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549)
2023(6551)
2022(5358)
2021(5130)
2020(4260)
2019(10046)
2018(9442)
2017(18264)
2016(9672)
2015(11028)
2014(10745)
2013(10872)
2012(10110)
2011(9376)
2010(9212)
2009(8654)
2008(8630)
2007(7585)
2006(6805)
2005(6312)
作者
(28075)
(23485)
(23432)
(22344)
(14890)
(11201)
(10632)
(9025)
(8992)
(8217)
(8073)
(7955)
(7445)
(7434)
(7432)
(7288)
(6944)
(6775)
(6740)
(6461)
(5771)
(5721)
(5477)
(5261)
(5257)
(5186)
(5115)
(4740)
(4720)
(4671)
学科
(49734)
经济(49700)
(25925)
管理(25902)
方法(24612)
数学(23139)
数学方法(23057)
(19702)
企业(19702)
中国(15243)
(12097)
贸易(12088)
(11843)
(11619)
(11389)
(8831)
(8760)
金融(8760)
(8169)
银行(8153)
(7962)
业经(7828)
(7372)
财务(7368)
财务管理(7362)
企业财务(7160)
关系(7157)
农业(7102)
(6881)
环境(6789)
机构
大学(150990)
学院(146132)
(77258)
经济(76305)
管理(56430)
研究(55979)
理学(48686)
理学院(48180)
管理学(47680)
管理学院(47404)
中国(45488)
(33460)
(31868)
科学(28847)
(27785)
财经(27513)
经济学(26243)
(25465)
研究所(25120)
中心(24153)
经济学院(23733)
(23108)
财经大学(20918)
北京(20815)
(19430)
业大(19286)
(19058)
农业(18257)
科学院(16931)
(16540)
基金
项目(95056)
科学(77075)
基金(74971)
研究(68311)
(65915)
国家(65468)
科学基金(56183)
社会(48192)
社会科(46113)
社会科学(46098)
基金项目(38712)
自然(35061)
自然科(34351)
自然科学(34341)
自然科学基金(33836)
资助(31816)
(31329)
教育(30913)
(28166)
编号(24209)
(23943)
中国(22286)
国家社会(22201)
重点(21375)
教育部(21139)
(20029)
(19638)
成果(19582)
人文(19573)
大学(18896)
期刊
(79636)
经济(79636)
研究(48854)
中国(27782)
(25045)
科学(21410)
学报(21398)
管理(21327)
(19740)
(17783)
金融(17783)
大学(16935)
学学(16095)
财经(15403)
经济研究(14716)
农业(13677)
(13389)
(12919)
国际(12301)
问题(11225)
世界(10911)
技术(10527)
教育(9551)
业经(9364)
(8650)
技术经济(8441)
统计(7652)
理论(6709)
(6495)
经济问题(6422)
共检索到2238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才国伟  杨豪  
本文旨在探讨不断涌入的外商直接投资是否有助于改善中国要素市场扭曲,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基于1998—2013年制造业企业数据,在测算各地区各产业资本市场和劳动力市场扭曲程度的基础上,本文实证考察了外商直接投资对要素市场扭曲的异质性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外商直接投资对资本市场扭曲和劳动力市场扭曲存在非对称影响,对资本市场扭曲的矫正作用要远高于劳动力市场。在更换外商直接投资和要素市场扭曲的度量指标以及考虑遗漏变量问题之后,这一结果依然稳健。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外商直接投资对资本市场扭曲的影响受到宏观经济波动、地区经济环境、产品市场竞争程度和行业外部融资依赖度的影响;外商直接投资是通过降低企业融资约束、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和缓解政策扭曲等途径来矫正资本市场扭曲,提高资本配置效率。因此,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建立统一高效的要素市场,需要进一步扩大开放,吸引和利用好更多的外商直接投资。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姜能鹏  贺培  陈金至  
笔者以中国历年专利申请数量作为技术创新代理变量,利用匹配的2004—2016年省级面板数据以及多种实证方法验证了对外直接投资(OFDI)的技术创新效应,以及要素市场扭曲对OFDI技术创新效应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OFDI显著促进了本国技术创新,且突出体现在原创性研究领域。基于要素市场扭曲的研究视角,笔者采用超越对数生产函数和岭回归法对要素市场扭曲程度进行测度的结果显示:中国资本和劳动力要素价格存在高估情况,两个要素市场亦存在扭曲现象,尽管扭曲程度不同,但均抑制了OFDI技术创新的产出和质量效应。在采用系统GMM方法解决了工具变量过度识别以及内生性问题之后,上述结论依然稳健。笔者建议:营造公平的融资环境,减少偏向性政策导致的资本要素错配以及效率损失,引导企业加大核心技术领域的原创性研究投入;深化劳动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注重人力资本积累对OFDI推动技术进步的长期影响;进一步深入探究要素市场扭曲抑制OFDI技术创新效应的传导机理,应是今后相关研究拓展的方向。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王文珍  李平  
文章利用中国微观企业数据,分析、检验了要素市场扭曲对企业OFDI的平均效应及其异质性特征,并使用离散时间生存模型考察要素市场扭曲对企业OFDI相关存续时间的影响。结果发现,要素市场扭曲与企业OFDI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即要素市场扭曲促进了企业OFDI;异质性特征检验说明要素市场扭曲更倾向于促进非国有企业和高效率企业前往高治理水平东道国进行OFDI;进一步地,要素市场扭曲显著缩短了企业的OFDI准备时间和持续时间,这表明要素市场扭曲在促进企业进行OFDI的同时,受其驱动的企业可能不具备较强的国外"生存"能力。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李江  
在测算地级市层面的要素价格扭曲和能源效率的基础上,构建了PVAR模型,并运用格兰杰检验、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分析了资本与劳动价格扭曲、外商直接投资对城市能源效率的动态影响。结果显示:要素价格扭曲与能源效率之间存在着单向因果关系,要素价格扭曲降低了城市能源效率;劳动价格扭曲的负向影响稍大于资本价格扭曲的负向影响;能源效率的提高具有明显的资本替代劳动效应;外商直接投资与要素价格扭曲、能源效率之间存在着单向格兰杰原因,且外商直接投资与要素价格扭曲之间存在着倒U型关系;外商直接投资通过要素价格扭曲降低能源效率,且外商直接投资扭曲资本价格降低能源效率的作用大于扭曲劳动价格对能源效率的作用。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刘永文   李睿  
基于我国2013—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在测度数实融合水平的基础上分别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面板门槛模型实证检验数实融合对要素市场扭曲的影响机制与效应。研究发现,数实融合有利于改善要素市场扭曲,该结论在多种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检验下依然成立;面板门槛模型分析显示,数实融合对改善要素市场扭曲存在以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实体经济规模为门槛变量的递增型非线性特征;区域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实融合对中西部以及处于非长江经济带的地区要素市场扭曲改善作用较强;驱动路径分析表明,数实融合主要通过改善资本市场要素扭曲来改善整体的要素市场扭曲,对劳动力市场要素扭曲和能源市场要素扭曲的改善作用尚不明确。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姚惠泽  张梅  
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阶段,如何最大程度发挥对外直接投资的技术创新效应,不得不考虑要素市场扭曲的调节作用。基于2009—2013年中国微观企业面板数据,从要素市场扭曲的视角考察了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行为对自身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表明:(1)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并未显著提升其技术创新能力,但较高的要素市场扭曲环境能缓解对外直接投资对技术创新的抑制作用;(2)中介效应模型验证,要素市场扭曲会通过影响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进而作用于企业技术创新水平,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活动会抑制要素市场扭曲对技术创新水平的积极作用;(3)要素市场扭曲的空间样本分布多集中在较高水平上,且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对其技术创新水平的影响存在着基于要素市场扭曲的门槛效应。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黎绍凯  全诗凡  张广来  
采用2000~2009年的微观企业数据构建动态计量模型,通过两步系统GMM方法检验企业对外投资行为对要素市场扭曲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企业对外投资行为有效降低了我国要素市场扭曲程度,提升了市场要素资源的利用效率。市场要素分解检验、IV-2SLS估计及样本期分段检验的结果依然稳健。进一步通过中介效应模型检验对外投资行为对要素市场扭曲的作用机制,发现企业对外投资行为主要通过加速"去过剩产能"和边际产业转移、提升国内企业生产率三条途径来化解我国要素市场扭曲困境。企业大规模"走出去"可以有效化解过剩产能和"反哺"国内市场,这是当前我国新一轮改革开放寻求新经济增长点的动因所在。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王亚星  李敏瑞  
中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表现特殊。不完善的信贷市场和特定范围的政策支持带来了普遍的资本扭曲,在造成成本负担的同时,也迫使企业提升生产率,并在客观上产生了增强其对外直接投资能力及意愿的效果。围绕这种复杂的影响机制,本文以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与《境外投资企业(机构)名录》的匹配数据为基础,采用两种半参数方法测算全要素生产率,利用间接法构建资本扭曲测度指标,并在考虑稀有事件偏误等问题的基础上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企业生产率与资本扭曲分别会对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决策产生正向和负向的直接影响,但同时,资本扭曲会给企业带来更高的生产率要求,进而通过生产率的中介作用产生正向的间接影响,即出现与其阻碍效应相反的倒逼机制。上述结论表明,推动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关键仍在于提高生产率水平,其中优化资本环境与鼓励技术创新的政策更具有长期意义。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王亚星  李敏瑞  
中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表现特殊。不完善的信贷市场和特定范围的政策支持带来了普遍的资本扭曲,在造成成本负担的同时,也迫使企业提升生产率,并在客观上产生了增强其对外直接投资能力及意愿的效果。围绕这种复杂的影响机制,本文以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与《境外投资企业(机构)名录》的匹配数据为基础,采用两种半参数方法测算全要素生产率,利用间接法构建资本扭曲测度指标,并在考虑稀有事件偏误等问题的基础上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企业生产率与资本扭曲分别会对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决策产生正向和负向的直接影响,但同时,资本扭曲会给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冼国明  石庆芳  
利用中国省际动态面板数据GMM方法,考察了2000—2009年要素市场扭曲对中国投资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一是要素市场扭曲与中国投资之间呈倒"U"型关系,要素市场扭曲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地方投资;二是要素市场扭曲对中国投资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性。本文的研究对推进要素市场化和调整优化投资结构、转变投资拉动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具有重要的政策意义。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何颖  
资本要素优化配置可为流通企业技术创新、价值链增值提供良好的运行基础。本文从资本要素市场角度出发,构建以对外直接投资为中介变量的中介效应模型,研究资本要素市场扭曲对流通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资本要素市场扭曲对流通企业技术创新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对外直接投资作为中介变量对流通企业技术创新具有显著传导作用,并可加深资本要素市场扭曲对流通企业技术创新抑制作用。在控制变量中,企业规模、企业年龄、企业利润率对技术创新具有显著正向作用,企业融资约束则具有显著负向作用。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张璐  
生产要素价格扭曲从市场供需两端作用于消费和投资,是影响消费—投资结构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构建一个一般均衡模型,利用中国省级层面2000—2017年的相关数据,综合使用数值模拟分析和计量分析,考察生产要素价格扭曲变动对消费—投资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从数值模拟分析和实证分析结果来看,劳动力价格扭曲增加对消费—投资结构产生负面影响,资本价格扭曲增加对消费—投资结构产生正面影响,且资本价格扭曲增加对消费—投资结构的影响幅度更大。劳动力价格扭曲增加对消费—投资结构的影响在不同地区有所差异,东部地区是正面影响,中部和西部地区是负面影响,资本价格扭曲增加对消费—投资结构的影响都是正面影响。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林伯强  杜克锐  
节能是我国现阶段能源战略最主要的部分。"十二五"期间政府关闭落后产能等行政措施的操作空间将大大减小的情况下,需要进一步完善要素市场,系统性考虑能源效率问题,才能有效地激发节能潜力。本文利用面板数据的固定效应SFA模型和反事实计量的方法,对我国1997—2009年要素市场扭曲的能源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要素市场扭曲对我国能源效率的提升有显著负面影响;消除要素市场扭曲年均可提高10%的能源效率和减少1.45亿吨标准煤的能源浪费;要素市场扭曲的能源损失量占总能源损失的24.9%—33.1%之间。因此,进一步推动我国要素市场市场化进程,提高能源效率,发挥市场对资源的配置作用,对建设节约型社会...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王宁  史晋川  
以内需不足和过度投资为主要特征的投资消费结构问题,是中国宏观经济中亟需研究和解决的重要问题。微观层面的要素价格扭曲通过价格机制影响了投资和消费,是引致投资消费结构变动的深层次原因。本文以修正的Ramsey-CassKoopmans模型为基础,从要素价格扭曲的视角,对转轨时期中国经济长期平稳发展且高投资、低消费并存的经济事实给予了一个解释框架,并通过数据计量来证实要素价格扭曲对中国投资消费结构变动的影响。结论认为:资本和劳动价格的负向扭曲均会刺激投资、减少消费,但是劳动价格扭曲的作用力更大;若劳动比资本的价格扭曲更为严重,将更加不利于投资消费结构的改善。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郑腾飞  赵玉奇  
文章基于Melitz (2003)企业异质性理论构建厂商出口决策模型,利用2005-2007年工业企业数据库,从要素市场扭曲角度分析交通设施影响企业出口的微观机制。研究发现,交通基础设施对企业出口倾向和出口数量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在进入国内市场固定成本大于进入国际市场成本时,地区要素市场扭曲程度越高,交通基础设施的促进作用越明显。聚焦不同所有制的企业可以进一步发现,要素市场扭曲对非国有部门企业的抑制作用更突出,改善交通基础设施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更有助于带动非国有企业的出口。研究结果还显示,交通基础设施和要素市场扭曲对企业出口的影响存在地区差异,交通基础设施和要素市场扭曲对中西部地区企业出口数量的促进作用比东部地区企业更大。这一结论不受内生性的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