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531)
- 2023(12438)
- 2022(10072)
- 2021(9168)
- 2020(7125)
- 2019(16229)
- 2018(15959)
- 2017(29526)
- 2016(15903)
- 2015(17924)
- 2014(17874)
- 2013(17411)
- 2012(16535)
- 2011(15380)
- 2010(15438)
- 2009(14040)
- 2008(13853)
- 2007(12272)
- 2006(11223)
- 2005(10675)
- 学科
- 济(78408)
- 经济(78324)
- 管理(38049)
- 业(36657)
- 中国(30538)
- 企(25559)
- 企业(25559)
- 方法(23529)
- 地方(22876)
- 农(22186)
- 数学(20513)
- 数学方法(20411)
- 业经(17976)
- 贸(15634)
- 贸易(15618)
- 农业(15136)
- 易(15135)
- 发(14946)
- 融(14035)
- 金融(14035)
- 制(14012)
- 银(13966)
- 银行(13949)
- 行(13696)
- 财(13660)
- 环境(12694)
- 学(12655)
- 地方经济(11884)
- 发展(11293)
- 展(11259)
- 机构
- 大学(228547)
- 学院(227728)
- 济(104815)
- 经济(102803)
- 研究(91258)
- 管理(79939)
- 中国(71115)
- 理学(66809)
- 理学院(65891)
- 管理学(65012)
- 管理学院(64554)
- 京(51529)
- 科学(51526)
- 财(46721)
- 所(45827)
- 研究所(41281)
- 中心(39748)
- 财经(36256)
- 农(36128)
- 江(34306)
- 经济学(34293)
- 北京(33837)
- 范(33748)
- 师范(33485)
- 经(33176)
- 院(33099)
- 经济学院(30812)
- 业大(28704)
- 农业(27879)
- 州(27836)
- 基金
- 项目(145652)
- 科学(116097)
- 研究(110906)
- 基金(106294)
- 家(92358)
- 国家(91577)
- 科学基金(77751)
- 社会(74100)
- 社会科(70325)
- 社会科学(70311)
- 基金项目(55002)
- 省(54009)
- 教育(49460)
- 划(46594)
- 自然(45522)
- 自然科(44497)
- 自然科学(44488)
- 自然科学基金(43711)
- 编号(43613)
- 资助(42533)
- 发(38221)
- 成果(36736)
- 重点(33574)
- 部(33192)
- 国家社会(32208)
- 发展(31870)
- 课题(31754)
- 展(31356)
- 中国(29952)
- 创(29877)
共检索到3706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汪彬 李鸿磊
城市是创新的源泉地,是推动世界经济增长最主要的空间载体。中国的城市化处于由速度向质量提升的发展阶段,而发达国家已处于城市化的成熟阶段,可以为新时代中国城市发展提供经验和借鉴。本文在比较分析中国大城市与国际大都市的差距中,进一步明确了中国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方向,即转变城市发展理念,以五个统筹为统领,发展内涵型城市,化解城市结构性失衡问题,疏散城市核心区非经济功能,实施城市群规划战略,等等。
关键词:
新时代 城市化 城市发展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曹清峰 倪鹏飞
构建协调发展的城市体系是新时代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任务。欧洲已经形成了多中心、多层次、群网化的城市体系,产业体系、科技创新和金融服务是决定欧洲城市竞争力的主导因素。中国应通过构建多中心、多层次、群网化的城市体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应用新一轮科技革命成果,降低要素和产品流动的空间成本,进而促进城市体系的网络化;打造一批不同等级的中心城市和城市群,优化城市体系的层次格局;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建设产业体系完善、科技创新能力强、金融服务发达的中心城市;塑造城市间链网化分工体系,推动多中心、多层次、群网化城市体系的形成。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萍
各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普遍经历了农村工业化的过程,但是不同国家农村工业化的背景和发展模式有着较为明显的差异。本文认为资源禀赋条件和市场化程度是影响农村工业化发生阶段、发展模式及其产业结构特点的主要因素,不同阶段的农村工业化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存在差异。辽宁农村工业化应注重平衡市场和政策两种力量的作用,走混合型发展道路。
关键词:
农村工业化 城市化 发展阶段 发展模式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全胜
城市空间生产既是资本主义全球化扩张的重要方式,又是后现代工业社会空间资本化与资本空间化的具体呈现和运转模式,让人类生活由乡村迈向城市,进入都市时代。资本主义城市空间生产是在全球化、工业化、信息化等推动下的空间结构重组,本质上是资本增殖逻辑的强化,既缓和了经济危机,又转嫁了政治矛盾,但导致了社会异化、日常生活颠倒等一系列问题。城市空间生产批判应该着重考察日常生活空间内部要素的关系,理清城市空间扩张与资本增殖的内在关系,构建空间生产理论与当代中国城市化的联系。探究城市空间生产发展机制及其问题,宗旨就是要规范城市空间生产中的资本增殖行为而寻求城市空间生产的合理秩序。中国城市化需要避免资本主义城市空间...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周正祥 张平
发展农村中心集镇是我国加快新型城镇化发展进程、扩大内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国家战略。文章通过对美国城市化发展经验教训的分析,研究了美国城市化发展的动力及经验教训以及我国农村中心集镇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借鉴美国城市化发展经验教训促进我国农村中心集镇发展的九点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产业发展研究所美国、巴西城镇化考察团
我国正在进入城镇化快速推进时期 ,如何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避免出现过度城市化和过度城郊化 ,是我国城镇化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美国和巴西在城镇化与小城镇发展和管理方面既有共同之处 ,又各具特色。我国应认真总结和借鉴国外城镇化的经验和教训 ,努力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在加快推进城镇化的同时 ,重视乡村经济发展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把积极培育主导产业作为城镇化和小城镇发展的重点 ;坚持以人为本 ,强化城镇化和小城镇发展的规划和管理
关键词:
美国 巴西 城镇化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沈金箴 周一星
从界定世界城市的概念入手 ,认为“世界城市”是指一种“世界城市地位” ,它既是个体概念 ,也是群体概念 ,既强调不同城市的共性 ,也重视城市间的差异。在此基础上 ,综合有关文献提出判别世界城市的指标体系 ,此后对全球化进程中世界城市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并综合对世界城市涵义的理解 ,提出中国发展世界城市的相应建议。
关键词:
世界城市 指标体系 趋势 中国 启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国平
城市化与低碳发展的关系是当前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重要议题。论文依据生态经济学理论,构建了一个福利碳强度指标,基于1990—2020年二十国集团(G20)国家的数据,计算了G20国家的福利碳强度,并运用面板计量模型考察了城市化对福利碳强度的影响,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样本期间各成员国的福利碳强度呈下降趋势,表明单位福利水平的提升给碳排放空间带来的压力在逐渐缩小。(2)共有29个年份城市化率的回归系数显著为负。出口贸易和政府规模的系数显著为正。表明总体而言,城市化率的提高有利于降低福利碳强度,出口贸易的增加和政府规模的扩大会推高福利碳强度。(3)发达国家的主要局限是人均碳排放水平较高,而发展中国家的短板在于人均预期寿命偏低。以上结论对中国未来低碳发展的政策启示主要有:要摒弃城市化模式之争,走弹性变通的适宜城市化道路;要促进政府、企业、社会等主体精诚合作,推动治理现代化;要发展高质量出口贸易,助力制造业服务化转型升级。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国平
城市化与低碳发展的关系是当前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重要议题。论文依据生态经济学理论,构建了一个福利碳强度指标,基于1990—2020年二十国集团(G20)国家的数据,计算了G20国家的福利碳强度,并运用面板计量模型考察了城市化对福利碳强度的影响,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样本期间各成员国的福利碳强度呈下降趋势,表明单位福利水平的提升给碳排放空间带来的压力在逐渐缩小。(2)共有29个年份城市化率的回归系数显著为负。出口贸易和政府规模的系数显著为正。表明总体而言,城市化率的提高有利于降低福利碳强度,出口贸易的增加和政府规模的扩大会推高福利碳强度。(3)发达国家的主要局限是人均碳排放水平较高,而发展中国家的短板在于人均预期寿命偏低。以上结论对中国未来低碳发展的政策启示主要有:要摒弃城市化模式之争,走弹性变通的适宜城市化道路;要促进政府、企业、社会等主体精诚合作,推动治理现代化;要发展高质量出口贸易,助力制造业服务化转型升级。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任杲 宋迎昌
本文通过建立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1961~2016年发达国家经济增长、城市化与大城市化间的互动关系。结果表明,城市化和大城市化均是促进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同时经济增长对于城市化与大城市化的发展也具有正向带动作用,且城市化为大城市化进程做出了必要准备,但大城市的过度发展不利于城市化水平的提升。本文结合中国的发展实际,从城市化与大城市化的视角,提出进一步加快构建现代经济体系的对策建议。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朱晓清 甄峰 蒋跃庭
慢城是近十年来从欧洲兴起的一种新的城市模式,目前已在全球形成一个国际性的城市网络——国际慢城协会,在国外已拥有一批典型的慢城,而中国在慢城的理论和建设方面还相对空白。本文对西方慢城及慢城运动进行一个全面系统的介绍,列举一些成功的案例,并针对中国城市发展现状提出了几点启示。
关键词:
慢城 慢城运动 生活质量 城市发展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倪晓宁 包明华
城市化是适应大工业生产的结果,适度规模由工业化所需劳动人口决定。中国内部存在多重工业化水平,城市化水平因不同工业化水平和发展路径有所区别。因此应设立城市化比例指标,使其反映适度城市化水平时不受工业化水平高低影响;建立基于DEA(数据包络分析)的CCR城市化度量模型,根据地区数据进行绩效评估,寻找适宜的城市化参照标准;根据实证结果提出城市化层次发展战略,即按照实际工业化水平选择适宜参照标准,制定地区城市化发展具体目标和政策,避免不必要的指标追赶。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项光勤
本文介绍了国外城市圈的基本理论 ,指出了国外城市圈建设过程中的特点 ,并从城市圈建设有利于空间结构的合理布局、有利于产业结构的合理分工、有利于区域内形成快速的交通网络、有利于自然资源的节约和可持续发展四个方面指出了城市圈建设对中国未来城市发展的启示。
关键词:
城市圈 城市发展 中国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钟水映,李晶
城市化是经济发展水平及其结构等内在因素的外在表现 ,孤立从某个或某些侧面来评价和判断中国城市化发展滞后是没有多大实质意义 ,甚至有可能误导我们的城市化发展战略。推进中国城市化的发展 ,决不像许多人想象的那样 ,只要废除户籍制度、放开城门即可。而是需要我们从经济结构和城市结构等方面入手实实在在地推动城市化发展
关键词:
城市化 经济结构 城市结构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朱英明
我国的城市群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经济社会结构加速转型,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发生显著变化,集聚式城市化开始成为新的发展模式之一。本文对中国城市群区集聚式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区域效应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推进城市群区集聚式城市化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城市群区 集聚式城市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