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914)
2023(14381)
2022(12024)
2021(11174)
2020(9563)
2019(21753)
2018(21270)
2017(39612)
2016(21389)
2015(23876)
2014(23523)
2013(23394)
2012(21878)
2011(19868)
2010(19725)
2009(18507)
2008(18488)
2007(16665)
2006(14319)
2005(12745)
作者
(64798)
(54526)
(54391)
(51637)
(34545)
(26256)
(24456)
(21318)
(20399)
(19127)
(18639)
(17975)
(17399)
(17247)
(17066)
(16799)
(16687)
(16266)
(15655)
(15653)
(13674)
(13278)
(13188)
(12340)
(12215)
(12141)
(11990)
(11979)
(11097)
(10939)
学科
(90534)
经济(90449)
(65939)
管理(65030)
(53858)
企业(53858)
方法(42575)
数学(37801)
数学方法(37557)
中国(26488)
(24339)
(24043)
技术(21937)
(20097)
贸易(20086)
(19623)
业经(18979)
(18486)
(16613)
农业(16356)
(15384)
财务(15360)
财务管理(15329)
地方(14807)
企业财务(14634)
(14590)
银行(14532)
(14143)
金融(14141)
技术管理(14096)
机构
大学(317428)
学院(314286)
(137000)
经济(134577)
管理(120625)
研究(111687)
理学(104996)
理学院(103802)
管理学(102221)
管理学院(101640)
中国(83918)
科学(69053)
(66754)
(60090)
(59798)
(57702)
研究所(52953)
业大(50716)
中心(50377)
财经(48468)
农业(47973)
(45424)
(44323)
经济学(43053)
北京(42173)
(39435)
经济学院(39118)
(38196)
师范(37672)
财经大学(36200)
基金
项目(214138)
科学(168643)
基金(157834)
研究(149755)
(141203)
国家(140063)
科学基金(118496)
社会(97611)
社会科(92730)
社会科学(92699)
基金项目(83822)
(82394)
自然(77878)
自然科(76207)
自然科学(76178)
自然科学基金(74939)
(70815)
教育(68544)
资助(63655)
编号(56963)
(49874)
重点(49009)
(48249)
(46071)
创新(45960)
成果(45160)
国家社会(41690)
科研(41597)
教育部(40934)
计划(40859)
期刊
(142445)
经济(142445)
研究(90164)
中国(61547)
学报(56291)
(53230)
科学(50696)
(46305)
管理(44495)
大学(41468)
学学(39444)
农业(36217)
教育(29200)
技术(27309)
(27140)
金融(27140)
经济研究(24841)
财经(24575)
业经(21651)
(21476)
(21248)
问题(19243)
(18459)
技术经济(18125)
科技(17691)
国际(16621)
(15796)
世界(15664)
商业(14174)
统计(14154)
共检索到4592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薄文广  马先标  冼国明  
本文运用我国29个省、市、自治区从1995到2003年的面板数据定量地评估了外国直接投资对我国技术创新(用专利申请量来表征)作用的影响。结论认为:FD I对于中国的技术创新会发挥积极的影响,但前提是要跨越一定的人力资本门槛;FD I对我国外观设计的专利申请量影响程度最大,而对发明专利申请量影响最小,对实用新型的专利申请量影响次之;另外FD I对中国技术创新的影响也存在着明显的区域性特征,FD I对东部地区专利申请量的影响要强于对中部地区的影响,而FD I对于西部地区的专利申请量几乎没有影响。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冼国明  薄文广  
本文使用面板数据定量评估了外国直接投资对我国企业技术创新作用的影响。结论认为: 外国直接投资对于中国企业的技术创新会发挥积极的影响,但是内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会激发外资企业进行更强的技术创新,内资企业在与外资企业技术创新的竞争中很难占据上风;在内外资企业技术差距较小以及外资主要是市场寻求型行业中,外资企业的技术创新会促进内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而在内外资企业技术差距较大以及外资主要是出口导向型行业中,外国直接投资对内资企业的技术创新几乎没有影响。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冼国明  薄文广  
本文使用面板数据评估了外国直接投资对我国内资大中型工业企业(包括国有企业和其它类型企业)技术创新作用的影响。结论认为:在全国范围内,国有企业、其它类型企业和外资企业的技术创新模式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外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会对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技术创新产生显著的抑制作用,对其它类型的大中型工业企业的技术创新产生明显的促进作用,但是内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会激发外资企业进行更强的技术创新,内资企业在与外资企业技术创新的竞争中很难占据上风。在东部地区,其它类型的大中型工业企业的技术创新对于外资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存在着积极的作用,而国有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却不会对外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带来什么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钱中平  
文章采用VAR模型,建立外国直接投资对中国企业技术创新之间关系的实证分析,并进一步利用脉冲响应函数探索其影响系数的大小和时期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企业技术创新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冲击反映十分敏感;各变量影响系数在短期和长期均存在很大的差异;单位根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及协整检验发现他们间存在一种长期均衡稳定的关系。最后进行总结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蒋殿春  夏良科  
本文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对国内高技术行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及其作用的途径。主要结论是:FDI的竞争效应不利于国内企业创新能力的成长,但会通过示范效应和科技人员的流动等促进国内企业的研发活动;在国内企业中,国有企业和其他所有制企业的技术创新模式有所不同,受FDI的影响也不尽相同;国内企业的科技活动会对外商投资企业产生“挤牙膏”效应,激发其更强的创新动力;国内企业在与外资的技术创新竞争中很难占据上风。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薄文广  
文章利用1995~2004年省级层面的面板数据定量评估了外国直接投资对于中国技术创新的影响。文章认为:FDI的流入会对我国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产生促进作用,FDI对于我国外观设计专利申请量的正向影响程度最大,对实用新型专利申请量影响次之,对于发明专利申请量的影响程度最小,并且要使FDI对我国发明专利申请量的增加发挥促进作用还要跨越一定的“人力资本门槛”,而我国大部分西部地区和一部分中部地区并没有达到这个人力资本门槛;FDI对中国技术创新的影响也存在着明显的区域性特征,在东部和中部地区,FDI的进入有助于这两个地区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并且FDI对于东部地区技术创新水平的促进作用要大于其对中部地区技...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李晓钟  张小蒂  
本文利用我国2002—2006年29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FDI对我国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FDI对区域一般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促进作用明显存在,且东部较高、中部次之、西部不明显;但对区域核心技术创新能力提升仍然存在着某种"替代"甚至是"挤出"的负面影响。本文详细分析了FDI对我国创新能力提升作用存在地区差异的影响因素和产生"挤出效应"的原因,并揭示了FDI的梯度转移是激活中部地区的技术创新潜力的重要途径之一,但跨国公司通过其内部化及关键技术"黑匣子化"等对核心技术实现控制值得关注。论文最后还就进一步扩大FDI对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的促进作用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王子君  张伟  
本文以经济全球化条件下 ,以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努力向发达国家通过FDI(国外直接投资 )和LICENSING(技术许可 )的渠道进行技术引进以达到自主技术创新从而推动本国经济持续增长的目标为背景 ,建立了一个技术引进与经济增长的扩展模型。本文的主要结论是 :对于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 (LDC)而言 ,技术许可比FDI所带来的技术外溢更有效 ,LDC或者依赖FDI,或者依靠技术许可作为其技术引进的主要来源。没有相应管制时倾向于依赖FDI。考虑制定何种政策以达到社会福利的最优化时 ,人力资本的水平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杨剑波  
本文运用面板协整工具和动态最小二乘法(DOLS)来检验我国1990-2004年间FDI的技术溢出效应与我国技术创新的相关关系。实证研究的结果显示:FDI与我国技术创新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关系;如果跨越了一定的人力资本门槛,那么FDI从总体上对我国的技术创新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也可以说人力资本在FDI促进我国技术创新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邓俊荣  龙蓉蓉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风险投资发展较快,但其在促进技术创新方面发挥的作用有待考察。本文利用1994-2008年中国风险投资额、R&D研发经费支出和专利申请量作为指标建立实证模型,通过二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风险投资对技术创新的作用系数为负,并没有像国外那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而R&D研发经费支出对技术创新的作用显著,研究期间国内技术创新大部分是由R&D投入产生。最后,本文针对这一实证结果进行分析,得出制约中国风险投资发展的主要原因在于:中国风险投资发展速度过快,投资额变动很大;中国风险投资处于发展初期,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晗  
基于中日贸易互补指数以及中国通过对日本的直接投资获得该国的研发资本存量溢出额的分析,表明日本对华贸易对中国技术创新的影响越来越强,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对中国技术创新的影响越来越弱。根据日本对中国影响的阶梯式理论,对华影响主要集中于中国东部九省市。基于2004—2015年九省市的省级面板数据,使用固定效应模型和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研究了日本对中国九省市的贸易和直接投资对九省市技术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日本对中国九省市的贸易对九省市技术创新影响呈现正U型曲线关系,在当前时期影响始终在U曲线的右侧;日本对中国九省市的直接投资对九省市技术创新存在负向影响。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苏文喆  李平  
本文运用门槛检验方法,测度中国各地区基于经济发展、研发水平及人力资本水平的吸收能力情况。结果表明,GDP、人均GDP、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存在单一门槛,研发经费投入、研发投入强度存在双重门槛,人力资本存量存在三重门槛。吸收能力跨过一定门槛后,OFDI对中国部分地区技术创新的作用效果会显著提高。能够有效吸收OFDI母国技术创新效应的主要是部分东部沿海地区,而绝大部分中西部地区的省份仍未跨过吸收能力的高门槛。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晓钟  张小蒂  
本文利用我国2001年和2005年的数据分析了FDI对我国区域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影响,发现FDI对中国区域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影响程度与技术本身所属的原创层次、技术含量、对企业的重要程度及当地企业的吸收能力相关。笔者分析了其原因,并探讨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先华,郭际  
近年来,FDI流入我国的趋势日益加快。但究竟是东道国的哪些因素促进了FDI的流入?FDI与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为此,这里选择了相关变量,利用协整和因果检验,选择了影响FDI的相关因素,并对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了简要的结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