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04)
- 2023(12011)
- 2022(9943)
- 2021(9292)
- 2020(7542)
- 2019(17424)
- 2018(17602)
- 2017(34321)
- 2016(18836)
- 2015(21160)
- 2014(21382)
- 2013(21031)
- 2012(18973)
- 2011(17100)
- 2010(16769)
- 2009(15184)
- 2008(14700)
- 2007(12661)
- 2006(11037)
- 2005(9862)
- 学科
- 济(75347)
- 经济(75267)
- 管理(52474)
- 业(49894)
- 企(41729)
- 企业(41729)
- 方法(34904)
- 数学(30006)
- 数学方法(29696)
- 中国(20709)
- 农(20245)
- 业经(17908)
- 财(17286)
- 学(16494)
- 地方(15185)
- 理论(13842)
- 农业(13533)
- 贸(13214)
- 贸易(13207)
- 易(12811)
- 制(12533)
- 和(12037)
- 技术(11349)
- 务(11304)
- 财务(11235)
- 财务管理(11219)
- 银(11040)
- 环境(11019)
- 银行(11005)
- 融(10827)
- 机构
- 大学(265886)
- 学院(262643)
- 管理(106124)
- 济(103124)
- 经济(100821)
- 理学(92300)
- 理学院(91316)
- 管理学(89743)
- 管理学院(89294)
- 研究(87024)
- 中国(64578)
- 京(56830)
- 科学(54144)
- 财(46031)
- 所(43213)
- 农(39765)
- 研究所(39516)
- 中心(38946)
- 业大(38864)
- 财经(37677)
- 江(36746)
- 北京(35948)
- 范(35539)
- 师范(35240)
- 经(34320)
- 院(31385)
- 农业(31049)
- 经济学(30713)
- 州(30477)
- 师范大学(28673)
- 基金
- 项目(181959)
- 科学(142817)
- 研究(134241)
- 基金(131840)
- 家(114117)
- 国家(113161)
- 科学基金(97580)
- 社会(83617)
- 社会科(79177)
- 社会科学(79157)
- 基金项目(70580)
- 省(70333)
- 自然(63585)
- 自然科(62098)
- 自然科学(62086)
- 教育(61245)
- 自然科学基金(60951)
- 划(59261)
- 编号(55566)
- 资助(54108)
- 成果(45078)
- 重点(40172)
- 部(39876)
- 发(38155)
- 课题(37642)
- 创(37535)
- 创新(34921)
- 科研(34625)
- 项目编号(34525)
- 教育部(34392)
- 期刊
- 济(110973)
- 经济(110973)
- 研究(79902)
- 中国(46502)
- 学报(41282)
- 管理(38716)
- 科学(38005)
- 农(36667)
- 财(33309)
- 大学(31351)
- 教育(30970)
- 学学(29161)
- 农业(25759)
- 融(24318)
- 金融(24318)
- 技术(22355)
- 业经(18063)
- 财经(17927)
- 经济研究(17804)
- 图书(16075)
- 经(15170)
- 问题(14658)
- 理论(13996)
- 科技(13152)
- 实践(12858)
- 践(12858)
- 业(12820)
- 现代(12292)
- 技术经济(12271)
- 版(11711)
共检索到3773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辉煌 余昌龙
外在货币内在化的思想根源于 Gurley&Shaw 所提出的金融中介论,但外在货币内在化的思想及其理论发展则更多地体现了新货币经济学的理论精髓。这一理论为政府放松货币管制、解决通货膨胀以及货币计价、电子货币支付等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从西方学者关于外在货币与内在货币的定义争论、内在货币的竞争性供给、竞争性支付体系与外在货币内在化的一般规律四个方面对西方外在货币内在化理论的发展做一系统的评述。
关键词:
内在货币 竞争性供给 支付体系 演化规律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秀香 刘俊文
环境成本内在化理论自提出以来,得到大多数国家的认同,但以该理论为指导的很多政策,执行起来效果并不理想。本文从理论及实践层面分析了环境成本内在化理论的缺陷,试图从分工理论以及市场运行规律层面探讨环境成本的外在化问题。本文认为,加大、加快发展独立于生产型产业之外的环境产业,使生产效率最大化,使资源可循环利用,才是实现生产和环保双赢的最佳途径。
关键词:
环境成本 内在化 外在化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谢吉晨
近几年来,理论界兴起了研究电子货币的热潮,并且取得了较大的成果。本文试图从电子货币对我国中央银行及央行货币政策的影响两个方面对近年来我国电子货币研究状况作一简要的梳理和评述,以期推动我国电子货币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关键词:
电子货币 中央银行 货币政策 述评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荣海
计价货币的选择是促进一国货币实现国际化的重要因素。本文在对主要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的基础上,力图从国际经济贸易的交易成本、商品的海外市场需求、工具货币的选用和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几个方面对货币计价的理论进行一个全方位的梳理,以期对人民币国际化的相关研究做出一定程度的理论参考。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万华林
薪酬契约是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学术界一直比较关注经理人的货币薪酬契约,而在职消费作为薪酬契约的一部分却在很多相关文献中仅限于理论阐述,对在职消费的经济原因及其后果仍缺乏足够的经验研究。本文试图在系统梳理国外在职消费研究文献的基础上,从理论观点与实证研究两个方面来归纳国外在职消费的研究成果,以期为我国相关理论与实务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
在职消费 代理观 效率观 实证研究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周莉萍
货币供给内生性与外生性问题经久不衰,本文系统梳理了国内外关于货币供给内生与外生问题的研究脉络,围绕货币供给内生性原因,着重讨论了凯恩斯主义、货币主义、后凯恩斯主义等流派对货币供给性质及其原因的不同分析框架和观点。研究发现,主张货币供给内生论的主要流派即后凯恩斯主义学派,其货币供给内生论能很好地解释工业经济时期典型的货币化生产体系中货币与实体经济变量的关系,但很多观点都没有与时俱进,在面对金融业非常发达的现代服务经济体系时,解释力不足。本文认为,货币供给内生性问题的研究重点不应停留至此,可以尝试从信用创造视
关键词:
货币供给内生性 水平主义 结构主义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张旭
本文对有关碳货币属性和碳本位国际货币体系的研究理论进行了归纳和总结,阐述了在该领域的主要研究成果,通过对不同理论观点的比较分析,指出过去的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研究中尚待解决的问题,指出对碳货币的研究还应该从碳货币的使用价值和流通域角度进一步探讨,对碳本位、碳汇率的部分问题也需要进一步分析和证明。
关键词:
碳货币 碳信用 碳本位 碳汇率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彭芸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伴随着主要经济体一系列非常规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特别是大规模资产购买计划的实施,货币政策是否以及通过何种途径影响收入和财富的分配,引起了学界和业界的广泛关注。鉴于收入和财富分配的不平等不仅会对金融稳定产生负面影响,而且可能影响货币政策传导渠道,进而降低货币政策有效性,中央银行需要高度关注其政策行动的潜在分配效应。
关键词:
货币政策 分配效应 不平等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贾涛 靳玉英
货币危机的传染性是第三代货币危机理论的核心思想之一。亚洲金融危机后,有关传染性的理论与实证研究不断丰富。本文试图就该问题已有的理论、实证研究工作进行梳理和评述。
关键词:
货币危机 传染性 相关性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朝克图 周亚军
西方货币需求理论的研究经历了古典货币数量论、现金余额数量说、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及凯恩斯之后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这样几个演进阶段。对外开放、金融创新和技术进步以及货币政策的实践推动了西方货币需求理论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近年来西方货币需求理论的实证研究得到了迅猛发展,但是在货币统计口径、规模变量的选择、机会成本变量的选择以及货币需求函数形式等方面仍存有争论。
关键词:
货币需求理论 西方 述评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耿中元 曾令华 张超
对我国货币流通速度研究成果的回顾与梳理表明,我国货币流通速度理论研究的深入性和实证研究的精确性存在不足,这为今后进一步研究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
货币流通速度 研究成果 述评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仁和 陈英楠 程昆
人们习惯于按照货币的名义价值而不是实际价值进行思考,货币幻觉对于个人福利的影响很小,但对总体经济的影响巨大,因此,货币幻觉假设是一个古老而又具有根本性意义的论题。基于经济事实的计量分析与检验方法、调查法、拟自然实验法和实验室实验方法几乎都验证了货币幻觉假设的存在。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颖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宏观经济学的中心问题之一,也是货币政策理论的核心内容。它是分析和说明进行货币政策调整之后,货币供应量的变动如何诱发和影响微观经济主体的消费和投资行为,从而导致宏观经济总量发生变化的一整套机制的理论。简单地说,就是如何通过货币政策的调整来影响经济的手段和渠道。为制定切实可行的货币调控政策,货币当局必须了解和把握货币政策在实体经济中的传导途径。近年来为治理通货紧缩,我国实施了稳健的货币政策,但效果并不十分显著,甚至出现了政策效应递减。①对此,国内学者进行了广泛研究。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田春晓
财政部先后三次颁布及修订了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会计准则。本文结合国内研究现状,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本身演变和对该准则研究方法(即规范研究方法和实证研究方法)等文献,进行了较为全面地描述和评论。
关键词: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会计准则 公允价值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崔建军
本文梳理了20世纪30年代以来中外学术界关于货币政策有效性问题的研究文献,在此基础上得出了货币政策能否有效发挥调控作用不在于货币政策本身,而取决于其发挥作用的环境和条件的研究结论。中国通货紧缩时期,货币政策完全可以有所作为。关键是要改善国民经济运行环境,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
关键词:
货币政策 金融调控 有效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