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003)
2023(17580)
2022(15167)
2021(14252)
2020(12137)
2019(28509)
2018(28544)
2017(55698)
2016(30162)
2015(34460)
2014(34910)
2013(34402)
2012(31672)
2011(28639)
2010(28954)
2009(26781)
2008(26644)
2007(23676)
2006(20632)
2005(18253)
作者
(88616)
(73603)
(73476)
(70058)
(46872)
(35568)
(33607)
(29023)
(27697)
(26396)
(25098)
(24588)
(23451)
(23226)
(22860)
(22702)
(22601)
(21804)
(21154)
(21152)
(18313)
(18153)
(18054)
(16813)
(16602)
(16491)
(16461)
(16359)
(14978)
(14582)
学科
(121541)
经济(121402)
管理(86867)
(82986)
(68517)
企业(68517)
方法(59300)
数学(50834)
数学方法(50164)
(33360)
中国(32146)
(31488)
(26940)
业经(26839)
地方(23284)
(23261)
贸易(23252)
(23032)
(22584)
理论(22533)
农业(22118)
(19935)
财务(19852)
财务管理(19803)
(19706)
(19439)
银行(19381)
企业财务(18668)
(18418)
技术(18367)
机构
大学(441351)
学院(441025)
管理(173027)
(171926)
经济(167985)
理学(149739)
理学院(148064)
管理学(145349)
管理学院(144547)
研究(141534)
中国(106196)
(93496)
科学(89608)
(80863)
(71463)
(70447)
业大(65824)
财经(65161)
研究所(65078)
中心(65065)
(64078)
(59671)
北京(59283)
师范(59089)
(58946)
农业(55581)
(52510)
经济学(51729)
(51043)
财经大学(48338)
基金
项目(294433)
科学(229725)
研究(214884)
基金(211156)
(183615)
国家(182097)
科学基金(155705)
社会(132683)
社会科(125535)
社会科学(125499)
(116037)
基金项目(112462)
自然(102070)
教育(100122)
自然科(99593)
自然科学(99564)
自然科学基金(97739)
(97457)
编号(89719)
资助(87936)
成果(72894)
重点(65759)
(64742)
(62568)
课题(61330)
(60576)
科研(56535)
创新(56452)
教育部(55290)
大学(55001)
期刊
(186331)
经济(186331)
研究(125307)
中国(77042)
学报(69576)
科学(63393)
(63228)
(61810)
管理(61374)
大学(52303)
教育(49707)
学学(49136)
农业(43650)
技术(39130)
(35709)
金融(35709)
业经(32059)
财经(31290)
经济研究(29555)
(26668)
问题(25018)
图书(22723)
(22408)
理论(21478)
技术经济(21178)
商业(20988)
(20681)
科技(20231)
统计(19736)
实践(19629)
共检索到6311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高军  马耀峰  吴必虎  
外国游客对于"您对中国旅游最想说的话"这一问题的负面回答是我国入境旅游不足之处的集中显现。本文采用扎根理论研究范式,对在12个入境旅游热点城市所采集的623句外国游客对该问题的负面回答语句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入境旅游不足之处在宏观层面上集中为7大范畴(语言交流、旅游基础设施、旅游环境、旅游服务、旅游信息、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旅游商品),微观层面上集中于22个小范畴。同时,文章以上述不足之处各范畴类别作为我国入境旅游负面影响因子,得出各影响因子的权重及其排序。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韩立宁  吴晋峰  王奕祺  任瑞萍  
以在北京、上海、广州、西安、桂林、苏州、杭州、成都等地所做的入境外国游客问卷调查统计数据为基础,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和卡方检验法对不同性别游客的旅游行为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男性和女性入境外国游客到访的目的地范围基本一致,男性和女性入境旅游流集中分布在北京等少数核心旅游城市,女性入境旅游流空间分布相对均衡;与女性相比,男性入境旅游流在我国的转移和扩散更需借助北京、桂林、西安、上海等少数核心旅游城市来完成;男女入境外国游客在旅游动机、出入境口岸、游伴、旅游线路规划者等方面的行为特征具有显著差异;男女入境外国游客在旅游信息获取方式和旅游障碍因素等方面的行为特征没有显著差异。最后,提出国家和各...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徐静  王安茹  田淑慧  
随着国内冰雪旅游市场的升温,不同冰雪旅游目的地间的竞争日趋激烈。深入理解冰雪旅游目的地的游客选择意愿及影响因素,对于旅游管理者制定有效的营销策略、提升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价值。本文采用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分析游客选择冰雪旅游目的地的影响因素,构建冰雪旅游目的地的游客选择意愿和影响因素模型。研究发现:在"目的地属性—游客感知"作用路径中,冰雪自然资源等核心吸引物、基础设施等附加吸引物和对目的地声誉的认知会影响游客感知;在"游客感知—选择意愿"作用路径中,游客选择意愿受服务质量、需求满足和旅游安全感知的影响。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邹永广  林炜铃  郑向敏  
本文通过网络访谈和案例搜集数据资料,采用扎根理论范式的质性分析方法,借助Nvivo8.0软件对原始资料进行信息整理、数据编码,最后归纳提取4个核心范畴,即影响"驴友"旅游安全的4个维度影响因素类属:个人因素、机械(设备)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因素。进而以"驴友"旅游的整个过程为主线,结合各阶段的事故诱发因子,深入剖析了"驴友"在旅游准备阶段、旅游体验阶段、事故发生及救援阶段的安全事故的形成机理;同时,基于"驴友"的安全认知和安全意识,以及"驴友"旅游过程中的安全行为,将"驴友"细分成谨慎型、大众平衡型、冒险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梁旺兵  马耀峰  
利用本国家基金项目组2004年7-8月在上海市所做的旅游市场调查结果,分析得出旅沪外国游客的旅游决策可控因素和旅游消费偏好规律。从不同客源国群来看,作为洲内客源市场的日本、韩国和东南亚等国游客深受东方文化影响,旅游消费行为在很多方面表现出很强的相似性,与接受西方文化熏陶的欧美游客有较大差异。研究表明,旅沪外国游客旅游消费偏好行为规律明显。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赵现红  
采用对应分析方法,把市场需求特征(变量)和选择的入境口岸(样本)载荷同时反映在同一坐标轴平面上,分析旅华外国游客入境口岸选择规律。研究表明:①受区位和航空通达性影响,洲际游客入境口岸选择较为集中,而洲内游客入境口岸相对分散。②初次访华的观光型客源多选择从旅游资源特色鲜明的北京入境,多次访华的商务型客源主要从传统商业城市和改革开放"窗口"广州入境,二次访华的休闲度假型客源选择从上海入境则得益于长三角的整体优势。③入境口岸选择对游客后继行为影响显著,从北京入境的游客在华停留时间和旅游线路较长,从广州入境的游客多把广州作为单一的目的地且停留时间较短,从上海入境的旅游者访华次数和停留时间居于两者之间。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高军  马耀峰  吴必虎  郑鹏  
以在11个外国游客来华热点城市对外国游客做的6441份有效调查问卷一手资料为基础,采用模糊测量评价法、SPSS聚类分析法、感知矩阵从旅游吸引力因素、知名度、游前感知、实地旅游感知、实地—游前感知差异、旅游感知态6个方面,对外国游客对中国旅游城市的旅游感知及其差异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城市形象是吸引外国游客来该城市的仅次于景区景点的第二位吸引力因素;中国旅游城市最主要的特征是安全性,最次要特征是神秘性;外国游客对中国城市的整体感知评价高,其中实地感知评价普遍高于游前感知评价,不同城市的感知差异很大;中国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马耀峰  胡晓虹  
旅游者行为研究是旅游市场拓展、旅游资源开发、旅游规划的基础。本文根据对上海入境外国人市场结构和游客行为的亲身抽样调查资料 ,运用旅游地理学基本原理、心理学分析和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 ,重点探讨了不同国家的旅沪外国游客对旅游资源、旅游方式、旅游饮食、旅游住宿、旅游购物品和旅游娱乐项目的选择偏好和旅游行为规律。分析结果如下 :旅沪外国游客偏好文化古迹、山水风光和民俗风情、饮食烹调等旅游资源 ;以散客形式旅游的游客多于团队旅游的游客 ;在饮食选择中 ,偏好富有中国风味特色的饮食产品 ;在旅游购物品选择中 ,偏好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雷平  
旅游业不仅是高增长产业,也是高波动产业。为准确描述中国入境旅游市场的周期性波动,提高行业监测与预警能力,本文以外国游客入境旅游市场为研究对象,根据中国外国游客客源国结构,从中国及主要外国游客客源国和世界宏观经济数据中选择了先行、一致和滞后指标,应用HP滤波方法构建了中国基于增长循环的外国游客入境旅游市场合成景气指数(CI),并分析了不同周期的主要成因。研究证明,与成熟旅游国家相比,中国的外国游客入境旅游市场影响因素有较大的区别,来华旅游外国游客有相当比例有公务目的,此外,突发因素的随机冲击对我国入境旅游市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熊伟  胡洋  
旅游资源从根本上看具有公益性特点,与"非营利"理念高度契合,两者相互结合的研究具有现实的必然性和理论的可行性。本文采用扎根理论的研究范式分析了旅游者对旅游"非营利"理念的感知,主要结论有:(1)旅游者普遍认为旅游"非营利"理念目前在我国几乎不存在,但却是大势所趋;(2)旅游者对旅游"非营利"理念的期望发展方向在宏观上表现为政府法规监管等9大方面;(3)旅游者对旅游"非营利"理念的期望发展方向在微观上表现为21个小范畴,且在健全监督机制、税收优惠等方面的期望较为集中。(4)旅游者对于如何从自身做起践行"非营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郑荣娟  白凯  马耀峰  
旅游目的地意象是入境游客对目的地认知的核心内容,也是其对外传播中国形象的主要载体。本文以旅华美国游客为研究对象,以旅游目的地意象为研究内容,通过4批次全程客流跟踪的调研方式获取了开放式语句资料。采用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开放式编码抽取了旅华美国游客对中国意象认知的11个主范畴,主轴编码构建了典范模型,继而开发了入境游客目的地意象认知的故事线。研究结果表明:旅游吸引物、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及社会特征是游客目的地意象形成的因果条件;目的地所提供的各项旅游服务以及人际互动成为重要的中介条件;目的地意象形成的主要脉络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纪小美  付业勤  陈金华  
基于外国游客的数量(规模)和人均旅游消费(质量)两个指标,本文利用基尼系数和TRAMO/SEATS方法对我国入境外国游客市场的季节性特征进行探讨。研究表明:两大指标季节性的波动程度呈整体下降趋势,人均旅游消费较游客数量均匀;游客数量的淡旺季相对突出,季节模式由"双峰型"向"台地型"转变,外国游客市场的旺季变长、质量提升快于规模扩张;季节变动与不规则因素以调高旺季为主,但也加剧了淡季的表现。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沈苏彦  赵锦  徐坚  
入境游客量的预测是制定旅游发展规划和相关政策法规的重要依据。基于"谷歌趋势"提供的涉及旅游活动食、住、行、游、购、娱等环节的相关关键词搜索数据,通过计算相关系数,找出与国家旅游局公布的2004年1月至2015年3月中国入境外国游客量统计数据密切相关的搜索关键词。同时,利用2004年1月至2012年12月的入境外国游客量数据构建一般季节性乘积ARIMA模型,以及带搜索关键词作为自变量的季节性乘积ARIMA模型,分别对2013年1月至2015年3月入境外国游客量进行模拟预测,比较两模型的拟合程度和预测能力。研究发现:加入谷歌关键词作为自变量的季节性乘积ARIMA模型比一般季节性乘积ARIMA模型拟...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赵现红  
以2008年在北京、上海、广州、西安、桂林、昆明等热点旅游城市收集的一手数据为基础,应用描述性分析和因子分析等手段,系统分析旅华游客目的地选择影响因素。结果发现:旅游交通、服务和设施等促成因素构成了目的地选择的核心影响因素,价格、时间和距离等限制性因素的作用位居第二层次,而旅游景区、东道主好客性等核心吸引物的作用最小。此外,由于经济、社会、文化和旅游者个体特征的差异,欧美等洲际客源选择目的地时更多地考虑吸引物因素,而洲内客源更多地考虑限制性因素。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赵华  马耀峰  白凯  
以广州市外国游客为实证分析对象,尝试从心理学和消费行为学角度探讨旅游者认知行为的基本特征,期望能为旅游行为研究提供参考,并为提升广州市以及中国旅游形象提供理论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