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040)
- 2023(7192)
- 2022(5798)
- 2021(5054)
- 2020(4419)
- 2019(9967)
- 2018(9158)
- 2017(19099)
- 2016(9603)
- 2015(10679)
- 2014(10425)
- 2013(10533)
- 2012(9920)
- 2011(8830)
- 2010(9252)
- 2009(9142)
- 2008(7862)
- 2007(6894)
- 2006(5960)
- 2005(5346)
- 学科
- 济(50965)
- 经济(50921)
- 业(33997)
- 管理(30932)
- 企(28403)
- 企业(28403)
- 方法(28042)
- 融(26974)
- 金融(26974)
- 数学(26554)
- 数学方法(26472)
- 银(22908)
- 银行(22906)
- 行(22204)
- 中国(17786)
- 财(17718)
- 务(12949)
- 财务(12936)
- 财务管理(12919)
- 企业财务(12626)
- 制(11462)
- 中国金融(11131)
- 地方(10219)
- 农(10130)
- 贸(9416)
- 贸易(9408)
- 业经(9239)
- 易(9173)
- 农业(7650)
- 体(7253)
- 机构
- 大学(141379)
- 学院(139573)
- 济(71353)
- 经济(70333)
- 管理(56960)
- 理学(50113)
- 理学院(49764)
- 管理学(49274)
- 管理学院(49032)
- 研究(41933)
- 中国(39962)
- 财(35497)
- 财经(29348)
- 经(26959)
- 京(26156)
- 经济学(25234)
- 经济学院(23364)
- 融(22958)
- 金融(22567)
- 财经大学(22510)
- 中心(22035)
- 科学(19020)
- 银(18854)
- 所(18829)
- 江(18592)
- 银行(18181)
- 商学(18133)
- 商学院(17983)
- 农(17090)
- 行(17086)
- 基金
- 项目(93327)
- 科学(75951)
- 基金(72942)
- 研究(68985)
- 家(61343)
- 国家(60879)
- 科学基金(54487)
- 社会(49117)
- 社会科(47244)
- 社会科学(47234)
- 基金项目(38271)
- 省(33944)
- 自然(33232)
- 自然科(32605)
- 自然科学(32601)
- 自然科学基金(32091)
- 教育(31876)
- 资助(30876)
- 划(28115)
- 编号(25632)
- 部(22847)
- 国家社会(21876)
- 教育部(21113)
- 人文(20517)
- 重点(20517)
- 创(20209)
- 成果(20205)
- 发(19471)
- 大学(18931)
- 制(18920)
共检索到2053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傅连康
以马来西亚为例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对国际收支可能带来的影响。虽然外商直接投资本身并不会直接引发金融危机,但是其负效应可能通过影响经常项目收支进而引发金融危机。本文在对我国引进外商直接投资情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就如何在吸引、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过程中防范和化解可能带来的或累积的金融风险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张秋
本文按照五年来美元对日元走势的不同特点分阶段对马来西亚的钉住汇率制进行考察,分析了马来西亚钉住汇率制之所以得以维持的原因:分析了马来西亚钉住汇率制面临的问题,指出当资本管制撤消后,以及美元对日元汇率走势破坏马来西亚对于区域内其他国家的国际竞争力时,钉住汇率制及马来西亚政府维持政策公信度和市场信心的努力都将受到挑战。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潘素昆 刘源超
关于东亚金融危机爆发原因的研究很多。但是大多数研究没有注意到FDI的大量流入对于东亚国家爆发金融危机的影响。虽然FDI没有直接引起金融危机的爆发,但是它确实对危机国家经济脆弱性的形成发挥了作用。FDI给东道国带来的金融风险往往是潜在的,如果不能有效监管,这种潜在金融风险就有转化成现实金融风险的可能。所以,一味提高FDI的引资比重并不能使发展中国家摆脱金融危机的侵扰,发展中国家有必要加强对FDI的监管。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FDI) 东亚 金融危机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蔡玉娟
本文分析了嘉兴市外商直接投资(FDI)的现状、金融危机对嘉兴市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及后危机时期的变化趋势,并在此基础上深入阐述了外商直接投资的负面影响,强调了在后危机时代应合理吸收和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并提出后危机时代嘉兴市应对外商直接投资负效应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
后金融危机时代 FDI负效应 对策措施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陈建安
一、关于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 关于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国内外众说纷纭,讨论方兴未艾。观点之一是从金融领域中寻找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认为东南亚国家采取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过早对外开放本国的资本市场而又缺乏有效的监控措施,过高的国内利率和比重过大的短期外债,不合理的投资导向等,为国际投机力量的炒作提供了土壤,从而触发了金融危机。观点之二是从变化的国际环境中探究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认为1996年以后国际市场上竟争激化,世界贸易的增长大幅度减速,尤其是日本“泡沫经济”崩溃后处于长期萧条状态,加之日元对美元持续贬值,大大削弱了东南亚国家的出口竞争能力,导致出口大幅度减少,贸易收支和经常...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金洪飞 简永军 陈利贤
基于1998年1月至2008年10月的月度数据,通过对中国实际利用外资的影响因素进行经验分析后发现,中国股市成交量、对外出口量是影响中国FDI流入的显著内在因素,但经验分析没有发现中国股市规模、人民币汇率和经济增长率会显著影响中国FDI流入的证据。另外,研究还发现,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美国长期资产收益率的上升和OECD国家广义货币供给量的增加,会使中国的实际利用外资数量下降。因此,历史数据并不能说明中国FDI流入受到了跨国公司融资能力的制约。中国必须采取措施降低国际金融危机对FDI流入的负面影响,以保证中国经济的稳定增长。第一,可以采取稳定股市的政策,保持股市活跃交易,以吸引跨国并购资金的...
关键词:
国际金融危机 FDI 人民币汇率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缑先锋
金融危机对国际直接投资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外商在华投资也出现一些新的特点和动向。我国受金融危机影响相对较小,成为国际直接投资青睐的投资国。抓住机遇、利用好优势,需采取的对策有:增强外商对中国市场环境的信心;鼓励外资进入高新技术产业;加大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引导外商投资我国服务外包;加大对欧美资金的吸引力度;引导中西部积极吸引外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提高对外资的服务和管理水平等。通过吸收国际直接投资提升技术,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促进经济的持续发展。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李向阳
一、外资政策及特点 自1957年独立以来,马来西亚对外国直接投资一直持欢迎态度。为鼓励企业把资本投向政府指定的重点产业,政府在1958年颁布了“先驱工业法令”。从这时起,大量外国直接投资开始进入马来西亚制造业部门。随着六十年代末期经济发展战略从替代进口转向促进出口,1968年“投资奖励法”诞生了。1970年政府又颁布了“新经济政策”,其基本目标是,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袁晓虎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全方位深入,我国经济正逐步走向世界;世界各大跨国公司越来越重视亚洲,尤其是我国这一巨大的潜在市场,跨国公司开始大举进入,并已形成一种犬牙交错的态势,这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把这些大型跨国公司的行为纳入我国的经济中进行认真的分析,已是在所难免。本文从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对亚洲金融危机反应这一角度,对在亚洲的直接投资长期发展做一展望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周婷婷 韩忠雪 李浩波
本文利用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季度平衡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和固定效应模型,探讨金融危机对公司投资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金融危机背景下公司的财务实力、竞争优势以及治理质量与投资之间的关系。回归结果表明,在全球金融风暴的冲击下,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投资额明显降低,但是,那些拥有雄厚财务实力、良好竞争优势以及完善治理机制的公司,受金融海啸的冲击程度较小,其投资支出在金融危机中表现出较强的抗跌性。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功富
笔者以上市公司季度投资数据为研究样本,研究了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企业投资的冲击以及现金储备对这一冲击的缓冲作用。研究发现: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上市公司投资显著下降;持有较多现金的公司,其投资下降幅度更小;非国有企业和中小企业的投资分别比国有企业和大企业的投资下降幅度更大;现金储备的增加有助于减小融资约束企业投资的下降幅度。研究结果为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继续实施扩大投资政策、有针对性地调整扩大投资政策的内容提供了经验证据。
关键词:
金融危机 现金储备 企业投资 融资约束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刘宏 汪段泳
2000年以来,特别是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对境外的直接投资迅速增长,已成为中国海外利益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2008-2009年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和所包含的海外利益进行了分析,并依据对商务部《对外投资合作国别(地区)指南(2009版)》系列报告的文本解读,对中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的国家利益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1)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增长较快,但目前对国家利益贡献较少,且存在相当程度的脆弱性和高风险因素;(2)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中的海外利益部分尚为弱小,且在目标产业分布上过于集中;(3)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损失率极高,外部因素明显。
关键词:
走出去 海外利益 海外风险 实证分析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仲鑫 马光明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宋龙镐
韩国金融危机后 ,韩国企业对华直接投资发生了许多新变化。投资的项目数和金额均大幅度减少 ,在华韩资企业也开始进行重大的结构调整 ,针对中国国内市场的投资逐渐增多。伴随着中国西部大开发事业的推进 ,在中国内陆地区投资的韩国企业逐渐增多。可以预料 ,随着中国加入WTO和经济结构国际化的进展 ,今后韩国对华直接投资不仅会有量的快速发展 ,而且在质的方面也会有很大的提高 ,投资地区和投资行业将进一步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
关键词:
韩资企业 直接投资 经济合作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庞德良 石宇飞
金融危机后,日本政府逐渐认识到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的重要性,推出系列政策改善营商环境。在中国政府大力推动企业"走出去"的背景下,中国企业抓住投资机遇,大力开展对日直接投资。本文在分析中国企业对日直接投资的推动力和阻碍因素的基础上,针对企业、中国政府、日本政府三方在促进政策、企业发展、法律监管体系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具有操作性的建议。
关键词:
对日直接投资 投资推动力 投资阻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