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44)
2023(8782)
2022(7613)
2021(6852)
2020(6294)
2019(14556)
2018(14434)
2017(29803)
2016(15956)
2015(18362)
2014(18496)
2013(18696)
2012(17789)
2011(16143)
2010(16351)
2009(15670)
2008(15861)
2007(14446)
2006(12559)
2005(11358)
作者
(47600)
(39949)
(39705)
(38234)
(25446)
(19137)
(18392)
(15468)
(14810)
(14194)
(13316)
(13254)
(12685)
(12513)
(12431)
(12394)
(12309)
(11682)
(11551)
(11518)
(9848)
(9805)
(9804)
(9105)
(8966)
(8932)
(8908)
(8736)
(8049)
(7900)
学科
(76898)
经济(76820)
(48385)
管理(47859)
方法(41324)
(38059)
企业(38059)
数学(37998)
数学方法(37747)
(22513)
中国(19910)
(19167)
(15753)
贸易(15748)
(15312)
(14793)
(14423)
财务(14408)
财务管理(14371)
企业财务(13769)
业经(13492)
(12859)
银行(12835)
地方(12613)
(12516)
金融(12514)
(12454)
农业(12434)
(12204)
环境(10306)
机构
大学(248851)
学院(245636)
(111129)
经济(109073)
管理(96701)
理学(83886)
理学院(83052)
管理学(81949)
管理学院(81475)
研究(78662)
中国(60783)
(53972)
(50675)
科学(44841)
财经(43684)
(39664)
(39654)
(38438)
中心(36493)
经济学(36106)
研究所(35587)
(35277)
业大(34251)
经济学院(33263)
财经大学(32614)
北京(32022)
农业(30614)
(29305)
师范(29034)
(28071)
基金
项目(157189)
科学(124459)
基金(117036)
研究(114119)
(100693)
国家(99927)
科学基金(85863)
社会(74892)
社会科(71334)
社会科学(71311)
基金项目(62052)
(59533)
自然(54572)
自然科(53333)
自然科学(53316)
教育(53211)
自然科学基金(52406)
(50489)
资助(49426)
编号(45721)
(37293)
成果(37119)
重点(35047)
(33255)
教育部(32533)
(32330)
国家社会(31566)
人文(31471)
科研(30586)
课题(30517)
期刊
(115406)
经济(115406)
研究(73195)
(41626)
中国(38633)
学报(35769)
(33248)
管理(33008)
科学(32365)
大学(27168)
学学(25782)
(25616)
金融(25616)
财经(22634)
农业(22074)
经济研究(19940)
技术(19648)
(19381)
教育(18589)
业经(18292)
问题(16897)
(15651)
统计(13810)
技术经济(13715)
理论(13129)
商业(12926)
国际(12797)
(12225)
实践(11710)
(11710)
共检索到3539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许罗丹  谭卫红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渐成为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重要国家,研究我国吸引外商资本的文章也越来越多。本文借助邓宁的区位优势理论,构建局部调整模型,分析FDI的聚集效应,以及其他影响外商在我国进行直接投资的因素;同时,对出口导向型(华资)与市场导向型(美资)两种不同的投资类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发现,外商直接投资的聚集效应明显;我国的经济水平、居民消费水平、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市场容量对我国吸引FDI的影响显著,特别是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但我国工资水平的影响不显著;并且,影响出口导向型投资的因素与影响我国整体FDI水平的因素一致,但这些因素对来自市场导向型的直接投资影响不显著。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吴丰  
在简要归纳有关外商直接投资(FDI)区位选择和聚集效应的理论进展和实证研究结果后,本文着重讨论聚集效应与FDI的关系,建立了一种结构化的聚集效应分析框架来透视影响FDI区位选择的因素,并结合中国西部地区的实际情况提出吸引FDI的新的政策取向。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佳慧  王志锋  
本文在对外商直接投资(FDI)和产业聚集内涵分析的基础上,对FDI的产业聚集效应进行了研究,阐述了作用机理,并以北京市第三产业聚集为例进行实证研究,分析北京市FDI结构、趋势和投资特征,利用计量模型检验外商直接投资的产业聚集效应的存在性,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吴丰  
自1979年以来,中国以其改革开放政策和巨大市场潜力吸引了大量外资,尤其是外商直接投资(FDI)。但FDI在中国地域分布上存在着严重不均衡。本文在简要归纳当前有关FDI区位选择的相关理论和实证研究后,重点讨论决定FDI选址的新的关键因素一聚集效应,并从吸引FDI的角度分析聚集效应的层次和结构,最后提出相关结论和政策建议。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吴丰  
本文首先简要归纳了有关外商直接投资区位选择和聚集效应的理论进展和实证研究结果 ;然后着重讨论了聚集效应与FDI的关系 ,并运用了一种结构化的聚集效应分析框架透视了影响FDI区位选择的因素 ;最后结合我国西部地区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吸引FDI的政策新取向。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徐康宁  王剑  
外商直接投资具有地理性聚集的特征,并呈现出显著的国(地区)别效应(即来源地效应)。投资者按相同来源国(地区)进行聚集是外资企业在中国内地地理性聚集的一种主要形式。本文以江苏省的外资企业数据为样本,应用企业地理定位选择的计量模型对外资聚集的国(地区)别效应进行深入的实证研究。结论显示,外资企业的地理性聚集具有高度的母国(地区)聚集(即来源地聚集)倾向,非母国(地区)的一般性外资聚集对投资者定位决策的影响力较弱。动态角度的观察显示,来源地聚集对外资企业区位选择的吸引力显著上升,而一般性外资聚集逐渐表现出负的外部性。此外,国(地区)别效应在不同来源地企业之间存在着异质性问题,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FD...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冯涛  赵会玉  杜苗苗  
本文运用空间统计学MoranI指数法和β-收敛模型分析了中国31个省级区域和八大区域的FDI聚集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1)中国省域FDI增长具有明显的空间依赖性,在地理空间上存在集聚现象,区域经济增长在时空上呈现出明显的空间效应;(2)空间相关以及由此带来的国际国内贸易及外资等经济活动频繁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引起了31个省域区际吸引外资的空间不均衡,空间集聚使得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地理区位(距离)产生的空间成本降低,但地理特征将深刻作用于区域经济增长空间集聚的中心和外围关系;(3)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非常重要,但它却不能轻易改变经济地理的规则,影响外商直接投资的因素在地理空间...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周燕  王传雨  
本文从三个层面分析了我国外商直接投资产业结构转变效应: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三次产业结构转变、外商直接投资与区域产业结构变动、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制造业内部结构转变,并在制造业这一层面进一步从外商直接投资的不同性质和不同来源分析对外商直接投资的结构转变效应的影响,以便为更好地利用外资调整产业结构提供依据。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萍  宋晓梅  刘庆锋  
一、改革开放前后我国出口总量的比较分析 改革开放前,在“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方针的指导下,我国先后引进了冶金、机械、石油、汽车、煤炭、电力等技术,为新中国国民经济体系的建立和发展创造了条件。但是,只有在改革开放后,随着1979年我国外商投资法的制定和实施,以及随后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娟  王菲  
产业集聚以及外资的集聚已成为经济活动中普遍存在的现象,聚类分析法结果显示中国外资集聚和产业集聚存在着区域上的高度吻合。基于中国数据的多元回归实证分析验证了传统贸易理论能够成功解释产业集聚以及区域专业化形成的机制,同时也检验了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产业集聚的形成及产业空间分布的不均衡存在显著影响。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孙聪  张山  
回顾中外学者在FDI与其环境影响方面的理论,主要针对FDI对环境的四种效应,利用中国近十年的FDI以及工业废气、废水等污染排放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了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自然环境在四种效应方面分别存在着正负效应的结论,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凌海生  
外商直接投资的进入在我国直接或间接地产生了就业效应,文章阐述了就业效应产生的理论基础和作用机理,并从就业数量、质量、产业和区位分布等四方面分析了这种效应在我国的具体表现。在此分析结果的基础上,引出了对增加外商直接投资在我国就业正效应的思考。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崔校宁  李智  
外商直接投资 (FDI)是国民经济增长的直接推动因素 ,同时对相关产业效率的提高还产生间接的“外溢效应”。而我国对FDI经济效应的全面分析长期被忽略。有鉴于此 ,本文将从我国经济现实出发 ,通过计量回归构建有效的经济效应分解和量化模型 ,系统分析FDI在数量上可区分的四项实证经济效应 :直接产出效应、超额产出效应、间接外溢效应和就业效应 ,并从理论上加以定性解释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铁立  
本文对港澳台和其他地区的外商直接投资在我国不同地区技术溢出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两类投资技术溢出效应存在不同:港澳台投资对生产效率的提高具有促进作用,并且在技术水平相对较低地区作用更大,但这种正向的溢出效应正在减弱,对整体技术进步的作用并不明显;其他国家、地区外资技术溢出主要表现在对整体技术进步的正向影响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