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079)
- 2023(7283)
- 2022(6264)
- 2021(5852)
- 2020(5081)
- 2019(11672)
- 2018(11323)
- 2017(22547)
- 2016(11654)
- 2015(12702)
- 2014(12304)
- 2013(11878)
- 2012(10537)
- 2011(8911)
- 2010(8355)
- 2009(7350)
- 2008(6617)
- 2007(5206)
- 2006(3986)
- 2005(3014)
- 学科
- 济(49199)
- 经济(49148)
- 管理(35085)
- 业(34852)
- 企(28939)
- 企业(28939)
- 方法(28838)
- 数学(26772)
- 数学方法(26461)
- 财(15492)
- 农(11649)
- 务(10559)
- 财务(10529)
- 财务管理(10513)
- 企业财务(10129)
- 中国(10040)
- 业经(9095)
- 农业(8114)
- 贸(7864)
- 贸易(7863)
- 技术(7719)
- 易(7673)
- 地方(7200)
- 环境(6730)
- 制(6646)
- 融(6117)
- 金融(6116)
- 划(6097)
- 和(6075)
- 学(6048)
- 机构
- 大学(152753)
- 学院(152073)
- 济(68290)
- 经济(67312)
- 管理(67226)
- 理学(60254)
- 理学院(59747)
- 管理学(58800)
- 管理学院(58502)
- 研究(41769)
- 中国(30937)
- 财(30536)
- 京(28626)
- 财经(26014)
- 经(24048)
- 科学(22694)
- 经济学(22076)
- 中心(21018)
- 业大(20856)
- 经济学院(20308)
- 财经大学(20002)
- 江(19059)
- 商学(18720)
- 商学院(18573)
- 农(18419)
- 经济管理(18140)
- 所(17423)
- 范(17087)
- 师范(16926)
- 北京(16683)
- 基金
- 项目(115408)
- 科学(94205)
- 基金(88710)
- 研究(84133)
- 家(76076)
- 国家(75484)
- 科学基金(68007)
- 社会(57225)
- 社会科(54549)
- 社会科学(54534)
- 基金项目(47791)
- 自然(44429)
- 自然科(43521)
- 自然科学(43513)
- 省(43329)
- 自然科学基金(42748)
- 教育(39542)
- 划(36561)
- 资助(35654)
- 编号(32598)
- 部(26973)
- 重点(25216)
- 创(25019)
- 国家社会(24796)
- 教育部(24281)
- 人文(23923)
- 成果(23528)
- 发(23516)
- 创新(23355)
- 科研(22947)
共检索到1946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王修华 谷溪 王海成
本文基于2008年和2010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从主观幸福感角度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居民的福利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从整体来看,外商直接投资显著提高了中国居民的福利,并通过影响收入、收入差距和环境污染三条机制影响我国居民主观幸福感;在政府质量较高和政府质量较低的地区,外商直接投资通过加强正向渗透作用和替代效应促进居民主观幸福感的提升;而在政府质量中等的地区,外商直接投资对居民福利的影响不显著;此外,不同来源地的外商直接投资对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存在差异。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主观幸福感 政府质量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郝身永
文章将收入水平、收入差距和分配公平置于同一个框架内研究其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并且对收入差距和分配公平均从微观上的个体和宏观上的区域层面进行细分,利用CGSS的微观数据和排序Probit模型研究发现:绝对收入对幸福感的影响符号和显著性并不稳健,幸福更是一种心理体验;收入差距层面,个体的社会经济地位越高,幸福感越强,区域层面的收入差距对幸福感的影响呈倒U型,人们并不是厌恶任何程度上的不均等;无论是个人自身的分配公平感还是社会层面的分配公平感都对居民幸福感有显著影响,分配越公平,幸福感越强。具体而言:在党政机关或公有制单位或企业工作会厌恶区域层面的收入差距,而在私有部门工作能容忍更大的区域收入差距;...
关键词:
收入水平 收入差距 分配公平 幸福感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肖显静 管兵
从科学发展及其应用的历史、科学与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解决之间的关联以及科学的社会研究等角度对科学是天使还是魔鬼进行了具体分析,并给出了全面深入的看法。
关键词:
科学 正效应 负效应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欧阳一漪 张骥
本文利用cgss2015的调查数据和2015年全国的房价数据,建立计量模型对房价对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高房价对居民的主观幸福感有着显著的负向影响;住房面积与居民的主观幸福感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住房产权与居民幸福感显著相关,且拥有房产越多,居民的幸福感越高;房价上涨对有房产的居民来说,增加了资产价值,具有财富效应,但对于房价上涨预期强烈、住房改善需求大、所在地区房价上涨过快的居民来说,仍然会降低他们的主观幸福感。基于以上结论,本文在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房价 主观幸福感 住房产权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陈叶秀 宁艳杰
采用社区环境调查问卷和主观幸福感量表的方式,对北京市城区的457名社区居民进行了实证调查,结果表明,北京市居民的主观幸福感总体情况(15.6368±3.9625)良好。采用因子分析和回归分析的方法,分析了影响居民主观幸福感的社区环境因素。结果表明,"景观优美"、"邻里关系良好"等5个指标是影响居民主观幸福感的主要社区环境因素,这些因素反映了居民对社区环境的需求,有关部门和企业可以根据居民的需求来规划、建设和管理社区,让社区居民生活得更加幸福。
关键词:
社区居民 社区环境 主观幸福感 影响因素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胡珺 高挺 常启国
本文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的微观数据(CGSS),考察家庭金融投资行为对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家庭金融投资行为显著降低居民主观幸福感,其中股票和基金投资均会显著降低居民主观幸福感,而债券投资对居民幸福感的负向作用并不显著;居民风险偏好水平上升会降低家庭金融投资行为对居民主观幸福感的负向作用;东部地区家庭金融投资行为显著降低居民主观幸福感,而中西部地区家庭金融投资行为并未对居民主观幸福感产生显著影响。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王思博
基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3年数据,借助结构方程模型,从"个人特征""社会资本特征""生态环境特征""公共服务保障"四个层面构建中国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结构模型框架,进而实现对中国居民主观幸福感的结构剖析与评价。分析结果表明,上述四个层面因素对主观幸福感的潜在传导路径均显著,其中"个人特征""社会资本特征"与主观幸福感间的路径系数分别为0.17和0.29,影响程度较深;"公共服务保障""生态环境特征"与主观幸福感间的路径系数分别为0.09和0.08,影响程度相对较弱。中国政府在制定意在提高居民主观幸福感的相关政策过程中,应加强公共服务建设,同时关注人居环境的改善,进而增强"生态环境特征""公共服务保障"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能力。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冯莎
本文利用2013年CGSS调查数据,通过对国内外主观幸福感的文献综述研究,综合考量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及其特征,主要是收入因素、宏观社会经济变量和个体特征变量,建立了多种模型,通过对全部数据、训练集、测试集等模型比较验证,并利用评价指标综合考虑,得出随机森林在分类模型中对居民主观幸福感进行预测较为合理且准确。根据模型结果,文章从收入因素、收入差距、社会环境等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陈婉婷 张秀梅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居民的主观幸福感备受关注。本文利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0年调查数据,了解我国居民的主观幸福感,并通过序次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得出结论:我国居民的主观幸福感整体上比较高;性别、年龄、信仰、婚姻、居住地、社会地位自评、健康状况、家庭收入、家庭经济地位自评、收入合理度、社会公平感、社会信任感对居民的主观幸福感具有显著影响;居民的健康状况、社会评价、家庭变量和态度变量是影响居民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因素。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王洁菲 姚树洁
本文基于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运用OrderedProbit、IV Probit、2SLS和OLS模型研究收入差距、收入差距主观评价对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通过构造努力指数探讨了收入差距主要来源之一的努力因素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其结果表明:(1)社会客观收入差距越高、居民对社会收入差距主观评价越高,居民主观幸福感越低。(2)收入差距扩大会损害城乡居民主观幸福感,城市居民对收入差距的主观评价会通过“负向预期”作用机制削弱其对未来生活的信心,损害当下幸福感。(3)努力指数对城乡、不同收入阶层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努力指数对最低收入组居民的主观幸福感影响不显著,一是因为受教育程度较低、劳动技能不足等原因,努力程度的提高并不能有效提高这类居民收入水平;二是对于部分努力程度较低的最低收入居民来说,政府转移支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消没有劳动报酬所产生的负幸福效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薛新东 宫舒文
文章在构建居民主观幸福感评价体系的基础上,利用湖北省武汉市、宜都市和神农架林区三地居民主观幸福感的调查数据,通过建立多元有序Logistic模型对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史莹莹 彭代彦
文章利用中国CGSS(2011—2013)数据,采用ordered logit模型研究了腐败对中国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结果表明:腐败降低了中国居民幸福感,且这种影响主要通过影响相对收入来实现。分组分析结果表明:腐败显著降低了低收入阶层、城市地区(或东部地区)居民幸福感,腐败对其他收入阶层、农村居民(或中西部地区)影响不显著。
关键词:
腐败 幸福感 收入阶层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苏梽芳 王海成 郭敏
文章基于2008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应用半参排序Probit模型实证检验食品价格上涨对中国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控制了社会人口、经济和情形性因素之后,食品价格上涨对居民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分组检验还发现,食品价格上涨对农村户籍和家庭收入水平较低的居民幸福感影响更大;由于家庭仍然是抵御通胀风险冲击以平滑消费的重要来源,生活费用分担人数越少,食品价格上涨对幸福感影响越大;相对就业不稳定的人群,就业稳定者因为未来预期收入不确定性较小而幸福感受食品价格上涨影响更小。文章认为政府应该稳定食品价格,统筹推进"菜篮子"工程,加大对弱势群体的食品价格补贴,以增强居民抗食品通胀风险的能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华强
文章依据北京市居民幸福指数调查的问卷数据,根据主观幸福感研究的相关理论选取变量指标,采用逻辑回归模型分析主观幸福感的形成因素及其变动情况。分析结果表明主观幸福感主要受到六个生活评价指标的影响,并且发现物质条件状况满意度的评价对幸福感的影响最大。基于本研究的分析结果,为探索主观幸福感的形成因素提供一种研究方法,并且为进一步提高居民的主观幸福感提供了理论基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