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291)
2023(14223)
2022(11935)
2021(11032)
2020(9157)
2019(20910)
2018(20385)
2017(38961)
2016(20766)
2015(23319)
2014(22845)
2013(22650)
2012(20889)
2011(19128)
2010(18993)
2009(17905)
2008(17814)
2007(15886)
2006(14204)
2005(13035)
作者
(60835)
(50868)
(50609)
(47993)
(32295)
(24305)
(22848)
(19853)
(19402)
(18170)
(17418)
(16858)
(16393)
(16303)
(15952)
(15619)
(15184)
(14967)
(14683)
(14541)
(12751)
(12575)
(12171)
(11505)
(11485)
(11375)
(11245)
(11096)
(10141)
(10059)
学科
(90336)
经济(90219)
管理(67034)
(64093)
(53854)
企业(53854)
方法(37239)
数学(31942)
数学方法(31713)
中国(26642)
(26124)
(24151)
(23376)
贸易(23363)
(22938)
业经(22556)
(22032)
地方(16280)
(16023)
农业(15644)
(15200)
(15181)
银行(15164)
(15128)
财务(15093)
财务管理(15057)
技术(14890)
产业(14599)
(14502)
企业财务(14269)
机构
大学(307403)
学院(304846)
(136638)
经济(134348)
管理(119660)
研究(107125)
理学(102869)
理学院(101788)
管理学(100559)
管理学院(99976)
中国(82296)
(64653)
(62930)
科学(61753)
(53227)
(50747)
财经(49951)
研究所(48229)
中心(47882)
(45520)
(44790)
业大(43857)
经济学(43242)
北京(40685)
农业(39930)
经济学院(39040)
(38234)
财经大学(37172)
(36364)
师范(35917)
基金
项目(203584)
科学(161847)
基金(151947)
研究(146642)
(133720)
国家(132689)
科学基金(113654)
社会(98325)
社会科(93661)
社会科学(93645)
基金项目(79792)
(76150)
自然(71910)
自然科(70314)
自然科学(70291)
自然科学基金(69162)
教育(65338)
(64923)
资助(61472)
编号(56752)
成果(46316)
(46261)
重点(45900)
(44056)
(43097)
国家社会(42600)
(41388)
创新(40437)
教育部(40123)
人文(38873)
期刊
(148195)
经济(148195)
研究(91255)
中国(60517)
(49331)
学报(49112)
(45915)
管理(45844)
科学(45179)
大学(37036)
学学(34870)
农业(30870)
(28142)
金融(28142)
财经(25898)
经济研究(25676)
教育(24527)
技术(23591)
业经(23544)
(22424)
问题(20225)
(19945)
国际(17579)
(17546)
世界(16118)
图书(15606)
技术经济(15088)
理论(14291)
科技(14173)
商业(14153)
共检索到4604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廖家财  
电子信息产业是我国外贸出口的主力军,所占比例超过三分之一,成为提升我国出口竞争力的基础性产业。因此,电子信息产业是中外企业进行国际竞争力较量的主战场。跨国公司是影响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出口竞争力的主要因素之一,它们将专利战略作为遏制中国出口竞争力的主要手段,不断强化对我国企业的专利遏制,将技术优势转化成出口竞争优势。中国要采取多种对应措施,才能化解外国专利遏制战略的负面影响,全面提升我国企业的出口竞争力。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董云庭  
20 0 1年 ,在复杂多变、外困内紧的国际国内环境下 ,电子信息产业继续以较快的速度发展。本文综合论述了产业发展的基本特征 ,系统分析了电子信息产业整体竞争力的优势和劣势 ,分类评述了产业的技术水平和主要产品的竞争力。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龚艳萍  周亚杰  
近年来人们逐渐认识到了技术标准的重要性,国内外的研究表明技术标准对经济和产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文章以中国电子信息产业为例,用相关分析和格兰杰检验分析了技术标准对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结果显示技术标准与产业国际竞争力高度相关,并且构成了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原因,这说明了技术标准是产业国际竞争力重要的影响因素。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朱春奎  
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快速发展,规模已经居于世界前列,一些电子信息产品的产量已经位居世界第一。但我国电子信息产品年产值占世界电子产品产值的比重只有4.56%,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如何在WTO的制度约束下优化政府行为,以持续的制度创新和观念创新推动技术创新,在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基本建立自主创新、结构合理、规模效益、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科研生产体系是增强电子信息产业竞争力面临的重大任务。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芳  郭朝先  
本文运用国际市场占有率、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贸易竞争力指数等,对中国与美国、日本、德国等主要发达国家电子信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变化进行了多维度比较分析。基本情况是: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国际市场占有率不断上升,现在比美、日、德三国之和还要高;中国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不断增强,全面超越了美国、日本和德国;中国贸易竞争力已超越美国和德国,但仍落后于日本;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在价格和质量方面落后于发达国家,处于全球价值链中的中低端环节。中国已经是全球具有举足轻重的电子信息产业制造大国和贸易大国,但要完成从电子信息产业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转变尚需时日、任重而道远。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李晓钟  贾舒  
本文根据波特的"钻石模型"理论,构建了电子信息产业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因子分析法归纳出影响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4个重要因素,运用TOPSIS法估算和比较2010-2014年中国各省市电子信息产业竞争力,实证结论表明,广东、江苏较强,湖北、山西、贵州、广西、陕西、重庆、内蒙古较弱;总体上,东部地区电子信息产业竞争力较强,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较弱。论文探讨了相关的对策建议,为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提供思路。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李晓钟  贾舒  
本文根据波特的"钻石模型"理论,构建了电子信息产业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因子分析法归纳出影响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4个重要因素,运用TOPSIS法估算和比较2010-2014年中国各省市电子信息产业竞争力,实证结论表明,广东、江苏较强,湖北、山西、贵州、广西、陕西、重庆、内蒙古较弱;总体上,东部地区电子信息产业竞争力较强,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较弱。论文探讨了相关的对策建议,为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提供思路。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左丽容  车明诚  
电子信息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与日俱增。为全面分析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竞争力水平,本文主要在因子分析评价方法下以我国26个省份2014年的相关截面数据,以市场规模、生产成本、技术创新等指标构建电子信息产业竞争力水平的评价模型。根据评价结果发现电子信息产业竞争力水平存在三个层次,综合分析这些省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状况及制约因素,并为提升电子信息产业竞争力水平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左丽容  车明诚  
电子信息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与日俱增。为全面分析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竞争力水平,本文主要在因子分析评价方法下以我国26个省份2014年的相关截面数据,以市场规模、生产成本、技术创新等指标构建电子信息产业竞争力水平的评价模型。根据评价结果发现电子信息产业竞争力水平存在三个层次,综合分析这些省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状况及制约因素,并为提升电子信息产业竞争力水平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简必希  
本文根据2002年和2007年中国投入产出表的数据,运用投入产出技术,在考虑到产业间部门生产关联的基础上,对出口贸易对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影响进行量化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实际出口依存度远大于出口率所显示的程度;电子元器件制造业是产业出口贸易中高额增加值流失的主要部门;电子信息产业各部门出口对GDP的贡献效率都低于其他产业,总体有下降趋势,而且下降速度比其他产业快。本文的政策结论在于,政府不应过快促进电子信息产品的出口,而更应加大力度提高产业的核心技术水平以减少中间品的进口。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晓钟  黄蓉  
本文利用产业融合理论分析了纺织产业与电子信息产业融合驱动纺织产业竞争力提升的机理,构建了两大产业融合评价模型,实证研究了两大产业融合水平及其对纺织产业竞争力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两大产业耦合协调度逐步提高,到2014年已处于中级协调阶段,产业融合水平提高较快;产业融合水平提高对纺织产业创新能力、出口规模及出口质量等存在着促进作用,但对纺织产业生产规模和生产效率的促进作用存在滞后效应,在三年后才产生促进作用效应。为此,本文探讨了促进我国纺织产业与电子信息产业深度融合、培育纺织产业新竞争优势的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许陈生  陈海平  
文章采用双边贸易引力模型,基于三个细分电子信息业的数据对国外专利权保护与中国出口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总体上,国外专利权保护会通过市场扩张效应促进中国电子信息业出口,但这种积极的贸易效应主要存在于经济发达或模仿能力强的进口国,而在欠发达或模仿能力弱的进口国,专利权保护则通过市场势力效应对中国电子信息业出口产生消极影响。另外,国外专利权保护对中国电子信息业出口的贸易效应会随时间发展而趋于明显。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刘烈宏  陈治亚  
为了研究电子信息产业链竞争力的影响因素,本文原创性地设计了一套电子信息产业链竞争力的研究框架。基于该研究框架,利用结构方程建立电子信息产业链竞争力评价的概念模型,通过大量的调查分析,得出影响电子信息产业链竞争力的因素及其相关作用关系:电子信息产业链投入对于产业链竞争力和产业链的发展基础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电子信息产业链产出对于产业链竞争力具有正向作用;电子信息产业链发展基础对于产业链竞争力没有正向作用;电子信息产业链投入和产业链发展基础对于产业链的产出不具有正向的影响作用。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刘烈宏  陈治亚  
为了研究电子信息产业链竞争力的影响因素,本文原创性地设计了一套电子信息产业链竞争力的研究框架。基于该研究框架,利用结构方程建立电子信息产业链竞争力评价的概念模型,通过大量的调查分析,得出影响电子信息产业链竞争力的因素及其相关作用关系:电子信息产业链投入对于产业链竞争力和产业链的发展基础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电子信息产业链产出对于产业链竞争力具有正向作用;电子信息产业链发展基础对于产业链竞争力没有正向作用;电子信息产业链投入和产业链发展基础对于产业链的产出不具有正向的影响作用。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佰英  姜娜  
电影是展示一个国家对外形象的符号,电影出口可以弘扬本土文化,促进国际间文化的交流与认同,促进高质量经济的稳定增长。作为文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电影出口是促进中国文化产品走向世界的关键。目前,中国电影出口在主题挖掘、创意技术、翻译表述、营销手段、融资渠道等方面存在诸多困境,提升中国电影出口竞争力,需要在情节描述、国际合作、提供专项基金等方面做出努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