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302)
2023(6429)
2022(5368)
2021(4787)
2020(3991)
2019(9242)
2018(9444)
2017(17016)
2016(9073)
2015(10092)
2014(9999)
2013(9893)
2012(9566)
2011(9132)
2010(9379)
2009(9009)
2008(8735)
2007(7735)
2006(7595)
2005(7230)
作者
(28502)
(24021)
(23876)
(22953)
(15484)
(11373)
(10851)
(9389)
(9231)
(8547)
(8535)
(8131)
(7966)
(7959)
(7912)
(7514)
(7151)
(7031)
(6976)
(6606)
(6343)
(6036)
(5954)
(5743)
(5568)
(5370)
(5369)
(5034)
(5009)
(4755)
学科
(60734)
经济(60669)
管理(23093)
(17631)
地方(16396)
方法(15977)
(14936)
企业(14936)
数学(14010)
数学方法(13889)
中国(13531)
地方经济(12177)
(12128)
(11836)
业经(10813)
(9880)
(9864)
(9473)
(8395)
金融(8395)
(7635)
银行(7609)
(7439)
体制(7403)
理论(7064)
经济学(7036)
环境(6801)
(6576)
(6528)
农业(6257)
机构
大学(138451)
学院(135767)
(67342)
经济(66110)
研究(59014)
管理(44203)
中国(44144)
理学(36482)
理学院(35981)
管理学(35311)
管理学院(35040)
科学(34165)
(31502)
(31381)
(30448)
研究所(28167)
(25243)
中心(24342)
财经(23245)
(22802)
经济学(22340)
(21007)
(20914)
北京(20038)
农业(19632)
经济学院(19503)
业大(18951)
(18838)
(18175)
师范(17918)
基金
项目(81295)
科学(62911)
基金(58671)
研究(57706)
(52752)
国家(52330)
科学基金(42929)
社会(37901)
社会科(35831)
社会科学(35818)
(30967)
基金项目(29406)
自然(26785)
(26485)
教育(26185)
自然科(26108)
自然科学(26096)
自然科学基金(25617)
资助(25023)
编号(21325)
(19331)
重点(19309)
成果(18797)
(18117)
课题(16576)
国家社会(16331)
(16122)
发展(15642)
教育部(15444)
(15439)
期刊
(88165)
经济(88165)
研究(52543)
中国(34029)
(24356)
学报(24237)
(23097)
科学(20997)
管理(20235)
大学(18351)
学学(17159)
教育(16287)
(15661)
金融(15661)
经济研究(15513)
农业(14915)
财经(13472)
技术(11953)
(11882)
问题(10893)
业经(10631)
(8651)
世界(8556)
国际(8372)
技术经济(8039)
(7799)
统计(7242)
改革(7153)
(7153)
经济问题(6901)
共检索到2376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乔慧  袁璇  
"两会"期间,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和政府预算报告受到了境外主流媒体的高度关注。外媒认为,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了新一年中国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部署了新时代中国政府工作的重点任务,指明了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主要方向;政府预算报告反映了积极财政政策取向不变,要聚力增效,保障民生。同时认为,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是一场深刻变革,是中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乔慧  袁璇  
两会期间,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和政府预算报告受到境外主流媒体高度关注。普遍认为,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了新一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部署了新情况新变化下中国政府工作的重点任务,指明了中国深化市场化改革的主要方向;明确积极财政政策取向不变,要加力提效,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两会期间还通过了《外商投资法》,凸显中国进一步扩大开放的决心和努力,展示了中国在世界舞台上参与国际竞争的充分自信。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姚令恺  王虎  
"两会"期间,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和政府预算报告相继发布,受到境外媒体的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特别是中国的经济增长目标下调和积极财政政策实施备受瞩目。外媒一致认为,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了新一年中国经济的核心目标,部署了经济建设的重点任务,指明了经济改革的主要方向;预算报告反映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取向,中国将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保障重点支出需要,促进中国经济的转型发展。经济增长目标小幅下调引发热议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姚令恺  王虎  
"两会"期间,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和政府预算报告相继发布,受到境外媒体的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特别是中国的经济增长目标下调和积极财政政策实施备受瞩目。外媒一致认为,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了新一年中国经济的核心目标,部署了经济建设的重点任务,指明了经济改革的主要方向;预算报告反映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取向,中国将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保障重点支出需要,促进中国经济的转型发展。经济增长目标小幅下调引发热议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彭慧  陈霞  
2015年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十二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三五"规划的启动之年。今年"两会"期间,"四个全面"、经济发展"新常态"、深化改革、"一带一路"建设等热词成为境外媒体和智库报道的重点。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清晰,引发外界新期待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全面"战略,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成为外媒关注的焦点。《日本经济新闻》称,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何志强  
今年的"两会"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召开。在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的形势下,如何保障项目落地、坚守耕地红线、稳定地产市场等,成为"两会"代表委员关注和议论的热点问题之一。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李倩  
春寒料峭中,一年一度的两会悄然落幕。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近70次谈及"改革",凸显出中央政府攻坚克难的坚定态度。改变一些国土资源管理制度"不管用、不好用、不够用"的现实境况,根本出路也在于深化改革。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特别关注土地管理领域的创新改革,各抒己见。这些声音无疑将推动土地管理工作迈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自2014年以来,每年两会召开期间,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均召集院内专家学者开展两会座谈会,热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涉及的经济热点问题。本刊择论点摘记如下。董志勇(北京大学校长助理,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教授,《经济科学》主编)认为,为资本设置“红绿灯”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继2021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后,2022年3月5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又一次强调“加强和创新监管,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维护公平竞争”。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乔慧  舒致远  
春潮澎湃起,奋楫新征程。2023年全国两会是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召开的盛会,引发国际舆论广泛关注。国际舆论普遍认为:两会彰显了中国宏观政策的连续性和针对性,展现了中国经济发展的理性、韧性和确定性。中国财政政策加力提效,将更好地支持高质量发展。世界对中国经济前景的信心进一步增强。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王虎  周波  
"两会"审议通过的2014年我国政府预算报告受到了境外媒体的广泛关注。预算报告详细阐述了2014年财税改革工作重点、财税政策和预算收支情况,凸显了2014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关键年的特色,突出了深化改革、支持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走向。其中,国防支出、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节能环保支出等预算主要支出项目,财政政策与经济增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王虎  王莎  
两会审议通过的2016年我国政府预算报告受到境外媒体的广泛关注。预算报告详细阐述了2016年财税改革工作重点、财税政策和预算收支情况。外媒普遍认为,预算报告清晰阐释了积极财政政策的内涵,全面实施"营改增"、调整优化支出结构等内容凸显了2016年推进结构性改革攻坚之年的特色,而如何平衡改革与增长、3%的赤字率以及未来改革进程倍受关注。2016年预算主要支出引发关注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影强  
2017年3月16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举办第93期"经济每月谈",主题为"两会"精神解读。与会嘉宾指出,当前我国经济运行缓中趋稳,国际形势不确定性降低,国际经济形势出现回暖。《政府工作报告》充满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新理念,体现了法治精神和依法施政的理念,对保护生态环境,城镇化,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保就业等具体方面进行了部署,提出要"用改革的办法深入推进去产能""以创新引领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影强  
2017年3月16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举办第93期"经济每月谈",主题为"两会"精神解读。与会嘉宾指出,当前我国经济运行缓中趋稳,国际形势不确定性降低,国际经济形势出现回暖。《政府工作报告》充满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新理念,体现了法治精神和依法施政的理念,对保护生态环境,城镇化,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保就业等具体方面进行了部署,提出要"用改革的办法深入推进去产能""以创新引领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正>崔建华(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党委书记)认为,2023年,多重困难挑战交织叠加,中国经济开局良好,稳中有进,在实现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上迈出坚实的步伐。相信2024年的中国经济会更上新台阶。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消费的作用一枝独秀,
关键词: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平新乔(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梓材讲席教授)认为,要完善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体系。2023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完善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体系”。这不仅关系到地方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公共品供给是否稳定,也直接影响到国家金融体系的稳定。需要理论工作者和决策部门的领导与专家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切实加以解决。为了完善地方债的管理体系,应该从制度上加以改进完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