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7)
- 2023(45)
- 2022(26)
- 2021(32)
- 2020(20)
- 2019(54)
- 2018(37)
- 2017(68)
- 2016(34)
- 2015(35)
- 2014(32)
- 2013(43)
- 2012(35)
- 2011(24)
- 2010(31)
- 2009(26)
- 2008(19)
- 2007(19)
- 2006(14)
- 2005(14)
- 学科
- 济(130)
- 经济(130)
- 农(110)
- 农业(85)
- 地方(66)
- 管理(61)
- 业经(59)
- 制(58)
- 业(57)
- 农业经济(47)
- 制度(38)
- 度(38)
- 中国(36)
- 体(35)
- 发(34)
- 财(32)
- 教学(30)
- 发展(28)
- 展(28)
- 教育(28)
- 税(26)
- 税收(26)
- 财政(26)
- 体制(25)
- 收(25)
- 企(23)
- 企业(23)
- 行(23)
- 银(23)
- 银行(23)
- 机构
- 学院(377)
- 大学(364)
- 研究(214)
- 中国(173)
- 济(170)
- 经济(168)
- 科学(128)
- 农(125)
- 管理(118)
- 所(112)
- 研究所(102)
- 中心(100)
- 农业(97)
- 院(92)
- 理学(91)
- 省(91)
- 理学院(90)
- 京(89)
- 师范(89)
- 教育(89)
- 范(89)
- 管理学(84)
- 管理学院(84)
- 发(83)
- 财(80)
- 师范大学(78)
- 发展(77)
- 展(77)
- 人民(76)
- 江(76)
共检索到7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株洲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刘社会 汤武 徐芳
改革十年来,农村信用社资产质量和财务状况不断改善,"花钱买机制"改革的经营目标基本实现。但法人治理结构、内外部约束机制等问题,仍是农村信用社改革中遇到的最大困惑。笔者认为,从长远来看,必须坚定推进产权制度民营化,积极引进民营法人投资者,选择股份制金融企业道路,实现民有资本民营化管理;但从近期看,农村信用社仍然离不开国有制管理,也实属无奈的现实抉择。毕竟,随着农村金融出现实质性起色,农村信用社不断自我完善,那才是农村信用社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农村金融企业制度的开始。
关键词:
农村信用社 十年改革 产权制度 法人治理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周建松 姚星垣 吴胜
自2003年以来的新一轮农信社改革已经为期十年,目前已经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表现在农信社规模迅速壮大加、地位得以提高、实力稳步增强、综合效益良好等方面。当前,农信社发展将会遇到来自同业竞争和内部治理的挑战,同时也有新型城镇化等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为此,需要进一步明确全面服务三农的战略定位,推进立足市场化的公司治理改革,逐步形成立体化经营模式,拓展金融宽度,提高对"三农"金融服务的可得性、丰富度和覆盖面。
关键词:
农信社改革 三农 发展战略 金融宽度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马九杰 吴本健
深化改革的10年间,农村信用社在取得重大改革成效的同时也仍然面临若干问题与挑战自2003年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以来,在10年的时间里,农村信用社在产权制度、组织形式、组织机构体系和管理体制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改革推动了农村信用社系统的股权结构、法人治理结构、组织结构和内部管理制度的完善,改善了信用社的资产负债结构、资产质量、资本充足性和风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赵天冉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张正平 夏海
2003年国务院下发《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将农村信用社的管理权限下放给省级政府,各省随之陆续组建了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简称"省联社"),由省联社具体承担对辖内农村信用社的管理、指导、协调和服务的职能。在过去的十几年里,省联社逐步形成了对农信机构(包括农信社、农合行、农商行)的人事任免、经营管理和风险控制等方面的全面管理,但由于自身机制不健全,省联社对农信机构的管理行政色彩越来越浓厚,以致演化成超越政策范围的强制"干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梁玉
广西农村信用社自2004年开始改革以来,在支农和自身经营发展方面取得不小的成效。但由于目前农村金融体系的不完善、被动改革和地方政府的干预使得广西农村信用社在改革目标、经营管理等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因此,应在明确地方政府权限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地方信用社的积极性,因地制宜的改革,同时不断完善农村金融体系。
关键词:
广西农村信用社 成效分析 因地制宜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宏伟 朱玉杰 倪骁然
我国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方向历经多年探索,在近年才逐渐得以明晰。基于对泌阳县农村信用社2012年达标升级工作的案例分析,对县级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改革的经验进行归纳总结。在政府统一协调制订方案并强化落实的基础上,做好不良贷款清收、资产置换、增资扩股、财政扶持、固定资产确权等各项工作,能够使农村信用社有效推进达标升级,进而在特色信贷产品推广、扶植小微企业发展、拓展金融服务、履行社会责任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案例揭示的经验,对各地区进一步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农村信用社改革 不良资产 达标升级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高汉祥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穆争社
改革后,省级政府成为农村信用社的管理主体,承担对其的依法管理职能、行业管理职能和金融风险处置责任,但中央政府仍掌握金融监管职能,导致省级政府履行职能尤其是金融风险处置责任缺乏有力手段,产生了履职中的权责配置错位问题,由此造成了管理体制向改革前复归等问题。深化改革的方向是,中央政府将金融监管职能下放省级政府,并建立分别由省级金融服务办公室、省级金融监管机构、省级联社依次履行对农村信用社依法管理职能、金融监管职能、行业管理职能的格局,以理顺权责关系,促进实现管理体制改革目标。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钟孝平 钟亚良 谢敬
定南县是一个经济欠发达的山区小县,一直以来农村资金非农化问题严重、供求矛盾十分突出、民间借贷比较活跃。2003年1月1日始,该县农村信用社除县城以外的8个基层社进行了利率市场化改革试点,存款利率上浮20%,贷款利率按照“区别对待”原则实行差额浮动,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上浮30%,农业贷款上浮50%,非农业贷款上浮70%。经过一年的运作,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的“双丰收”。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李立群
农村信用社(以下简称农信社)是我国农村合作金融的主体,经过50多年的发展,奠定了其在农村金融体系中的主导地位,是农村金融服务的主力军。2003年,国务院启动了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宋磊
制度与经济运行的关系始终是制度变迁理论研究的核心,自2003年开始的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是制度变迁影响经济绩效的有效实证。本文以此为切入点,利用对山东省农村信用社改革状况的调研资料,基于财务状况、经营利润、信贷支农、可持续发展能力等视角,对农村信用社此轮改制的运行成效作出了客观反映和系统评析。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调研组
本文以重庆市农村信用社改革为例,反思我国农信社存在的机理。多年来农村信用社积累的问题较多,一些理论问题尚待理顺,使得农信社存在的模式具有不确定性。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需引起高度重视,有关农信社定位、治理结构、如何满足不同程度农户需求等方面还有许多问题值得深入研究。农信社改革是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一部分,应站在农村金融改革的整体角度统筹规划,才能真正使改革取得成效。
关键词:
农村信用社 农村金融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邹迅 杨晖 唐羿 杨庆茗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罗润年 张燕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