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64)
2023(1575)
2022(1368)
2021(1234)
2020(1102)
2019(2640)
2018(2699)
2017(5681)
2016(3211)
2015(3700)
2014(3755)
2013(3778)
2012(3387)
2011(2978)
2010(3046)
2009(2811)
2008(2700)
2007(2467)
2006(2162)
2005(1943)
作者
(8513)
(7305)
(7027)
(6747)
(4441)
(3402)
(3258)
(2904)
(2717)
(2598)
(2391)
(2376)
(2313)
(2249)
(2202)
(2090)
(2084)
(2078)
(2041)
(2039)
(1787)
(1748)
(1734)
(1699)
(1629)
(1565)
(1522)
(1475)
(1444)
(1415)
学科
(15929)
经济(15912)
(10309)
方法(9420)
数学(8685)
数学方法(8656)
管理(8537)
中国(7282)
(7044)
企业(7044)
(5812)
劳动(5795)
(4896)
农业(3740)
(3421)
人口(3396)
(3301)
(2893)
贸易(2893)
动力(2888)
劳动力(2843)
(2795)
农业劳动(2601)
农业人口(2557)
业经(2306)
(2181)
地方(2143)
关系(2039)
(2025)
理论(1995)
机构
大学(46715)
学院(45675)
(21643)
经济(21323)
管理(17908)
理学(16079)
理学院(15899)
管理学(15563)
管理学院(15494)
研究(14503)
中国(10787)
(9493)
(9298)
财经(8079)
科学(8075)
(7454)
(7450)
经济学(7389)
研究所(6722)
经济学院(6707)
(6329)
中心(6272)
(6196)
业大(6151)
财经大学(6107)
(5923)
师范(5881)
北京(5871)
商学(5272)
商学院(5216)
基金
项目(30074)
科学(24476)
基金(23176)
研究(21472)
(19767)
国家(19575)
科学基金(17178)
社会(15095)
社会科(14284)
社会科学(14282)
基金项目(12291)
自然(11003)
(10920)
自然科(10821)
自然科学(10818)
教育(10677)
自然科学基金(10644)
资助(10073)
(9311)
编号(8324)
(7284)
成果(6793)
教育部(6626)
人文(6418)
重点(6399)
国家社会(6251)
大学(6164)
(5957)
科研(5743)
(5622)
期刊
(21351)
经济(21351)
研究(13055)
中国(10723)
(6882)
科学(6743)
管理(6598)
学报(6400)
(5447)
大学(5180)
学学(4916)
教育(4677)
财经(4272)
经济研究(3812)
(3710)
农业(3588)
(3424)
金融(3424)
技术(3401)
业经(3101)
问题(3093)
统计(2895)
(2576)
商业(2515)
(2504)
(2504)
劳动(2504)
(2414)
决策(2342)
世界(2332)
共检索到667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徐海威  
案情简介陈某(美籍)自2011年7月15日起进入某移动通信(中国)有限公司并向其提供劳动。双方共同分别提交了《长期国际派遣协议》及两份《续约延期协议》(英文件)和中文译本,双方对于各自所提交上述《协议》(英文件)和中文译本的真实性均予以认可。《长期国际派遣协议》载明以下主要内容:"经董事会授权,谨代表某移动通信国际股份有限公司加拿大分公司(母公司)和某移动通信(中国)有限公司(东道国公司)确认作为软件研发负责人向中国上海长期国际派遣条款。这些条款将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徐海威  
案情简介陈某(美籍)自2011年7月15日起进入某移动通信(中国)有限公司并向其提供劳动。双方共同分别提交了《长期国际派遣协议》及两份《续约延期协议》(英文件)和中文译本,双方对于各自所提交上述《协议》(英文件)和中文译本的真实性均予以认可。《长期国际派遣协议》载明以下主要内容:"经董事会授权,谨代表某移动通信国际股份有限公司加拿大分公司(母公司)和某移动通信(中国)有限公司(东道国公司)确认作为软件研发负责人向中国上海长期国际派遣条款。这些条款将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柴黎平  
外国人与中国用人单位之间劳动争议的处理,涉及到如何保护国家的权益,以及维护双方当事人合法权益的问题。现行的《外国人在中国就业管理规定》给予了一个基本上合理的解决模式,如规定了外国人在华就业必须取得《外国人就业证》,同时,外国人主张未订立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差额和提出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等问题,也能从中找到明确答案。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汪发洋   李坤刚   曹有康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人口少子老龄化程度加深、国际科技人才竞争加剧等诸多挑战,劳动力市场随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此背景下,外国人的入境就业管理领域应贯彻分类管理、有条件许可的“选择理念”,外国人在华就业的劳动保护领域应贯彻与本国劳动者平等的“统合理念”。目前我国调整外国人在华就业关系的法律规范存在一些弊端性问题,如外国高端人才引进程序缺乏开放性和便捷性、一般人才工作许可制度偏离市场需求、非法雇用外国人的制裁宽严失衡、合法就业的劳动法律适用不明确、非法就业人员缺乏必要的劳动保护等。为解决这些问题,应以“选择理念”为指引完善出入境管理法律规制,对外国高端人才放开以独立申请为核心的工作许可,对外国一般人才实施以劳动力市场测试为前置的工作许可,并制定宽严适当的非法雇用外国人的法律责任;应以“统合理念”为指引完善外国人就业的劳动法律规制,对在华合法就业的外国人给予实质平等的劳动保护,对非法就业的外国人已经提供的劳动给予基准的劳动保护。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赵耀  
本文通过发现了一些值得政府关注的外国人在我国劳动力市场上就业的特点和趋势,指出了外国人就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也就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赵耀  杨锐  
本文采用座谈会、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通过实证研究在京工作的外国人的工作态度及行为,分析这一群体的工作状况和特点,从职业选择等理论角度,对调查、统计的结果作了相关的探索性分析。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林欧  
本文认为,由于在华外国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争议近年大量增加以及这类劳动争议所显示出的特定性质,我国应按照保障在华外国劳动者的劳动权利的指导目标,完善相应的有关劳动争议处理的法律制度,并从根本上规范外国人的就业制度。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林欧  周红阳  
近年来,产生于在华外国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争议大量增加。这类劳动争议的特征主要表现为争议标的的金额数较高、调解难度很大,维权过程中的外国劳动者时常遭遇到法律、语言的障碍,以及无证外国劳动者的劳动权利被忽视等。对此,应完善有关外国劳动者劳动争议的劳动法律制度,规范外国人就业制度,建立针对性的咨询帮助制度等,以保障在华外国劳动者的劳动权利。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刘军胜  
一、什么是劳动关系劳动关系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在劳动过程中依法形成的劳动权利义务关系。它具有以下四个特征:1.主体具有对立性。劳动关系主体的对立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构成劳动关系一定存在法律认可的双方主体,包括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单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杨中新  
柏拉图(公元前427—前347年)古希腊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思想家。在他的《理想国》和《法律论》的名著中,提出了人口的主张。 柏拉图从巩固古希腊奴隶主阶级统治利益出发,提出人口阶级结构的最初设想,他认为,理想国的人口要分为三等:治国贤哲一等,卫国武士二等,民间艺人三等(包括农夫、手工业者和商人)。前两等人要进行严格教育和培养,第三等人的唯一职责是从事生产劳动,为前两等人服务,奴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栾居沪  
劳动者在维权过程中,往往为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首先要对是否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进行申请确认。仲裁和司法实践中,摆在裁判者面前的是劳动关系确认是否适用仲裁时效的问题,由于缺乏统一的法律规范,不同裁判者的裁判理由和结果也大相径庭。因此,有必要对劳动关系确认是否适用仲裁时效作一系统探讨,以求得最大限度地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让案件裁判体现公平和正义。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姜作培  管怀鎏  
正确认识再就业与农村劳动力进城的关系○姜作培管怀鎏在实施再就业工程的过程中,如何正确处理失业、下岗职工的再就业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就业之间的矛盾关系,这对于组织更多的失业、下岗职工再就业,切实做好再就业工作至关重要。一众所周知,我国现有7亿多劳动力,...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郑澍  吴翼翔  
随着厦门市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知名度的提高,在厦外资企业任职的外籍员工越来越多。据统计,目前有来自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300多名外籍人士在厦门工作。这些外籍人士与厦门人民一起生活、工作、缴纳税款,为厦门的城市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那么,他们是怎样看我国的税收,对我国的税收政策、纳税服务等又有怎样的想法和建议呢?在开展第十七个全国税收宣传月活动之际,厦门市地方税务局对外税务分局与《厦门日报(双语周刊)》联合举办了以"税收、发展、民生"为主题的"外税英语沙龙",60多位在厦外资企业外籍高管、外籍人士与税务干部进行座谈,就中外税收与民生、纳税意识、纳税服务、纳税差异等话题展开了热烈讨论,下面就请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