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346)
- 2023(4599)
- 2022(3871)
- 2021(3416)
- 2020(2952)
- 2019(6464)
- 2018(6443)
- 2017(12412)
- 2016(6958)
- 2015(7906)
- 2014(8022)
- 2013(7779)
- 2012(7088)
- 2011(6384)
- 2010(6629)
- 2009(6448)
- 2008(6453)
- 2007(6005)
- 2006(5374)
- 2005(5206)
- 学科
- 管理(26972)
- 济(24691)
- 经济(24622)
- 业(22562)
- 企(19581)
- 企业(19581)
- 制(11679)
- 财(10963)
- 中国(9635)
- 方法(8479)
- 体(7882)
- 农(7104)
- 数学(7020)
- 业经(7014)
- 数学方法(6956)
- 体制(6914)
- 务(6412)
- 财务(6396)
- 财务管理(6376)
- 企业财务(6011)
- 银(5955)
- 银行(5948)
- 融(5824)
- 金融(5822)
- 行(5673)
- 法(5616)
- 税(5443)
- 度(5043)
- 制度(5042)
- 税收(4990)
- 机构
- 大学(101626)
- 学院(100654)
- 济(43215)
- 经济(42293)
- 管理(37184)
- 研究(33462)
- 理学(31296)
- 理学院(30981)
- 管理学(30605)
- 管理学院(30397)
- 中国(26665)
- 财(24929)
- 京(21065)
- 财经(18604)
- 科学(17496)
- 经(16724)
- 所(16516)
- 江(16364)
- 中心(15236)
- 研究所(14244)
- 经济学(13994)
- 财经大学(13661)
- 农(13306)
- 北京(13300)
- 经济学院(12482)
- 州(12363)
- 业大(12201)
- 院(12136)
- 范(11877)
- 师范(11779)
- 基金
- 项目(62765)
- 科学(50173)
- 研究(48667)
- 基金(46349)
- 家(39246)
- 国家(38910)
- 科学基金(33825)
- 社会(32569)
- 社会科(30806)
- 社会科学(30802)
- 基金项目(24051)
- 省(23965)
- 教育(22581)
- 自然(20033)
- 划(19933)
- 自然科(19544)
- 自然科学(19539)
- 编号(19463)
- 自然科学基金(19212)
- 制(18932)
- 资助(18422)
- 成果(17287)
- 部(14833)
- 重点(14157)
- 课题(14068)
- 国家社会(13779)
- 性(13517)
- 创(13334)
- 教育部(13247)
- 人文(12836)
共检索到1622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汪发洋 李坤刚 曹有康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人口少子老龄化程度加深、国际科技人才竞争加剧等诸多挑战,劳动力市场随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此背景下,外国人的入境就业管理领域应贯彻分类管理、有条件许可的“选择理念”,外国人在华就业的劳动保护领域应贯彻与本国劳动者平等的“统合理念”。目前我国调整外国人在华就业关系的法律规范存在一些弊端性问题,如外国高端人才引进程序缺乏开放性和便捷性、一般人才工作许可制度偏离市场需求、非法雇用外国人的制裁宽严失衡、合法就业的劳动法律适用不明确、非法就业人员缺乏必要的劳动保护等。为解决这些问题,应以“选择理念”为指引完善出入境管理法律规制,对外国高端人才放开以独立申请为核心的工作许可,对外国一般人才实施以劳动力市场测试为前置的工作许可,并制定宽严适当的非法雇用外国人的法律责任;应以“统合理念”为指引完善外国人就业的劳动法律规制,对在华合法就业的外国人给予实质平等的劳动保护,对非法就业的外国人已经提供的劳动给予基准的劳动保护。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徐海威
案情简介陈某(美籍)自2011年7月15日起进入某移动通信(中国)有限公司并向其提供劳动。双方共同分别提交了《长期国际派遣协议》及两份《续约延期协议》(英文件)和中文译本,双方对于各自所提交上述《协议》(英文件)和中文译本的真实性均予以认可。《长期国际派遣协议》载明以下主要内容:"经董事会授权,谨代表某移动通信国际股份有限公司加拿大分公司(母公司)和某移动通信(中国)有限公司(东道国公司)确认作为软件研发负责人向中国上海长期国际派遣条款。这些条款将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徐海威
案情简介陈某(美籍)自2011年7月15日起进入某移动通信(中国)有限公司并向其提供劳动。双方共同分别提交了《长期国际派遣协议》及两份《续约延期协议》(英文件)和中文译本,双方对于各自所提交上述《协议》(英文件)和中文译本的真实性均予以认可。《长期国际派遣协议》载明以下主要内容:"经董事会授权,谨代表某移动通信国际股份有限公司加拿大分公司(母公司)和某移动通信(中国)有限公司(东道国公司)确认作为软件研发负责人向中国上海长期国际派遣条款。这些条款将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柴黎平
外国人与中国用人单位之间劳动争议的处理,涉及到如何保护国家的权益,以及维护双方当事人合法权益的问题。现行的《外国人在中国就业管理规定》给予了一个基本上合理的解决模式,如规定了外国人在华就业必须取得《外国人就业证》,同时,外国人主张未订立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差额和提出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等问题,也能从中找到明确答案。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赵耀
本文通过发现了一些值得政府关注的外国人在我国劳动力市场上就业的特点和趋势,指出了外国人就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也就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外国人 就业 管理对策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赵耀 杨锐
本文采用座谈会、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通过实证研究在京工作的外国人的工作态度及行为,分析这一群体的工作状况和特点,从职业选择等理论角度,对调查、统计的结果作了相关的探索性分析。
关键词:
外国人 工作态度 工作行为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贾琳
21世纪以来,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在我国蓬勃发展起来。地区总部在华发展是一柄双刃剑,促进投资的同时也会产生诸多负面影响,需要进一步规范和引导。那么如何对在华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实行有效而适度的法律规制呢?本文通过现有的立法现状的分析,认为阻碍其发展的主要制度性问题是缺乏系统性的立法体系、法律内容欠缺和冲突、法律透明度不高以及实施不力。完善这些制度的途径,在于构建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的功能性法律制度框架。
关键词:
跨国公司 地区总部 法律规制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武立栋 钮小静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浪潮中,跨国公司已经成为国际经济、科技发展的主导性力量。近些年来,随着农业生物技术的进步,大型跨国公司广泛涉足农业领域。跨国公司对我国农业投资,弥补了我国农业发展资金的不足,提升了我国农业技术水平,拓宽了我国农民就业的渠道。但在粮食安全、农业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等方面,跨国公司的投资也带来了一些消极影响。当前,规范跨国公司投资农业的国际规则缺乏强制力与可操作性,我国在强化与跨国公司农业合作的同时,必须从法律上对跨国公司投资领域进行引导,对环境污染、垄断行为、劳动用工等方面加以规制。
关键词:
跨国公司 农业投资 法律规制 引导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景云
据朝中社平壤1992年10月20日电,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设会议于10月5日通过有关引进外资的三个法律,《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外国人投资法》、《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合作法》、《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外国独资企业法》。这是自从1984年公布实施《合营法》及1991年12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杨中新
柏拉图(公元前427—前347年)古希腊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思想家。在他的《理想国》和《法律论》的名著中,提出了人口的主张。 柏拉图从巩固古希腊奴隶主阶级统治利益出发,提出人口阶级结构的最初设想,他认为,理想国的人口要分为三等:治国贤哲一等,卫国武士二等,民间艺人三等(包括农夫、手工业者和商人)。前两等人要进行严格教育和培养,第三等人的唯一职责是从事生产劳动,为前两等人服务,奴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袁嘉瑞
本文对我国外国人永久居留制度的发展历程及近两年来取得的成效进行了梳理,在汇总国外永久居留即"绿卡"制度先进做法的基础上,分析我国外国人永久居留制度在引进海外人才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制度完善建议。
关键词:
永久居留 海外人才 引进 制度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张绍亮
外国人的归化入籍,是指居住在某一国的外国人依据该国国内法,自愿、主动申请取得该国国籍的行为。日本的外国人归化入籍制度在1950年新国籍法制定后经历了两次修改,外国人归化取得国籍的方式有三种:根据出生获得国籍、通过申报取得国籍、通过归化申请获得国籍。日本的归化入籍制度符合二战以后世界国籍立法潮流,法律条文结构清晰,操作性强,其缺陷是法务大臣的自由裁量权过大。
关键词:
日本 国籍法 归化入籍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邹世允 盛丹
就业公平作为社会发展中重要的一部分,是事关社会公平公正的大问题,直接影响着企业和劳动者的切身利益。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如何保障就业公平愈显重要。现今对劳动者直接就业歧视的情况因立法的完善鲜有发生,但法律对于就业间接歧视的规定几乎是空白。因此,对就业间接歧视进行界定,分析我国目前就业间接歧视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完善此制度,对于保护劳动者权益,维护社会稳定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
就业间接歧视 劳动者权益 保障 完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