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223)
- 2023(3267)
- 2022(2886)
- 2021(2581)
- 2020(2163)
- 2019(5067)
- 2018(5261)
- 2017(11317)
- 2016(6017)
- 2015(6937)
- 2014(7007)
- 2013(7324)
- 2012(7076)
- 2011(6683)
- 2010(6895)
- 2009(6462)
- 2008(6318)
- 2007(5673)
- 2006(5406)
- 2005(4938)
- 学科
- 济(30364)
- 经济(30329)
- 管理(16325)
- 中国(15784)
- 业(13058)
- 方法(12893)
- 数学(12275)
- 数学方法(12234)
- 企(7952)
- 企业(7952)
- 农(7255)
- 制(7161)
- 环境(6634)
- 地方(6557)
- 城市(6403)
- 财(5907)
- 银(5900)
- 银行(5894)
- 贸(5851)
- 贸易(5847)
- 行(5719)
- 易(5702)
- 人口(5649)
- 发(4926)
- 城市经济(4675)
- 融(4521)
- 金融(4521)
- 农业(4439)
- 业经(4324)
- 税(4275)
- 机构
- 大学(98490)
- 学院(96492)
- 济(45403)
- 经济(44334)
- 管理(35528)
- 研究(34863)
- 理学(29932)
- 理学院(29542)
- 管理学(29234)
- 管理学院(29031)
- 中国(26987)
- 财(22528)
- 京(21936)
- 科学(18700)
- 财经(18019)
- 所(17581)
- 经(16293)
- 研究所(15478)
- 经济学(15468)
- 中心(14782)
- 北京(14504)
- 经济学院(14225)
- 江(13432)
- 财经大学(13395)
- 范(12664)
- 师范(12590)
- 院(12383)
- 农(11553)
- 业大(11216)
- 州(11185)
- 基金
- 项目(56970)
- 科学(45106)
- 基金(42285)
- 研究(42174)
- 家(35992)
- 国家(35742)
- 科学基金(30377)
- 社会(28921)
- 社会科(27450)
- 社会科学(27443)
- 基金项目(22540)
- 省(20258)
- 教育(18520)
- 自然(18156)
- 划(17879)
- 自然科(17696)
- 自然科学(17691)
- 资助(17470)
- 自然科学基金(17334)
- 编号(16739)
- 成果(13724)
- 部(13425)
- 发(13029)
- 重点(12373)
- 国家社会(12257)
- 教育部(11644)
- 课题(11523)
- 人文(11263)
- 发展(11070)
- 展(10959)
共检索到1471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陈卫
最近梁秋生和郭志刚二位教授围绕京津沪大城市超低生育率中外来人口的分母效应展开了讨论。他们得出了不同的结论。本文利用2000年人口普查千分之一抽样原始数据,对城市超低生育率中的外来人口分母效应作了进一步的检验和分析,认为外来人口的分母效应的大小,既与外来人口的规模,也与外来人口的生育水平有关。京津沪地区超低生育率中的外来人口分母效应并不存在,其原因是外来人口与本地人口的生育水平没有差别。对于全国城市地区,尽管外来人口的生育率显著地低于本地人口,但是由于外来人口规模不够巨大,它的分母效应也不太大。作为对比,广东省是最强烈体现外来人口分母效应的例证。不仅外来人口的生育率只及本地人口的一半,而且育龄妇女中外来人口占近30%,所以其分母效应非常明显。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郭志刚
本文质疑梁秋生论文中控制外来流入人口以后京津沪大城市总和生育率均高于 1 0的推算结果 ,并根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 1‰抽样样本的京津沪育龄妇女案例进行了检验汇总。按两种不同口径的汇总结果都表明 ,京津沪户籍育龄妇女的总和生育率远远低于 1 0。
关键词:
外来人口 总和生育率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宋桂香,杨青
上海市1998年外来人口婴儿死亡数440人,死亡率为22.90‰,常住人口婴儿死亡数是372人,死亡率为6 03‰。外来人口婴儿死亡率是上海常住人口的3.80倍,相当于上海六十年代初的水平。外来人口婴儿死亡占外来人口总死亡的21.98%,是外来人口的主要死亡人群。降低外来人口婴儿死亡率刻不容缓。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丁金宏,孙小铭,谭友林,余佳,王碧玮,张永惠
外来人口对流入城市的影响与贡献如影随形,重要影响之一是社区的社会分化和空间隔离。本文调查了土海市民对外来人口的社区影响评价和心理接受力,揭示了导致社区不整合的心态背景,提出了改善外居关系、促进社区整合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王海宁 陈媛媛
文章以2008年四大城市的外来人口问卷调查资料为基础,利用分位数回归模型和分位数分解法对本地市民、农民工和外来市民三个群体的工资收入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1)在不同分位数上,三个群体之间的个体工资收入存在一定的差异。(2)个人禀赋和就业环境等影响因素在不同群体的不同收入层次中所起的作用有所不同。(3)不同群体的工资差异是由个体特征差异和制度性歧视共同作用的结果,并且,在大部分分位数上制度性歧视的影响程度要大于特征差异。
关键词:
外来人口 工资差异 分位数分解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爽 王进
太湖流域属于我国东部沿海经济较发达的地区,2000年城市化水平达到66.17%,接近全国平均水平的两倍。自改革开放以来,该地区工业化发展迅速,由以乡镇企业为主过渡到外资和民营企业的大力发展,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就业迁移人口,成为全国流动人口的主要集中区。同时使得外来人口成为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规划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以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为基础分析了太湖流域外来人口来源的地域和城乡构成,计算了外来人口数量及分布情况,指出外来人口的城乡非均衡分布促成地区城镇化率的小幅上升,太湖流域各地区的上升幅度在2%左右,部分解释了隐性城镇化率的产生。在城市市区,外来人口平均占到总城市人口的18%。对于50万人口以...
关键词:
太湖流域 城市化水平 外来人口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常铁威 龚桢梽
一、主要做法(一)新加坡1.合理控制规模,保证移民质量。新加坡是一个多元种族的移民国家,也是一个低生育率水平国家,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保持国家竞争力,需要引进大量外来移民。2013年发布的新加坡《人口白皮书》指出,每年需要引进1.5万~2.5万名新移民,以及批准3万名外籍人士成为永久居民。同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本刊编辑部
背景: 外来人口是城市生活者对流动人口的一种特定称呼。流动人口自然包括了流入人口和流出人口这两部分;而站在城市这一端,流动人口也就有了明确的方向,亦即可称为“流入人口”。通常所谓的流动人口问题实际上已是老生常谈,但老问题总是需要新认识。如读者诸君所知,本刊每次举办一个新的论坛时,都要交待一个背景:这就是,为何要讨论这个问题?为什么这样的讨论又是有意义的?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郭志刚
文章对北京市第五次人口普查样本进行了生育分析,按北京全市合计、本市妇女和外来妇女分别计算了生育水平和出生性别比,以求研究外来妇女对北京市生育水平和出生性别比失调方面的影响。
关键词:
生育水平 出生性别比 外来人口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张展新
城市外来人口经济社会地位研究的城乡分割模式近年来受到挑战,这一挑战的背后是城乡分割体制的弱化和区域分割体制的强化。本文回顾、概括城市外来人口研究的近期文献,揭示改革开放时期城乡分割体制与区域分割体制的此消彼长,提出"双重分割解释、三群体检验"的城市外来人口研究整合框架。
关键词:
农民工 外来人口 城乡分割 区域分割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王海宁 陈媛媛
文章以2008年四大城市的外来人口问卷调查资料为基础,对比分析了本地市民、外来市民和农民工在劳动福利总量及具体福利项目获得上存在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并测算了外来人口所受到的歧视程度。结果表明,三群体在劳动福利获得上存在"梯度"差异;劳动合同和城市因素对各群体的影响均显著,农民工受人力资本和社会禀赋的双重影响,本地市民和外来市民则受雇主类型的影响较大;与本地市民相比,农民工和外来市民在劳动福利获得上均存在歧视,且前者所受歧视程度大于后者。与外来市民相比,农民工在社会保险参与率上存在歧视,但在假期获得上不存在歧视。
关键词:
外来人口 福利歧视 市场多重分割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孙远太
本文利用中部省会城市郑州市的调查数据,从社会包容、社会融合、社会歧视和社会距离4个维度分析了城市居民对外来人口的社会态度,从个体特征、社会特征和心理特征3个层面探讨了社会态度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城市居民对外来人口的社会态度呈现出能包容而不融合、有距离而不歧视的特征;社会特征和心理特征对城市居民的社会态度有影响。
关键词:
城市居民 外来人口 社会态度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魏万青 陆淑珍
本文利用2010年珠三角地区城市外来人口社会融合状况调查数据,研究城市外来人口社会融合的代际差异。本文通过对城市外来人口社会融合代际差异的Oaxaca分解发现,城市外来人口社会融合的代际差异,不仅因为代际个体特征的差异,更重要的是,新生代与上一代城市外来人口融入城市社会的机会结构不同,与上一代城市外来人口比较,新生代融入城市社会面临着更高的融入门槛,这使新生代在社会融合上处于不利地位。尽管新生代比上一代更愿意融入城市,然而,由于新生代面临着更高的融入门槛,他们依然难以真正融入城市,成为"漂"在城市中的一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