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33)
2023(8303)
2022(7244)
2021(6464)
2020(5611)
2019(12986)
2018(12526)
2017(24464)
2016(13268)
2015(15062)
2014(15420)
2013(15635)
2012(14947)
2011(13888)
2010(14173)
2009(13528)
2008(13290)
2007(12251)
2006(10910)
2005(9817)
作者
(41122)
(34994)
(34822)
(33530)
(22178)
(16753)
(15917)
(13522)
(12829)
(12336)
(12023)
(11704)
(11303)
(10972)
(10954)
(10775)
(10601)
(10272)
(10198)
(10042)
(8745)
(8675)
(8430)
(8056)
(7978)
(7872)
(7580)
(7532)
(7045)
(6908)
学科
(82721)
经济(82671)
管理(33729)
方法(31601)
(30469)
数学(27425)
数学方法(27239)
(23070)
企业(23070)
地方(20465)
(16777)
中国(16577)
(15649)
业经(14151)
(13453)
地方经济(13302)
农业(11680)
(10856)
贸易(10852)
环境(10600)
(10478)
(10356)
(10104)
理论(9242)
(9190)
金融(9188)
(8675)
银行(8655)
(8374)
经济学(8343)
机构
学院(209389)
大学(208822)
(95960)
经济(94001)
管理(76440)
研究(75456)
理学(65081)
理学院(64209)
管理学(63136)
管理学院(62719)
中国(55676)
科学(46132)
(44022)
(41087)
(39047)
研究所(35417)
(34470)
中心(33726)
财经(33065)
(32117)
经济学(31005)
(29690)
业大(29433)
(29278)
师范(29034)
北京(28093)
经济学院(27774)
农业(27075)
(26380)
(25353)
基金
项目(131842)
科学(103405)
基金(95789)
研究(94494)
(83253)
国家(82611)
科学基金(70033)
社会(61792)
社会科(58671)
社会科学(58652)
(51799)
基金项目(51661)
自然(44273)
自然科(43156)
自然科学(43141)
(43038)
自然科学基金(42353)
教育(42318)
资助(39956)
编号(37287)
(30746)
成果(29936)
重点(29812)
(28974)
(26102)
课题(26000)
国家社会(25729)
科研(25220)
发展(24950)
教育部(24669)
期刊
(113711)
经济(113711)
研究(63113)
中国(35784)
(31474)
学报(30982)
(30839)
科学(29848)
管理(25742)
大学(22795)
学学(21753)
农业(20637)
经济研究(18785)
技术(17421)
(17164)
金融(17164)
财经(16941)
业经(16641)
问题(15335)
(14734)
教育(14485)
技术经济(12449)
统计(11839)
(11257)
(10927)
商业(10631)
资源(10262)
(10156)
世界(10044)
(9903)
共检索到3133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杨维琼  张华  
文章运用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分析了中国入境旅游的空间依赖性和空间异质性,探讨了其空间分布模式;采用空间计量方法,测算了景区、交通、酒店、服务质量、对外开放度和区域经济水平对入境旅游的影响。得到如下结论:入境旅游在全域范围内具有正相关的空间特性,且空间聚集越来越明显;局域上的空间相关性差异很大,高-高区域分布在东部,低-低区域分布在西部,且低-低区域多于高-高区域;空间误差模型是入境旅游的良好模型,入境旅游的空间效应是由邻近区域影响要素的相互影响所产生的;空间效应下,外国游客入境旅游的影响因素依次分别是服务质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国平  刘晓鹰  
通过纵向、横向比较研究,文章认为,2008年以来外国人入境旅游市场发展总体上处于迟滞状态。主要原因在于:在需求环节,大多数客源国的经济发展对旅华市场的促进作用大大减弱,2012年以来人民币相对日元、卢布的大幅升值对日本、俄罗斯旅华市场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在供给环节,空气质量、食品安全等问题是2012年以来外国人入境旅游发展迟滞的主要因素;在交易环节,签证政策收紧影响较大。最后,针对影响外国人入境旅游市场发展的主要因素,文章在需求环节、供给环节和交易环节分别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国平  刘晓鹰  
通过纵向、横向比较研究,文章认为,2008年以来外国人入境旅游市场发展总体上处于迟滞状态。主要原因在于:在需求环节,大多数客源国的经济发展对旅华市场的促进作用大大减弱,2012年以来人民币相对日元、卢布的大幅升值对日本、俄罗斯旅华市场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在供给环节,空气质量、食品安全等问题是2012年以来外国人入境旅游发展迟滞的主要因素;在交易环节,签证政策收紧影响较大。最后,针对影响外国人入境旅游市场发展的主要因素,文章在需求环节、供给环节和交易环节分别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国平  刘晓鹰  
通过纵向、横向比较研究,文章认为,2008年以来外国人入境旅游市场发展总体上处于迟滞状态。主要原因在于:在需求环节,大多数客源国的经济发展对旅华市场的促进作用大大减弱,2012年以来人民币相对日元、卢布的大幅升值对日本、俄罗斯旅华市场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在供给环节,空气质量、食品安全等问题是2012年以来外国人入境旅游发展迟滞的主要因素;在交易环节,签证政策收紧影响较大。最后,针对影响外国人入境旅游市场发展的主要因素,文章在需求环节、供给环节和交易环节分别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佳  赵金金  张广海  
基于空间计量经济学的研究视角,运用全局空间自相关Moran’s I指数、空间关联局域指标LISA分析,考察中国大陆31个省级区域旅游产业集聚与旅游经济增长的空间相关,构建旅游产业集聚与区域旅游经济增长的空间计量经济模型,对中国旅游产业集聚与旅游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中国旅游产业发展一直伴随空间集聚的过程,旅游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相关性,且在东部地区形成了旅游经济活动的集聚区;旅游产业集聚对区域旅游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表现为较强的空间溢出效应,但这种溢出效应表现为显著的局部性特征,由此引起中国旅游经济增长的空间不均衡。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丁绪辉  高新雨  田泽  
旅游经济增长存在空间相关性构建旅游经济增长的空间面板模型,经LR检验、LM检验、Wald检验并最终采用空间Durbin模型,对2001~2012年我国八个民族省份与甘肃的相关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我国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空间相关性;居民消费支出、旅游设施对民族省区旅游经济有正向影响,城乡收入差距、重大突发事件对民族省区旅游经济有负向影响;景点数量和质量对相邻民族省区旅游经济存在正向溢出,旅游设施和重大突发事件对相邻民族省区旅游经济存在负向溢出。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吴玉鸣  
文章首次基于空间面板计量经济学模型,在检验我国省域旅游经济增长是否存在空间依赖性的基础上,估计了资本和劳动对旅游经济增长的贡献,检验了旅游经济增长过程中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果显示:2001~2009年间,中国省域旅游经济增长的空间依赖性和集群趋势加强,邻近省域的经济增长及旅游资本投入的空间溢出效应明显;资本和劳动的旅游产出弹性系数均为正,前者对旅游经济增长的贡献大于后者,我国省域尺度的旅游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资本要素投入驱动,呈现出资本密集型特征,劳动力要素的贡献尚未充分发挥出来。政府在制定旅游产业政策和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向艺  郑林  王成璋  
文章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旅游经济增长影响因素的空间计量模型,并运用2000—2009年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考虑空间效应的影响下,我国旅游经济增长具有空间依赖性,其中2000—2008年出现正的空间溢出效应,2009年出现负的空间溢出效应;旅游业发达省份旅游经济增长速度低于欠发达省份,低增长和高增长省份在空间上聚集。旅游接待设施数量的增加、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对旅游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旅游景区数量的增长对旅游经济的增长作用不显著;而交通里程的增长对旅游经济的增长具有反向作用。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晓红  
区域旅游经济圈的径向力主要体现于微观意义上的圈内企业市场控制力和区域内产业间的关联效果两个方面。在旅游经济圈视角下的地力空间格局则主要体现为企业分布、基础设施分布和自然地理状况等三个方面。地理空间格局和区域旅游经济圈的影响力之间的关系主要体现为,地理空间格局对规模经济、企业成本、产品差别和产业波及效果的影响作用上。以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为依托,通过分析区域经济地理空间之内各种要素的整合过程,对区域旅游经济圈影响力与空间格局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鑫  陈翔  王少峰  霍俊卿  
文章基于统计学因子分析法测算了河北省各市旅游经济规模综合排名,通过系统聚类分析对各市进行分类,两种分析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利用引力模型对河北省各市旅游经济空间联系强度进行测算,进而对比分析各城市对周边区域旅游经济的辐射能力,借助ArcGIS10.5可视化11个城市的旅游经济空间联系网络图。结果发现:河北省旅游经济具有"双核四驱"的特征,即以石家庄、保定为核心的中部旅游带以及以秦皇岛、承德的东北部旅游带;城市旅游经济规模与旅游经济联系量不存在必然联系,石家庄旅游经济对周边城市的辐射带动效应最大,沧州最小。整体来看,形成了石家庄、保定、邢台、邯郸的旅游经济辐射圈。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冉鑫  
以我国31个省级行政区为研究对象,从经济地理的角度分析省级行政区旅游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与空间分布特征,将各省区旅游经济发展划分为四种类型,分别为地区经济与旅游同步发展型、地区经济先于旅游发展型、地区经济与旅游业欠发达型和旅游业作为经济支柱型,并进一步探讨各类型的省市在旅游业发展方面存在的优势和问题。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陆林,余凤龙  
以大陆31个省市区为区域研究单元,从经济地理学的角度,分析了1990—2002年中国省际旅游经济差异变化的总体水平及变化的空间结构特征,揭示了区域旅游经济水平与旅游产业地位的分异规律,阐释了影响旅游经济空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提出了缩小地区差异、协调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对策。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文瑚霞  毛端谦  王海燕  
目前,对旅游经济的研究从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角度研究较多,而从空间的角度研究旅游经济的区域差异还相对薄弱,特别是对较小区域内部旅游经济地区差异的研究仍为少见。正确认识江西省旅游经济空间特征,认清省内各区域旅游经济发展差异的格局,以便科学有序地发展各地区的旅游业,提高全省旅游经济效益。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孙盼盼  戴学锋  
本文借助ArcGIS技术,结合空间统计分析方法,以2000年以来全国31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人均旅游收入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演变过程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区域旅游经济差异的相关研究基础上,对2000年~2011年的中国区域旅游经济差异的空间格局、互动关联模式以及演变过程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中国区域旅游经济差异的空间格局整体上呈现出较强的空间依赖性;局部上则长期表现出高高相聚和低低相聚的两极分化格局;邻接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旅游经济发展存在着关联互动,使得中国区域旅游经济差异不断演变并出现新的空间格局。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宋慧林  马运来  
本文基于ESDA全局和局域空间自相关分析,利用我国2007年省域旅游经济数据,对我国省域旅游经济总体和局域空间差异特征进行了初步探索。结果表明(1)我国省域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相似的地区在空间上集中分布,较大的空间正相关特性表明了我国省域旅游经济空间差异的存在;(2)我国省域旅游经济的空间关联模式可分为扩散效应区(H-H)、极化效应区(H-L)、过渡区(L-H)和低速增长区(L-L)四种类型;(3)我国旅游经济和旅游资源禀赋呈正相关关系,但旅游经济的发展并不完全依赖于旅游资源禀赋。最后针对研究结果提出了促进我国区域旅游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