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48)
2023(335)
2022(272)
2021(287)
2020(185)
2019(328)
2018(246)
2017(493)
2016(222)
2015(268)
2014(243)
2013(252)
2012(228)
2011(174)
2010(192)
2009(181)
2008(202)
2007(191)
2006(173)
2005(186)
作者
(645)
(550)
(500)
(474)
(296)
(296)
(251)
(206)
(197)
(189)
(182)
(181)
(179)
(178)
(166)
(165)
(154)
(147)
(139)
(138)
(128)
(126)
(126)
(124)
(123)
(122)
(119)
(118)
(114)
(104)
学科
(452)
经济(451)
文化(399)
产业(329)
市场(317)
管理(296)
文化产业(295)
文化市场(295)
(273)
企业(273)
(253)
(246)
翻译(245)
文学(241)
教学(225)
方法(216)
理论(191)
(187)
研究(174)
(169)
(169)
贸易(169)
中国(168)
(164)
数学(145)
教育(143)
数学方法(142)
学法(135)
教学法(135)
(125)
机构
学院(3807)
大学(3570)
(927)
经济(897)
研究(877)
(837)
师范(834)
(780)
管理(743)
中国(690)
(652)
师范大学(585)
理学(584)
理学院(570)
管理学(543)
管理学院(536)
北京(518)
(506)
科学(505)
(485)
(469)
科技(454)
(434)
图书(392)
艺术(386)
(385)
(384)
书馆(378)
图书馆(378)
研究所(374)
基金
项目(1517)
研究(1185)
科学(1035)
基金(952)
(734)
国家(722)
社会(720)
社会科(687)
社会科学(686)
成果(614)
(590)
科学基金(570)
教育(544)
编号(519)
基金项目(477)
(458)
资助(368)
项目编号(361)
(355)
课题(351)
(349)
(329)
重点(314)
社科(309)
(302)
(302)
阶段(302)
研究成果(297)
人文(293)
大学(291)
期刊
(1201)
经济(1201)
研究(1060)
学报(986)
科技(914)
(854)
对策(771)
科技进步(771)
进步(771)
大学(740)
中国(694)
教育(674)
图书(669)
学学(636)
科学(572)
书馆(555)
图书馆(555)
(503)
(448)
管理(396)
(359)
国际(340)
财经(317)
社会(298)
(297)
(292)
社会科(280)
社会科学(280)
(256)
论坛(256)
共检索到64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梁彩群  
外国文学作品欣赏作为通识课程在大学生人文素养培养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但是,外国文学欣赏通识课程教学中容易出现一些误区,如忽视中外文化差异等,给外国文学作品欣赏带来障碍。为了提高外国文学作品欣赏课程的教学质量,应充分重视外国文学欣赏中文化的输入。文化输入的内容主要包括:词语的文化知识、国家的综合知识以及价值观念体系等,通过文化输入等方法破译外国文学作品欣赏通识课教学中的误区。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高义  
外国文学作品以著作者的国籍为分类标准,是为了显示一个国家文学发展的轨迹。但是如果按照作品写作时使用的语言来分类,就更符合文学作为语言艺术的特性,并以此为排架号,将检索用分类号和排架用分类号分开。不仅可以增加检索点,还能更好地反映一国文学发展的完整性。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邓福泉  
目前,对外国文学作品的英汉对照本,大多数图书馆按文献语种将其归入英语读物类,这有悖于分类标引以学科而不是文种作为首要区分标准。针对这种情况,标引人员在对外国文学作品的英汉对照本的文献语种、英文题名、原著责任者等项著录时,应仔细推敲,避免出现遗漏、重复、偏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丽丽  
从文学理论上来说,女性形象的塑造往往是文学创作形象层次和思想层次的重要表现方式。因此,世界文学巨匠笔下所塑造的女性往往令人陷入沉思、或喜或悲,读者往往通过饱满的女性形象反思人生的生存与人类的人文关怀问题。这种对女性形象的塑造与反思跨越文化、跨越时间和空间,是人类情感的共鸣所在。女性形象的塑造在外国文学作品中丰富而深刻,尤其从有中世纪文学之后,“女性”都是外国文学作家重点塑造的人物形象,在任何时期的文学发展中都能看到不同的女性形象。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秦裕纬  
在信息数字化发展势头迅猛的背景下,阅读是帮助学生在混乱复杂网络世界中选取益于自身个性发展信息的手段,同时也是保证学生综合素质得以全面提升的有效途径。其中,文学经典阅读更是对学生个体未来成长和发展之路有深远影响。对此,本文将结合吴静、刘会、李轶天共同主编的《外国文学经典作品赏析》,以新文科建设为背景,分析外国文学经典重读必要性,并从外国文学中探寻适合本土学生学习的教育方式,进而让学生在参与外国文学经典重读中建立全新精神世界,使其能随时保持良好精神状态,以此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育提供思想、精神保障。由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7年10月出版的《外国文学经典作品赏析》一书,认为外国文学作为人类社会的文化遗产与精神财富,从古至今已有三千余年发展历史,在此期间出现多元文学流派,并通过众多作品塑造了多样经典人物形象,为丰富世界艺术宝库建设提供了巨大动力。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汪蕊  
<正>外国文学经典作品鉴赏,是英语语言文学教学的核心板块。对于英语专业学生而言,教师选择的外国文学作品类型与传授的作品鉴赏技法,直接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成效,影响着学生外国文学素养的形成。《文思与品鉴:外国文学笔札》不仅罗列了大量的外国文学经典作品,而且还提到了多种鉴赏方法,可作为英语教师教学的素材。笔者主要对该书内容进行点评,依据教学经验与需求,提出教学应用新模式。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虞建华编写的《文思与品鉴:外国文学笔札》一书共由8辑组成,分别是:历史、政治与美国小说,当代英美作家述评,美国经典作家评介,文学、文化主题探究,文学翻译与译著序言,等等。
关键词: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潘信芙  王守亮  
古代文学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历经数百上千年的时间考验,历代以来为人们所传诵。但由于中国古今文化差异较大,对于古代文学作品的阅读与欣赏,不少读者心存茫然,不知从何处着手。古代文学作品的阅读与欣赏是通过阅读,充分了解作品相关的时代文化背景,结合自己的人生阅历去欣赏古代文学作品,就会让自己的心灵穿越久远的历史时空,与数百上千年前的那位作者发生精神的共鸣。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国俊  
借助法国思想家米歇尔.福柯(Michel Foucault)的权力话语理论和美国翻译学家安德烈.勒菲弗尔(Andre Lefevere)的意识形态因素论,探讨文革时期权力话语与意识形态对的外国文学翻译的影响,发现文革时期的主流权力话语对外国文学翻译的操控极其明显,具体表现在对翻译题材的选择、译作的出版发行、对译者的管理和组织以及对原作的阐释和批评等方面。同时期潜在翻译的存在表达了译者的自我追求,作为特殊年代的个人话语具有重大意义。对文革时期的外国文学翻译研究充分表明翻译不仅仅是译者的个人活动和单纯的语言转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魏丽娜  
外国文学经典的影像重构实质上是影视的编剧、导演、演员、摄像等运用特定的电影思维、视听语言、表演艺术等对其进行的崭新阐释。经典译制片则凭借"性格化"的声音表现和配音艺术、创造性地呈现与传达了外国文学经典原著的审美风貌,或精准或延伸或生发,在新中国成立至今的60多年间曾深深打动和影响着中国的亿万观众,甚至在某段时期成为某个社会阶层的身份标签和时尚趣味,并在启发民智、改变时俗、引领潮流方面发挥过不可替代的作用。经典译制片兼具银幕记忆的书影与性格配音的魔力,既促成了跨文化语境中的经典流传又承受着经典阐释的现代性焦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
关键词: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成立  
上千年前,处于史前文明的原始人类便已孕育出文学。在文学发展过程中,中西方出现了众多文学大师,他们的作品改变了人们对世界的认识,促进了人类的精神发展。《外国文学史教程》一书介绍了自古希腊、古埃及直至现当代外国文学出现的种种现象,并对经典文学作品进行概括和解读,对外国文学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学思潮、代表流派、主要概念、代表人物、杰出作品进行全面论述,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唐霞  
外国文学课程是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为了培养和提高学生专业核心能力,外国文学课程对考核方式进行了三方面改革:夯实学科理论基础是改革的前提;重视过程评价;考核方式多样化和评价主体多元化。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柏君  
余华小说带有浓重的非理性因素,这一特点尤见于其短篇小说创作。余华小说的非理性因素深受外国文学的影响,这种影响来源于社会环境的契合和作家个人的承袭。这在余华小说中表现为善于创造类型化非理性人物形象,同时在创作上又具有丰富的非理性构思,从而形成余华小说一道独特的文学景观。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蒋承勇  
主持人语:在消费文化、网络文学等通俗文化形式不断冲击既有文学与文化观念的当下,重写文学史、重构文学理论的追求应当呼应发展新的文学批评理论的需要,服务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术体系、学科体系、话语体系的建设。中国的外国文学研究不应只是简单重复西方立场与方法,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李建立  
关键词: 李建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