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89)
- 2023(12281)
- 2022(10374)
- 2021(9734)
- 2020(8429)
- 2019(19492)
- 2018(19386)
- 2017(38107)
- 2016(20282)
- 2015(22895)
- 2014(22939)
- 2013(22683)
- 2012(20688)
- 2011(18461)
- 2010(18222)
- 2009(16922)
- 2008(16597)
- 2007(14922)
- 2006(12672)
- 2005(10865)
- 学科
- 济(87448)
- 经济(87366)
- 业(62619)
- 管理(53763)
- 农(47720)
- 方法(41405)
- 企(41360)
- 企业(41360)
- 数学(37361)
- 数学方法(36922)
- 农业(31524)
- 财(23458)
- 业经(21822)
- 中国(20378)
- 地方(16785)
- 制(16041)
- 学(15911)
- 贸(15767)
- 贸易(15763)
- 易(15374)
- 务(12912)
- 财务(12871)
- 财务管理(12836)
- 技术(12385)
- 收入(12380)
- 银(12201)
- 银行(12176)
- 企业财务(12134)
- 发(12083)
- 环境(12015)
- 机构
- 学院(289449)
- 大学(284649)
- 济(121541)
- 经济(119234)
- 管理(115918)
- 理学(101432)
- 理学院(100450)
- 管理学(98736)
- 管理学院(98216)
- 研究(90932)
- 中国(70128)
- 农(65365)
- 京(57463)
- 科学(56766)
- 财(52550)
- 农业(50523)
- 业大(49255)
- 所(45206)
- 中心(45205)
- 财经(42689)
- 江(42497)
- 研究所(41273)
- 经(38996)
- 经济学(37039)
- 范(36268)
- 师范(35915)
- 北京(34720)
- 经济学院(33805)
- 经济管理(33662)
- 州(33311)
- 基金
- 项目(200703)
- 科学(158809)
- 基金(147141)
- 研究(146546)
- 家(127805)
- 国家(126711)
- 科学基金(109704)
- 社会(94260)
- 社会科(89072)
- 社会科学(89046)
- 省(79522)
- 基金项目(78928)
- 自然(70973)
- 自然科(69326)
- 自然科学(69306)
- 自然科学基金(68049)
- 教育(66538)
- 划(65610)
- 编号(60595)
- 资助(59079)
- 成果(47137)
- 部(45066)
- 重点(44596)
- 发(43715)
- 创(41944)
- 课题(39528)
- 国家社会(39351)
- 创新(39216)
- 科研(39150)
- 教育部(38446)
- 期刊
- 济(129592)
- 经济(129592)
- 研究(75602)
- 农(66582)
- 中国(50170)
- 农业(45183)
- 学报(44724)
- 科学(41953)
- 财(40269)
- 管理(35790)
- 大学(34665)
- 学学(33144)
- 业经(28086)
- 融(26109)
- 金融(26109)
- 技术(25183)
- 教育(23167)
- 业(22006)
- 财经(20031)
- 经济研究(19068)
- 问题(18812)
- 经(17171)
- 版(15731)
- 农村(14616)
- 村(14616)
- 技术经济(14613)
- 统计(14450)
- 农业经济(14231)
- 资源(13963)
- 世界(13907)
共检索到4056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何凌霄 吴海江 张忠根
农民工因收入水平较低而备受社会关注,影响农民工收入的因素众多,以往研究忽略了户籍地差异的影响。本文聚焦于户籍地差异对农民工收入的作用来解读外地与本地农民工的收入差异问题。研究表明,在其他因素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户籍地差异使外地农民工收入比本地农民工高2.33%;考虑样本的选择性偏差后,外地农民工的收入优势进一步扩大;户籍地差异解释了外地与本地农民工收入差异的33.5%。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钱文荣 卢海阳
本文在对农民工人力资本与其工资关系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浙江省7个地级市在城农民工的调查资料,并对比CHIP数据,探讨了农民工人力资本与工资关系的性别差异及户籍地差异。结论表明:农民工人力资本对其工资水平有显著影响,但教育收益率仅达到了2.4%,远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农民工工资水平与其年龄及工龄呈"倒U型"曲线关系,达到最大工资水平的平均年龄和平均工龄分别为41.4岁和17.3年;只有在较高的受教育水平上农民工才会呈现出教育收益率的性别差异,但教育收益率并未表现出显著的户籍地差异;农民工工作时间与其工资水平的关系具有显著的性别差异;最后,家庭规模、城市环境等因素也对农民工工资水平有显...
关键词:
农民工 人力资本 工资 性别差异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国景 陈永福 杨春华
伴随着我国社会结构的分化和城市化进程,农民工群体内部的异质性不断加大。本文利用国家统计局城镇住户调查数据,聚焦于收入增长和户口所在地的户籍属性对进城农民工家庭营养消费的影响,并探讨收入增长与营养消费关系的户籍地差异。结果表明:收入增长和户籍地差异对进城农民工家庭营养消费有显著影响;农民工家庭能量、蛋白质和脂肪需求的收入弹性为分别为0.593、0.610和0.533;在保持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户籍地差异使本地农民工家庭的人均每天能量、蛋白质和脂肪消费比外地农民工家庭分别高19.24%、18.41%和15.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叶俊焘 钱文荣
利用2013年浙江省9个城市2398份农民工调研数据,借鉴移民融合理论,运用制度学习模型,本文实证分析了制度感知对农民工主观市民化水平的影响及其代际和户籍地差异。结论有:(1)制度知晓度和公平度感知对农民工主观市民化水平产生了显著正向影响,新生代农民工中知晓度和公平度感知均显著,而老一代农民工中仅有公平度感知显著;(2)公平度和知晓度感知分别正向调节了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对主观市民化水平的影响,新生代农民工秉承了以上结果,老一代农民工仅公平度感知对人力资本存在正向调节,外地农民工仅知晓度感知对社会资本存在正向调节,本地农民工的公平度感知同时存在对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正向调节;(3)人力资本和社会...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黄浩 陈功
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作为重要劳动力来源,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由于户籍地和居住地之间存在较大经济差距,农民工消费水平往往受到影响。此外,农民工的身份认同对其消费行为也产生重要影响。基于此,本文实证分析户籍地与居住地经济差距对农民工消费水平的影响,并探究身份认同的中介效应,旨在为各地方政府优化农民工保障政策、刺激农民工消费提供决策依据。研究结果表明:户籍地与居住地经济差距对农民工消费具有显著抑制作用。与高消费水平农民工相比,户籍地与居住地经济差距对低消费水平农民工的负向影响更大。在户籍地与居住地经济差距对农民工消费的影响机制中,身份认同发挥中介效应。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俞玲 张海峰 姚先国
本文基于农民工户口登记地差异,实证分析地域身份对农民工工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外来农民工工资存在明显的"地域效应",东部外来农民工在工资报酬和工资歧视方面的优势十分明显,户籍地在工资条件分布的各分位数上对中部和西部外来农民工工资均具有显著的消极影响,工资歧视的"地域效应"与工资分位数有关。因此,促进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和农民工城市融合,应尽量消除地域身份对农民工就业的不利影响。
关键词:
工资差异 外来农民工 地域效应 户籍歧视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方小姣 周毕芬 修京妮 丘悦 陈静
利用2016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2016)数据,采用O-Logit模型,探讨了在不同城市规模下,本地户籍农民工与外地户籍农民工的收入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收入水平具有户籍地的差异,外地户籍农民工比本地户籍农民工的月均收入水平更高;户籍异质性对农民工的收入的影响存在城市规模差异,对特大及以上规模城市的农民工收入存在显著影响,而在大城市及中小规模城市的影响不明显;社会资本中的社会网络对中小城市农民工的收入影响更为显著,对其他规模城市农民工的影响则不显著;整体而言,相较于社会资本,人力资本(特别是健康状况和职业技能培训)对农民工收入的影响更显著;互联网可获及程度对农民工月均收入产生显著影响。通过研究结果分析,为农民工的增收,基本权益保障,以及完善城镇化发展提供一些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民工 收入差异 户籍异质性 城市规模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方小姣 周毕芬 修京妮 丘悦 陈静
利用2016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2016)数据,采用O-Logit模型,探讨了在不同城市规模下,本地户籍农民工与外地户籍农民工的收入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收入水平具有户籍地的差异,外地户籍农民工比本地户籍农民工的月均收入水平更高;户籍异质性对农民工的收入的影响存在城市规模差异,对特大及以上规模城市的农民工收入存在显著影响,而在大城市及中小规模城市的影响不明显;社会资本中的社会网络对中小城市农民工的收入影响更为显著,对其他规模城市农民工的影响则不显著;整体而言,相较于社会资本,人力资本(特别是健康状况和职业技能培训)对农民工收入的影响更显著;互联网可获及程度对农民工月均收入产生显著影响。通过研究结果分析,为农民工的增收,基本权益保障,以及完善城镇化发展提供一些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民工 收入差异 户籍异质性 城市规模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方小姣 周毕芬 修京妮 丘悦 陈静
利用2016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2016)数据,采用O-Logit模型,探讨了在不同城市规模下,本地户籍农民工与外地户籍农民工的收入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收入水平具有户籍地的差异,外地户籍农民工比本地户籍农民工的月均收入水平更高;户籍异质性对农民工的收入的影响存在城市规模差异,对特大及以上规模城市的农民工收入存在显著影响,而在大城市及中小规模城市的影响不明显;社会资本中的社会网络对中小城市农民工的收入影响更为显著,对其他规模城市农民工的影响则不显著;整体而言,相较于社会资本,人力资本(特别是健康状况和职业技能培训)对农民工收入的影响更显著;互联网可获及程度对农民工月均收入产生显著影响。通过研究结果分析,为农民工的增收,基本权益保障,以及完善城镇化发展提供一些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民工 收入差异 户籍异质性 城市规模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方小姣 周毕芬 修京妮 丘悦 陈静
利用2016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2016)数据,采用O-Logit模型,探讨了在不同城市规模下,本地户籍农民工与外地户籍农民工的收入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收入水平具有户籍地的差异,外地户籍农民工比本地户籍农民工的月均收入水平更高;户籍异质性对农民工的收入的影响存在城市规模差异,对特大及以上规模城市的农民工收入存在显著影响,而在大城市及中小规模城市的影响不明显;社会资本中的社会网络对中小城市农民工的收入影响更为显著,对其他规模城市农民工的影响则不显著;整体而言,相较于社会资本,人力资本(特别是健康状况和职业技能培训)对农民工收入的影响更显著;互联网可获及程度对农民工月均收入产生显著影响。通过研究结果分析,为农民工的增收,基本权益保障,以及完善城镇化发展提供一些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民工 收入差异 户籍异质性 城市规模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董延芳 刘传江 胡铭
20世纪70年代滞涨后,大量无法解释应对的现实问题让人们意识到,主流经济学关于人的基本假设存在不足,在经济研究中结合人的心理的探讨是必要的。为解释现实中农民工不积极申请积分制入户,文章利用二元Logistic模型对武汉市数据进行了分析,并基于行为经济学中的失望/后悔效应、牺牲陷阱、偏见与错觉理论解释了结果,提出作为户籍制度衍生的社会屏蔽,隐性户籍墙应囊括由二元户籍导致的对农民和市民在社会生活一切方面的歧视,其对农民工农转非选择的作用不仅在于这些客观歧视,还在于农民工面对歧视时的主观心理。改革开放后,我国大规模的人口流动持续至今,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还会日趋活跃,尤以农民工的流动突出,凸显农民工市...
关键词:
行为经济学 农民工市民化 户籍改革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郭凤鸣 张世伟
本文提出基于自然实验的工资差异分解方法用于分析个体特征差异、进入市场前教育歧视和市场后户籍歧视对城镇劳动力市场中城镇工和农民工之间工资差异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城镇工工资率是农民工工资率的1.79倍,两类劳动力工资差异的69.77%、14.01%和12.99%分别是由个体特征差异、农民工进入市场前受到的教育歧视和进入市场后受到的户籍歧视导致的。因此,政府在设计和实施公平的就业制度和工资分配制度的同时,大力促进城乡教育事业的均衡发展,将有助于缩小城镇工和农民工之间的工资差异。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丹 任洁 杨丽
本文通过对成都市正规就业人员的问卷调查,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影响农民工务工收入的因素,并将其与城镇户籍工人进行比较分析后表明,农民工与城镇户籍工人存在明显的收入差距,工作稳定性差、培训投入及培训机会少、城市生活成本高对农民工收入有显著影响,进而提出了提高农民工务工收入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民工 正规就业 务工收入 影响因素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梁海兵
基于兰州市923位农民工的调研资料,本文着重考察了基于"信任—分享"视角下的社会资本对外地和本地农民工就业影响差异——是竞争性关系还是互助性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运用自己的社会资本在"关系构建—建立信任—实现合作—资源共享"这一收入路径中,外地农民工与本地农民工在当地劳动力市场中的就业关系存在差异性,其三种表现为一是外地与本地农民工之间存在直接竞争性就业关系;二是外地农民工之间存在间接竞争性就业关系,即基于"信任—分享"视角下的个体社会资本对其他个体收入表现出负向冲击作用;三是本地农民工之间呈现互助性就业关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梁海兵
基于兰州市923位农民工的调研资料,本文着重考察了基于"信任—分享"视角下的社会资本对外地和本地农民工就业影响差异——是竞争性关系还是互助性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运用自己的社会资本在"关系构建—建立信任—实现合作—资源共享"这一收入路径中,外地农民工与本地农民工在当地劳动力市场中的就业关系存在差异性,其三种表现为一是外地与本地农民工之间存在直接竞争性就业关系;二是外地农民工之间存在间接竞争性就业关系,即基于"信任—分享"视角下的个体社会资本对其他个体收入表现出负向冲击作用;三是本地农民工之间呈现互助性就业关系,即基于"信任—分享"视角下的个体社会资本对其他个体收入增长具有促进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