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622)
- 2023(3892)
- 2022(3263)
- 2021(3016)
- 2020(2645)
- 2019(5900)
- 2018(5972)
- 2017(11107)
- 2016(6072)
- 2015(7006)
- 2014(7045)
- 2013(6920)
- 2012(6756)
- 2011(5987)
- 2010(6264)
- 2009(6060)
- 2008(6257)
- 2007(5963)
- 2006(5311)
- 2005(4940)
- 学科
- 济(28486)
- 经济(28465)
- 业(25631)
- 管理(23643)
- 企(21464)
- 企业(21464)
- 方法(13558)
- 技术(11852)
- 数学(11762)
- 数学方法(11572)
- 财(9187)
- 农(7113)
- 技术管理(6617)
- 中国(6434)
- 务(6152)
- 财务(6136)
- 财务管理(6124)
- 企业财务(5928)
- 学(5780)
- 农业(5484)
- 业经(4991)
- 贸(4962)
- 贸易(4957)
- 易(4840)
- 制(4803)
- 理论(4763)
- 关系(3907)
- 融(3873)
- 金融(3871)
- 划(3790)
- 机构
- 大学(98403)
- 学院(96526)
- 济(40266)
- 经济(39422)
- 管理(37188)
- 研究(32810)
- 理学(31914)
- 理学院(31593)
- 管理学(30930)
- 管理学院(30766)
- 中国(24386)
- 京(21145)
- 科学(19883)
- 财(18538)
- 所(17372)
- 农(15543)
- 研究所(15524)
- 中心(14898)
- 江(14831)
- 财经(14671)
- 业大(14280)
- 北京(13435)
- 经(13297)
- 农业(12296)
- 经济学(12211)
- 范(11900)
- 州(11846)
- 技术(11826)
- 师范(11755)
- 院(11531)
- 基金
- 项目(60988)
- 科学(48350)
- 基金(45039)
- 研究(43033)
- 家(39849)
- 国家(39528)
- 科学基金(33936)
- 社会(27322)
- 社会科(26060)
- 社会科学(26051)
- 基金项目(23563)
- 省(22929)
- 自然(22585)
- 自然科(22166)
- 自然科学(22162)
- 自然科学基金(21765)
- 教育(20232)
- 划(19544)
- 资助(19057)
- 编号(16937)
- 成果(14016)
- 部(13907)
- 重点(13587)
- 创(13128)
- 创新(12371)
- 发(12103)
- 教育部(11967)
- 国家社会(11612)
- 科研(11448)
- 大学(11379)
共检索到1504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巫强 徐子明 黄南
上海具备历史、区位和政策等多方面对外开放的优势条件,外商直接投资在进入长三角的过程中是以上海为中心,逐步向苏南扩散。这种扩散可能导致距离上海越远的苏南城市吸引外商直接投资规模发生衰减。文章构建2002-2015年苏南的面板数据,综合运用静态和动态面板的估计方法,发现苏南城市与上海之间的经济距离变远导致前者全行业外商直接投资减少,这种效应在静态面板估计中不显著,但在动态面板估计中显著。由于制造业外资价值链内部环节空间分离所产生的协调成本,制造业外资从上海向苏南的衰减特征更为显著;而服务业外资从上海向苏南扩散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长三角 上海 苏南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巫强 徐子明 黄南
上海具备历史、区位和政策等多方面对外开放的优势条件,外商直接投资在进入长三角的过程中是以上海为中心,逐步向苏南扩散。这种扩散可能导致距离上海越远的苏南城市吸引外商直接投资规模发生衰减。文章构建2002-2015年苏南的面板数据,综合运用静态和动态面板的估计方法,发现苏南城市与上海之间的经济距离变远导致前者全行业外商直接投资减少,这种效应在静态面板估计中不显著,但在动态面板估计中显著。由于制造业外资价值链内部环节空间分离所产生的协调成本,制造业外资从上海向苏南的衰减特征更为显著;而服务业外资从上海向苏南扩散特征不明显,与上海的经济距离变远并未减少苏南的服务业外资流入规模。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长三角 上海 苏南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张燕生 陈长缨
吸引FDI是中国对外开放政策 的重要组成部分。1979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的规模增长很快,到1999年底,FDI的累计金额达到3060亿美元,占全部利用外资的65.3%。20年间,FDI对促进中国经济发展、对外开放和企业改革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虽然存在着有关中国“以市场换技术”战略是否成功的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马亚明 张岩贵
跨国经营的实质不仅在于利用和发展原有的优势,还在于保持和寻求新的优势。本文从技术扩散的角度出发,论证了技术落后厂商进行FDI可能是为了在地理上靠近先进厂商以分享技术溢散的好处,而不是为了利用已有的优势,从而在理论上阐明了发展中国家企业进行FDI的经济合理性。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王溪若 陈飞翔 肖峻
作为世界上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引进外商直接投资的主要目的已经从资金补充为主导过渡为技术转移为主导。外商直接投资及其技术转移效应的实现为东道国带来的好处主要体现在其促进经济发展方面,通过对在华外商直接投资及其技术转移效应对中国经济增长和对外贸易两个领域贡献的分析,可以就这一问题得出相关结论:在中国的外商直接投资具有越来越明显的技术转移的特征,作为考察对象的外商直接投资及其技术转移效应的实现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已经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朴商天
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外商直接投资不仅对形成资本、提高就业率、国际收支调整等宏观经济有着很大的贡献,也是转移先进技术的重要路径之一。外商对中国的直接投资,在其类型上正处在转折时期,外商在华投资呈现出一些重要的新特点,使得外商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有很大的变化。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深入,以前低廉生产成本作为投资目的的资源导向型直接投资,逐渐转向市场导向型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吕立才 庄丽娟 黄祖辉
通过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实现农业技术的国际转移,发展中国家可以从中获取国外先进的农业技术,提高本国的农业生产率,从而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农业技术差距。基于此,本文从理论层面,重点分析和讨论了外商直接投资与农业技术国际转移的作用机制、主要制约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当前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农业 技术转移 跨国公司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美今 沈绿珠
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是东道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的主要目的之一。要达到这一目的,既取决于外商直接投资中生产和管理技术的先进性,又取决于引资地区对这些先进技术的吸收能力和扩散能力。然而,这一工作的成效却很难进行定量评价。本文利用省区工业企业的截面数据,从工业增加值率分析和技术溢出效应检验两方面作了一些尝试。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技术溢出效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春勋 赖景生
文章在对农业技术创新与扩散中技术推广部门与农户界面上知识粘滞对农业技术扩散绩效影响分析的基础上,归纳了知识粘滞的成因,构建了基于fuzzy-Set和D-S理论的知识粘滞程度的综合评价模型,并通过一个具体的实例说明,该评价模型除了对完全冲突的专家意见不能合成外,均能较好的综合不同专家对知识粘滞程度的评价意见。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永强 朱玉春
本文通过对农业技术扩散过程中的扩散源、被扩散技术、扩散技术采用者、技术扩散路径中的障碍因素进行分析,根据具体的障碍因素产生的原因寻求克服对策,期望对农村地区农业技术扩散效果的提高提供帮助。
关键词:
农业技术 扩散 障碍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刘洪涛 王磊
高新技术扩散过程中几类主体的作用机理分析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刘洪涛,王磊高新技术扩散是一个多主体参与并相互作用的过程,这些主体包括。政府,R&D部门,风险投资者,创新企业家,潜在企业,传统投资部门,中介组织等。它们在扩散过程中扮演着各种不同的角色,担...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王开明 万君康
知识转移过程中的漏损和失真决定了高度个体化的隐性知识很难转移这一特点 ,而显性知识却能够借助编码来克服转移中的漏损和低效率。无论是隐性知识还是显性知识 ,在转移过程中都有成本发生 ,成本的大小不仅取决于知识本身 ,而且还取决于接受者的天赋和后天的知识积累 ,不同的人在获取不同的知识方面存在着比较优势或劣势。知识的转移能否实际发生 ,关键在于接受者能否获得足够的动力和激励 ,而动力和激励最终来源于产出的增加及其分配。
关键词:
知识 知识管理 知识转移 知识扩散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燕燕 孙新雷
当代外国直接投资理论普遍认为 ,外国直接投资技术转移的作用比资本转移的作用更重要。各种形式的外国直接投资几乎无不包含着技术转移 ,并且每一种技术转移会产生正负两方面效应。中国加入WTO ,国内欠发达地区必然加大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力度。因此 ,对外商技术转移效应的充分认识 ,可以起到未雨绸缪的作用。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陈明森
外商投资的技术外溢程度与其技术转移水平呈现倒U型函数关系,只有在一定阀值范围之内,跨国公司所转移技术对东道国的外溢效应才是积极的、正向的,否则就会产生负外溢效应或外溢效应减弱。福建三资企业技术外溢的计量模型分析也表明,由于技术转移阀值的存在,造成来自不同国家或地区外商直接投资的外溢效应具有明显的结构差异性。因此积极调整利用外资结构,提升外资企业的技术转移水平,对于增强外商直接投资的外溢效应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技术转移 技术外溢 外溢效应结构差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