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04)
- 2023(9779)
- 2022(8014)
- 2021(7434)
- 2020(6032)
- 2019(13931)
- 2018(13090)
- 2017(24865)
- 2016(13371)
- 2015(14550)
- 2014(13748)
- 2013(13789)
- 2012(12830)
- 2011(11701)
- 2010(11308)
- 2009(10638)
- 2008(10349)
- 2007(8724)
- 2006(7641)
- 2005(6778)
- 学科
- 济(61634)
- 经济(61570)
- 业(36805)
- 管理(36550)
- 方法(28368)
- 企(27314)
- 企业(27314)
- 数学(26500)
- 数学方法(26386)
- 中国(18499)
- 财(16442)
- 农(16398)
- 贸(14830)
- 贸易(14822)
- 易(14511)
- 农业(11521)
- 业经(11409)
- 地方(10846)
- 制(10402)
- 务(10073)
- 财务(10070)
- 财务管理(10060)
- 学(9915)
- 企业财务(9725)
- 融(9563)
- 金融(9562)
- 环境(9490)
- 银(9125)
- 银行(9093)
- 行(8756)
- 机构
- 大学(196199)
- 学院(191789)
- 济(93515)
- 经济(92393)
- 管理(73270)
- 研究(73095)
- 理学(64760)
- 理学院(64016)
- 管理学(63192)
- 管理学院(62857)
- 中国(55749)
- 科学(42577)
- 京(40988)
- 财(39770)
- 农(37285)
- 所(37130)
- 研究所(34322)
- 财经(32985)
- 中心(31756)
- 经济学(31036)
- 经(30580)
- 业大(30552)
- 农业(29746)
- 经济学院(28353)
- 北京(26062)
- 院(25872)
- 财经大学(25162)
- 江(24330)
- 科学院(23187)
- 范(22379)
- 基金
- 项目(136767)
- 科学(109028)
- 基金(105578)
- 家(95590)
- 国家(94879)
- 研究(93364)
- 科学基金(80157)
- 社会(65408)
- 社会科(62318)
- 社会科学(62302)
- 基金项目(55618)
- 自然(52011)
- 自然科(50894)
- 自然科学(50873)
- 自然科学基金(50064)
- 省(47783)
- 资助(42867)
- 划(42768)
- 教育(41226)
- 编号(32684)
- 部(32286)
- 重点(31251)
- 国家社会(29838)
- 发(29579)
- 创(28742)
- 中国(28014)
- 教育部(27685)
- 创新(27085)
- 科研(26838)
- 人文(25979)
共检索到2746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李子豪
基于1995-2013年中国29个省区的数据,本文从地区差异、时期差异和外资来源地差异三个视角,实证检验了FDI对地区腐败影响的三个理论假说。研究表明,FDI对腐败的影响存在地区差异,FDI的进入抑制了东部地区腐败问题,对中西部地区腐败问题的抑制作用则不明显。FDI对地区腐败的影响存在显著时期差异,1995-2002年,FDI进入对地区腐败的影响方向并不确定;而在2003-2013年,FDI显著地抑制了地区腐败问题。不同来源地FDI对地区腐败的影响也存在显著差异,港澳台来源的FDI对地区腐败的改善作用并不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李子豪
基于1995-2013年中国29个省区的数据,本文从地区差异、时期差异和外资来源地差异三个视角,实证检验了FDI对地区腐败影响的三个理论假说。研究表明,FDI对腐败的影响存在地区差异,FDI的进入抑制了东部地区腐败问题,对中西部地区腐败问题的抑制作用则不明显。FDI对地区腐败的影响存在显著时期差异,1995-2002年,FDI进入对地区腐败的影响方向并不确定;而在2003-2013年,FDI显著地抑制了地区腐败问题。不同来源地FDI对地区腐败的影响也存在显著差异,港澳台来源的FDI对地区腐败的改善作用并不明显,其他来源地FDI则有效地缓解了地区腐败问题。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杨先明 郭树华 蒙昱竹
腐败惩治推进国际直接投资发展,这一命题是否具有普遍意义?本文收集了世界主要国家2013—2016年的数据,采用双向静态固定效应方法,研究腐败惩治和腐败距离对各国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的影响。为解决内生性问题,进行了GMM估计,并在此基础上检验了模型的稳健性。进一步,本文以腐败惩治和腐败距离的均值为分类标准,把各国划分为四种类型,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就多数国家而言,腐败距离小且腐败严惩治的投资环境,有利于各国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清廉的投资环境是有利的,得到了腐败距离小且腐败严惩治国家的分组回归经验支撑。第二,对腐败宽惩治的国家,腐败距离小且腐败严惩治的投资环境会带来摩擦效应,这类国家更擅长在投资过程中寻租获利。尽管如此,放松对其腐败惩治也非上策,更好的选择是充分发挥其资源、能源与要素成本优势,降低投资风险。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子豪
基于1995-2013年29个省区和2003-2013年220个地市的面板数据,本文从腐败程度、经济发展水平和外资来源地三个视角,实证检验了腐败对中国FDI技术溢出影响的三个理论假说。研究表明,腐败对FDI技术溢出存在显著的腐败门槛效应,当地区腐败程度较低时,FDI技术溢出能够有效发挥作用;地区腐败程度过高时,FDI技术溢出则很难产生。与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相比,腐败对中西部地区FDI技术溢出的负面影响相对显著。与港澳台来源FDI相比,腐败对非港澳台来源FDI技术溢出的消极影响更加明显。扩展分析表明,腐败对中西部高腐败省区FDI技术溢出有显著负面影响;同时,腐败对全国多数省区FDI技术溢出都有一定消极影响。
关键词:
腐败 FDI技术溢出 中国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子豪 刘辉煌
本文以1995-2008年中国29个省级地区和2004年120个地级城市为研究对象,分别用门槛面板回归和截面交叉项估计的方法,实证考察了外商直接投资(FDI)对环境污染的腐败门槛效应以及地区腐败本身对环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FDI对环境的影响存在显著的腐败门槛效应。在地区腐败水平较低时,FDI改善了当地的环境质量;而当地区腐败水平较高时,FDI则加剧了当地的环境污染;地区腐败本身也直接增加了中国各地区的污染排放。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郑磊 陈克政
制度基础观认为东道国制度环境会影响跨国公司投资者对风险和收益的判断,削弱跨国公司全球网络整体竞争优势,不利于跨国公司决策者国际化战略布局的制定和调整。为了考察东道国制度环境中腐败因素对外商直接投资流入的影响,本文采用2001—2014年中国实际利用外资额和因腐败等职务犯罪被立案侦查人数的省级动态面板数据进行经验检验。结果表明,东道国腐败对中国外商直接投资流入存在显著的摩擦效应。其中,东部地区腐败程度对外商直接投资的阻碍大于中西部地区,且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按照不同时段重新检验后发现,现阶段(2007—2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卢现祥 徐静
腐败与FDI关系研究是制度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的一个新兴分支,也是近年来新制度经济学和国际投资理论研究的前沿问题。目前学术界的研究主要围绕四个方面进行:腐败对国际资本流动类型的影响;东道国腐败对FDI总量的影响;东道国腐败对FDI构成的影响;东道国和投资国腐败程度差异对FDI的影响,且实证研究的结果一般支持腐败对FDI流入的负效应。对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总结,有助于后续的相关研究。
关键词:
腐败 国际资本流动 国际直接投资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郑磊 陈克政
制度基础观认为东道国制度环境会影响跨国公司投资者对风险和收益的判断,削弱跨国公司全球网络整体竞争优势,不利于跨国公司决策者国际化战略布局的制定和调整。为了考察东道国制度环境中腐败因素对外商直接投资流入的影响,本文采用2001—2014年中国实际利用外资额和因腐败等职务犯罪被立案侦查人数的省级动态面板数据进行经验检验。结果表明,东道国腐败对中国外商直接投资流入存在显著的摩擦效应。其中,东部地区腐败程度对外商直接投资的阻碍大于中西部地区,且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按照不同时段重新检验后发现,现阶段(2007—2014年)中国腐败频数和腐败强度较前期(2001—2006年)明显下降,由于国家党风廉政建设不断推进,腐败对外商直接投资流入的润滑剂作用难以为继。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启君 许玉平
采用1994—2008年世界95个国家和地区的数据,从社会文化的角度系统考察了社会信任水平对腐败的影响。通过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我们发现社会信任可以降低腐败水平,对于转型经济体国家和其他国家这种影响不显著,对于OECD国家这种影响是显著的。
关键词:
腐败 社会信任 转型经济体
[期刊] 改革
[作者]
赵辰宁 芮颖
腐败阻碍了外来直接投资的增长——《国际投资者究竟如何看待腐败现象?》简介赵辰宁芮颖哈佛大学肯尼迪政治学院的魏尚进先生于今年(1997年)5月撰文《国际投资者究竟如何看待腐败现象?》,对1990~1991两年间14个资金输出国及45个资金引进国(东道国...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胡兵 邓富华
制度观和行为学视角下,母国与东道国腐败程度的差异影响投资者对风险和机会的感知从而影响其对外直接投资行为。采用Heckman两阶段选择模型以及2003—2011年中国对168个国家或地区直接投资的面板数据,本文的实证研究发现,腐败距离对中国是否进入东道国开展直接投资并无显著影响,但对进入东道国后的直接投资规模存在显著正向影响;区分腐败距离的不同方向以及自然资源寻求型、战略资产寻求型等投资动机后,结论依然成立;相对于欧洲地区和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前,中国在非欧洲地区和金融危机后在腐败距离较大的国家或地区拥有更多的OFDI存量。本文研究结论表明,中国企业敢于在腐败程度与母国差异较大的东道国开展投资...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腐败距离 制度观 行为学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胡兵 邓富华 张明
为了考察东道国腐败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本文采用2003-2011年中国对东道国直接投资的跨国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在一些腐败水平较低的国家,腐败会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产生明显的"摩擦效应",而在一些腐败水平较高的国家,腐败会作为一种次优选择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产生一定程度的"润滑效应"。在采用动态面板GMM方法控制腐败的内生性问题后,这一结论依然成立,表明东道国腐败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是一定制度环境中腐败的"摩擦效应"和"润滑效应"这两种力量相互平衡的结果。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邓富华 胡兵
基于2003—2011年中国对发展中国家直接投资的跨国面板数据,运用Hansen门槛回归模型实证检验制度约束情境下东道国腐败对中国OFDI的影响。研究发现,当东道国的制度质量跨过一定的门槛水平时,腐败会对中国OFDI产生明显的负向效应;而低于特定门槛时,腐败对中国OF-DI的负向效应会逐渐减弱,甚至表现为显著的正向效应。本文进一步测算了影响东道国腐败对中国OFDI作用效应的一系列重要制度因素,如法治水平、监管质量、政府效能、民主自由等的门槛水平,结果表明,东道国较低的法治水平和监管质量会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中国OFDI企业选择腐败作为替代性激励源,而政府效能、民主自由等对中国OFDI企业参与腐败行...
关键词:
腐败 制度质量 对外直接投资 门槛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