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63)
- 2023(9338)
- 2022(8142)
- 2021(7457)
- 2020(6584)
- 2019(15438)
- 2018(15132)
- 2017(30473)
- 2016(16520)
- 2015(18907)
- 2014(18893)
- 2013(19038)
- 2012(17969)
- 2011(16414)
- 2010(16304)
- 2009(15207)
- 2008(15151)
- 2007(13491)
- 2006(11650)
- 2005(10158)
- 学科
- 济(77200)
- 经济(77121)
- 管理(45485)
- 业(43484)
- 方法(39445)
- 数学(34889)
- 数学方法(34652)
- 企(33985)
- 企业(33985)
- 农(19860)
- 中国(19516)
- 财(18069)
- 地方(17898)
- 业经(14207)
- 农业(13776)
- 学(13711)
- 贸(13250)
- 贸易(13246)
- 易(12751)
- 制(11561)
- 务(11287)
- 财务(11273)
- 财务管理(11240)
- 理论(11088)
- 环境(10790)
- 企业财务(10612)
- 和(10212)
- 融(9560)
- 金融(9557)
- 银(9267)
- 机构
- 大学(243637)
- 学院(242531)
- 济(99694)
- 经济(97443)
- 管理(94737)
- 理学(82205)
- 理学院(81189)
- 管理学(79988)
- 管理学院(79486)
- 研究(79211)
- 中国(58894)
- 京(51223)
- 科学(48875)
- 财(45647)
- 农(39812)
- 所(39159)
- 中心(37753)
- 财经(37243)
- 江(36462)
- 研究所(35538)
- 业大(35358)
- 范(33840)
- 经(33740)
- 师范(33539)
- 北京(31887)
- 农业(31488)
- 经济学(31367)
- 州(29238)
- 经济学院(28667)
- 院(28504)
- 基金
- 项目(162977)
- 科学(128913)
- 基金(119669)
- 研究(117530)
- 家(103557)
- 国家(102706)
- 科学基金(88729)
- 社会(76032)
- 社会科(72132)
- 社会科学(72109)
- 基金项目(65091)
- 省(63625)
- 自然(57861)
- 自然科(56495)
- 自然科学(56480)
- 自然科学基金(55478)
- 教育(54444)
- 划(53627)
- 资助(49400)
- 编号(47079)
- 成果(37132)
- 部(36808)
- 重点(36327)
- 发(35517)
- 创(33121)
- 课题(32202)
- 教育部(31791)
- 科研(31607)
- 国家社会(31346)
- 人文(31175)
共检索到3455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高军 马耀峰 吴必虎 郑鹏
以在11个外国游客来华热点城市对外国游客做的6441份有效调查问卷一手资料为基础,采用模糊测量评价法、SPSS聚类分析法、感知矩阵从旅游吸引力因素、知名度、游前感知、实地旅游感知、实地—游前感知差异、旅游感知态6个方面,对外国游客对中国旅游城市的旅游感知及其差异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城市形象是吸引外国游客来该城市的仅次于景区景点的第二位吸引力因素;中国旅游城市最主要的特征是安全性,最次要特征是神秘性;外国游客对中国城市的整体感知评价高,其中实地感知评价普遍高于游前感知评价,不同城市的感知差异很大;中国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马秋芳 杨新军 康俊香
入境旅游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旅游实力和开放程度的重要指示器。本文选取西安欧美客源为研究对象,基于期望差异模型、花费—收获模型、服务绩效模型和标准模型对游客满意度做出测定和比较,并运用合图法(co-plot)分析西安欧美游客的期望和实际感知特点。结果发现:①期望差异和花费———收获模式与总体满意度显著相关,推荐率与游客满意度高度正相关,而重游意向与满意度联系不大。②根据游客期望和实际感知及两者差异值,西安旅游的相关指标分成八类,间接反映了西安旅游业发展特点。③西安欧美游客和国内游客对旅游六要素表现出不同的评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刘昌雪 汪德根
完善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是旅游业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能否为外国游客提供成熟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是评价能否成为国际旅游目的地的重要考量。通过构建城市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满意度评价假设模型,并以苏州旅游城市为研究对象,实证研究外国游客对中国城市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满意度评价,研究发现:(1)旅游接待服务、交通便捷服务、公共信息服务、安全保障服务和游憩便利服务是影响满意度的直接重要因素;(2)接待服务对苏州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满意度评价影响程度最大,其路径系数为0.79,其次为交通便捷服务和公共信息服务,路径系数分别为0.40和0.35,安全保障服务和游憩便利服务影响程度相对较小;(3)行政监督服务对公共信息服...
关键词:
外国游客 旅游公共服务体系 满意度 苏州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冯学钢 黄和平 邱建辉
文章以我国22个热点旅游城市为研究对象,选取2006-2013年各城市月度入境旅游面板数据(旅游人次),对季节性时空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进行探讨。首先,根据入境旅游人次月度均值,对我国22个热点旅游城市的淡旺季进行划分,运用重心模型、基尼系数、变异系数等定量分析方法对各个热点旅游城市的季节性时空分布差异进行深入分析;然后,针对我国入境旅游季节性的时空差异分布规律,基于"推-拉"理论识别出入境客源国的休假制度和气候条件(推力因素)、旅游目的地的气候条件和旅游资源类型(拉力因素)等关键变量,进而提出应对我国入境
关键词:
入境旅游 旅游季节性 时空演变 反季旅游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苏建军
文章构建了旅游业发展影响工业化的理论模型,并利用2000—2016年中国58个旅游城市面板数据和动态面板模型,从总体、专业化、规模和区域等多维度,分析检验了旅游业发展对城市工业化的影响及差异性。结果表明:无论是宏观层面,还是三种分类检验,旅游业发展对城市工业化都具有负向效应。当前,中国旅游城市存在一定的"旅游诅咒"效应,阻滞了其工业化深化;分专业化研究可知,旅游业发展对工业化的负向作用,由大到小依次为旅游高专业化、低专业化和半专业化城市;分规模研究发现,中型旅游城市的最显著,小型旅游城市次之,而大型旅游城市最不显著;分区域研究表明,中西部旅游城市的较突出,而东部旅游城市统计上并不显著。这为各个旅游城市采取有效措施及时防范和规避"旅游诅咒"效应和正确处理"旅游业+工业化"关系提供了参考依据。
关键词:
旅游发展 旅游城市 工业化 资源诅咒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韩立宁 吴晋峰 王奕祺 任瑞萍
以在北京、上海、广州、西安、桂林、苏州、杭州、成都等地所做的入境外国游客问卷调查统计数据为基础,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和卡方检验法对不同性别游客的旅游行为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男性和女性入境外国游客到访的目的地范围基本一致,男性和女性入境旅游流集中分布在北京等少数核心旅游城市,女性入境旅游流空间分布相对均衡;与女性相比,男性入境旅游流在我国的转移和扩散更需借助北京、桂林、西安、上海等少数核心旅游城市来完成;男女入境外国游客在旅游动机、出入境口岸、游伴、旅游线路规划者等方面的行为特征具有显著差异;男女入境外国游客在旅游信息获取方式和旅游障碍因素等方面的行为特征没有显著差异。最后,提出国家和各...
关键词:
入境外国游客 旅游行为 性别差异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赵现红
以2008年在北京、上海、广州、西安、桂林、昆明等热点旅游城市收集的一手数据为基础,应用描述性分析和因子分析等手段,系统分析旅华游客目的地选择影响因素。结果发现:旅游交通、服务和设施等促成因素构成了目的地选择的核心影响因素,价格、时间和距离等限制性因素的作用位居第二层次,而旅游景区、东道主好客性等核心吸引物的作用最小。此外,由于经济、社会、文化和旅游者个体特征的差异,欧美等洲际客源选择目的地时更多地考虑吸引物因素,而洲内客源更多地考虑限制性因素。
关键词:
入境旅游 目的地选择 促成因素 限制因素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高军 马耀峰 吴必虎
外国游客对于"您对中国旅游最想说的话"这一问题的负面回答是我国入境旅游不足之处的集中显现。本文采用扎根理论研究范式,对在12个入境旅游热点城市所采集的623句外国游客对该问题的负面回答语句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入境旅游不足之处在宏观层面上集中为7大范畴(语言交流、旅游基础设施、旅游环境、旅游服务、旅游信息、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旅游商品),微观层面上集中于22个小范畴。同时,文章以上述不足之处各范畴类别作为我国入境旅游负面影响因子,得出各影响因子的权重及其排序。
关键词:
扎根理论 入境旅游 外国游客 不足之处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赵华 马耀峰 白凯
以广州市外国游客为实证分析对象,尝试从心理学和消费行为学角度探讨旅游者认知行为的基本特征,期望能为旅游行为研究提供参考,并为提升广州市以及中国旅游形象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外国游客 旅游认知 广州市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张河清 陈宁英
随着红色旅游的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一批批红色旅游城市得以涌现,红色旅游城市之间的竞争也不断加剧。本文通过市场竞争态,对全国6大热点红色旅游城市的市场发展态势进行了分析,以期为红色旅游城市的旅游规划与决策提供依据。
关键词:
红色旅游 红色旅游城市 市场竞争态分析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赵现红
采用对应分析方法,把市场需求特征(变量)和选择的入境口岸(样本)载荷同时反映在同一坐标轴平面上,分析旅华外国游客入境口岸选择规律。研究表明:①受区位和航空通达性影响,洲际游客入境口岸选择较为集中,而洲内游客入境口岸相对分散。②初次访华的观光型客源多选择从旅游资源特色鲜明的北京入境,多次访华的商务型客源主要从传统商业城市和改革开放"窗口"广州入境,二次访华的休闲度假型客源选择从上海入境则得益于长三角的整体优势。③入境口岸选择对游客后继行为影响显著,从北京入境的游客在华停留时间和旅游线路较长,从广州入境的游客多把广州作为单一的目的地且停留时间较短,从上海入境的旅游者访华次数和停留时间居于两者之间。
关键词:
入境旅游 口岸选择 对应分析 中国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璐璐 虞虎 周彬
基于改进TOPSIS法和熵权赋值法,分析了中国25个旅游城市的协调水平、空间格局和差异机制。结果表明:125个案例城市可划分为5个等级,分别占总数的4%、8%、32%、40%、16%,协调水平得分的层次结构具有首位度较高,呈两头少、中间多的"橄榄球状";2空间分布上,长三角和珠三角呈现中心城市高、外围城市低的分布特征,中西部地区的区域性中心城市高、其他城市低的特征,东北地区城市之间表现较为一致;3区位条件、城市类型、城市旅游发展阶段和发展模式是四个主要因素,影响城市旅游的客源市场规模、旅游经济收入、城市产业结构、旅游投资收益,使得城市旅游与城市发展之间的协调水平出现较大差距。鉴于此,不同区域应根据城市性质、发展阶段、资源禀赋和区位条件选择合理的城市旅游发展模式,为城市和旅游的融合发展提供良好环境,深化旅游业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赵现红 吴丽霞 马耀峰 李天顺
本文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不同群体入境游客旅游行为模式研究”的市场调查数据为基础,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对云南五大主要群体入境游客旅游满意度进行系统对比分析,发现整体上云南省五大群体入境游客的满意度较高,且满意度因游客的地域、社会文化背景和个体心理差异而不同,并与旅游动机和旅游方式密切相关,这些规律对旅游开发实践和理论研究均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
中国 入境游客 满意度 云南省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马艺芳 韩海荣
在旅游城市生态评价中,选择旅游子系统的关键性指标,与旅游城市生态结构子系统、功能子系统、协调子系统的指标结合,以提取公因子的方法,计算出旅游城市生态综合指数值以及辨识影响旅游城市生态发展状况的关键因子(指标),为旅游城市生态规划、生态发展政策的制订、调整和实施提供依据。该方法可以用于分析同一个旅游城市在不同时期生态水平发展状况,也可以用于分析不同旅游城市在同一时期的生态发展水平的比较。对桂林市1998~2005年的生态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桂林市生态综合指数总体上呈逐年上升趋势,城市生态状况逐年改善,生态发展水平逐年提高。
关键词:
旅游城市 评价指标 生态综合评价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马耀峰 胡晓虹
旅游者行为研究是旅游市场拓展、旅游资源开发、旅游规划的基础。本文根据对上海入境外国人市场结构和游客行为的亲身抽样调查资料 ,运用旅游地理学基本原理、心理学分析和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 ,重点探讨了不同国家的旅沪外国游客对旅游资源、旅游方式、旅游饮食、旅游住宿、旅游购物品和旅游娱乐项目的选择偏好和旅游行为规律。分析结果如下 :旅沪外国游客偏好文化古迹、山水风光和民俗风情、饮食烹调等旅游资源 ;以散客形式旅游的游客多于团队旅游的游客 ;在饮食选择中 ,偏好富有中国风味特色的饮食产品 ;在旅游购物品选择中 ,偏好
关键词:
上海 入境外国游客 旅游选择行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入境游客与社区居民旅游供给感知测评及差异分析——以北京市为例
中国旅游产业的增长方式与面向现代服务业的转型——基于2005—2009年22个旅游城市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过境免签政策的入境旅游效应及其内在机制——以中国57个主要旅游城市为例
不同文化群体来华游客认知评价的差异性研究——以六大旅游热点城市为例
生态型旅游城市形象感知机制研究——以“爽爽贵阳”为例
边疆山区旅游城市的交通与旅游发展耦合关系——以丽江市为实证案例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体系分析
旅游目的地投射意象与游客感知意象差异分析——以平江石牛寨景区为例
基于游客感知的乡村休闲旅游实证研究——以鄢陵为例
基于可达性的中小文化旅游城市旅游潜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