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00)
2023(10499)
2022(8842)
2021(8093)
2020(6379)
2019(14712)
2018(14517)
2017(26385)
2016(13814)
2015(15815)
2014(15798)
2013(15941)
2012(15585)
2011(14802)
2010(14800)
2009(13788)
2008(13466)
2007(11739)
2006(10994)
2005(10547)
作者
(41003)
(34347)
(34259)
(32602)
(22241)
(16423)
(15495)
(13301)
(13279)
(12229)
(12064)
(11372)
(11201)
(11168)
(10933)
(10629)
(10216)
(9936)
(9790)
(9403)
(8992)
(8359)
(8237)
(8024)
(7837)
(7800)
(7478)
(7283)
(6964)
(6791)
学科
(86969)
经济(86900)
管理(32857)
(30701)
中国(27552)
方法(25754)
地方(24643)
数学(22876)
数学方法(22788)
(21456)
企业(21456)
(19251)
业经(16578)
(15805)
贸易(15789)
地方经济(15628)
(15265)
(14330)
(13670)
金融(13670)
(13249)
农业(13196)
(13125)
银行(13114)
(12970)
(12949)
(12463)
环境(12338)
(10239)
发展(9854)
机构
大学(210128)
学院(208706)
(106770)
经济(105070)
研究(87837)
管理(72708)
中国(68839)
理学(60418)
理学院(59602)
管理学(58929)
管理学院(58521)
科学(47773)
(46816)
(45739)
(44891)
研究所(40231)
中心(37831)
财经(35365)
经济学(35321)
(32297)
(32080)
经济学院(31495)
北京(31343)
(31111)
(30980)
(29402)
师范(29180)
科学院(27137)
财经大学(26069)
(24895)
基金
项目(128074)
科学(101868)
研究(97002)
基金(94261)
(81771)
国家(81124)
科学基金(68306)
社会(65983)
社会科(62744)
社会科学(62735)
基金项目(48125)
(46762)
教育(42738)
(40168)
自然(39297)
资助(38989)
自然科(38349)
自然科学(38340)
自然科学基金(37675)
编号(36969)
(34959)
成果(31105)
(29869)
重点(29719)
发展(29338)
国家社会(28997)
(28884)
中国(27914)
课题(27188)
(26066)
期刊
(131008)
经济(131008)
研究(76672)
中国(50229)
(32616)
(31190)
管理(30428)
科学(29159)
学报(28720)
(25339)
金融(25339)
经济研究(22975)
教育(22643)
大学(22513)
农业(21820)
学学(20837)
财经(19173)
业经(18476)
技术(18204)
问题(17079)
(16880)
(16401)
世界(15681)
国际(15673)
(12549)
技术经济(12213)
经济问题(10705)
统计(10247)
经济管理(9866)
资源(9816)
共检索到3545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彭慧  李妍妍  
境外主流媒体在我国"两会"期间就相关经济议题给予了立体化多视角的报道,以"中国仍将是世界经济的发动机"、"中国不是一个简单的火车头"等为标题,表达对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乐观看法,认为中国这个火车头将装上高科技的驱动设备,动力将更加强劲和有持续性。很多境外媒体都表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邸晶鑫  
过去的一年,中国经济在新常态中走出了不寻常的发展之路,取得了非同凡响的新成就。未来十年是中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关键时期,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的定力、实力与潜力和确保中国经济发展的活力、动力与可持续发展,未来十年中国经济正在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蔡幸  黄荣哲  
自从2010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建立以来,中国和东盟各国之间的经贸往来日益密切。中国和东盟之间的双边进出口贸易额已经从2010年的2900多亿美元上升至2014年的4800多亿美元,年平均增长率大约是13%,并且超过了同期中国和东盟的国内生产总值的平均增长率。这说明,中国和东盟之间的相互依存度正在不断提高。未来十年,东盟国家的经济发展趋势不仅关系到"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的实现,而且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紧密联系在一起。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陈文玲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世界瞩目的伟大成就。总体看,未来十年随着中国城市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的推进,随着几亿人进入城市,将释放出巨大的消费需求,足以支撑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未来十年,中国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将更加举足轻重,经济发展质量将大大提高;中国将成为全球市场规模增长最快的国家,国内消费需求将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贸易大国,成为国际资本仍青睐的国度,成为全球对外投资大国;中国将成为具有科技创新能力和人才储备的国家,进入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行列;中国将实现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工业化将进入中后期或完成工业化进程;中国将大力转变城市发展方式,提升城市...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卓元  
2012年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十年,是新中国经济实现了又一次重大发展转型并取得历史性成就的十年。中国经济在这十年的发展变化,是中国由不全面小康走向全面小康和逐渐“富起来”“强起来”的十年,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并开启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进的十年,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中国智慧、中国方案的十年。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范国忠  陈智  
一、对四川十年经济发展的基本估价 1983年到1992年,四川经济获得了持续高速的发展,国内生产总值从1982年的379.13亿元增加到1992年的1481.22亿元,平均每年增长9.2%,工农业总产值和财政收入1992年分别达到2594.6亿元和141.4亿元,均比1982年有大幅度的增长,国民经济取得了长足的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丁学俊  
在西安浐灞生态区开发十年之际,一方面总结自生态区成立以来的规划定位、功能承载和生态治理的一系列措施,已基本完成了生态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其作为西安生态补偿区和人口承载区的双重功能;与此同时,浐灞生态区面临生态环境保护与产业经济发展相互制约的局面,从而要求生态区走出一条生态经济和谐发展之路,通过绿色产业、绿色建筑、绿色交通等多项绿色经济措施的规划与实施,实现浐灞生态区的生态经济发展之路。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卢春恒  
一、工业经济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 (一)经济体制改革以来,为适应工业生产力的状况,在巩固完善和发展全民所有制工业经济的前提下,坚持全民、集体、个体和各种联合体一起上的方针,采用多种形式引进外资,出现了各种经济形式共同发展的新局面。1988年与1978年相比,全民所有制工业总产值增长1.25倍,在全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下降为56.6%;集体所有制工业增长4倍,比重上升到36.4%;城乡个体工业和各种联营工业、合作工业,已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6%; 中外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劳动部劳科所课题组  夏积智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课题组  刘树杰  曾铮  
未来十年,中国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准确把握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和发展的内外条件,有利于我们正确认识未来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背景,为制定符合实情、行之有效的经济发展战略提供客观判断。一、未来十年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1.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经济发展方式面临转变。未来十年,我国人均GDP将迈向1万美元,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将面临转变,经济转型的任务更加艰巨。2.进入工业化中后期阶段,产业结构升级进程加速。未来十年,我国工业化将进入后期阶段,根据一般理论和历史经验,这个阶段的主要特征表现为服务业比重逐步提高、工业将向深度加工化阶段转化和接近世界技术边界三个特征,产业间结构和产业内部结构升级的...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孙百才  刘云鹏  封清云  
经济发展水平对高等教育规模具有重要的影响。基于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和适龄人口变化,对甘肃省未来十年的高等教育规模进行了预测。研究发现,甘肃高等教育适龄人口数2008年达到最高峰,以后逐年下降。未来十年,甘肃的高等教育适龄人口下降速度先慢后快,2015年以前下降平缓,之后下降幅度加快,2015年和202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分别达到30%和40%。从甘肃和各地区的高等教育发展目标分析,《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202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0%的目标是比较容易实现的。应对人口因素给我国高等教育带来的冲击,需要放松计划生育政策,引入高校竞争机制,因地制宜制定高等教育发展政策。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曹洪军  任铭  
2019年中国现代经济史学科前沿暨新中国成立70周年经济管理创新与发展学术研讨会于3月29—31日在山东青岛召开。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现代经济史研究中心、中国经济史学会中国现代经济史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经济史研究室、《中国经济史研究》编辑部、《产业与科技史研究》编辑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山东省管理学学会承办。来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姚令恺  王虎  
"两会"期间,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和政府预算报告相继发布,受到境外媒体的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特别是中国的经济增长目标下调和积极财政政策实施备受瞩目。外媒一致认为,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了新一年中国经济的核心目标,部署了经济建设的重点任务,指明了经济改革的主要方向;预算报告反映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取向,中国将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保障重点支出需要,促进中国经济的转型发展。经济增长目标小幅下调引发热议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姚令恺  王虎  
"两会"期间,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和政府预算报告相继发布,受到境外媒体的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特别是中国的经济增长目标下调和积极财政政策实施备受瞩目。外媒一致认为,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了新一年中国经济的核心目标,部署了经济建设的重点任务,指明了经济改革的主要方向;预算报告反映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取向,中国将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保障重点支出需要,促进中国经济的转型发展。经济增长目标小幅下调引发热议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翁细金  
高等教育的协调发展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理想状态,与人口、社会、经济、科技、资源、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未来十年浙江高等教育与人口、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应重点关注三个方面:一是适当控制校均在校生规模,积极争取省外优质生源;二是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做强本科生教育,做实高等职业和专科生教育;三是学科专业建设以"应用领先,基础突破"为指向,与产业结构调整方向保持一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