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816)
- 2023(7124)
- 2022(5907)
- 2021(5651)
- 2020(4579)
- 2019(10986)
- 2018(10503)
- 2017(20243)
- 2016(10649)
- 2015(12016)
- 2014(11693)
- 2013(12043)
- 2012(11241)
- 2011(10117)
- 2010(10237)
- 2009(9626)
- 2008(9632)
- 2007(8330)
- 2006(7461)
- 2005(6789)
- 学科
- 济(57617)
- 经济(57574)
- 管理(31711)
- 业(29433)
- 方法(25479)
- 数学(23760)
- 数学方法(23688)
- 企(23022)
- 企业(23022)
- 中国(19431)
- 财(14220)
- 农(11429)
- 贸(11360)
- 贸易(11354)
- 易(11117)
- 地方(10810)
- 制(9179)
- 业经(8723)
- 务(8373)
- 财务(8369)
- 财务管理(8361)
- 环境(8201)
- 企业财务(8003)
- 农业(7940)
- 融(7717)
- 金融(7717)
- 银(7650)
- 银行(7637)
- 学(7417)
- 发(7369)
- 机构
- 大学(160048)
- 学院(155477)
- 济(81489)
- 经济(80222)
- 管理(60874)
- 研究(59512)
- 理学(52521)
- 理学院(51946)
- 管理学(51510)
- 管理学院(51206)
- 中国(46165)
- 财(35950)
- 京(34490)
- 科学(30983)
- 财经(28874)
- 所(28812)
- 经济学(27376)
- 经(26668)
- 研究所(26037)
- 中心(25448)
- 经济学院(24783)
- 北京(22371)
- 财经大学(21749)
- 院(21450)
- 农(20586)
- 江(20358)
- 业大(18576)
- 范(18543)
- 师范(18434)
- 科学院(17963)
- 基金
- 项目(102742)
- 科学(83636)
- 基金(80491)
- 研究(74236)
- 家(70360)
- 国家(69909)
- 科学基金(60488)
- 社会(53268)
- 社会科(50900)
- 社会科学(50888)
- 基金项目(42002)
- 自然(37293)
- 自然科(36542)
- 自然科学(36530)
- 自然科学基金(35935)
- 省(34260)
- 资助(33286)
- 教育(33067)
- 划(30775)
- 编号(26078)
- 部(25472)
- 国家社会(24242)
- 中国(23309)
- 重点(23273)
- 教育部(22514)
- 发(22199)
- 人文(21227)
- 创(21029)
- 成果(20885)
- 创新(19893)
共检索到2375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苑德宇 李德刚 杨志勇
本文基于2008-2013年中国645个城市的数据,构建"反事实框架"并利用倾向得分匹配法,系统考察了外商直接投资(FDI)进入对城市基础设施绩效的影响,结果显示:FDI进入对城市基础设施绩效产生了显著的"增进效应",这不仅显著表现于"资金效应"方面,还显著表现在"技术效应"方面;上述技术效应随年份的推移呈逐渐扩大态势,并且具有"累积式"滞后特征,即FDI进入所带来的先进技术或管理经验需经历一定时期才能对城市基础设施绩效的提升起促进作用。本文结论可为在中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充分、有效地利用外资提供政策启示。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苑德宇 李德刚 杨志勇
本文基于2008-2013年中国645个城市的数据,构建"反事实框架"并利用倾向得分匹配法,系统考察了外商直接投资(FDI)进入对城市基础设施绩效的影响,结果显示:FDI进入对城市基础设施绩效产生了显著的"增进效应",这不仅显著表现于"资金效应"方面,还显著表现在"技术效应"方面;上述技术效应随年份的推移呈逐渐扩大态势,并且具有"累积式"滞后特征,即FDI进入所带来的先进技术或管理经验需经历一定时期才能对城市基础设施绩效的提升起促进作用。本文结论可为在中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充分、有效地利用外资提供政策启示。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苑德宇
本文基于中国35个大中城市2002-2009年面板数据实证考察了民间资本参与对城市基础设施绩效的影响。结果发现,民间资本参与度的变化当期显著推动了城市基础设施绩效的改进,但其长期效应并不显著;不同地区产生了迥异的效应:东部地区的民间资本参与度变化仅在当期对城市基础设施绩效产生正向显著影响,而中西部地区相应效应却仅存在于滞后期;国内民间资本参与显著增进了城市基础设施的绩效,而国际资本参与的相应效应却并不显著。
关键词:
民间资本 城市基础设施 绩效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志雄
笔者借鉴Dipankar模型,将外商直接投资引入到产品生产和基础设施生产函数中,分析了如何更好地利用外资这一问题。研究发现:在保持用于产品生产的资本一定的条件下,将引进的外资更多地运用于国内基础设施的积累,有利于产出的进一步增加。对我国的实证检验支持了这一结论。我国的基础设施比较落后,因而需要将外资更多地投入到基础设施建设当中,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从而更大程度上促进经济增长。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基础设施 经济增长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周毓萍 崔秀丽
东道国的区位优势是跨国公司成功地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必要条件。本文侧重分析基础设施对外商在中国直接投资的影响,建立经济模型,通过SPSS软件运行,得出铁路、公路、水运,航空货运量、邮电业务总量和电话拥有量对外商在中国直接投资的影响程度。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基础设施 回归分析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何振
20世纪90年代之后中国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极其显著的成就,与此同时,中国吸收的外商直接投资也在迅速增长。文章利用1993年-2008年地市级数据实证检验了基础设施投资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结果发现,基础设施投资显著提高本地吸收的外商直接投资。异质性检验发现:与中西部地区相比,东部地区的基础设施投资能够吸引更多外商投资;腐败会降低基础设施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吸引力。
关键词:
基础设施 外商直接投资 地方政府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何振
20世纪90年代之后中国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极其显著的成就,与此同时,中国吸收的外商直接投资也在迅速增长。文章利用1993年-2008年地市级数据实证检验了基础设施投资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结果发现,基础设施投资显著提高本地吸收的外商直接投资。异质性检验发现:与中西部地区相比,东部地区的基础设施投资能够吸引更多外商投资;腐败会降低基础设施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吸引力。
关键词:
基础设施 外商直接投资 地方政府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隋广军 黄亮雄 黄兴
对外直接投资是中国影响世界、对世界做出贡献的重要手段,基础设施建设是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领域。基于"一带一路"建设背景,采用2003年~2012年64个沿线国家的非平衡面板数据构建计量模型,分析中国向沿线国家直接投资、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与沿线国家人均实际GDP的关系。首先以主成分法构建基础设施评价指数来衡量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水平,发现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水平正不断完善,区域差异在缩小;再建立面板数据模型进行研究发现,中国向沿线国家直接投资增长1%,即能显著促进沿线国家人均实际GDP增长0.01%,中国投资对沿线国家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约为12%;最后通过检验中介效应模型发现,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促进沿线国家经济增长的效应约有30%是通过完善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水平来实现的。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德刚 苑德宇
外商直接投资(FDI)作为私人部门引进技术的重要载体,其进入公共事业领域是否会对城市基础设施改进存在着技术溢出效应?文章基于2007-2012年我国645个县区级城市层面的面板数据,构建静态及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对上述问题进行了系统探究。研究结果表明:从总体上讲,FDI进入城市基础设施领域会通过技术溢出显著地提升城市基础设施绩效水平;不同类别城市基础设施领域的FDI进入的技术溢出效应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即沿海地区城市低于内陆地区城市、东部地区城市低于西部地区城市以及市辖区低于县级市。这些结论可为我国未来调整公共事业领域吸引外资的政策提供重要的依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德刚 苑德宇
外商直接投资(FDI)作为私人部门引进技术的重要载体,其进入公共事业领域是否会对城市基础设施改进存在着技术溢出效应?文章基于2007-2012年我国645个县区级城市层面的面板数据,构建静态及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对上述问题进行了系统探究。研究结果表明:从总体上讲,FDI进入城市基础设施领域会通过技术溢出显著地提升城市基础设施绩效水平;不同类别城市基础设施领域的FDI进入的技术溢出效应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即沿海地区城市低于内陆地区城市、东部地区城市低于西部地区城市以及市辖区低于县级市。这些结论可为我国未来调整公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沈克华
外商直接投资作为出口的重要促进力量,对我国经济增长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本文利用计量经济学模型,分别对1981-1997年和1981-2001年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出口总量及结构、基础设施投入与外商投资之间的关系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出口总量增长贡献巨大且呈上升趋势,在促进我国产业结构升级中的作用有所提高,今后应加强对软件环境的建设,吸引更多外资流入,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外商投资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白万平 吕政 刘丽萍
基于2003—2016年中国285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从空间依赖性和异质性角度,分别应用SDM模型和GTWR模型,实证分析FDI、交通基础设施改善对制造业集聚的影响。研究发现:就全国而言,FDI和交通基础条件对制造业集聚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其影响在地区间有明显差异,FDI对西部地区制造业集聚的影响较弱;交通基础设施对制造业集聚存在典型的空间非线性递减效应,同时,交通基础设施对西部地区的经济影响略低于东中部地区。因此,进一步改善西部地区基础设施条件,加强外资配套能力建设,仍然是今后相当长时期促进中国西部地区产业集聚、破解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的重要举措。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夏友富 俞雄飞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薛桂芝
本文对中国城市基础设施资本存量与城市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定量测度。在采用永续盘存法对中国1998-2014年22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基础设施资本存量进行测算的基础上,运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测算了城市基础设施资本对城市经济增长的产出弹性,并且分析了不同地区间、不同城市层次间基础设施资本对城市经济增长产出弹性的差异,指明了未来城市基础设施投资的侧重点。本文认为,与快速推进的城市化相比,城市基础设施资本存量的规模仍然不容乐观,而且不同地区间和不同城市层次间城市基础设施资本积累和产出弹性存在较大差异。从地区差异来看,东部地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平高于中西部地区,但是其产出弹性要低于中西部地区;从城市层级差异来看,副省级及以上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远远高于地级城市,但其产出弹性远远低于地级城市。因此,未来城市基础设施投资的侧重点应在中西部地区和地级城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