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452)
2023(4901)
2022(3979)
2021(3490)
2020(2936)
2019(6570)
2018(6245)
2017(12093)
2016(6091)
2015(6739)
2014(6456)
2013(6522)
2012(6033)
2011(5298)
2010(5294)
2009(4777)
2008(4788)
2007(4456)
2006(3850)
2005(3548)
作者
(17807)
(15212)
(15008)
(14486)
(9679)
(7301)
(6739)
(5828)
(5480)
(5299)
(5113)
(4909)
(4855)
(4855)
(4690)
(4659)
(4551)
(4515)
(4347)
(4126)
(3640)
(3628)
(3555)
(3402)
(3361)
(3354)
(3305)
(3041)
(2995)
(2985)
学科
(31465)
经济(31446)
(24548)
管理(22934)
(20470)
企业(20470)
方法(15862)
数学(14647)
数学方法(14577)
技术(12183)
(11882)
贸易(11882)
(11755)
(11242)
(10870)
(8015)
出口(7988)
出口贸易(7988)
技术管理(7241)
中国(7172)
(6776)
(6278)
财务(6269)
财务管理(6259)
企业财务(5994)
业经(5407)
农业(4901)
关系(4287)
环境(4223)
(4177)
机构
大学(95222)
学院(93601)
(47661)
经济(46985)
管理(38871)
理学(34109)
理学院(33851)
管理学(33472)
管理学院(33299)
研究(30268)
中国(22212)
(21167)
(18685)
财经(17396)
经济学(16187)
(16072)
科学(15896)
经济学院(15048)
(14506)
中心(13718)
(13299)
财经大学(13195)
研究所(13041)
(12502)
业大(12471)
商学(11881)
商学院(11772)
北京(11469)
(11144)
经济管理(10827)
基金
项目(65195)
科学(53059)
基金(50503)
研究(46956)
(44031)
国家(43746)
科学基金(38510)
社会(32939)
社会科(31772)
社会科学(31762)
基金项目(26408)
自然(24222)
自然科(23783)
自然科学(23780)
(23690)
自然科学基金(23386)
教育(21345)
资助(20745)
(19941)
编号(16948)
(15792)
国家社会(15180)
(14644)
重点(14418)
教育部(14051)
创新(13789)
人文(13609)
(13506)
(12816)
科研(12426)
期刊
(45536)
经济(45536)
研究(28459)
(16789)
中国(15921)
管理(14947)
学报(12961)
科学(12436)
技术(11134)
大学(10435)
(10118)
学学(9922)
(9663)
财经(9141)
国际(8655)
经济研究(8530)
(8054)
金融(8054)
(7938)
技术经济(7554)
农业(7243)
问题(6760)
教育(6457)
业经(5795)
科技(5458)
世界(5248)
统计(5014)
(4967)
(4744)
贸易(4744)
共检索到1379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王洪庆  
本文利用2001、2002、2003年的行业数据,对比研究了在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倾向较高的行业和出口倾向较低的行业,外商投资企业对我国内资企业的技术溢出效应。结果表明,在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倾向较高的行业,外商投资企业通过竞争效应、研发效应和模仿效应对我国内资企业产生较明显的技术溢出效应,在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倾向较低的行业,其技术溢出效应不明显。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冯鹏程  
日本和韩国是我国利用外资的重要来源国,由于两国企业在华投资动机和投资行业有所不同,其出口倾向性有着一定的差异,并对我国的出口规模和出口市场结构产生了不同影响。实证分析表明,日本与韩国在华投资企业出口倾向都较高,日资企业出口以返销本国为主,韩资企业产品主要出口美国市场,外资企业的高出口倾向是我国出口规模快速扩大的重要原因,并由此产生了出口的转移效应。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邱立成  王自峰  
从相对要素禀赋的角度,来系统解析外国直接投资对我国地区工资水平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流入的外国直接投资存在着显著“工资溢出”效应,此效应在东部地区比在中、西部地区明显,但外国直接投资不是推动劳动力工资提高的最主要因素。政府在发展教育、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和吸引外资等方面的政策对于大幅提升各地区的工资收入水平具有重大影响。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一鸣  
外国直接投资(FDI)作为当今世界技术转移最重要的载体之一,其溢出效应是推动东道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以往的研究过多地注重于考察特定东道国溢出效应的存在性和显著性,没有对溢出效应的产生渠道及其制约因素进行分析,而这正是导致FDI溢出效应国际差异的根本原因。本文将以此为重点,深入分析溢出效应的产生渠道及其制约因素。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何艳  
外商直接投资存在着出口溢出效应,它带动了我国国内企业的出口。文章用行业面板数据证实,水平联系、前向联系和后向联系是外商直接投资出口溢出的重要渠道。对于不同类型的国内企业、外资和行业,这些渠道的作用并不相同。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刘明霞  王学军  
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国技术进步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是国际经济学研究的一个较新论题,也是中国政府推出"走出去"战略的重要预期之一。本文利用2003~2007年的省际面板数据检验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实证结果表明,我国的逆向技术溢出存在着较大的地区差异,吸收能力影响逆向技术溢出的大小。另外,对外直接投资对国内技术效率的影响不显著,国内R&D投资促进了国内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和技术进步,同时阻碍了国内技术效率的提高。在以上结论的基础上,本文对中国"走出去"战略的实施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范丹  
近年来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OFDI)取得快速发展。在对外投资的过程中,部分发展中国家取得了发达东道国的先进技术,获得了技术溢出,促进了母国的技术进步。本文主要围绕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相关研究,针对OFDI逆向技术溢出与母国技术进步,尤其是与母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以及OFDI逆向技术溢出的影响因素等方面对现有研究的最新动态进行述评,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宏  赵佳颖  
与传统的技术利用型对外直接投资(FDI)相对应的,以获取东道国更为先进的智力要素、技术、信息等资源为目标,以提升企业技术竞争力为宗旨的跨境资本输出行为被称为技术获取型FDI。技术获取型FDI将会产生对投资母国的技术溢出效应,这种技术溢出与传统研究中FDI母国对东道国技术溢出效应的方向恰恰相反,因此称之为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有关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研究认为,获取逆向技术溢出已成为企业进行FDI的重要动因,并且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具有提高母国全国、产业或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胡亚楠  
本文利用2003年-2012年全国29个省市的面板数据,通过建立对外直接投资的基准计量模型和包含吸收能力的交互计量模型对逆向技术溢出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进而通过建立静态面板门槛回归模型考察了吸收能力对逆向技术溢出影响的"门槛效应"。实证结果表明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与其吸收能力密切相关且存在逆向技术溢出效应。以人力资本、研发强度、对外开放程度、经济发展水平为门槛变量,证实吸收能力影响逆向技术溢出的效果具有"门槛效应",且吸收能力越高,逆向技术溢出效应越显著。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陈强  刘海峰  汪冬华  徐驰  
在以往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研究中,通常使用的是笼统的宏观统计数据,没有对技术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进行区分,因而一定程度影响了研究结论的精确性。本文采用拓展的LP模型,将中国技术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作为独立的变量,利用主成分回归方法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国内研发投入、商品进口、外商来华投资、技术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和其它对外直接投资均对我国全要素生产率产生显著的正面影响,其中外商来华投资的影响显著高于其它因素,国内研发投入和商品进口的影响居中,技术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和其它类型对外直接投资也都对国内全要素生产率产生了显著的正面影响,但程度均较低。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霍忻  刘宏  
对外直接投资(OFDI)作为一种技术外溢路径能有效提升国内技术水平,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和结构战略性调整不断向前迈进。在L-P模型的基础上,针对1985—2013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数据,以全要素生产率作为技术水平衡量指标系统可以探究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的技术进步效应及影响因素。结论显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能够产生明显的逆向技术溢出效果,也即对外直接投资每上升1%将提高国内全要素生产率0.016 3%,但影响效果不及外商投资、进口贸易和国内研发;此外,逆向技术溢出作用程度受到国内研发强度、人力资本、知识产权保护程度以及技术差距等因素的显著影响。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有  
逆向获取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是一国获得快速技术进步的重要手段。利用1 981-2009年主要发达国家和我国经济数据对我国逆向获取发达国家先进技术的两种方式——出口贸易和外向对外直接投资的逆向技术溢出的效果进行了比较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出口贸易是现阶段我国逆向获取技术先进国家技术溢出的主要渠道;以研发人员形式存在的人力资本在出口贸易和外向对外直接投资的逆向技术溢出获取效应的大小和显著性上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国内研发的生产率效应不显著甚至为负。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郑秀君  
本文旨在探索外国直接投资技术溢出效应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方法。首先对外国直接投资技术溢出效应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现状进行综述。然后,采用回归分析方法与通径分析方法对外国直接投资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经过比较发现,这两种方法的结论基本一致,但通径分析方法优于回归分析方法,并提出了产生技术溢出效应的门槛应该是东道国影响外国直接投资各因素一系列指标的集合这一观点。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罗长远  曾繁华  
外国直接投资通过示范、竞争、培训和联系等渠道对东道国产生溢出,并具体体现为产业内(水平)效应和产业间(垂直)效应。实证研究表明,正向溢出效应的产生依赖于东道国自身企业的技术条件或者吸收能力,而且这种效应更可能发生在产业间而不是产业内。对于溢出效应的研究,出现了如下一些新动向:数据的微观化(企业层面)和跨国化;关注焦点从产业内转向产业间;超越"双缺口"的局限,重新认识外国直接投资的角色;实证策略的精致化,更好地处理内生性和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姚娟  
有关FDI溢出效应的实证研究表明,FDI带来了负的或者不明显的溢出效应。对此,以往的研究常常忽略行业间溢出。由于竞争的关系,国外企业会尽量阻止行业内溢出的发生,但更乐意提供行业间溢出。因此,行业间溢出是比行业内溢出更重要的溢出途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