量最多,在《Biological Invasions》期刊发文量最高,国内期刊植物检疫发文量最高;在害虫类别中,国际期刊关于膜翅目的研究文章发文量最多,而国内是鞘翅目的研究发文量最多;另外,国外对阿根廷蚁Linepithema humile,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和橘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 3种入侵害虫的风险评估发文量最多。最后本研究简单介绍了4种常用生态位模型在入侵害虫适生性分析领域的基本原理、优缺点和应用,为入侵生物学研究提供参考。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艳君  高泰  石娟  
【目的】舞毒蛾是一种食叶性的国际性检疫害虫,给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该研究筛选出限制舞毒蛾分布的环境变量,利用MaxEnt软件预测舞毒蛾当前及未来气候条件下的全球适生区范围,明确舞毒蛾在不同气候条件下的适生区变化。【方法】利用ArcGIS软件设置缓冲区筛选舞毒蛾在全球的分布点数据;利用MaxEnt、SPSS和ArcGIS软件根据环境变量贡献率、刀切法和变量相关性分析对生物气候变量、月总降水量、月平均最高温度和月平均最低温度4种环境变量进行筛选;利用R软件计算调控倍频和特征组合等因子调整MaxEnt模型参数;利用MaxEnt模型预测当前和未来不同情境条件下舞毒蛾全球适生区的分布范围。【结果】经过缓冲区筛选得到734个舞毒蛾的分布点数据;MaxEnt模型结果中,测试遗漏率与理论遗漏率吻合度高,而且模型AUC值为0.940;MaxEnt模型预测当前条件下舞毒蛾在全球的高、中度适生区主要集中在欧洲的大部分地区,北美洲中东部,亚洲的东西部,而非洲、大洋洲和南美洲分布较少。此外,舞毒蛾在未来气候条件下北半球适生区的边界向北偏移,北美洲以及欧亚大陆的高、中度适生区的面积扩增明显。【结论】舞毒蛾的分布受多种环境变量影响,并且温度和降水与舞毒蛾的特定发育阶段相吻合。MaxEnt模型的预测结果能够反映舞毒蛾在全球的分布特征。该研究可为防治舞毒蛾和制定相关检疫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吴耀军  蒋学建  李德伟  罗基同  周国福  常明山  杨忠岐  
Leptocybe invasa Fisher et LaSalle,an invasive gall-making wasp on trees of Eucalyptus spp.,was newly found in Guangxi,China.In this paper its morphological characters were described.The pest formed galls on the twigs,midribs and leaf petioles of the host trees.Those caused deformation of twigs and ...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