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006)
2023(10980)
2022(9091)
2021(8381)
2020(7314)
2019(16030)
2018(16094)
2017(30660)
2016(16895)
2015(19124)
2014(19157)
2013(18792)
2012(17231)
2011(15041)
2010(15654)
2009(15313)
2008(16107)
2007(15162)
2006(13680)
2005(12941)
作者
(47786)
(39781)
(39775)
(37718)
(25725)
(18719)
(18015)
(15300)
(14962)
(14642)
(13621)
(13498)
(13159)
(12642)
(12600)
(11945)
(11926)
(11645)
(11549)
(11362)
(9988)
(9810)
(9698)
(9250)
(9178)
(9131)
(8831)
(8814)
(7950)
(7844)
学科
(86599)
(82524)
企业(82524)
管理(82200)
(69834)
经济(69701)
(33168)
业经(28260)
方法(27585)
(23814)
财务(23777)
财务管理(23732)
(23505)
(23045)
企业财务(22483)
数学(18623)
数学方法(18407)
技术(17039)
农业(16738)
(16592)
(16377)
(16177)
中国(16101)
理论(15025)
体制(14607)
(14277)
经营(13441)
企业经济(13148)
(13003)
银行(12992)
机构
学院(246298)
大学(242127)
管理(102502)
(102121)
经济(99912)
理学(85160)
理学院(84381)
管理学(83418)
管理学院(82917)
研究(73978)
中国(64898)
(58026)
(51527)
财经(42899)
(41303)
科学(41261)
(38694)
(38694)
(36937)
中心(35619)
北京(32391)
(32085)
业大(32047)
研究所(31955)
财经大学(31284)
农业(29989)
经济学(29806)
商学(29014)
商学院(28734)
经济学院(26652)
基金
项目(146575)
科学(116943)
研究(111497)
基金(107392)
(90795)
国家(89892)
科学基金(79807)
社会(72008)
社会科(68121)
社会科学(68102)
(57912)
基金项目(56355)
教育(50479)
自然(50382)
自然科(49231)
自然科学(49220)
自然科学基金(48448)
(46528)
编号(45058)
资助(43567)
成果(37558)
(34510)
(34385)
(33681)
(32994)
重点(32015)
课题(30865)
创新(30593)
(29871)
(29859)
期刊
(129300)
经济(129300)
研究(76575)
中国(56033)
(54260)
管理(47956)
(37611)
科学(31579)
学报(31444)
(28336)
金融(28336)
大学(25794)
农业(25112)
学学(24390)
技术(23933)
教育(23155)
财经(23140)
业经(22002)
(19947)
经济研究(18519)
(16767)
财会(16476)
问题(15880)
会计(15153)
技术经济(14344)
现代(13567)
世界(12352)
(12332)
经济管理(12039)
(11440)
共检索到3993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杨记军  逯东  杨丹  
本文以2003—2007年国有企业的股权转让数据为样本,考察了政府转让控制权的决策及控制权转让后的短期市场反应和中长期业绩表现。研究发现:(1)近几年来政府转让国有企业控制权的政治动机明显,而追求企业经营业绩的经济动机减弱,转让中倾向于保留规模大的和有战略意义的企业;(2)市场对国有股权转让事件总体上给出了积极评价,但因投资者能理性预期到政府转让控制权的政治顾虑,民营化带来的短期累积超额回报并不明显高于其他转让方式;(3)民营化确实提高了企业经营业绩,但终极控制权仍保留在政府内部的"换汤不换药"的控制权转让方式并没有显著改善企业业绩。尽管民营化带来了国企事后的业绩改善,但政府事前却因为政治顾虑...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曹越; 姜丽平; 张肖飞; 伍中信;  
以我国2004—2012年A股非金融类地方国有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在区分了省级政府与市级政府控制的基础上,实证检验了各级地方政府不同的政绩诉求对国有企业控制程度是否存在差异及该控制程度对国有企业税负的影响。研究发现:地方政府的政绩诉求(包括财政盈余、相对经济增长率、失业率等)显著影响地方政府对国有企业的控制程度,且省级政府更注重相对经济增长率及失业率,市级政府更关注财政盈余水平;三个政绩诉求中相对经济增长率对政府控制的影响最为显著;地方政府对国有企业的控制程度与企业税负显著正相关;与省级政府相比,市级政府控制的国有企业税负更重。这表明,增加地方国有企业税负是市级地方政府实现其政绩诉求的重要途径。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曹越  姜丽平  张肖飞  伍中信  
以我国2004—2012年A股非金融类地方国有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在区分了省级政府与市级政府控制的基础上,实证检验了各级地方政府不同的政绩诉求对国有企业控制程度是否存在差异及该控制程度对国有企业税负的影响。研究发现:地方政府的政绩诉求(包括财政盈余、相对经济增长率、失业率等)显著影响地方政府对国有企业的控制程度,且省级政府更注重相对经济增长率及失业率,市级政府更关注财政盈余水平;三个政绩诉求中相对经济增长率对政府控制的影响最为显著;地方政府对国有企业的控制程度与企业税负显著正相关;与省级政府相比,市级政府控制的国有企业税负更重。这表明,增加地方国有企业税负是市级地方政府实现其政绩诉求的重要途径...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伊力奇  李涛  张婷  李昂  
以2014—2017年沪深交易所上市的国有企业为样本,研究了高管权力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以国有企业的内部控制质量为标准进行分组检验,考察内部控制对高管权力影响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国企高管权力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具有反向作用,而内部控制对高管权力起到了有效的抑制效应,这为我国国企改革中加强公司内部治理以提高社会责任承担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吕长江  王克敏  
法国政府对国有企业的管理吕长江,王克敏。国的国有企业主要是在30年代经济危机时期、二次大战后和80年代初期的国有化运动沁中产牛的。国有化运动的直接动因在于医治战争创伤,克服经济危机,缓解社会矛盾,振兴法国经济;间接原因在于战后科技革命的巨大推动力量和...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垚浩,席酉民,汪应洛  
为了探讨国有企业的代理控制机制,本文主要讨论(1)代理问题的产生及解决思路;(2)国有企业中的代理关系及严重的代理问题;(3)国有企业代理控制机制应具有的特征.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赵宇恒  
本文突出制度环境,研究了政府干预对国有企业管理者薪酬激励效应的影响。同时,比较了政府这一制度约束与管理者权力这一契约安排之间的制衡关系。通过实证分析发现,政府干预程度越低,管理者盈余管理的空间越有限,薪酬与企业真实绩效的敏感度越强,但这一现象只存在于管理者权力较小的企业。在管理者权力较大的企业,薪酬自定现象明显,政府干预的减少并未弱化管理者的权力,也没有提高薪酬激励效应。本文的结论进一步验证了制度环境对管理者激励契约的重要影响,并对现有相关文献加以扩展,指出了契约安排内的权力取向会削弱制度环境的影响。
[期刊] 改革  [作者] 徐海根  
国有企业改革必须在管理机制上有所突破:一方面是重新界定政府经济管理的职能、范围和行使权力的程序;另一方面,在一个企业内,特定国有资产的所有权不能多头管理,多个部门不应对同一个资产从政府的不同职能上充当所有者,而应当由资产所有权归属的某个部门一元化管理。不同地方、部门或实体所拥有的国有资产,在一个企业则应以不同的所有者的身份实行国有资产的多元化管理。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杨大楷  王忠柱  刘庆生  陈路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丁健  
国有企业是一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从60~80年代初,它们在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维护社会公众利益、履行社会职能和一定的经济职能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然而,80年代以后,尽管各国的政治经济情况不同,但国有企业运转不灵,企业亏损增加,效率低下以及给国家...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谷春梅  
“入世”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是利大于弊,对我国的国有企业也是如此。我国的国有企业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在封闭、半封闭的环境下依靠政府的保护发展起来的。因此,企业管理水平低下,企业缺乏生命力、应变力和创新能力,劳动生产率低,经济效益差。中国加入WTO指日可待,我们的国有企业必须对“入世”给我们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进行深入地分析,同时在内部管理上进行提升,使我们的国有企业能够抓住机会,在国际市场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夏广路  
国有企业并不是中国的特产,世界其他国家,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或多或少地拥有一批国有企业,它们在各国经济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各国对国有企业的管理也有一定的特色和规律.本文对各国国有企业的管理作了较为仔细的比较,从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些对我国国有企业管理有价值的可贵经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